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98-简明医彀-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血,是壮水制火,养阴抑阳之理。经曰∶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脉虚浮为虚 
火,宜补;洪大为实火,宜泻。见于何部,而于本经补泻之。细涩而急数者,乃阴虚火动,宜滋培 
之。治肥人火兼清痰,治瘦人火兼养血,热极生风,防风通圣散(方见中风。) 
x主方x (治实火) 黄连 黄柏 黄芩 栀子(等分) 水煎热服。 
心、小肠火,倍黄连,加木通、生地、甘草、淡竹叶;肝火加柴胡、白芍,胆火加龙胆草;脾火倍 
栀子加滑石、防风、白芍、枳壳,胃火加石膏;肺火倍枯片芩,加桑皮、地骨皮、甘草,大肠火, 
条黄芩、枳壳;肾、膀胱火,黄柏、知母(盐水炒,又退骨蒸热。)连翘散郁火,泻诸经客热。玄 
参去上焦浮游之火,除无根失守之火,尤能壮水制火。青黛泻五脏郁火,又清肺、肝火。人中白泻 
肝火,疗劳热。甘草缓急速之火。人中黄清阴火,理伤寒疫疠大热。薄荷叶祛上焦风火。栀子去三 
焦屈曲之火,从小便出。大黄、芒硝泻有余实火。泻实火药中暂加酒煮大黄数分,效速。 
x补中益气汤x 治虚火最效(方见虚损)。 
x益元散x 泻实火有功(方见暑证。) 
x升阳散火汤x 治男、妇四肢筋骨肌表俱热如火,扪之烙手。此因血虚或胃虚,食生冷之物 
,郁遏阳气于脾土之中。火郁宜发之。 
升麻 葛根 独活 羌活 白芍 人参(各六分) 柴胡 防风(各三分) 甘草(二分) 
上加生姜三片,水煎热服。 
x滋阴降火汤x 治阴虚血少,阳火妄动,为骨蒸等证。 
当归 地黄(生凉血,热补血) 麦冬(二钱) 天门冬(二钱) 白芍 甘草(炙) 白术( 
各一钱) 知母 黄柏(蜜炒) 远志 陈皮 川芎(各七分) 
上加生姜、灯心,水煎服。气虚加参、 ;嗽加五味、阿胶;痰加贝母、栝蒌;吐血加丹皮、 
藕节汁、焦荆芥、焦蒲黄;骨蒸热加地骨皮,甚者青蒿、鳖甲、胡黄连、银柴胡之类;火盛者用凉药,少兼温散。 
x麦门冬汤x 治病后火热乘肺,咳唾有血,胸胁胀满,上气喘急,五心烦热,渴而躁闷等证。 
麦冬(七分) 天门冬(七分) 桑白皮(七分) 五味子(九粒) 紫菀茸 贝母(各六分) 
桔梗 甘草(各五分) 生地黄 淡竹叶(各一钱) 
上加姜、枣,水煎服。 
x凉膈散x 泻三焦六经诸火。加黄连,名清心汤。 
大黄 朴硝 甘草(各一钱) 连翘(一钱五分) 栀子 黄芩 薄荷(各五分) 
上水盏半煎,入蜜一匙,和匀服。 
x三补丸x 泻三焦火,令元气安,故名。加大黄去黄连,名三黄丸。 
黄芩 黄柏 黄连 
共为末,滴水丸服(加栀子,名金花丸。每百丸茶下。) 
x生姜泻肠汤x 治大阳实热,腹胀不通,口舌生疮。 
生姜 橘皮 竹茹(各五分) 生地黄(钱半) 白术 茯苓 黄芩 栀子(各一钱) 朴硝 
(二钱) 桂心(五分) 
上加枣(一枚),水煎服。 
x黄连解毒汤x 三焦实火,五脏积热,内外火炽,口疮烦渴,便赤。 
黄连 黄芩 黄柏 栀子 柴胡 芍药 连翘(等分) 
上加灯心二十枝,水煎服。减柏、柴、芍、翘,余各二两,加黑丑(为末)滑石(水飞。各四两)共为末,水 
叠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汤下。治诸经火邪,热毒疮、肠痈肿,筋脉拘挛,切牙,惊悸,淋浊,痔漏。 
x简便方x 清火。 
扁柏叶泡汤饮,或 、或芹,焯食皆去热。 
又方 悉尼频食,大治火热之病。粪清大解热毒。 
又方 童便以其出于二阴窍,故性寒治火,然而源从太阳经来,不伤胃气。古人犹谓便溺及乳 
,人有七情之火,特取驴、马、牛、羊者。 

