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楚汉相争-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霸王道:“张良,沛弟入关时患病.各事委你代办,昨查点国库,金银短少十之七八,尔阻敢将财宝窃回韩国,讲!”
  张先生连连叩响头说:“冤哉枉也!倍臣张良自幼老实。汉王入关不用丰沛起义老人而用我者,实因张良老实啊!”
  霸王听得几乎失笑,望望张良,心想,幸喜阁下老实,十文偷掉八文,如若不老实,连房了也要扒掉啦。“张良,尔既末窃取,库房金银安在?”
  “万岁!良久闻秦之财富,天下无比,但随汉王入关时,见库内空虚,亦甚诧异,经查,发现三个原因。”
  “哪三个原因?讲!”
  “一是始皇无道,尘烟四起.耗费甚巨。其二,二世与赵高,荒淫无度,大最消耗库中金银。 其三,骊山皇陵工程浩大,浪费金银不计其数。并闻说有好多金银、珠宝及名贵珍宝都埋棹在大坟里了。”
  霸王听了,连连点头,他相信。范增听了来气,连忙奏道:“万岁!张良巧言欺君。讲什么尘烟四起,耗赞甚巨。二世、赵高牦尽库中金银,此皆谎言.无可查证。若论骊山皇陵工程虽大,但据臣所知,砖瓦原料有人供给,不用花钱买,劳工皆犯人以功折罪,无须给工资,怎能花去这许多金银,可是张良欺君!”
  霸王听范增这一讲,不错。“张良!尔敢谎言欺朕!”
  张先生连连叩头: “张良生性老成,从无谎言,今日在金殿。咫尺天颜,怎敢欺君。以上三点理由,倍臣原也不信,后得骊山开支账簿一本.阅后方信:”先生说着,“啡!”从袖笼里取出那本假账簿.双手举过头顶: “万岁请看!”当差官将账簿呈上龙案。
  这本帐簿究竟是真是假?可以说是半真半假。账簿上有秦国图记、年号等.是真的骊山用的。各郡县将人犯解到骊山,督造皇陵的官儿就用此簿记下某群某县押送来犯人多少,下文就没有了。张良到咸阳后见到这本账簿,认为大有用处,就在每项下,本来没有下文的地方,写上支银五十万两、一百万两等等,好象是二世皇仁慈,发给各县人犯的安家费。张先生做此假账也不容易,笔迹要一样,督造皇陵的官儿不是一个、换了若干,各人有各人的笔迹,要写得一模一样。还有,要做成旧的,因为三年前写的字和今天写在纸上的字也大不一样,要做成一样,也不容易。据说,那时张良、陈平两人,套笔、仿旧都是拿手戏,旁人是看不出来的。
  霸王拿账簿一看,一项项确实花去不少。想想张良真是细心人,把这账簿保存着,否则今天跳进黄河也冼不清.岂不受冤枉。张良又道:“倍臣仅得此一本,其余皆遗失了。”言下之意.尚有十本八本账遗失了。霸王可相信?相信。他再看看账簿,越看越来气,秦始皇在世时荒淫无道,死后还要把皇陵造得如此浩大,花费了这许多金银,他以为他的墓就能坚如磐石无人能动了,朕躬偏要动动它。想到此,将账簿一放,喊道:”九江王英布!”
  “有,臣英布见万岁!”
