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春秋+刘凤舞-第3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海,途经宁波时,停泊3天,并发表了《和平绝望,奋斗到底的谈话》,表示反共到底,无论何时何地,必将始终不二。  4月30日,蒋介石抵达上海,在龙华机场召开军事会议,汤恩伯和上海警备司令陈大庆、上海防守司令石觉、上海战区空军司令毛瀛初等参加了会议。蒋介石对淞沪防务作了周密部署。守卫上海的国民党军队有9个军又2个师、海军第一舰队30多艘舰艇、空军4个大队130多架飞机、炮兵、装甲兵、工兵、通讯十几个团,以及交通警察、保安警察、宪兵等,合计约20万人。蒋介石、汤恩伯将上海分为3个守备区,即沪西北、沪西南、浦东,整个守备阵地由外围阵地、主阵地带及市区核心阵地构成。外围阵地:浦西方面为浏河、嘉定、南翔、华曹镇、七堡镇、华泾镇一线;浦东方面为川沙、北蔡镇一线。主阵地前沿一般距市区3——6公里,在纵深内布钢筋水泥子母堡群,有永久性和半永久性碉堡1.4万个,各主要碉堡间战壕相通,壕沟内还可行驶吉普车,电网、鹿砦,层层叠叠。所有飞机场、车站、学校、工厂等重要处所及坚固建筑物,都构成抵抗重点。市区核心阵地,是由高大坚固建筑结合街道碉堡工事构成,并以国际饭店和百老汇大厦分别作为苏州河南北两个指挥中心。汤恩伯吹嘘上海防御体系是攻不破、摧不毁的“钢铁阵地”,中央社誉为“固若金汤”。阎锡山视察了阵地,认为至少可以守上一年。蒋经国将它比作“东方的斯大林格勒”。蒋介石要求汤恩伯最低在上海打上6个月,以待二线兵团建立和美国大规模介入。  5月1日下午,蒋介石到汤恩伯司令部,召集团长以上的军官训话,声言他要在上海亲自指挥,“要和官兵共艰苦,要和上海共存亡”。政工方面由蒋经国负责,他本人管军事指挥,并命令装甲兵副司令兼参谋长蒋纬国把装甲车部队调到上海。蒋家父子这回要以死相拚守上海。  陈毅、粟裕、谭震林命部队首先把上海外围的敌人肃清,把上海的出口封死,造成关门打狗势。5月12日夜,肃清上海外围敌人的战斗打响。宋时轮、郭化若第九兵团从沪西南、浦东向敌人发起钳形攻击;叶飞、韦国清第十兵团从沪西北、沪西向淞沪进击。  5月16日,蒋军上海外围阵地丢失。两军战斗异常激烈,至5月20日,蒋军高桥等一带主阵地全部丢失。解放军为避免战火对城市的摧毁和对上海市民的伤害,采用“快速跃进,勇猛穿插,迂回包围”战术,整团整营的敌人,一个个被解放军解决,呆呆的作了俘虏。  中共上海地下党组织不仅提供了军事情报,还组织工人、店员、学生以及公教人员,成立了工人纠察队、人民保安队、人民团体联合会等工人阶级武装和群众团体,配合解放军行动,进行护厂、护校斗争。  21日上午,上海对外航空联络中断。汤恩伯仓促地把司令部搬到长江口的军舰上去。上海市内,蒋军军长找不到司令,师长找不到军长,团长找不到师长。各部队开始寻路撤退。  解放军宋时轮、郭化若第九兵团于24日攻占浦东市区和虹桥、徐家汇车站;叶飞、韦国清第十兵团直插吴淞,宝山。敌人一面继续调集兵团增强月浦方面的防御,一面向吴淞收缩,准备从海上逃跑。蒋介石下令上海总撤退。  26日,宋时轮、郭化若兵团攻占上海市区。国民党淞沪警备副司令刘昌义率第21、123军向解放军投降。叶飞、韦国清兵团相继攻占大场、吴淞等地。  26日深夜,上海战役胜利结束,除汤恩伯率第54军等部约5万人登舰逃跑外,其余15万人全部被歼。  蒋介石在5月25日见大势已去,便在蒋经国、蒋纬国的搀扶下,登上“江静号”军舰离开上海向台湾方向驶去。过舟山群岛时,见从上海、江苏和浙江等地撤到舟山群岛的蒋军约15万人,还有大批的政府行政人员及家眷。残兵败将和政府官员、家眷拥入舟山群岛,其状十分混乱。  蒋介石于6月1日抵达台湾高雄。