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春秋+刘凤舞-第2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举枪对王以哲连发十几枪,王以哲身中9枪而亡。商亚东、王协一带人去何柱国住所,结果扑了个空。原来何柱国见局势严重,怕被少壮派暗杀,便躲在杨公馆内,请杨虎城保护。少壮派数人又冲进周恩来的办公室。
周恩来见他们气势汹汹的样子,便明白了来意。他霍地站起来严厉训斥道:“你们要干什么?你们以为这样干就能救张副司令回来吗?不!这恰恰是害了张副司令。你们破坏了团结,分裂了东北军,你们在做蒋介石想做而做不到的事,你们是在犯罪!”这几个青年军官气焰顿敛,低头不语。周恩来又进一步开导他们认错。他们自觉惭愧,流着泪跪下认错请罪。王以哲被杀,谣言蜂起。国民党特务恶意挑拨,说少壮派杀王是受共产党指使的,共产党要杀一批军长、师长,打出红旗。  
周恩来不顾个人安危,带着李克农、刘鼎来到王以哲的家里,这时离王以哲被害只有一个小时,他们是最早赶到的,家中乱成一团。周恩来安慰王夫人说:“王将军是东北军的元老功臣,也是我们党和红军忠诚的朋友。是他最早沟通了我们和张将军的关系,亲自参加我们和张将军的延安会谈,在这次兵谏中,他起了重要的作用。这种友情我们党是永远不会忘记的;他的功劳,中国人民也是永远不会忘记的。他不幸被杀,这不仅是东北军的损失,也是全国老百姓的损失!”  
周恩来边说边流眼泪。说完便迅速帮助搭起灵堂,料理后事。这消息传出后,东北军高级将领深受感动,解除一些人对共产党的误会。王以哲被害激起东北军官兵的愤慨,驻防在渭南的东北军立刻调转枪口向西安开拔,前锋到达临潼。他们提出:孙铭九等必须离开西安。  
杨虎城同周恩来派人找孙铭九等,问他们何以自处。孙铭九、应德田、苗剑秋经过彻夜商量,提出3个方案:第一,他们3人引咎自戕;第二,自首投案,听凭处理;第三,将他们送到红军中去。周恩来考虑到少壮派在发动西安事变中是有功绩的,他们错杀王以哲的动机还是想拯救张学良,不能随便牺牲他们,毅然地决定不避袒护少壮派的嫌疑,把他们送到红军驻地。周恩来遂派刘鼎护送应德田、孙铭九、苗剑秋、文英奇以及同志会的几个人去云阳镇。何柱国密令缪澄流、刘多荃分头对少壮派进行严格搜捕。于文俊被剖腹挖心,已晋升为少将旅长的高福源与枪杀王以哲之事毫无关系,刘多荃却认定他是少壮派,即派人将他暗杀。这位有胆有识的爱国将军,不明不白地牺牲了。蒋介石很快将东北军的几个军调往豫南、皖北、苏北地区,驻地分散,不相统属,均直接归军政部管辖,从而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  
蒋介石因兵谏刚刚过去,不便立即公开地对杨虎城下毒手,他一方面差顾祝同对杨甜言蜜语,拉拢言欢、缓和对抗情绪;另方面以极其隐秘的方式布置特务,寻找第三者暗杀杨虎城。陈立夫找到曾被杨虎城枪毙的西安大绅褚小毖之子褚龙吟谈话,极力鼓动他为父报仇:“具体事情有人替你干,只要你出面承认你是为父报仇就行。”不料褚龙吟颇有正义感,一口回绝了。特务对他恫吓,他便从南京逃回陕西富平乡村牺身。特务又策动被杨虎城处决的地方武装头子甄士仁之女甄芝彦,为父报仇。甄芝彦潜至潼关,进步学生彭毓泰偶然得知此事,良言规劝,晓以大义,甄芝彦迷途省悟,特务的阴谋又一次破产。  
3月底,蒋介石命杨虎城出国考察。蒋介石对付有才干的地方将领,第一步是调离部队,削其兵权。没有了兵权,第二步便可以任意处置了。杨虎城在蒋介石的逼迫下于6月29日前往欧美考察,11月回国,他途经香港时,周恩来派张云逸去看他,建议他直赴延安,免遭蒋氏暗算。杨虎城婉拒,执意要去南昌见蒋。杨虎城到了南昌,即被特务逮捕,1949年被杀害。张学良被蒋押送到台湾监禁,此是后话。
汪精卫于1937年1月21日抵达香港,受到国民党中央所派的代表邵力子、周佛海、周启刚等人的迎接。邵力子和周佛海原都是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成员。邵力子在加入共产党上海发起组之前,就是国民党员,因此,他在1926年脱离了共产党,1931年任陕西省主席,西安事变后,蒋介石派蒋鼎文接替了他的职务。
