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春秋+刘凤舞-第2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次日清早,向忠发从杨秀贞那里出来,到静安寺英商“探勒”汽车行叫出租汽车,忽地一群人一拥而上,将他捉住送往捕房。周恩来立刻组织人营救,但向忠发在两天后即叛变了,还把周恩来在小沙渡路的住处供出。敌人派人去搜查,周恩来和邓颖超都已撤离。敌人仍不死心,派人在他家守候。向忠发又带领敌人去逮捕瞿秋白等,落了空,然后又带领敌人去破坏中央机关,亦落了空。蒋介石一气之下,下令将向忠发处死。  
中央机构工作人员不得不更加严格地隐蔽起来,互不往来。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决定停止工作。中央决定周恩来去中央苏区工作。王明像惊弓之鸟,不敢在上海隐居,又不愿去中央苏区过艰苦生活,决定以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的资格去莫斯科。中央委员和政治局委员在上海的都远不足半数。于是由王明提议经共产国际东方部批准,指定博古、张闻天(洛浦)、康生、陈云、卢福坦、李竹声6人组成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博古、张闻天、卢福坦为常委,博古负总责。在这之前,博古、张闻天还不是中央委员,他们靠着王明,一下子成了政治局常委,真是一步登天。王明的宗派主义,管中窥豹,可见一斑。被蒋介石特务机构先后捕获的中共高级干部叛变革命的,除顾顺章、向忠发外,还有徐锡根、余飞、王克全等。特务头子徐恩曾利用叛徒加强特务工作,他们利用顾顺章开办叛徒训练班;设立“设计委员会”,搜罗叛徒参加其特工,利用叛徒站马路、坐茶馆指认共产党员,乃至重用叛徒,吸收叛徒参加其领导机构。  
临时中央政治局成员李竹声、卢福坦后来也被国民党特务逮捕。卢福坦被捕后很快叛变。卢福坦是山东淄市人,工人出身,他叛变后加入了国民党中统特务组织。  
1931年10月中旬,王明离开上海,前往莫斯科。王明在临行前,再三关照博古,嘱其万事都得请示共产国际,决不可擅自行动,更不得听信他人。博古乃是王明宗派之人,又是教条主义者,绝对服从王明。王明看准了这点,才指定博古负总责,由他自己在莫斯科掌舵。  
12月上旬,周恩来离开上海去中央革命根据地的首府瑞金,在那里担任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中央局由周恩来、毛泽东、项英、任弼时、朱德组成。中央革命根据地却是另一番景象。朱德、毛泽东领导的红一方面军粉碎了敌人的第三次“围剿”后,中央苏区得到迅速扩大。在赣南已有跨18个县的范围,面积纵370公里,横270公里,在闽西,有以长江为中心的4个县范围的苏区。赣南和闽西形成了相当规模的中央苏区。人民为了保卫政权,踊跃参军,一方面军已有6万人的队伍,地方部队有独立师、独立团以及民兵等。中央苏区因交通阻隔,王明的“左”倾政策一时尚未为人知。1931年4月,中央代表3人团任弼时、顾作霖、王稼祥来到中央革命根据地,在宁都召开了中央局扩大会议,传达了六届四中全会,从此王明“左”倾冒险主义政策开始在中央苏区推行。从此之后,中共中央分别在8月和10月两次给中央苏区发来指示信,对中央苏区的工作多方指责,与此同时,中央不断派代表“加强”中央苏区的工作。  
11月1日,在中央代表团的主持下,在瑞金召开了中央苏区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会议把毛泽东的正确主张指责为“狭隘的经验论”、“富农路线”、“极严重的一贯右倾机会主义”;攻击毛泽东在改造红军方面不积极执行中央的指示,红军还“没有完全脱离游击主义传统”,“忽视阵地战”;因而,要求集中火力反右倾。会议撤销了毛泽东苏区中央局代理书记职务,由项英接任中央局代理书记。
