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春秋+刘凤舞-第3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詈螅馑易夂窘隹冢腥酥恍斫恍沓觯苑老⑼庑梗涣粝铝32师继续固守石家庄,并将军部铁甲车两列、战车一连、炮兵一连、汽车一连,拨给32师师长刘英指挥。命第71师、第22师的66团和军直属部队共计1.7万余人,携带4日以上粮秣和冬季服装,于10月15日下午,浩浩荡荡地由石家庄向北开拔。  聂荣臻从中共华北局社会部打入国民党第十一战区司令部的刘光国发来的情报,获悉罗历戎率部北移保定的消息,当机立断,决定留4个旅的兵力,在徐水地区布下阻击阵地,把企图沿平汉路南下的敌人堵住。命保北地区的其余野战军主力,立即强行军,日夜兼程,向南疾驰,把罗历戎的部队歼灭在保定以南的定县境内。聂荣臻又命独立8旅和冀中、冀晋部队,以及当地民兵,立即死死拖住北进的罗历戎部队,即要迟滞其前进,又要阻止其后退,防止他们缩回石家庄去。  野战军主力部队兵分3路,向南急进,一昼夜走了200里路程,到达指定位置。而罗历戎的部队刚刚走过定县。他们每到一地,均遭到晋察冀地方部队和民兵的阻击,不时有冷枪和地雷爆炸。蒋军胆战心惊,群众坚壁清野,人粮皆空,水井也被填死,罗历戎一筹莫展。  罗历戎率部抵达定县清风店地区,蒋军飞机一架由北飞来,给他投下一个通信袋。罗历戎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北上第三军指挥官注意,我们发现大部共军南下,距离你们不远,请即作战斗准备。”20分钟后,又有一架由北而南的飞机照样投下一个通信袋,内容是:“我们发现共军大批密集部队南来,距离你们不远,请第三军急作战斗准备。”  罗历戎即改变行动计划,命部队在清风店附近东南合等村宿营,紧急构筑工事,准备战斗,并急呼孙连仲和李文,请求火急救援。  解放军在民兵的引导下,跑步前进,迅速将全部敌人迂回包围。10月20日拂晓,解放军不顾长途行军疲劳,发动攻击,经过两日激战,活捉罗历戎以下1.14万余人,打死打伤2400余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装备。  战役结束后,聂荣臻制定出攻打石家庄的计划,上报中共中央,毛泽东电示聂荣臻:“侦察石门,完成攻打石门之一切准备,然后,不但集中主力几个旅,而且要集中几个地方旅,以攻石门打援兵姿态,实行打石门。”  石家庄又名石门,是个极其重要的战略要地,它位于太行山脚下,西出太原,东接山东,南连豫鄂,北通平津,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素有“燕晋咽喉,南北通衢”之称。“背水一战”之语就起源于这里。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派第三军抢占了石家庄,石家庄便成了华北反动势力的中心堡垒之一。石家庄的城防非常坚固,罗历戎利用日本侵略军占领时的旧工事,连年加修成三道防线,头一道防线是外市沟,上面有密集的火力配备和防御工事。外市沟后面是环行铁路,铁甲列车可以随时机动和巡逻。第二道防线是内市沟,第三道防线是由建筑物组成的核心工事,除设有铁丝网、鹿砦、地雷、碉堡、电网,还有纵横交错的地道和交通壕,把城郊的各据点连结起来,大小碉堡6000多个。蒋军扬言:“共军没有飞机、坦克,休想拿下石家庄!”  朱德、聂荣臻、杨得志、罗瑞卿、杨成武等决定以第三、第四两个纵队及冀晋、冀中两个兵团对石家庄进行战役进攻;以第二纵队、独立第9旅及第三、第九军分区部队,集结于定县南北地区构筑阵地,阻敌来援。如敌不增援,则采取积极手段,力争攻下石家庄。并决定先攻占四郊,依托村庄,改造地形,从地面伸展交通壕,构筑攻击阵地,尔后突破第一、第二道市沟,展开巷战,猛插核心工事,全歼守敌。朱德提出“勇敢加战术”的口号。  朱德、聂荣臻召集炮兵和工兵指挥员开会,决定以阵地战的进攻战术为主,有组织、有步骤地进击。用坑道作业接近堡垒,用炸药爆破加以炮击,各个摧毁,采取稳打稳进战法。  朱德,人们用“时人未识将军面,朴素浑如田家翁”来形容他。