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春秋+刘凤舞-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包红布,身上挂着大红绣球,威风凛凛地带领战士们,在马兰头祭旗,庄严宣誓。祭旗完毕,起义军分两路下山:南路由黄福率领敢死队80人袭击沙湾,一阵激战,斩清军40人,活捉30人,缴获洋枪40枝,弹药数箱,清军惊溃;东路由林海山率领攻下新墟。  
旗开得胜,士气大振。黄福原想一鼓作气,与虎门、新安一带的江恭喜部数千志士会攻新安城,直取广州。孙中山在台湾得知起义已经发动,便积极准备内渡指挥和筹运军械支援,并电令起义军:“若能突出,可直趋厦门。到厦门当有接济之法。”孙中山电令起义军进攻厦门,而不是进攻广州的原因是:他在与儿玉源太郎、后藤新平商借武器、人员和军费时,儿玉源太郎表示:“倘若你真的一封电报便可唤起革命军的话,那你就让他们在离厦门最近之处发起战争,并向厦门进军,等他们接近厦门时我们便将你送去,并且给你们武器和弹药。”后藤告诉孙中山:“目前借款不好办,重新偿还也太麻烦,日本台湾银行厦门分行金库存有几百万元,革命军进驻厦门以后,可以从那里强取出来,待革命成功以后,只需要做个‘道义上’的偿还,日本政府也不会过于追究。”  
其实,这是日本设下的一个陷阱,他们的如意算盘是:如果孙中山果真占领了厦门,而且果真攻取这个金库,那末,日本出兵占领厦门就有了借口。孙中山不知道这个阴谋,他别无选择,就电令郑士良东进厦门。  郑士良从香港进入内地,他接替了黄福的指挥职务,率领起义军改道,往厦门方向挺进。  
义军避开何长清部主力,向镇隆前进,行军四五里,探知清将邓万林的哨官严宝泰带领100多人前往镇隆,便立即赶到清军必经之地佛子坳埋伏。天渐黄昏,清军果然来到坳顶,郑士良一声令下,义军猛烈开火,打得清兵东逃西窜,击毙清兵数十人,捕杀严宝泰,活捉了归善县丞兼管带杜凤梧,占领了镇隆。  
义军继续向水湖进发,一路秋毫无犯,所向披靡,各处乡民沿路燃爆竹迎送,具酒食慰问,各地来投义军的多达数千人。义军到达上杨围,与归国华侨杨发领导的600多名义军会合。义军从上杨围出发经白芒花,攻克崩冈、黄沙洋,进入三多祝。这时,义军已经增加到2万多人。义军急需弹药。  
孙中山接到义军沿海岸东上的电报,想方设法接济义军,竭尽了全部心力。他致函犬养毅:“吾徒人心虽勇,而兵器弹药尚乞接济之源。久持非计,不得不先作未雨之绸缪。敢乞先生一为尽力,游说政府,为吾人借一臂之助。若今得洋铳万杆,野炮十门,则取广州省城如反掌之易耳。广州既得,则长江以南为吾人囊中物也。时不再来,机不可失,支那兴亡,在此一举。贵政府如允济弱扶危,则各物可从台湾密送,文当划一切施行之策,可保无虞。如何之处,务乞早示佳音。”孙中山电令宫崎向菲律宾独立军借用枪枝弹药。他又多次向儿玉源太郎、后藤新平接洽,请他们援助武器弹药。
可惜,孙中山的一切活动,都落空了。原因是:日本政府更换内阁,新任内阁总理伊藤博文禁止台湾军火外运,禁止日本军人参加中国起义军,也不准兴中会在台湾活动。宫崎复电孙中山:“枪械难送。”  
粮尽弹绝的义军变得无能为力了。荷枪实弹的清兵对义军层层拦截围攻。郑士良只得连续急电请孙中山援助。孙中山接济武器和潜入内地都成了泡影,他只好忍痛派日本友人山田良政从台湾经海丰到达义军大本营,传达他的命令:“政情忽变,外援难期,即至厦门,亦无所得,军中之事,请司令自决进止。”  
义军接到这样的命令,悲愤交集,慷慨激昂。郑士良当即召开军事会议,作出决议:“厦门的接济既然不成,不如重回三洲田山寨据守,设法由香港购买弹药,然后向西北会合新安、虎门同志,一举攻陷广州城,作为根据地,发号施令。”会议决定解散家在附近的战士,只留洋枪手1000多人,分水陆两路返回三洲田。  这1000多人的洋枪部队计划袭击横冈,生擒何长清,但粮尽弹绝,也只好解散,大批地流亡海外。  
