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春秋+刘凤舞-第3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近进行修复工作,同时命令关东军拨运渡河器材和部分兵力,支援华北方面军。  1944年3月下旬,日军修复了中牟附近的黄河大铁桥。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一面极其秘密地调兵遣将,把第12军所辖的3个步兵师团14.8万人,集结在黄河北岸的新乡南部和南岸的开封西部地区;一面进行虚假宣传,制造情报,以迷惑麻痹河南的国民党军队,使他们认为日军准备西进去攻打重庆,达到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目的。  东条英机发出命令,要求在4月下旬从黄河两岸发动攻势,1个半月打通平汉铁路,6至9月打通粤汉和湘桂铁路,这个命令定名为“一号作战”。这是东条在中国大陆发动的最后一次大规模进攻,故称“最后一跳”。这次作战地区从黄河到信阳400公里,从湖南的岳阳到越南的谅山约1400公里,从衡阳到广州约600公里。在这条漫长的战线上,日军出动约50万人,10万匹战马,1万多辆汽车,1500门大炮和250架飞机。  4月17日夜间,日本第12军的部队强渡黄河,在中牟突破了中国守军的阵地,18日凌晨便向郑州突进,19日傍晚攻陷郑州,日军主力接着向新郑一线集结,于23日攻陷密县。  面对日军的猛烈进攻,蒋介石懵头转向,不知所措。随即召集军政要员紧急会议。参谋长、亲日派何应钦,对日本的意图了解得最清楚,他发言说:  “昨天我同几位盟军高级军官在一起吃饭,他们向我转达了盟军对河南战局的看法,美国认为东条看到欧洲战场上的苏军节节反攻胜利,太平洋上的盟军也发动了越岛进攻,海上交通线有被切断的可能,所以就企图打通大陆交通线,以便配合海上作战,并可与孤悬在南洋的日本兵联系起来。”  对何应钦的看法,蒋介石不置可否,问道:“还有吗?”  国民党空军司令周至柔说:“大致情况就是这样,昨天几位美国空军朋友也对我说,日军这次攻打河南,在于决定执行一个早已准备的企图,就是开放东北到广州与越南的直接铁路交通线。因为盟军的潜艇与空袭一天天加强,日军在沿海的移动很受影响,而八路军、新四军和游击队在铁路沿线的活动更使日军伤脑筋。日本占领军远布于东南亚,急需一道安全的输血管,而它在中国的占领区已不再是安全的了。”  蒋介石故作镇静地说:“我已经电令河南前线的将领,要他们一定顶住!日军在河南只有五六万人,而我们在河南却有40万精锐之师;40多万对付几万人,无论如何是不成问题的!”  蒋介石话音刚落,陈布雷送来十万火急电报:“郑州已告沦陷!”  蒋介石立刻惊恐万状,问:“怎来得这么快!蒋鼎文哪里去了?”  何应钦忙说:“委座在洛阳召开反共会议后,他已奉调调走了3个军的兵力回陕西反共去了。”  蒋介石又问:“胡宗南上哪里去了?”  何应钦又答道:“胡司令奉委座的命令,派出2个军,去新疆镇压叛乱去了。”  蒋介石又恼怒地问:“那汤恩伯呢?”  “汤司令今晨也曾给我一个电报,说是按着委座指示,为了保全实力,不打算和日本死拚,他已调集了800辆大卡车,装运重要东西,看看风头再说。”  河南守军司令是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官汤恩伯,他拥有43个师,兵力可谓雄厚,武器可谓精良,但这个汤司令只知搜刮民财,祸害百姓,河南人称他“水、旱、蝗、汤”,即四大灾害之一。他对日寇却十分亲善,这个号称40万精锐之师的统帅,与日本交战,一触即溃,望风而逃,20天之内就丧失郑州、洛阳等49个市县。  蒋介石虽说有321个步兵师、22个骑兵师,号称600余万人军队,又有苏联、美国、英国等国援助,美国在1943年底援助蒋军的军事物资计为3.927亿美元。另外,美国为蒋介石训练和装备30个师的部队,向蒋提供战斗机和飞行员,成立航空志愿队,帮助在中国设立军官学校,派出军事代表团等。然而,蒋介石把外国援助的军事物资、用小部分来抗战,用大部分来对付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队伍。