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06瑜伽师地论释-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隨其所應。持此瑜伽。眨磺新}弟子等。令其次第修正行故。名瑜伽師。地謂境界。所依所行。或所攝義。是瑜伽師。所行境界故名為地。如龍馬地。唯此中行。不出外故。或瑜伽師。依此處所。增長白法。故名為地。如稼穡地。或瑜伽師地所攝智。依此現行。依此增長。故名為地。如珍寶地。或瑜伽師。行在此中。受用白法。故名為地。如牛王地。或諸如來名瑜伽師。平等智等行在一切無戲論界無住涅槃瑜伽中故。是彼所攝。故名為地。或十七地。攝屬一切瑜伽師故。如國王地。是故說名瑜伽師地。問答決擇諸法性相。故名為論。欲令證得瑜伽師地。而說此論。故以為名。如對法論。或復此論。無倒辯說瑜伽師地。故以為稱。如十地經。或復此論。依止此地。故以為號。如水陸花。由是論名瑜伽師地
  今此論體。總有五分。一本地分。略廣分別十七地義。二攝決擇分。略攝決擇十七地中深耄бx。三攝釋分。略攝解釋諸經儀則。四攝異門分。略攝經中所有諸法名義差別。五攝事分。略攝三藏眾要事義。此論既有如是五分。何故但名瑜伽師地。就初立名。故無有失。又一切法。無不皆是瑜伽師地。以瑜伽師用一切法為依緣故。此中存略。且說十七。又十七地。具攝一切文義略盡。後之四分。皆為解釋十七地中諸要文義故。亦不離瑜伽師地。由是此論。用十七地。以為宗要。雖復通明諸乘境等。然說論者。問答決擇諸法性相。意為菩薩。令於一切皆得善巧。修成佛果。利樂無窮。是故此論。屬菩薩藏阿毘達磨。欲令菩薩得勝智故
  論曰。云何瑜伽師地。謂十七地。釋曰。初問云何。瑜伽師地者。總問此論一部宗要。問者。先聞諸經所說瑜伽師地。其義未了。故為此問。謂辨瑜伽師地。經中數說正修瑜伽師地。月燈經中。亦說修習瑜伽師地。如是非一。如前廣說。或作論者。先總受請。論體五分。盡在心中。欲為學徒分別解說。自假興問。為起說因。故問云何瑜伽師地。若不爾者。先無略說。無容欻問此地云何。又發問者。略有五種。一不解故問。二疑惑故問。三試驗故問。四輕樱蕟枴N鍨橛麡酚星楣蕟枴=袷堑谖濉槔麡分T有情類。造斯論。故謂十七地者。總集所說瑜伽師地。略有十七。若廣安立。地位無邊。一一地中。分位差別。義無邊故。如是一轉。總問總答
  論曰。何等十七。嗢拕南曰
五識相應意 有尋伺等三
三摩地俱非 有心無心地
聞思修所立 如是具三乘
有依及無依 是名十七地
  釋曰。何緣更問何等十七。雖聞總數。未了別名。故復為問。嗢拕南者。先略頌答。略集地名。施諸學者。名嗢拕南。五識相應者。謂五識身相應地。意謂意地。有尋伺等三者。謂有尋有伺等三地。三摩地俱者。謂三摩地。俱名三摩呬多地。非者。謂非三摩地。俱名非三摩呬多地。此就一相。且別地名非盡理說。如是二名。互寬狹故。三摩地名。通定不定。唯在有心。三摩呬多。通有心位。及無心位。唯局在定。如後廣說。如是具三乘者。謂由如是聞等地故。或由如是上諸地故。得具三乘。及有餘依。無餘依地。一一別名。如後廣釋
  論曰。一者五識身相應地。二者意地。三者有尋有伺地。四者無尋唯伺地。五者無尋無伺地。六者三摩呬多地。七者非三摩呬多地。八者有心地。九者無心地。十者聞所成地。十一者思所成地。十二者修所成地。十三者聲聞地。十四者獨覺地。十五者菩薩地。十六者有餘依地。十七者無餘依地。如是略說十七。名為瑜伽師地
  釋曰。次廣列名。重答前問。言五識身相應地者。謂眼等根。是眼等識。不共所依。眼等不為餘識依故。又是親依。眼等利鈍。識明昧故。又同時依。必俱有故。非如意等。由是五識用眼等根。標別其名。猶如麥芽。如鼓聲等。故名五識。由所依根有形礙故。又必不離所依身。故猶如身受。故名為身。又復身者。依義體義如六識身六思身等依五識身。建立此地。故名相應如律中說。王相應論。傧鄳摗V^依王俣d言論。此亦如是。雖此地中分別多法。五識為主。是故偏說。又五識身相應心品。總名相應。於此地中。雖明多法。以心心所勝故別說。又相應者。是攝屬義。謂此地中。說五識身所攝屬法。即是自性所依所緣。助伴作業。故名相應。地如前說。自後諸地識身相應。隨其所應。亦有通者。略故不說