他草拟了一个“建设台湾、闽粤,控制两广,开辟川滇”的计划,并设想建立一个北连青岛、长山列岛,中段为舟山群岛,南到台湾、海南岛的海上锁链来封锁、包围大陆,以作将来反攻大陆的基地。蒋介石又专门召集国民党在台高级官员研究了在台湾整军、防务、军政等问题。  陈毅、粟裕在上海战役刚结束,就命叶飞、韦国清的第十兵团未担任警备任务各军于战斗结束后撤至市郊休息。第十兵团全部进行入闽准备;命令王建安、谭启龙的第七兵团准备攻取舟山群岛;命令陈士榘、袁仲贤的第八兵团警备宁沪杭地区并进行剿匪;命令宋时轮、郭化若的第九兵团在苏南休整训练,准备渡海攻台。  陈毅、粟裕考虑到福建的国民党都是残兵败将,计划以叶飞、韦国清兵团两个军入闽。叶飞提出两个军入闽,兵力不足,于是便决定第十兵团第28、29、31军共10万余人全部入闽作战。  7月2日,叶飞、韦国清率第十兵团从苏州、常熟、嘉兴等休整地出发,冒酷暑南进,乘国民党军处于欲守无心、欲逃不准的尴尬境地,向福州发起大迂回进攻。  蒋介石对福建放心不下:长江防线各路败兵退入福建,俱无斗志,且溃军过处,借粮征草,拉夫派工,骚扰百姓,闹得鸡犬不宁,民怨鼎沸,福州绥靖总署主任朱绍良是老资格,对蒋介石并非俯首听命。蒋曾三番五次电告朱绍良在福州附近构筑一个半永久性的防御工事,朱绍良阳奉阴违。朱绍良受解甲寓居的两个闽籍上将萨镇冰和陈绍宽的影响,不肯让自己的部队在福州决战,以免在炮火中毁于一旦;朱绍良认为大上海的钢筋水泥纵深防线还守不住,福州南临闽江、东面大海、背水之阵,何能固守?!福州市市长何震也说:“福州太穷,征工征料十分艰难。”他对死守福州,毫无信心。


第三十九章 鏖战大西北
  蒋介石获悉:上海丢失后,李宗仁同朱绍良电信交往频繁,朱绍良视李宗仁为后台,李宗仁拉朱绍良这股势力,把福建作为退守之地,李宗仁将在6月底或7月初去福州。于是,蒋介石便决定去福州作一番布置。  蒋介石乘“美龄号”总统座机越台湾海峡只用一个小时就在福州南郊机场降落。朱绍良早已率领福建党政要员在机场迎候。朱绍良深知蒋介石的为人,对他突然大驾光临,心存疑惧,因而吩咐手下全城动员,要搞一个隆重的欢迎仪式。  蒋介石下机被朱绍良等官员们簇拥步出机场。蒋介石胸有城府地说道:“我看就不必进城去惊动市民大众了!要开的会就改在机场办公大楼开吧。”  蒋介石突然提出不进城,使朱绍良等官员惊愕不止,面面相觑。蒋介石在机场办公大楼召开军事会议,朱绍良、汤恩伯、李延年、王修身、李以劻师长以上军官参加。蒋介石作了训话,他痛心疾首谢铎,宗程朱,后转师王守仁。又转而批评王学,讥宋儒为,几乎要落下眼泪来。他要求国军要“用自己的热血,死守福建,巩固台湾,失去的国土一定能够恢复”。  当天下午,蒋介石乘“美龄号”腾空东去。军官们送走了蒋介石,有一个师长咕哝一句:“叫我们死守福州,他连宿一晚都不敢!”  7月26日,李宗仁飞到福州巡视,朱绍良招待甚周,这惹得蒋介石不快,加上朱绍良对蒋抗共的命令态度消极,蒋介石决心换马。蒋令汤恩伯飞往福州,在机场打电话给朱绍良,约朱来机场相商要务,朱绍良当即赶到机场相见,汤恩伯取出蒋介石手令,上面写着朱已被撤销福建省主席之职,由汤接替。朱绍良大惊,声称当即同汤去省府赶办移交。汤说不必了,便催促朱即刻登机飞往台湾,简直和绑票一样。汤恩伯便做起新任的福建省主席来了。  汤恩伯没有做几天省主席,叶飞、韦国清第十兵团便于8月14日向福州发起猛攻,经过4天战斗,占领了福州。叶、韦兵团乘胜挥师南下,摧枯拉朽《公羊墨守》、《左氏膏肓》等,均佚。清王谟《汉魏遗书钞》,攻占泉州、漳州都没遇上大的战斗。至9月底,叶、韦兵团完全控制了厦门外围大陆沿海阵地,形成了对厦门、金门两岛三面包围的形势。  厦门岛是中国沿海重要通商口岸,东与金门岛隔海相望。西、南、北三面被大陆环绕,最近处与大陆相隔不足2公里。西与小岛鼓浪屿邻近。鼓浪屿与大陆仅距1公里,厦门岛上筑有永久性工事,前沿阵地由雷区、铁丝网、鹿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