周佛海曾是中共“一大”代表,1924年他接受了时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戴季陶之约,任宣传部秘书,不久便脱离共产党。1926年之后,周佛海反共投蒋,并成为蒋氏的智囊团人物和国民党的“理论权威”之一。汪精卫在邵力子、周佛海等人陪同下,来到南京。1937年1月20日,汪精卫就任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并主持会议,决定2月15日召开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  
中共得知国民党即将召开五届三中全会,便于1937年2月10日发出致国民党三中全会电,提出著名的停止内战、团结抗日的5项要求和4点保证,促使国民党改变政策。
2月15日,国民党三中全会开幕,汪精卫在开幕词中不再提“消灭中共”和“抗日必须统一”的滥调,而提出“当前最重要的问题是收回已失的领土”。但蒋介石又提出“根绝赤祸案”,这使大部分与会者不知所以然,他们不知蒋介石到底玩什么花样,他一会儿讲再也不打内战了,一会儿又“讨赤”。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人不敢吭声,但一些爱国元老却仗义执言了。  
会上,宋庆龄、何香凝、冯玉祥等同亲日派展开激烈的争论。宋庆龄领衔,和何香凝、冯玉祥、张人杰(张静江)、李石曾、孙科、鹿钟麟、李烈钧、梁寒操、经亨颐等13人联名提出“恢复中山先生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案”。宋庆龄又发表了《实行孙中山的遗嘱》演讲。她精辟的分析、激昂的情绪,感染了很多人。李宗仁向大会提交了《抗日救亡之方案》。会议经过激烈争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局面基本形成。  
国民党三中全会后,持续一年的国共谈判进入高级阶级,周恩来先去杭州、后去江西庐山,同蒋介石谈判。蒋介石反反复复,先是讲了许多好话,说共产党有民族意识和革命精神,是新生力量,承认由于国共分家,致使十年来革命失败,造成军阀割据和帝国主义者占领中国的局面。但不久,他花样翻新,要把共产党“溶化”于国民党之中,要求毛泽东、朱德离开红军出国留洋。此时的中国共产党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不再上蒋介石的圈套,毛泽东在1936年到1937年8月先后发表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等军事的和哲学的著作。虽然谈判一时未能达成最后的协议,但内战却早已停止,红军也得到了接济。
正当国共两党拖拖拉拉谈判之际,不料日军制造了“七七”卢沟桥事变,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
日军在事变前,于6月6日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演出别开生面的“鸿门宴”。这天上午,日本华北驻屯军特务机关长松室孝良、顾问松岛、樱井在怀仁堂举行宴会,中方出席的有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29军军长宋哲元,副军长、北平市长秦德纯,第37师师长、河北省主席冯治安,第37师110旅长何基沣,第38师114旅旅长董升堂,独立第28旅旅长李致远等。日方除松室孝良等人参加外,日军驻北平附近部队的连以上军官都参加了。
酒过三巡之后,松岛起立,始而舞蹈,继而舞刀。秦德纯见状,附耳对董升堂说:“事急矣,你是打拳呢,还是要刀?”董道:“先打拳,后耍刀。”说罢跳到大厅中间,先打八卦拳,后劈起刀来。李致远也跳出来打拳。
何基沣跳上桌子高歌道:“黄族应享黄海权,亚人应种亚洲田;青年青年切莫同种自相残,坐教欧美着先鞭。不怕死,不爱钱,丈夫决不受人怜。……”日本人又把宋哲元、秦德纯高举起来戏耍。29军军官也把松室孝良、松岛高举起来。一时席间空气万分紧张,有一触即发之势。松室孝良讲了一番“亲善、友好”的鬼话,不欢而散。  
7月7日,驻丰台的日军要求穿过宛平城到长辛店举行军事演习,并以卢沟桥为假想敌阵地,遭到29军驻地部队拒绝。卢沟桥是北平地区最古老的石桥,桥西南与长辛店相距6公里,东与丰台相距7公里。它联络着平广、平包、平山3条铁路干线,是北平以至整个华北通向南方的咽喉要地,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卢沟石桥天下雄,正当京师往来冲。”卢沟桥离北平城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