  言意地者。六七八識。同依意根。略去識身相應三語。故但言意。又實義門。雖有八識。然隨機門。但有六識。六七八識。同第六攝。就所依名。故但言意。所依非色。或離於身。猶如心受。故不言身。相應准前。故略不說。又六七八。雖皆同有心意識義。心法意處識蘊攝故。然意義等。故但言意。皆是思量意根攝故。第八持種。心義偏強。第六普遍了別境界。識義偏強。是故不說心地識地。身及相應。略故不說。地義如前
  何緣五識合立一地。說在最初。餘識立一。說在第二。五識同無當說分別所緣等業。所說事少故合立一。說在最初。意地翻此。故別立一。說在第二。又以五識同依色根。同緣色境。故合立一。餘依無色所緣不定。故別立一。自性依緣麁細次第。故說先後。又以五識同現量攝。故合立一。說在最初。餘識不定。或現或比。或非量攝。故別立一。說在第二。如是二地。自性依緣。助伴作業。合為體故。攝一切法。應知此中。以一切法不離識故。依識起故。識為體故。識最勝故。先依八識。建立二地。如是八識。自性依緣。助伴業等。後當廣說
  有尋有伺等三地者。尋謂尋求。伺謂伺察。或思或慧。於境推求。麁位名尋。即此二種。於境審察。細位名伺。非一剎那二法相應。一類麁細前後異故。今依此二。建立三地有義。此三就二前後相應建立。謂欲界地。及初靜懀А{心心所。前後相續。可有尋伺共相應故。名有尋有伺地。靜懀е虚g。麁心心所。前後相續。定無有尋。唯可與伺共相應故。名無尋唯伺地。第二靜懀АR焉现T地。諸心心所。前後相續。決定不與尋伺相應。名無尋無伺地。若欲界地。及初靜懀Аlo懀е虚g。細心心所。不與尋伺共相應者。及一切色不相應行。諸無為法不與尋伺共相應故。亦皆說名無尋無伺地。故後論言。有尋有伺地。無尋唯伺地。一向是有心地。無心睡眠。無心悶絕。無想定。無想生。滅盡定。及無餘依涅槃界。名無心地有義。此三就二離欲分位建立。謂欲界地及初靜懀АVT法假者。於尋及伺。並未離欲。名有尋有伺地。靜懀е虚g。諸法假者。尋已離欲。伺未離欲。名無尋唯伺地。第二靜懀АR焉现T地。諸法假者。於尋及伺。並已離欲。名無尋無伺地。若在下地。並已離欲。亦得說名無尋無伺。故後論言。此中由離尋伺欲故。說名無尋無伺地。不由不現行故。所以者何。未離欲界欲者。由教導作意差別故。於一時間。亦有無尋無伺意現行。已離尋伺欲者。亦有尋伺現行。如出彼定及生彼地。如實義者。此三但就界地建立。謂欲界地及初靜懀АS新o漏諸法。於中尋伺俱可得故。名第一地。靜懀е虚g有漏無漏諸法。於中無尋唯有伺故。名第二地。第二靜懀АR焉现T地。有漏無漏諸法。於中尋伺俱無有故。名第三地。故後論言。此中欲界及初靜懀АH舳ㄈ羯C袑び兴诺亍lo懀е虚g若定若生。名無尋唯伺地。第二靜懀б焉稀I鐭o色界。全名無尋無伺地。無漏有為初靜懀ФāR嗝袑び兴诺亍R缹に盘帯7ň壵嫒鐬榫场H氪硕ü省2挥煞謩e現行故。餘如前說。若就相應。及就離欲。建立三地。攝法不盡。亦大雜亂。雖言有尋有伺等地。唯是有心。此就一門。麁辨地相。於此門中。唯說第二靜懀АR焉蠠o尋無伺地中。無想定。無想生滅盡定。名無心地。餘一切位。名有心地。後有四門。復異建立。如後當說。雖言此中由離尋伺欲故。說名無尋無伺地。然唯說彼第二靜懀б焉现T地。必定已離尋伺地欲。不言已離尋伺欲者。下地諸法。亦得說名無尋無伺。若如是者。未離下地尋伺欲者。上地諸法。亦應說名有尋伺等。如是建立。成大雜亂。是故此三。唯就界地上下建立
  所言三摩呬多地者。謂勝定地。離沈掉等。平等能引。或引平等。或是平等。所引發故。名等引地有義。此名唯攝一切有心諸定。皆能平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