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春秋+刘凤舞-第2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开追击的国民党部队,可以沿6军团旧路入黔东转湘西,然后一直向北,实现与2、6军团会师的计划。李德因疟疾发作,没能参加会议,博古的意见代表了李德的观点。毛泽东力主放弃去湘西的意图,将部队拉到黔北以遵义为中心的地区,在黔川边区建立新的根据地。如有可能,部队还可以入川,同四方面军会合,与川陕之交的红军协同作战。多数人同意毛泽东的意见。会上还提出总结第五次反“围剿”的军事路线问题,认为部队到了遵义,再召集政治局会议,对军事路线好好地进行总结。  黎平会议后,朱德、周恩来立即执行会议决定,对部队进行了整编,紧缩机关,充实战斗部队。因8军团在过湘江时,损失惨重,且战斗力弱,不但不能独当一面地作战,反而要主力军团掩护他们。长征出发时部队有1万余人,过湘江后只剩下1000多人,因此军委决定将8军团与5军团合编为5军团,由董振堂任军团长,李卓然为政委。将中央纵队和军委纵队合并,改称中央军委纵队,由重任军委总参谋长的刘伯承兼任司令员,陈云任政委,叶剑英为副司令兼总司令部4局局长。王稼祥因伤,他的政治部主任职务,由李富春代理。黎平会议后,李德的军事指挥权实际上被取消。  部队在黎平休整了3天,12月20日,中央红军便分两路迅速西进,继续向贵州深入,直向遵义进发。这一行动,大出蒋介石的意外,何键在湘西的4道碉堡封锁线置于无用,蒋介石在湘江以西消灭红军的计划,化成泡影。  红军从黎平出发后,接二连三地占领了锦屏、剑河、台江、镇远、黄平、余庆等地,一路缴获和购买很多布匹,使全军的服装焕然一新。部队的那种强渡湘江前后的沮丧、疲劳状态全部消失。  红军前卫部队进抵乌江南岸的猴场,准备跨越天险乌江时,博古、李德又提出不过乌江,回头与2、6军团会合。中央政治局又在猴场召开会议,作出《关于渡江后新的行动方针的决定》,再次否决了李德、博古的意见。  会后立即组织强渡乌江。乌江古称天险,南岸要下10里壁陡的石山,才能到达江边;北岸又要上10里的陡山,才能走上通遵义的大道,乌江在两岸峡壁间流过,江面虽不宽,只有250米,可流速却达每秒1.8米,是一条奔腾的急流。红军先强渡过去1个营,打垮了黔军副军长侯之担1个旅的守江部队,架起浮桥,分3路分别从回龙、江界、茶山关顺利渡过乌江,守敌一部被歼灭,残敌向遵义仓皇逃窜,红军乘胜追击,顺利地占领了湄潭,随即经瓮安向遵义进逼。  部队渡过乌江之后,毛泽东发现警卫班的一名战士的鞋子行军跑掉了,另一名战士的鞋子夹在石逢中,拖出时撕破了,他便把自己的床单撕成两半交给那两位战士,用它打草鞋。两位战士不肯,毛泽东笑着说:  “没床单铺床是小事,你们没有鞋怎么能走到遵义呢?快拿去打草鞋吧。”  战士眼含热泪呆呆地站着,在毛泽东再三催促下,才把床单撕成条条打草鞋。  在行军途中,毛泽东先后找了朱德、彭德怀、林彪、聂荣臻以及其他红军领导同志谈了话。这些同志很了解毛泽东,他们了解第五次反“围剿”的具体情况,毛泽东同他们交换了意见,开始思考和总结失败的教训。  红军先头部队一军团第2师第6团于1935年1月6日逼近遵义,并以迅雷之势,奇袭了遵义城外敌人的一个据点,全歼敌人。红6团侦察排全部穿上俘虏的服装,化装成敌军,由俘虏兵带路,来到遵义城门前,诈开城门,红6团全部人马随即进入遵义城。遵义守敌措手不及,黔军3个团由北门仓皇遁走。红2师派出部队追击,攻占了兵家必争之地的娄山关,紧接着又打开桐梓,占领了松坎、绥阳等地。  1月8日,红军总司令部进驻遵义。次日,中央军委纵队进驻遵义。周恩来、朱德、毛泽东、张闻天、博古等进入遵义南门时,群众在路两旁敲锣打鼓,手举三角彩纸小旗,高呼:“欢迎朱德、毛泽东总司令!”“欢迎中国工农红军!”“中国共产党万岁!”  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住在一幢独立的楼房里,毛泽东安顿下来后,立即找张闻天,然后找王稼祥,3人议定,由张闻天执笔3人共同起草一份反对“左”倾军事路线的报告。毛泽东提醒张闻天认真研究第五次反“围剿”战争中的各种材料,并将自己搜集的材料交给张闻天。  