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春秋+刘凤舞-第3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反蒋反美斗争结合起来,遍及60多个大中城市。蒋介石惊慌叫嚣:“学生已越出国民道德,形同暴徒,要断然处置。”1947年5月20日,军警特务对到国民党行政院游行请愿的学生大打出手,500多名学生被打伤,造成了“五?二○”南京惨案。  蒋介石一手实行法西斯高压政策,一手玩弄政治骗术,他披上“民主”的外衣,以召开“国民大会”的名义,用高官厚禄和金钱收买,来拉拢中间党派。民盟中央委员张君劢经不住国民党的拉拢,不顾民盟总部的劝阻,以民主社会党的名义致书蒋介石,表示“在此还政于民之日,自当出席以赞大法之完成”。国民党一手包办的“国民大会”,于1946年11月15日在南京召开,参加“国大”的代表有1600余人,其中国民党占85%,余者来自以曾琦为首的青年党、以张君劢为首的民主社会党,以及“社会贤达”王云五、傅斯年等人。民盟中央常委立即作出决定:对盟内的民主社会党成员参加伪国大者,一律开除盟籍。  这次“国大”的中心任务是制定宪法,故又称“制宪国大”。大会通过的《中华民国宪法草案》,抄袭了欧美资本主义宪法的“自由”、“平等”等条款,揉合了一些政协宪草决议的词句,然后再由蒋介石亲自删改而成。这个宪法草案违背了政协决议的联合政府责任内阁制的原则,恢复了总统独裁制;违反了政协决议的地方自治原则,实行中央集权制,又用“紧急”、“必要”词句限制人民民主自由;这部宪法的特点是:人民无权,政府有权;地方无权,政府有权;立法无权,总统有权。  伪国大闭幕后,中国共产党便郑重声明:蒋记国大和它制订的蒋记宪法均属非法与无效。12月28日,周恩来在答新华社记者问时说:“蒋政府的伪宪,也只有把它当作袁世凯天坛宪法和曹锟贿选宪法一样看待,人民也决不会承认它的。”  两天后,民主同盟在声明中说:“坚决否认伪国大制定的伪宪法!”同日,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九三学社、中华全国文艺协会、中国妇女联谊会、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等11个民主党派和进步团体发表联合声明,宣称:“这种宪法产生的基础和基本精神是反和平反民主的。”  1947年3月15日,国民党召开六届三中全会,研究如何作好行宪准备,通过了《宪政实施准备案》。4月,蒋介石又玩弄改组政府的把戏,表示容纳所谓的“民主党派”和“社会贤达”入阁。4月17日,蒋介石召开国防最高委员会和中央常务委员会联席会议,会上选任了国民政府委员和五院院长。18日,公开宣布改组政府名单: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副主席孙科,行政院长张群,立法院长孙科,司法院长居正,监察院长于右任,考试院院长戴季陶。在29名政府委员中,国民党占17人,青年党4人,民主社会党4人,“社会贤达”4人。  国民党改组的“多党政府”宣告成立后,蒋介石便大肆吹嘘说:“还政于民已经实现。”然而,“新政府”刚一施政,就颁布了镇压人民的《维持社会秩序临时办法》,严禁人民群众10人以上的请愿和一切罢工、罢课、游行示威,对爱国民主运动要采取“必要的措置”和“紧急措施”。改组后的政府比先前政府更加有过之而无不及,引起各民主党派和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中国农工民主党、民盟、民主建国会、民主促进会以及国民党左派李济深、何香凝、蔡廷锴等,纷纷发表声明或宣言,反对国民党改组政府。蒋介石本想通过伪国大和改组政府来孤立共产党,打击民主力量,结果是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使自己陷于更加孤立的困境。


第十九章 沂蒙山“啃核桃”