在蒋介石“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治路线影响下,国民党一些爱国将领无法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另一些人以保存实力作为保持官位的手段,一见日军压境就仓皇退避,望风而逃,汤恩伯就是这类将领中的一个。  5月1日,日军从许昌沿平汉路南进,5月5日占领郾城,9日到达确山,设在汉口的第十一军司令部令在长台关的日军北上,与南下日军会师。至此,平汉线南段完全沦入敌手,中断6年的平汉铁路又恢复了交通。  日军占领许昌之后,便转向西进,攻打郏县、登封、禹县、襄城,对中国军队实行各个击破的战术,在洛阳周围消灭汤恩伯的主力。洛阳东南地区汤恩伯军队一部陷入日军包围圈,损失很大。日军第十二军主力乘胜前进,向洛阳、新安猛扑。  侵占山西的日军约2个旅团,从垣曲南下,强渡黄河后,攻下渑池,向新安推进。孟津日军也从北面近逼洛阳。至5月14日,日军从四面包围了洛阳。19日,敌人以部分兵力攻城,但被击退。23日,日军第十二军主力开始攻打洛阳。25日,中原名城洛阳终于陷入敌手。日军38天完成了“一号作战”的第一阶段的计划,占领了河南全境。  5月28日,日军侵华总司令畑俊六从南京潜入汉口指挥部,准备向粤汉、湘桂铁路发动猛攻,以打通这两条铁路线,消灭沿线两边的中、美空军的飞机场,并威胁重庆,逼迫蒋介石政府投降。  日军调集11个师团,36.2万人,此外还有海空军。5月27日、28日,日军5个师团12万人从湖南岳阳一带分3路向南进军,准备在长沙北面的沅水和益阳之间、新墙河和汨罗河之间包围和消灭中国军队,然后迅猛南下,夺取长沙。  长沙守军还没有望见敌人影子,内部却先争吵起来。城外岳麓山炮兵要求城内步兵保护,城内步兵立即拒绝,说是要请示战区司令长官薛岳,然后才能决定,但哪里都找不到薛岳,炮兵们赌气不干,一窝蜂似地散了,步兵没有炮兵掩护,也乱糟糟地撤退,走得慢的便做了日军刀下之鬼。日寇占了长沙,继续南攻。  此时,战区司令长官却在重庆辩论在长沙失陷的责任问题。蒋介石、何应钦、白崇禧、薛岳等人各有一套,分别下令,弄得指挥官们无所适从,糊里糊涂。日寇一冲过来,便都七零八落,一哄而散。  中外记者们见国民党军队如此风卷落叶地败下阵来,便纷纷前来采访。蒋介石发言人奉命答复说:“此乃诱敌深入之计,不必惊慌。”  日军的下一个目标是衡阳。衡阳地处战略要地,日军沿粤汉路和湘江南下,水陆兼程,急取衡阳。  日军飞机从7月30日起,开始对衡阳市区狂轰滥炸,地面4个师团发起猛攻,并以重炮轰城,困守在衡阳的中国守军伤亡重大,又不能轮换休整。加上盛夏酷暑蒸人,食物匮乏,营养不良,将士多患腹痛痢疾,医药不济。后来曾派出几个师的部队为守军解围,但均被日军击退。日军攻势越来越猛,衡阳守军第10军军长方先觉于8月8日拂晓奉蒋介石命令,率部投降。中国爱国将士在困守衡阳期间,违令奋勇抵抗,毙日军师团长久间为人中将,日军伤亡1.9万余人。  日军占领衡阳之后,便进行休整改编,建立第六方面军,任命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大将兼任第六方面军司令官,统一指挥第十一、第二十三、第三十四军,以及长沙、衡阳地区直辖部队。日军又赶修粤汉铁路和公路,补充武器弹药和其他作战物资,作继续进攻准备。  9月初,日军第十一军占领湖南零陵,14日又攻下广西的全州。尔后经过1个多月的休整,又发动了桂林——柳州战役,国民党张发奎的第四战区部队望风披靡,狼狈逃窜,桂林、柳州混乱得不得了,火车站上人山人海,行李堆积如山。  另一路日军第二十三军于9月9日从三水、四会西犯,于22日占据广西梧州。休整后,继续西进,于11月24日占领了南宁。  是时侵占越南的日本南方军,派出一支部队进入中国国境,向南宁推进,12月10日,在绥渌与从南宁南下的日军会师。至此,日军打通了从黄河经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到越南的大陆交通线。  日军攻陷桂林、柳州之后,陷宜山、渡龙江,大有直犯贵阳之势。山城重庆震惊,国民党政府惶惶不安,急忙从四川、陕西等地调遣部队,赶运贵州,守卫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