  “尔带御林军三千,至骊山将始皇坟墓掘开。”
  “遵旨!”英布转身向下。范增大惊,掘人家祖坟的事怎做得?随即阻拦道:“英千岁且慢。”英布才站住了。范增奏道:“万岁,始皇虽无道.但骊山乃是帝王陵墓,决不可轻动。“
  霸王道:“始皇曾灭我楚国,与我有杀父之仇,他焚书坑儒,残害百姓,只有掘墓鞭尸,才能大快人心!”遂不听范增之谏,命英布前去掘墓。
  范增回府心想,我与张良斗智,结果都是老夫败,他越想越气。气得要呕血,差一点要气出病了。其实不怪范增,并非他的学问不如张良,关键是项羽不听范增之言。而刘邦能知人善任,听从张良之谏,所以张良所谋必遂。
  汉王与张良,笑嘻嘻回转灞陵川。
  且说英布领兵三千,直奔骊山。骊山在哪块?在今陕西临潼县。英布到了骊山,在陵墓周围兜了一圈,约有八、九里,只见墓道两旁.都足门石栏杆,还排列着狮、驼、虎、豹等石雕,非常宏伟壮丽。四周有三道石城,每道石城高百尺。有十丈高,如抬头朝上望,头上帽子要掉下来。全部是桌面大的白梵石,用糯米汁浇焊起来的,十分坚固。 英布在墓前扎营,第二天,指挥三千小军,个个拿了铁耙、工具,动手掘墓。命令一下,人人动手,巴不得立刻挖出始皇正穴,将金银宝物弄出来。谁知忙了一天,工具损坏了不少,墓道却挖掘不开。因下面全是大块岩石用铜汁浇灌铺成的地基,要掘开它,淡何容易。
  英布下令,将骊山四周围的石匠,全部找来,不下几百人,由他们救传大家如何用凿子凿,一连掘凿了三天,掘了十多丈长,五丈深,发现了一座石牌楼。里面是石城石门。打开石城进入石门,走了丈把多远,又是一道石城.共三道石城。中间有条大路,路面全用玉石铺成。两旁玉石栏杆,还用珍珠镶成天象星座,用水银制成天河形状。大家总算掘开了,英布四下找寻,却寻不到始皇的正穴。英布就贴出布告,上写:有谁能知道始皇正穴的,重赏千金。
  布告贴出三天后,来了一位老者,说道:“小民知正穴位置。”英布问:“尔怎知道?”答道: “小民乃是当年骊山造皇陵时三百六十五个工匠头之一。骊山工程完工之时,领头官设筵送行,请三百六十五个工匠头儿喝洒,小民不喜饮洒,又见吃酒之人口中流血,知酒中有毒.便假装中毒。同别人一样,倒在地上,至深夜趁人不备,逃出虎口,才保命到今天。”我说这秦始皇死后还要残害百姓。秦二世把七八百名官娥嫔妃统统关在墓内陪葬不算,还要把三百六十五个工匠头毒死,无非是怕走漏风声,故而杀人灭口.又谁知才三年多,他的陵墓就被挖掘,这就叫做恶有恶报。
  英布听老者一说,心中大喜,就命老者带路找正穴。进石门走了两里多路,才到正穴。见两扇朱红油漆墓门,上面有一百零八颗金钉,两个大虎头金环。英布问:“如何打开墓门?”老者答道:“我只晓得这正穴墓门,其余就不知了。听说门内有机关重重,需要小心!”英布却不信,命老者开门。老者上前伸手将门上虎头金环一拉,“格嗄!嗄!嗄!”向外才拉开,门里“嗖嗖嗖”射出一阵毒箭,让得快还好,让得慢的箭下丧命,共三十多人中箭身亡,老者亦中箭而亡。英布幸喜让得快才得保命。英布只得命人将死首拖上来,挖坑掩埋.命老者家属前来收尸,英布重赏了金银。
  英布带人复又入正穴墓门,到了里面,见有大殿、退殿、寝殿,盖造得十分精致宏伟,寝殿中放着始皇灵柩,周围堆满了无数的金银宝物,英布命人击碎始皇灵柩,里面也装满了奇珍异宝,英布下令全部搬回去。总计有金银各六十万斤,宝物一百二十件,其他的珍玩数也数不清。
  英布可曾弄点金银上腰?这当然难免啦。不多,小刮了一下,就这小刮一下,也着实可观呢。人说英布在霸王面前共有两件美差,一是烧阿房官,二是掘骊山皇陵。就这两件差使,他腰包里捞足了。
  英布将金银珠宝搬回咸阳,交与霸王。霸王大喜,重赏英布,命将金银宝物全部入库。
  再说刘邦在咸阳,如坐针毡,终日坐立不安,找张良商议道:“范增无时不在设计害我,邦防不胜防,长此住下,恐生不测,如何是好?”
  张良道:“千岁勿急,待良会同项伯老大人与陈平都尉,商讨一良策,使千岁离咸阳早入褒中。千岁可先准备行装,待霸王一声令下,便可起行,庶免谋害。”
  于是,张良至楚营会见好友项伯、陈平,备说范增对汉王一再谋害的情况.以及汉王惶惶不可终日,急欲离咸阳去汉中之意,与项、陈二位商量,请他们出些主意。项伯与刘邦是儿女亲家,他是心向刘邦的,陈平虽身在楚营,心却向着刘邦。张良道:二公必有妙算搭救汉王,请替汉王谋一脱身之计,他日汉王得志,决不忘今日啊!”
  陈平沉思半晌,向张良附耳道:“只须如此这般,汉王就可脱身。”张良听了,连连鼓掌道:“好妙计!好妙计!”

张良会见项伯、陈平,为刘邦谋脱身之汁,陈平向张良附耳说道:“议王欲脱身.必先设法支走范增.耳闻义帝不愿迁都,平明日上殿奏请霸王差范增去彭城催义帝启程。范增一走,再设法让汉王脱身就不难了。”张良连称妙计。
  霸王尊楚怀王为义帝,命迁都郴州,近日得信,闻说义帝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