这位身经百战的统帅,同聂荣臻一起对攻取石家庄作了周密的部署。  11月6日零时,攻打石家庄的战役正式开始。解放军首先扫清外围,并以迅速动作占领飞机场,切断敌人对外的唯一通道,使敌军成为瓮中之鳖。接着又占领石家庄东北面的制高点云盘山,并依托云盘山,炮击市内的发电厂,切断整个市区的电源。  敌军外市沟防线,蜿蜒盘踞在石家庄近郊四周,沟外地形开阔,无法接近。解放军夜间开始土工作业,改造地形。各进攻部队以第一梯队构筑进攻阵地,以第二梯队挖进攻阵地的交通壕,战役第二梯队和民兵、民工挖后方交通壕。经一天两夜,交通壕已伸展到距敌外市沟百米内,隐蔽的坑道则控制到敌外市沟外沿。  11月8日16时,解放军对敌外市沟发起全线攻击。第三纵队第20团首先在外西兵营爆破成功,将市沟炸开两个宽8—10米的缺口,后续部队乘爆破的烟幕跨越市沟,夺取了敌人的前沿阵地,尔后向两翼发展。  次日夜,寒风习习,细雨濛竑。各部队在夜色掩护下,顶风冒雨,开始向敌人的第二道防线,即内市沟前进方向作大规模的土工作业,通宵达旦,一刻不停。经一夜奋战,地形全部改观,数不清的掩体和纵横交错的堑壕、交通沟,满布于内、外两道市沟之间纵深2000米的开阔地带上。在距内市沟60米处挖掘了坑道,直达内市沟外壁,并构筑了装药室。  11月16日,解放军强大的炮群突然咆哮起来,对内市沟的总攻开始,重炮向敌纵深施行压制射击,内部爆破和外部爆破同时进行,伴着炮火的轰鸣,震大撼地。石家庄到处闪着火光,到处浓烟滚滚。解放军突破内市沟,一场激烈的巷战展开。经20小时激战,石家庄市区大部被解放军占领。敌32师师部和第95团残部仍据守在铁路大石桥为中心的防御体系内顽抗。大石桥桥孔已被堵死,四周立起围墙,能攻能守、能打能藏。在大石桥附近的高大的正太饭店,也筑有坚固工事,作为屏障。那孤守在大石桥防御体内的敌师长刘英在36小时内发出告急电报45份,但得到的答复仍然是“固守待援”。蒋介石的来电是:“不惜一切代价守住这一铁路会合点,命令空军竭尽全力配合。”刘英见蒋介石干打雷不下雨,知大势已去,命残部停止抵抗,缴枪投降。至此,蒋军吹嘘的“可坐待三年”的石家庄,经过6昼夜激战,终于获得解放,全歼守敌2.4万余人。连同清风店战役,共歼敌4万余人。  解放军各部捷报频传。  1947年10月至12月,刘邓大军先后粉碎白崇禧指挥的33个旅的“清剿”,开辟了桐柏、江汉两个新解放区,建立了33个县的民主政权,在大别山区站稳了脚跟,大别山解放区像一把利剑,插在国民党的心腹地区的南京和武汉之间。  彭德怀率领的西北野战军从8月份之后转入反攻,至11月,收复了延川、清涧等城,歼敌万余。12月,西北野战军在晋冀鲁豫野战军一部协同下,克攻运城,歼敌1.3万余人。  华东野战军的山东兵团,从9月份起,向胶东地区之敌发起攻势。10月初在昌邑歼敌万余,山东战场也转入进攻。12月底,又收复威海卫、莱阳、胶县、高密等10余城市和广大地区,歼敌6万多人,改变了整个山东局面。  在苏北,华东野战军一部在8—12月间,先后进行了盐城、李堡等战役,共歼敌2.4万余人,收复了苏北广大地区。  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于11月22日,转移到陕北脂县杨家沟。这是个较大的山村,虽然交通不大方便,但地处偏僻,环境安静,容易保密,窑洞又多,便于长时间居住和召开较大的会议。  中共中央在杨家沟召开了“十二月会议”,参加会议的有部分中央委员、中央候补委员,以及陕甘宁边区和晋绥边区的负责人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彭德怀、贺龙、林伯渠、陆定一、李井泉、谢觉哉、杨尚昆、王明、习仲勋、张宗逊、张德生、马明方、王维舟、李涛、甘泗淇、李维汉等19人。毛泽东作了《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毛泽东说:  “蒋介石战争的反人民的性质,人心的向背,则是经常起作用的因素,而在这方面,人民解放军则占着优势。人民解放军的战争所具有的爱国的正义的革命的性质,必然要获得全国人民的拥护。这就是战胜蒋介石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