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春秋+刘凤舞-第2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军,一处在安庆、无为、庐江一线固守,目标是从侧面向沿江西进的日军发起进攻。  新组编第九战区,以陈诚为司令长官,下辖薛岳第一兵团,李汉魂第二兵团,武汉卫戍部队和江防守备部队。在第三战区、第五战区背后的鄱阳湖以西作第二道屏障,主阵地设在平靖关和广济一线。城防用8个师;另以6个师与第三战区比肩江防,设重兵于马当要塞以求固守。再以一部分兵力与第五战区比肩,师出宿松、信阳一带制敌。  顾祝同的第三战区,重点是长江防御,主要阵地是在长江南岸的东流和马当之间,随处阻止日军登陆,尤其要协助第九战区固守马当要塞,造成武汉外围鄱阳湖以东战场;同时与东面江北的安庆相呼应,扼住日军西进的主要通路。同时扼守杭甬、浙赣等交通线。  汤恩伯的豫鄂边区总司令部,集中兵力于南阳、襄樊一线,目标在于协助第九战区制敌。日军如由平汉线南下,就从侧面向日军发动猛攻;日军如由陇海路向西或向南,就与第一战区一起协力制敌。  空军主要集中在汉口、南昌两个机场,其任务是:不分日夜地对长江中的日军舰轰炸;遇有日机西来,即起飞迎战,携弹轰炸南京、芜湖一带的日本飞机场。  海军主要防止沿江要塞马当、湖口等地,择点布雷,封锁长江、阻止日舰前进。


第四十一章 华南败退
  蒋介石召集保卫武汉的各部队官长会议,作了长篇训话,说:“各位此次奉令率部守卫武汉,职责异常艰巨,使命格外重大,今后武汉的存亡,整个抗战的胜败,要由你们负起全责。我们一定要藉此一战,将寇军主力歼灭于我阵地前,这样,才算达成我们的任务,才对得起总理和一般革命先烈在天之灵。高级将领应抱定必死的决心,誓与武汉共存亡。高级长官应始终不离部队,誓与士兵共患难同生死。高级将领应有坚决的企图心,虽天崩地裂,此志不移,誓死求其贯彻。”  空军在苏联志愿航空队配合下,与进犯的日军飞机进行激烈战斗,取得重大战果。2月18日,日军驱逐机26架,掩护轰炸机12架,袭击武汉。中国空军驻汉口、孝感的第4大队长李桂丹,率飞机29架起飞迎击,经激战击落日机14架,李大队长以下5名航空战士英勇牺牲。  4月29日,日军飞机39架,偷袭武汉。中国空军集中飞机67架严加戒备,待日军飞机侵入武汉上空后,分别向日军轰炸机、驱逐机展开攻击,共击落日军飞机22架。  5月19日,中国空军第14队队长徐唤升、第19队副队长佟彦博,分驾2机自汉口起飞,至宁波前进阵地加油后,直飞日本为逻辑推论的出发点。书中还提出了他的二元论哲学思想。简,在长崎、福冈、久留米、佐贺及九州各地城市散发传单,并侦察了军港及机场情况,次日分别返回玉山、南昌,完成远征日本本土的任务。  6月中旬,日军沿江而上,向安庆等地开始进攻后,中国空军以主力轰炸长江日军舰艇以及芜湖等地日军机场,并抗击日军的空袭。前后5个月的作战,共击落日军飞机62架、炸毁日军飞机16架、炸沉日军舰艇23艘。  在武汉会战时期,是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关系较好的时期。  1937年11月底,毛泽东、张闻天、朱德等在延安机场欢迎“从昆仑山下来的神仙”,即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团委员、书记处书记王明,以及康生、陈云、曾山等人。  曾身居高位的王明此时已身价迭落,他从莫斯科启程回国时,共产国际总书记季米特洛夫对他说:  “你回中国去要与中国同志关系弄好,你与国内同志不熟悉,就是他们要推你当总书记,你也不要担任。你虽然在国际工作多年,是执委会成员和书记处书记,但你回国去并不代表国际。你长期离开中国,脱离中国革命实际,回去以后,要以谦逊的态度,尊重党的领导同志,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是毛泽东,不是你,你不要自封领袖。”  毛泽东等以真诚的态度欢迎王明等人,说他们回到延安是一件大喜事,是“喜从天降”。他们期望王明能同心同德地一起工作,然而,王明在政治局会议上,以钦差大臣自居,作了《如何继续全国抗战与争取抗战胜利呢》的报告,显出他志大才疏、爱放空言论的毛病,但多数人却接受了王明的意见。  