郑士良、黄福坐舢板逃到香港。  赴广州组织起事及暗杀机关的史坚如、邓荫南,屡谋响应惠州起义,皆因没有机会未能如愿,迫不得已,决定用炸药炸毁广东巡抚衙门,炸死署理两广总督、广东巡抚德寿,打乱敌人的中枢和后方。  
10月28日,史坚如预埋的炸药爆炸后,震坍抚署后围墙一角,德寿从床上震落在地,大吃一惊。史坚如于31日前往码头,途中被捕,11月9日在广州壮烈就义,年仅21岁,他是革命党人因暗杀而成仁的第一人。
郑士良在香港脱去满服,换上西装,散发披肩,神采奕奕,决心继续革命。1901年8月的一天,他应邀到宴琼林酒楼赴宴,痛饮之时,忽然觉得浑身难受,由同伴护送回家,途中丧命。从此,兴中会失去一位重要的活动家,孙中山失去一位亲密战友。  
孙中山第二次武装起义失败后,远涉重洋为革命继续四处奔走。1901年他在日本横滨、本州和歌山县及檀香山等地,1902年在香港、日本及越南,1903年又往来于越南西贡、暹罗(泰国)、日本和檀香山之间,1904年间再次去美国的旧金山、华盛顿和纽约等地,同年底又去欧州的英国、比利时、德国、法国。他历尽千辛万苦,几次在亚、欧、美洲各地,宣传非革命不能救亡的道理,广泛传播革命思想,征集革命同志,联合华侨和会党,组织革命团体;并考察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和社会、历史的发展状况,结交外国朝野人士,争取他们赞助中国革命。  
孙中山在日本东京青山练兵场附近秘密地创办了革命军事学校,聘请友人日本军事学家日野熊藏为校长,退役军官小室健次郎为助教。孙中山规定入学学生须填写盟书,表示革命决心,并亲自主持宣誓,誓词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孙中山在军校传授军事知识、枪炮火药制造方法、游击战术及以寡敌众的夜袭法。孙中山离开日本时,委托冯自由等人负责。  
孙中山在纽约同中国留学生王宠惠、薛仙舟、陈锦涛等人相识;在欧洲同中国留学生史青、朱和中、贺子才等人结交,把留欧学生中的七八十人吸收到他的革命组织中,形成一支有组织的革命力量。他向他们指示说:“诸君加入革命矣,仍应努力求学,即返国后,亦可仍为清廷官吏;他日革命军起,诸君以官吏地位,领导民众,更易奏效。如诸君学业未毕,而国内革命军已起事,遇有必要余当来电,电到盼即返国,为我臂助也。”  
1903年夏至1905年夏,中国的反清革命运动有了进一步发展,反清革命团体秘密地或公开、半公开地进行活动。它们和兴中会一样,共同的目标就是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这些革命团体中比较有作为的有:1903年5月留日学生成立的“军国民教育会”,1904年2月由黄兴、宋教仁、刘揆一等领导的以两湖留日学生为中心的“华兴会”,7月湖北知识青年曹亚伯、吕大森、刘静庵等在武昌成立的科学补习所,冬季蔡元培、章炳麟(太炎)等领导的以江浙一带知识分子为主的“光复会”,湖北的“日知会”等等。  
1905年夏,孙中山从欧洲回到日本。7月19日,孙中山来到横滨,他的目的是:“先查探东方机局,以定方针。方针一定,再来南地以招集同志。合成大团,以图早日发动。”几天之后,孙中山便从横滨赶到东京。  几千留日学生荟萃东京,而且不少人是忧国忧民之士,他们革命热情高涨,这里是组织革命力量最理想的地方。  
孙中山来到宫崎的住处,寒暄几句之后,便问:“近来增加这么多留学生,当中有没有非同一般的,有没有可以加入我党的志士?”正在泡茶的宫崎转过头来答道:“有,我正要向你介绍一个叫黄兴的湖南人。”  “啊,那好!我们就去看看他。”宫崎连忙制止:“连茶不喝就要去,真够性急;况且你是他的前辈,还是我去将他带来见你好了。你就在这里喝茶等着吧,我去叫他过来。”  
黄兴住处离宫崎住所不远。宫崎正要出门,孙中山站起来道:“这样的事,没有什么前辈后辈之分,我同你一起去。” “黄兴也经常打听你什么时候到东京的消息,说要拜访你。”孙中山笑着:“我最先打听到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