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409-历史选择-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群龙得首自腾翔,    
    路线精通走一行。    
    左右偏差能纠正,    
    天空无限任飞扬。


第四章 得意之笔土城失利,吃一堑长一智(一)

    1935年1月19日,中央红军撤出了遵义城。    
    人称贵州“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衣着单薄的红军战士迎着早春的寒风,又踏上了坎坷不平的道路。    
    长征离不开走路,遵义会议前要走,遵义会议后还是要走。但是眼下的“走”已发生了质的变化。它已不再是长征初期的退却逃跑,而是在毛泽东指挥下迂回曲折、灵活机动的运动战的必要组成部分。    
    毛泽东没有骑他那匹黄骠马,而是换了一匹高头白马,精神抖擞、踌躇满志地走在军委纵队的前头,他的老战友朱德和新战友洛甫,在他的左右并肩而行,后面紧跟着周恩来、博古等。这新的行军序列,向人们展示着一个新征程的开始。    
    按毛泽东和中革军委的部署,红军兵分三路由遵义地区向赤水方向前进,准备经川南渡过长江,北上与红四方面军汇合,在川西北建立根据地,打破敌人的围攻。红一军团为右路纵队,从松坎出发向西,直奔赤水;军委纵队和红五、九军团为中路纵队,经官店向赤水挺进;红三军团为左路纵队,从懒板凳出发,直插江安。    
    狡猾的蒋介石已经猜到了红军的战略部署。    
    当中央红军强渡乌江到达遵义地区时,他判断红军的行动有三种可能:一是向东回师湖南与红二、六军团会合;二是北进入川与红四方面军会合;三是去金沙江西进。蒋介石认为第三种可能性不大,因为这条路线曾使太平天国石达开全军覆没。他的部署围绕前两种可能展开,尤其在红军北进入川方向投下重兵。    
    根据上述判断,蒋介石制定了“川江南岸围剿计划”,从东南西北四面八方,在中央红军周围组织了一个铁桶般的包围圈,企图阻止红军北进或东出,然后“合剿而聚歼”于川江南岸地区。他在长江边设置了两道封锁线:以泸州、叙永、毕节为第一道封锁线;以横江、盐津及安边场、宜宾间金沙江下段、宜宾与泸州间长江一线为第二道封锁线。    
    力量对比非常悬殊:包围红军的国民党中央军和地方军部队约有150个团40万人,中央红军只有16个团三万多人,兵力对比是10∶1。国民党军队装备精良、粮弹充足,还有飞机“保驾”,而红军只有一些破旧的迫击炮和两门山炮,缺弹少粮。敌我形势的严峻不亚于湘江之战前夕,所不同的是,红军已换了统帅。现在轮到毛泽东来指挥这场恶仗了。    
    不知是天公不作美,还是山路太滑,冒着淅淅沥沥小雨、拄着棍子爬娄山的毛泽东一不小心摔了一跤。雨中夹着雪,泥浆没过他的双脚,他显得很狼狈。    
    在遵义参军的女学生李小霞此时正走在毛泽东身后,她急忙走上前去扶毛泽东,走在后面的周恩来赶紧招呼卫生员上去包扎。    
    毛泽东问李小霞:“我的头磕破了没有?”    
    李小霞摇摇头说:“没有,主席,只出了点血。”    
    毛泽东一听乐了:“你这小鬼真会说话,出血不算破,是不是脑袋开花才算破呀!”    
    说得李小霞怪不好意思的。    
    一路爬坡,一路玩笑,谁也没料到这一跤还真是一种不祥的预兆。    
    1月24日,右路纵队红一军团到达土城,黔敌刘翰吾部似惊弓之鸟,未加抵抗即向赤水河对岸逃窜。同一天,红九军团进抵东皇殿,奉命归入右路纵队,由红一军团指挥。红一军团占领土城后,继续北进,1月25日到达猿猴,力图迅速占领赤水县城,为全军打开向川南进军的通道。    
    左路纵队红三军团经仁怀向北,于1月27日进抵土城。红五军团担任后卫,紧紧跟在红三军团后面。    