1931年11月7日(即俄国十月革命14周年纪念日)举行了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中央执行委员会成员和人民委员会成员由选举产生,结果毛泽东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和人民委员会主席,项英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副主席和人民委员会副主席,张国焘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副主席;成立了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朱德为主席,王稼祥、彭德怀为副主席。撤销了红一方面军总部,红军部队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领导,排挤了毛泽东对红军的正确领导。  
周恩来来到中央苏区后担任中央局书记。远在上海的以博古为首的临时中央在1932年1月9日作出《中央关于争取革命在一省与数省首先胜利的决议》,要求红一方面军攻占南昌、抚州、吉安等中心城市。周恩来同毛泽东交换了意见,毛泽东不同意这种“左”倾冒险计划。周恩来代表中央局给临时中央致电,表示进攻中心城市有困难。临时中央复电采取了折中办法:要求红一方面军至少要在抚州、吉安、赣州选择一个城市攻打。中央局多数主张打赣州,毛泽东不以为然,他说:“敌人以优势兵力据坚防守赣州不易攻克,而且我军攻打赣州,敌人很快会从南北两路调兵援赣州,我军将处于险境。”但是,攻打赣州的命令下达了。毛泽东为革命前途忧心忡忡,他的健康状况极差。中央局作出决定,要他去东华山一个古庙里休息。  
一个多月后,项英带着警卫员突然来到毛泽东所住的古庙里,毛泽东预感到有什么事情,开门见山地问:“你这时候来,有什么事吗?”“周恩来同志让我请你下山去,领导打赣州的战斗。”项英简短地向毛泽东介绍了赣州久攻不克,部队伤亡惨重,敌人援兵又到,红军处境危险的情况,军委决定请毛泽东出山领导战斗。  
毛泽东听完后,敏捷地站起身来说:“我马上就下山,你先走一步,我随后就来。”项英走后,毛泽东立即命令警卫员收拾东西,准备下山。天空乌云翻滚,暴风雨就要来了。毛泽东的夫人贺子珍要他等雨过后再下山,毛泽东坚定地说:“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不能等了。”  
毛泽东冒着滂沱大雨,打着伞,带着警卫员急匆匆地下山去了。主攻赣州的是彭德怀的第3军团,计1.4万人。而赣州守敌1.8万人,且赣州东有贡水,西有章水,北有赣江,只有南面是陆地,城墙高达2丈,易守难攻,素有“铁赣州”之称。红军以顽强的精神苦战1个月不克。1932年3月初,敌方援兵陈诚部主力第11师突入城内,第14师随后开到,敌军增加了约2万人的兵力。红三军团腹背受敌。  
毛泽东从东华山急急忙忙来到瑞金,立即致电朱德,要求3军团在1、5军团的支援下迫使敌人退入赣州。尔后,毛泽东连夜奔赴赣州前线。毛泽东来到江口前线指挥部时,3军团已经解围脱险了,与敌人隔江相望。毛泽东到了驻地,立即参加中央局扩大会议。会上围绕着是“撤军”还是继续攻城问题,开展了激烈的争论,两种意见相持不下。毛泽东力主撤军,他说:“进则攻坚不利,敌人卷土重来,我军无回旋余地。我们的目的不在于进攻中心城市,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把敌人调出城来聚而歼之,是对红军最为有利的上策。赣州已经是座孤城,这个包袱让蒋介石背着。”毛泽东的意见被众人接受了。  
江口会议决定:彭德怀率3军团向赣江西岸出击,称为西路军;毛泽东率领1、5军团向闽西发展,称为东路军。毛泽东指挥1、5军团攻克了武平、上杭、龙岩,3战3捷。为了诱歼敌军张贞部的主力,红军马不停蹄,人不歇脚,以闪电般的速度,乘胜向漳州进发。  
漳州是闽南的商业中心和军事重镇。张贞得知龙岩失守,急忙调主力师去天宝,扼守高山要隘,阻挡红军攻占漳州。毛泽东来到前沿阵地,察看了地形。这一带群山起伏,敌人在通往天宝山路两旁的山峰上派重兵把守。担任主攻任务的1军团2师发起数次猛攻,未见效果。毛泽东发现左侧后的高山上没有敌人,便一面命1军团派部队占领那个山头,从后面包抄敌人;一面令2师继续从正面佯攻。敌人在前后夹击的情况下,很快被击败,左右两翼的敌人见势不妙,纷纷退入天宝城内。  
毛泽东命5军团插入天宝与漳州之间的要道,切断天宝城内敌人逃向漳州的退路,而后命令1军团向天宝城发起猛攻。龟缩在天宝城内的敌人,已成惊弓之鸟,在1军团的猛烈冲击之下,没有坚持几十分钟,便弃城向漳州方向逃窜。他们没有料到,5军团已在前面截断了他们的退路。敌军在红1、5军的夹击下做了俘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