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409-历史选择-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红军主力,吸引敌人的注意力。红九军团在此后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制造假相、以假乱真、机动作战,达到迷惑敌人的目的。3月31日晚,在电闪雷鸣、风雨交加中,中央红军主力分别在大塘口、江口、梯子岩等渡口架设浮桥,南渡乌江,巧妙地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把敌人的主力甩在乌江以北地区。这为实现红军西进云南,北渡金沙江,进入四川的战略创造了条件。但是要实现这一战略计划,当前主要的障碍是据守在云南、贵州边境一带的云南军阀部队。所以毛泽东说:“只要把滇军调出来,就是胜利。”为此,毛泽东决定继续采取声东击西、迷惑敌人的战略。    
    南渡乌江后,毛泽东将红一、三军团分开,让他们沿贵阳周围的大道和小路运动,扬言要打贵阳。同时派出一部分部队在贵阳城外摆开阵势,把通往贵阳方向警戒起来,而红军主力却从离城20公里的地方往西南行进。    
    4月2日,红军以一部兵力佯攻息烽,主力先头部队则占领扎佐,逼近贵阳。此时,蒋介石正在贵阳城督战,由于主力被调往乌江以北“围剿”红军,因而贵阳兵力空虚,只有第九十九师四个团,城防兵力包括宪兵在内不足两个团。蒋介石得知红军的行动后,十分恐慌。他一面急令各纵队火速驰援贵阳,一面令守城部队死守机场,以备情况不妙时逃离贵阳。    
    毛泽东的“诈兵”术获得成功。为了进一步迷惑敌人,他又派出一部分兵力东渡清水江,并在清水江上架桥,装作渡江东进湖南的姿态。蒋介石又一次上当,急调湘、桂等省军阀部队开往石阡、余庆、平越等地,防止红军东进与红二、六军团会师。其实,中央红军既不要占领贵阳,也不是去湖南,而是要“调虎离山”,把滇军引向东去。果然,毛泽东把蒋介石的牛鼻子牵动了,云南军阀的主力部队已由滇黔边往黔东开调,红军西去云南的道路已无重兵阻拦。当滇军孙渡纵队火速赶到贵阳,受到蒋介石的嘉奖和犒赏时,红军却从贵阳至龙里之间一个很小的口子由东北向西南通过了贵阳。部队一过湘黔公路,如同插上了翅膀,以每天60公里的速度行进,连克数县,渡过北盘江,尔后进入云南境内。4月23日红军进入平彝县时,蒋介石才如梦初醒,惊呼“上当!上当!”,但悔之已晚。当他重新部署兵力,命令薛岳亲率周浑元、吴奇伟、孙渡、李韫珩各部及黔军尾追红军时,已落后红军数日行程。敌军叫苦不迭:“共军转个弯,我们腿跑断。”    
    兵不厌诈。毛泽东在导演了一出佯攻贵阳的好戏后,接着又着手编织“威逼昆明”的新戏。    
    蒋介石及其将领们被毛泽东的战术搞得晕头转向。他们搞不清红军的去向,因为红军有时能如此分散地同时向各个方向运动。甚至连红军官兵自己也常常不明白自己在干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干。毛泽东指挥作战似乎无一定章法,全凭心血来潮。    
    事实上,这正是毛泽东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之所在,在令人眼花缭乱、扑朔迷离的军事行动背后,掩藏着一个十分清晰、明确的战略意图,即“利用目前有利的时机,争取迅速渡过金沙江,转入川西”。


第四章 得意之笔牵住蒋介石的牛鼻子(二)

    进入云南以来,为了实现抢渡金沙江北上的战略意图,毛泽东继续施行他的声东击西、迷惑敌人的战术。他要红一、三军团从东面直逼昆明,然后又让他们迅速向北穿插;留红九军团在乌江以北的滇黔边继续牵制敌人。他要让蒋介石再上一次当,以为红军将取昆明。    
    红一军团的红四团奉命佯攻昆明,在昆明附近大造舆论,到处张贴标语:“打到昆明去,活捉龙云!”先头部队一直抵达离昆明仅15多公里的地方。龙云急电令孙渡返回昆明,请求薛岳援助,并部署滇军严密防守。毛泽东让敌军调往昆明守城的目的已达到。    
    就在佯攻昆明搞得沸沸扬扬的时候,红军主力突然分两路直扑金沙江。    