卷之二
厉风
属性:(附∶癜风) 
经曰∶卫气与太阳俱入,行诸脉俞,散于分肉之间,与卫气相干,其道不利,故使肌肉 而 
有疡∶卫气有所凝而不行,故其肉不仁也。厉者,以其暴悍可畏之恶疾(俗名大麻风、癞风,)感天地杀物之气而成。 
虽然,未有不由嗜欲作劳,气血郁热;或汗泄不避风邪湿冷,使湿淤热蒸,外则腐溃,内则生 
虫。食肝眉脱,食肺鼻崩,食脾音变,食肾耳聋,食心足底穿而死。间有传染而成者,亦必有风湿 
郁热之气乃感。《千金方》谓业报所招,脉多浮而大,治宜先服防风通圣散(方见中风)加苦参、天麻 
、蝉蜕百帖,令臭汗常出,大便微利。更以瓜蒂散(方见中风)吐去腥涎秽沫,外用七珍汤洗浴,次以 
主方为丸久服。最宜断浓味、五辛、盐酱,清心绝欲,十生一、二。 
x主方x 苦参(一斤) 防风 荆芥 苍耳子 胡麻子(半生半熟) 皂角刺(各十两) 蛇 
床子 何首乌(各三两) 白芷(两半) 蔓荆子 牛蒡子 生地 枸杞子 薄荷 黄荆子(各一 
两,末)上末,皂荚捣碎煎膏(见制药法,)和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茶酒任下,日三服。 
x醉仙散x 大风在上者,乃遍身瘾疹、瘙痒麻木。 
胡麻子 牛蒡子 枸杞子 蔓荆子(各一两) 苦参 白蒺藜 防风 天花粉(各五钱) 
上为末,每一两入轻粉七分,和匀,每服一钱,茶调下,早、午、晚各一服。五、七日,先于 
牙缝出臭黄涎,浑身疼痛;昏闷如醉;次利下脓血恶气,病根乃去(止可食淡粥、水煮菜。) 
x通天再造散x 大风在下者,内实热壅。 
郁金(两半) 大黄(一两,酒蒸) 皂角刺(一两,炒) 白丑(取头末,六钱半,生用) 
上为末,每服五钱。日未出,面东,无灰酒下,尽量饮。晚利下黑头小虫,病轻,下如鱼肠秽 
物。忌荤腥、浓味。虽半年犯之病再作难救。 
x七珍汤x 大风洗浴。 
蕲艾 青蒿 金银花(藤) 苍耳子 桑条 桃条 柳条(三条捣碎) 
上煎。水一桶,入炒盐(半斤),间日一洗(密室中席围,暖取汗,待干乃出。) 
x神效第一方x 厉风恶疾,取桑枝灰(一斗),热汤淋取汁洗头面,一日一次。再用黑豆、绿豆 
浆添汤,三日一浴,内用扁柏叶(蒸晒)干白胶香(即枫树脂。等分。) 
为细末,滴水丸桐子大,每服七丸,温水下,日三服。 
x简便方x 癞风。 
用苦参(五斤,新鲜白色,) 好酒三斗,浸三十日,频饮。 
苦参晒干为末或水丸服,或陆续水煎服。 
又 扁柏叶九蒸九晒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白汤下,日三服。 
又 天门冬去心酒拌,蒸捣膏,每服二、三钱,酒下,久服长生。 
又 杀厉风虫。明硫黄研细,酒调浸过夜,空心饮清汁。再添硫黄浸酒,次日饮汁。捣大风子同浸尤妙。 
又 诸风瘾疹、癜风。用苍耳子制丸服。 
又 一切诸风取汗。用紫背浮萍二法(并见中风简便方。) 

卷之二厉风
癜风
属性:白癜风者,身、面、颈项、皮肤生紫白癜,并不痛痒。此亦风邪搏于肤腠之间,气血不和而成 
。紫癜风者,多在四肢,或身上有紫疙瘩,此为风热壅结而然。治法,紫白同方。 
x主方x 苍术(制) 苦参 何首乌 荆芥穗(等分)上为丸。服法与厉风主方丸相同,癜 
风亦可服。 
x四神散x 治紫、白癜风。 
雄黄 雌黄 硫黄 白矾(等分) 
上为末,先以汤浴汗出,肥皂擦癜处洗净,次用生姜(切断尽碎)蘸药擦患处(过三日又洗又 
擦,五次愈。) 
x简便方x 癜风。 
硫黄为末,鸡蛋清调涂布上晒干(汗出时布擦患处。) 
又雄黄 硫黄 黄丹 密陀僧 南星(等分)为末,照前法涂布(擦汗斑亦效。) 

卷之二
破伤风
属性:按此证有三因之别焉。如患疮疡日久,外着白痂,闭塞其气,阳热内郁,热极生风为内因。有 
诸疮不瘥,艾火灸法,热毒内攻,甚而生风,为不内外因。有偶为刀剪等伤,或跌磕破损,或生疮 
毒,淋洗敷药见风为外因。外受者多。伤处或如豆粒些许,忽为风邪袭之肌表,即传播经络,寒热 
更作,手足抽掣,战掉不安;渐至身体反张如弓,口噤牙紧,饮食不纳,肠腹大痛,邪深入脏,七 
日而死。若药能中病,十生二、三。往往患者必不虑此。倘医非经历,误作他病治理,十无一生。 
有富贵家,至死终不知何病者多矣。脉浮太阳,长而有力阳明,弦属少阳,沉数为里,治亦类中风 
、伤寒也。 
x主方x 苍术(四钱) 川乌(二钱) 草乌 白芷(各一钱) 防风(五分) 川芎(五 
分) 天麻 细辛(各三分) 全蝎(二分)上分为二剂煎服。或为细末,每服二钱,热酒调下; 
被盖出汗,未效再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