    军委纵队于1月25日抵达东皇殿。此时,得知刘湘的模范师企图阻止红军北进,其先头部队已进至温水,距我军仅一天多路程。从东皇殿到土城的行军途中,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伯承等人边走边察看沿途地形,只见道路两边都是山谷地带。如果敌人孤军深入,进到土城以东一线,我军可以集中优势兵力,利用两边山脊居高临下的有利地形,合围歼灭敌人。    
    但是敌人并没有如红军的愿望那样孤军深入,军情对我十分不利,地形条件反过来也成为不利的因素。    
    林彪素来机警、稳健,善于绕过敌人前进,现在却遇到了麻烦。当他率领部队抵达赤水附近的黄洞陂村时,发现敌人在道路的一侧筑有坚固的碉堡,在另一侧的小山顶上修了强大的工事。原来是赤水开来的川敌章安平旅已抢先占领右侧高地,并以此为支撑点,凭借左右的堡垒对红军施行火力封锁。敌人的重机枪朝红军猛烈扫射,红军竭尽全力作战,仍冲不出敌人的火力网。林彪派出一支队伍绕到小山后寻找通路,但是没有找到。打了一整天,川敌又派来一个团增援,战斗更加激烈。由于地形对我不利,林彪坚持打到黄昏,撤过公路,无可奈何地连夜向毛泽东报告了失利的消息。    
    1月27日,军委纵队到达土城镇。土城是一座依山傍水的小镇,说是“土”城,不如称它为“石”城。因为顺着山坡与小河之间的小路走进镇里,你会发现所有的街巷几乎全用石板铺路。毛泽东到达土城以后,住在一家绸缎铺后面的一孔大石洞里。在土城,毛泽东得知川军两个旅四个团正向土城方向前进,遂决定集中红三、五军团和干部团,在青杠坡地区歼灭尾追之敌郭勋祺师,打通北渡长江进入四川的通道。在中革军委部署战斗的会议上,毛泽东形象地说:现在敌人有几路来追击我们,我们要消灭他们,但不是一下子能消灭的。我们吃东西要一口一口地吃,先吃少的,后吃多的。想一口吃下是不行的。于是,他命令红一军团于28日继续北上夺取赤水城,以红三军团三个师、红五军团两个师占领土城镇以东三至四公里处的两侧有利地形,给川军以迎头痛击。为打好这一仗,红军总司令朱德亲往红三军团前卫第四师指挥,参谋长刘伯承到红五军团指挥。    
    1月28日凌晨,红三、五军团奉命在土城镇东侧数里之遥的青杠坡阻击川军郭勋祺师。川军抢先占领了青杠坡东西两侧的一些制高点,红军处于仰攻的不利位置。与敌激战三四个小时,敌人遭到重大打击,阵地几不能守;红军也付出不小代价,未能扩大战果。    
    战斗中红军抓住了一批俘虏,这才得知敌人并非2个旅4个团6000多人,而是6个团1万多人,而且增援部队还源源不断。对敌情的判断严重失误。川军也并不是不堪一击的“双枪兵”黔军,刘湘手下的精锐部队训练有素,纪律严明,指挥有方,有较强的战斗力。而我军战前又分散了兵力,令红一军团北上奔袭赤水城,没有集中优势兵力,捏成打歼灭战的拳头。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临危不乱乃人间豪杰。毛泽东意识到战局的严重性后,立即派人通知红一军团急返增援,但红一军团距此约10公里,返回需要一定时间。此时战斗愈益激烈,红五军团阵地一度被敌军突破,敌人抢占了有利地形,步步向土城进逼。前面面对的是强敌,后面背靠的是赤水河,我军背水一战,局势岌岌可危。    
    朱总司令决定亲临火线最紧张地段指挥作战。毛泽东面对朝夕相伴、戎马同行的战友没有立即表态。朱德诚恳地说:“得啰,老伙计,不要光考虑我个人的安全。只要红军胜利,只要遵义会议开出新天地,区区一个朱德又何惜!敌人的枪是打不中朱德的!”毛泽东终于点头了。朱德来到了前沿阵地亲自指挥,红军指战员士气大振。    
    炮火无情人有情,毛泽东等担心、惦记着在火线英勇作战的同志们。


第四章 得意之笔土城失利,吃一堑长一智(二)

    28日下午,敌人向红五军团阵地轮番进攻。敌人依仗兵力优势,武器精良,采取小正面、多梯次、连续冲锋的战术,企图动摇红五军团阵地。激战愈酣,我军子弹和手榴弹快用完了,为节省子弹而用石头砸敌人,石头所剩也不多了。敌人发起的四次冲锋都被打退了,第五次冲锋一度突破我军阵地,又被红军战士用刺刀、石头杀退了。第六次冲锋,敌人以一团兵力向红军阵地蜂拥而来,红军指战员挥舞大刀向敌人冲去,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