    甩掉了追敌的红军向金沙江畔前进,急需云南地图。参谋部只有一份比例尺太小的云南省地图,上面的地点路线都不详不准,以致老走弯路,找不准金沙江渡口的位置。    
    没料到“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4月27日,军委纵队沿曲靖公路前进,从昆明方向有3辆军车急驰而来。周恩来命令部队就地准备战斗。车上的人发现情况不妙,后面两辆车掉头跑了,前面的车正想掉头,周恩来一声命令:“冲!”战士们蜂拥而上,俘虏了押车副官。经审问得知,这是龙云专为薛岳送军用地图的车。    
    这真是雪中送炭。二十多份云南省地图,1000包又400瓶白药,成了龙云送给红军的“礼品”。毛泽东高兴地说:“我们正为没有云南详图而犯愁的时候,敌人送上门来了,真是解了燃眉之急!这一战绩比在战场上缴获的武器还重要,可谓巧获呀!”当晚,这些地图就被作战参谋用红铅笔标出了军委纵队和红一、三军团从驻地到金沙江最近的龙街、皎平、洪门3个渡口的距离和行进路线。    
    4月28日,为确定党和红军的行动方针,毛泽东、周恩来、朱德、洛甫、博古、陈云、王稼祥、刘伯承、李富春等中央和军委领导,在作战科办公室开会,讨论如何部署军队、抢渡金沙江以及北上四川等问题。毛泽东在会上讲了三条意见:    
    一、自遵义会议以后,我军由于大胆穿插,机动作战,已把蒋介石的尾追部队甩在侧后,现在已取得了西进北渡金沙江的最有利时机。但是,蒋介石在贵阳已经发现我主力从贵州西南向云南的东北方急速前进,因而调集近70个团的兵力向我尾追;万耀煌的第十三师为其先锋,离我后卫部队红五军团只有两三天的路程。不过,金沙江两岸目前尚无敌人正规部队防守,比较空虚,对我有利。    
    二、从进入云南的地形条件,特别是从今天缴获的十万分之一地图上看,昆明东北地区是一块比较大的平原,不像湖南、贵州两省有良好的山区可以利用,我军现在不宜在平川地带同敌人进行大战斗,尤其要避开省城昆明为好。    
    三、根据上述敌情、地形和我军今天所到的位置,对我们过去决定红一方面军北上四川西部,同红四方面军会合,创造革命根据地的方针,已经有了实现的可能了。因此,我军应乘沿江敌军兵力空虚,尾追敌人距我们尚有三四天的行程,迅速地抢渡金沙江。    
    根据毛泽东的建议,红一军团为左路纵队,抢占龙街渡口;红三军团为右路纵队,抢占洪门渡口;军委直属单位为中路纵队,由刘伯承率领,干部团为前锋,抢占皎平渡口。红五军团作后卫,诱惑敌人,使其以为我军仍要进攻昆明。红九军团作为钳制部队,独立行动,以分散尾追之敌,该军团应在会泽、巧家之间选择渡江地点,过江后与主力部队会合。    
    金沙江发源于青海,是长江的上游。江水从横断山脉的深山峡谷间奔流而下,波涛汹涌。金沙江江底流沙聚集,盛产黄金,江面受阳光照射,金光灿灿,熠熠生辉。金沙江两岸除几个渡口外,均为悬崖绝壁。    
    当红军抵达指定渡口后,发现因地势、水及敌机轰炸袭扰等原因,在龙街与洪门渡口都无法渡江,于是全军都集中到皎平渡口。    
    蒋介石获悉红军的行踪后,5月3日,急令已到团街附近的万耀煌第十三师,全力向皎平渡口尾追,保持火力接触,不让红军摆脱,以待周浑元、吴奇伟纵队增援。但第十三师是蒋介石嫡系部队的非嫡系,万与蒋有矛盾,深怕孤军深入,被红军吃掉,畏缩不前,并一而再、再而三地向蒋介石谎报前进方向尚未发现共军行迹,并命令部队后撤,脱离与红军接触。    
    毛泽东得知万耀煌的动向后,高兴地说:“你们看,龙云的部队被我们调到贵州去了,现在万耀煌的第十三师又要听我们指挥了。你们知道三国时代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吗?我们现在借用蒋介石与万耀煌的矛盾,把主力部队调到这里来渡江。将来让后人写段故事吧!”    
    5月3日至9日,中央红军全部从皎平渡口过江,充分利用蒋、万的矛盾,提前了两三天时间。当万耀煌的部队追到江边时,红军早已远走高飞,不见了踪影。望着波涛汹涌、浩荡东去的金沙江,敌人只能哀叹又一次败在红军的手里。    
    从此,红军跳出了几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