毛泽东、张闻天等对王明的报告不以为然,毛泽东说:“在统一战线中,国民党和共产党谁吸引谁的问题是有的,不要将国民党吸引共产党,而是要国民党接受共产党的政治影响。没有这一条,便不能争取抗战的胜利。”  张闻天说:“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保持组织的独立性与批评自由是必要的,保持对苏区和红军的领导,保持动员与组织群众的自由也是必要的,这是共产党的独立自主,不然就是投降主义。”  尽管毛泽东、张闻天同王明在统一战线的策略问题上存在分歧,王明仍被选为政治局委员。还有康生、陈云同时入选政治局委员。政治局重新作了分工,张闻天仍主持日常党务工作,毛泽东负责军事,王明负责统一战线工作。  会议决定由周恩来、王明、博古、叶剑英组成中共中央代表团,负责与国民党谈判,由周恩来、博古、项英、董必武、林伯渠组成中共中央长江局,领导南部中国共产党的工作;由项英等组成东南局,领导新四军工作。  蒋介石特邀王明去武汉一谈。蒋急需了解共产国际对抗战以及国民党的态度。王明同周恩来、博古等一起到了武汉,开始同蒋介石就两党进一步合作、团结抗战事宜进行协商。  老蒋对王明的重视并不表明他会诚心诚意与共产党合作,而是他有求于苏联的援助。但王明对此却作了完全错误的判断,他同蒋介石会谈后,便迫不及待地擅自以中共中央名义发表了对时局宣言,公开放弃中共中央以往的原则立场,对国民党表示让步。接着,王明又连续发表《挽救时局的关键》、《与美国合众社记者白得恩先生的谈话》、《抗日的民族统一战线》等文章,宣称中共领导的军队应服从蒋介石、阎锡山的统一指挥,中共领导下的政权、军队在组织上应同国民党的政权、军队合并。  当王明摸清蒋介石绝无请共产党员参加政府之意时,便放弃了“共同领导、共同负责”的最后一个要求,宣布共产党现在并不要求参加政府,只准备从旁帮助国民党抗战。  然而,王明的妥协退让,并没有带来所期望的结果,相反被蒋介石视为软弱可欺。1938年2月,国民党控制的各种报刊群起鼓噪,大肆宣扬一个党、一个主义、一个政府、一个军队;国民党以外的一切党派都没有独立存在的理由,甚至要求解散共产党,取消陕北之“新的封建割据区域”和“自行其事”的八路军。  中共中央再次召开政治局会议,不仅毛泽东、张闻天,而且政治局大多数成员对王明的政策产生了怀疑。毛泽东提出:“王明不能再到武汉去。”但王明不愿留在延安。最后决定同意王明同凯丰去武汉,但只准他们在那里留一个月。王明没有执行中央的决定,直到9月中共中央召开六届六中全会时,他才被迫回到延安。中共中央努力纠正王明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使共产党在国共合作抗日中,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王明在武汉临时担任中共中央长江局书记,周恩来任副书记。长江局下设5个机构,叶剑英为参谋处参谋长,李克农为秘书处秘书长,董必武兼任民运部部长,博古兼任组织部部长,王明任党报(新华日报)委员会主席。  蒋介石一再邀请周恩来担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部长是陈诚),经中共中央批准,周恩来担任了这个职务。郭沫若任该部第三厅(主管文化)厅长。  国民党在1938年3月底4月初召开了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抗战建国纲领决议案》,选举蒋介石为国民党总裁,汪精卫为副总裁。会议还通过了《组织非常时期国民参政会以统一国民意志增加抗日力量案》,并成立了参政会。蒋介石也作出邀请共产党人参加国民参政会的姿态。中共方面参加参政会的共有7人,即:毛泽东、王明、博古、吴玉章、林伯渠、董必武、邓颖超,除毛泽东请假外,其他6人都参加了参政会第一次会议。  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同日寇作战中取得很大的胜利。  日军从1938年6月初开始了进攻武汉的大规模行动。  日军一部从蚌埠、凤阳集结于合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