1月15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遵义城内召开,参加会议的人员及他们的党内外主要职务是:  政治局委员 (以姓氏笔划为序)  毛泽东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主席。  朱 德 中国工农红军军委主席、红军总司令。  陈 云 全国总工会党团书记、长征开始时为5军团中央代表、军委纵队政委、遵义警备司令部政委。  周恩来 政治局常委、中国工农红军军委副主席、红军总政委、长征时的“三人团”成员。  张闻天 政治局常委、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主席。  博古(秦邦宪) 政治局常委、中央局领导者,长征时“三人团”成员。  政治局候补委员:  王稼祥 中国工农红军军委副主席、红军总政治部主任。  邓 发 国家政治保卫局局长。  刘少奇 全国总工会委员长、中共福建省委书记、长征开始时8军团中央代表。  凯 丰(何克全) 共青团中央书记、长征开始时9军团中央代表。  红军总部和各军团负责人:  刘伯承 红军总参谋长、军委纵队司令员、遵义警备司令。  李富春 中央候补委员、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代主任。  林 彪 1军团军团长。  聂荣臻 1军团政委。  彭德怀 中央候补委员、3军团军团长。  杨尚昆 中央候补委员、3军团政委。  李卓然 5军团政委。  邓小平 中共中央秘书长。  军事顾问李德、翻译伍修权也参加了会议。  9军团长罗炳辉、政委蔡树藩因在遵义东北湄谭、兴隆一带担任警戒,未能出席会议。5军团长董振堂在党内没有担任负责职务,也未出席会议。


第二十六章 历史的转折
  博古代表中央在会上作了第五次反“围剿”总结的正报告;周恩来代表军委作了军事工作的副报告;张闻天根据他和毛泽东、王稼祥共同草拟的提纲作了反对“左”倾军事路线的报告;毛泽东接着作了长篇发言。  博古在报告中强调红军不能粉碎第五次“围剿”的种种客观原因,来掩盖军事指挥上的错误;与博古相反,周恩来在他的报告中,指出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主要原因是军事领导的战略战术的错误。他主动承担了责任,作了自我批评,同时也批评了博古和李德;张闻天批评了“三人团”在指挥第五次反“围剿”中的错误战略战术原则:分散使用红军兵力,用堡垒对堡垒的战术;在军事上不利用国民党19路军军事政变打击蒋介石;在战略转移与突围行动上犯了逃跑主义错误;在不利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去湘西同2、6军团会合等等。  毛泽东的长篇讲话,批评了博古的报告不实事求是,借用客观情况为自己的错误作辩护。他指出,“三人团”在指挥红军反对第五次“围剿”的过程中,犯的军事路线错误可以归纳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进攻中的冒险主义;第二阶段是防御中的保守主义;第三阶段是退却中的逃跑主义。他把反第一、二、三、四次“围剿”的胜利,和反第五次“围剿”的失败,敌我兵力的情况等作了对比分析,有很强的说服力。  王稼祥、张闻天、朱德、彭德怀、聂荣臻、林彪、刘伯承、李富春、刘少奇、陈云等人发言赞成毛泽东的意见。朱德、张闻天、王稼祥等提出改换领导的问题。除邓发、凯丰为博古辩护外,其他人都对博古、李德提出不同程度的指责。周恩来在讨论时发言,同意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朱德等对中央所犯错误的批评,请求中央撤换他的领导职务,提议毛泽东出来领导军事。  会议作出4项决定:  (1)毛泽东同志选为政治局常委。  (2)指定张闻天同志起草决议,委托常委审查后,发到支部中去讨论。  (3)政治局常委再进行适当的分工。  (4)取消三人团,仍由最高军事首长朱德、周恩来为军事指挥者,周恩来同志是党内委托的对于军事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  同时决定红军今后的去向是:渡过长江,在成都之西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