  蒋介石在战场上节节败退,归罪于他手下的指挥官们,于是便下了一道严令:“主官不退而部下先退,致主官有伤亡情形者,杀其次级官;部下未退而主官先退者,杀其主官;见难不救,致友军有重伤,而己身完整者,杀该军将领。”  蒋介石为扭转败局,于1947年4月开始,在南京举办军官训练团。4月15日,军官训练团第一期开张,为期两个星期。蒋介石在开学典礼上作《国军剿匪必胜的原因与剿匪战术的改进》长篇讲演。蒋介石言词滔滔,吹嘘说:“以期今后剿匪的军事能够顺利完成,而建国工作得以迅速推进。”“目前这个时机,正是我们剿灭匪军千载一时的机会,各高级指挥官务须把握这个时机,认清敌人,负责自动,知耻自强,来加速消灭匪军,完成国民革命的使命。”两天之后,蒋介石又作了《剿匪战争中精神的影响与心理战的重要》讲演,尔后又连续作了《军官训练团训练之目的与方法》及《剿匪战事之意义与重要原理之综述》两次讲演。军官训练团第一期结束之后,接着又办了第二期,蒋介石同样为军官训练团第二期作了多次演讲,讲演的题目和内容又有翻新,如在第二期开学典礼上讲演的题目是《剿匪必胜的事实》,下一次讲演的题目是《对于匪军战术的研究与军队作战的要领》等等。总之,蒋介石效法他在庐山军事训练团的样子,梦想再出现一个第五次“围剿”革命根据地所造成的“好结局”。  1947年4月上旬,蒋介石先后集中24个整编师,60个旅,约45万人的兵力,并以其最精锐的主力部队整编第11师、第五军第74师等作为骨干,编成3个机动兵团,向山东解放区进攻。那74师是蒋军5大主力中的主力,蒋介石把它作为百战百胜的王牌拿出来进攻山东解放区,并派陆军总司令顾祝同坐镇徐州指挥,再加上兵团司令汤恩伯、王敬久、欧震等一批高级将领,以74师为先锋,向鲁中进犯。  蒋军的战术不断翻新,先前进犯苏北,采取的是“长驱直入”,进攻涟水则为“分头并进”,进攻宿北为“齐头并进”时间运动物质存在的形式。表示运动物质的持续性和顺,进攻莱芜为“南北对进”。以上战术都以失败告吹,这次扑向鲁中山区,则采取“硬核桃”和“烂葡萄”战术。蒋介石为此战术,颇费苦心,他把嫡系主力作为“硬核桃”放在中间,而两翼放置的则是“烂葡萄”的杂牌军和二流部队。按照蒋介石的设想,如果解放军插到中间去打他的嫡系主力,不仅74师、11师、新5军3个主力能够互相策应,两翼部队还可以赶来,就啃不动这个“硬核桃”;如果解放军打他的两翼,他拚着牺牲几个“烂葡萄”;等打了几仗,弄得解放军精疲力竭时,他的主力部队突然从横里出来袭击。蒋介石以为这样的战术,万无一失。  蒋军来势汹汹,向鲁中地区的莱芜、新泰、蒙阴、沂水一线大举进攻,迫使解放军主力决战。  毛泽东致电陈毅:“对沿津浦路向北犯的敌人不要阻止,让其分散兵力,进至泰安一线,于我最为有利。”陈毅遂集中部队在胶济铁路线附近地区休整,以逸待劳,作好战斗准备。  5月初敌军继续向北推进,步步逼近,侵占了新泰、蒙阴等地,形势十分紧张。是时,毛泽东再次致电陈毅:“敌军密集不好打说”。在西方,古希腊泰勒斯把水、阿那克西曼德把气、赫拉,但只要有耐心,总有歼敌机会,胶济路以南广大地区仍可诱敌深入,让敌占领莱芜、沂水、莒县,陷于极端困境,然后歼击,并不为迟。唯:(一)要有极大的耐心;(二)要掌握最大兵力;(三)不过早惊动敌人后方。”  陈毅、粟裕便根据毛泽东的指示,采取一系列迷惑敌人、调动敌人的军事行动。他们调动部队,实行要龙灯式的高度机动,时东时西、时分时聚,使敌弄不清我军意图和动向。对刚占新泰之敌包围之后,又主动撤围后退。华东野战军主力再后退一步,撤到莱芜、新泰、蒙阴以东地区。  蒋介石及顾祝同果然产生错觉,误认为解放军主力已向蒙阴东北及淄川、博山撤退,决心跟踪“追剿”。蒋介石密令各军改变战略,将“稳扎稳打”改为“稳扎猛打”。敌军密集靠拢的态势终于很快发生了变化。敌军第一兵团司令官汤恩伯不待王敬久和欧震两个兵团统一行动,便指挥所属的8个整编师向沂水、坦埠方向进击。急功近利的第74师在左翼25师、右翼83师的配合下,疯狂地向坦埠扑来。那74师更是急切,不久便脱离左右两翼,直向坦埠冲来,形成孤军深入的态势。  陈毅查明了汤恩伯兵团的行动计划,抓住战机立即命令正在向东向南行动的各部队掉头返回,集结待命。是时,毛泽东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