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长阿含经 林崇安-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無傾邪。 
二者、得善知識。 
三者、言語中正,多所合受。 
四者、好求善法,分布不悋。 
五者、諸梵行人有所施設,輒往佐助,不以為勞,難為能為,亦教人
為。 
六者、多聞,聞便能持,未曾有忘。 
七者、精進,滅不善法,增長善法。 
八者、常自專念,無有他想,憶本善行,若在目前。 
九者、智慧成就,觀法生滅,以賢拢啥鴶嗫啾尽!  127
十者、樂於閑居,專念思惟,於禪中間無有眨麘颉!
(26b)云何十修法?謂十正行: 
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正解脫、正
智。 
(26c)云何十覺法?謂十色入: 
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色入、聲入、香入、味入、樱搿
(26d)云何十滅法?謂十邪行: 
邪見、邪志、邪語、邪業、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邪解脫、邪
智。 
(26e)云何十退法?謂十不善行迹: 
身殺、盜、淫,口兩舌、惡罵、妄言、綺語,意貪取、嫉妬、邪見。
(26f)云何十增法?謂十善行: 
身不殺、盜、淫,口不兩舌、惡罵、妄言、綺語,意不貪取、嫉妬、
邪見。 
(26g)云何十難解法?謂十賢拢樱骸
一者、比丘除滅五枝,二者、成就六枝,三者、捨一,四者、依四,
五者、滅異諦,六者、勝妙求,七者、無濁想,八者、身行已立,九
者、心解脫,十者、慧解脫。 
(26h)云何十生法?謂十稱譽處: 
若比丘自得信已,為他人說,亦復稱歎諸得信者。 
自持戒已,為他人說,亦復稱歎諸持戒者。 
自少欲已,為他人說,亦復稱歎諸少欲者。 
自知足已,為他人說,亦復稱歎諸知足者。 
自樂閑靜,為他人說,亦復稱歎樂閑靜者。 
自多聞已,為他人說,亦復稱歎諸多聞者。 
自精進已,為他人說,亦復稱歎諸精進者。 
自專念已,為他人說,亦復稱歎諸專念者。 
自得禪定,為他人說,亦復稱歎得禪定者。 
自得智慧,為他人說,亦復稱歎得智慧者。 
(26i)云何十知法?謂十滅法: 
正見之人能滅邪見,諸緣邪見,起無數惡,亦盡除滅;諸因正見,生
無數善,盡得成就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正解脫、正智。正智之人能滅邪智,諸因邪智,起無數惡,悉皆除滅;
諸因正智,起無數善法,盡得成就。   128
(26j)云何十證法?謂十無學法: 
無學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正解脫、
正智。 
(27)諸比丘!是為百法,如實無虛,如來知已,平等說法。」 
(28)爾時,舍利弗佛所印可,諸比丘聞舍利弗所說,歡喜奉行!  
 
   129
第一一經   增一經 
(1)如是我聞: 
(2)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3)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我與汝等說微妙法,上中下言,皆悉真正,
義味清淨,梵行具足,謂一增法也。汝等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
(4)時,諸比丘受教而聽。 
(5)佛告比丘: 「一增法者,謂一成法、一修法、一覺法、一滅法、一
證法。 
(a)云何一成法?謂不捨善法。 
(b)云何一修法?謂常自念身。 
(c)云何一覺法?謂有漏樱!
(d)云何一滅法?謂有我慢。 
(e)云何一證法?謂無礙心解脫。 
(6)又有二成法、二修法、二覺法、二滅法、二證法。 
(a)云何二成法?謂知慚、知愧。 
(b)云何二修法?謂止與觀。 
(c)云何二覺法?謂名與色。 
(d)云何二滅法?謂無明、有愛。 
(e)云何二證法?謂明與解脫。 
(7)又有三成法、三修法、三覺法、三滅法、三證法。 
(a)云何三成法?一者、親近善友,二者、耳聞法音,三者、法法成
就。 
(b)云何三修法?謂三三昧:空三昧、無相三昧、無作三昧。 
(c)云何三覺法?謂三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 
(d)云何三滅法?謂三愛:欲愛、有愛、無有愛。 
(e)云何三證法?謂三明:宿命智、天眼智、漏盡智。 
(8)又有四成法、四修法、四覺法、四滅法、四證法。 
(a) 云何四成法?一者、住中國,二者、近善友,三者、自謹慎,四
者、宿植善本。 
(b)云何四修法?住四念處: 
比丘內身身觀,精勤不懈,憶念不忘,捨世貪憂;外身身觀,精勤不
懈,憶念不忘,捨世貪憂;內外身身觀,精勤不懈,憶念不忘,捨世
貪憂。 
受、意、法觀,亦復如是。   130
(c)云何四覺法?謂四食:摶食、樱场⒛钍场⒆R食。 
(d)云何四滅法?謂四受:欲受、我受、戒受、見受。 
(e)云何四證法?謂四沙門果: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
羅漢果。 
(9)又有五成法、五修法、五覺法、五滅法、五證法。 
(a)云何五成法?謂五滅盡支: 
一者、信佛、如來、至真,十號具足。 
二者、無病,身常安耄А!
三者、伲睙o有諛諂,直趣如來涅槃徑路。 
四者、專心不亂,諷誦不忘。 
五者、善於觀察法之起滅,以賢拢斜M於苦本。 
(b)云何五修法?謂五根: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 
(c)云何五覺法?謂五受陰: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 
(d)云何五滅法?謂五蓋:貪欲蓋、瞋恚蓋、睡眠蓋、掉戲蓋、疑蓋。 
(e)云何五證法?謂五無學聚:無學戒聚、無學定聚、慧聚、解脫聚、
解脫知見聚。 
(10)復有六成法、六修法、六覺法、六滅法、六證法。 
(a)云何六成法?謂六重法。若有比丘修六重法,可敬可重,和合於
眾,無有諍訟,獨行無雜。云何六? 
於是,比丘身常行慈及修梵行,住仁愛心,名曰重法,可敬可重,和
合於眾,無有諍訟,獨行無雜。 
復次,比丘口慈、意慈,以己供養及阒叙N,與人共之,不懷彼此。
復次,比丘拢薪洌环覆粴В瑹o有染汙,智者所稱,善具足持戒,
成就賢拢鲆降缺M苦,正見及諸梵行,是名重法,可敬可重,和
合於眾,無有諍訟,獨行不雜。 
(b)云何六修法?謂六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念。 
(c)云何六覺法?謂六內入: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意入。 
(d)云何六滅法?謂六愛:色愛、聲愛,香、味、樱⒎◥邸!
(e)云何六證法?謂六神通: 
一者、神足通證,二者、天耳通證,三者、知他心通證,四者、宿命
通證,五者、天眼通證,六者、漏盡通證。 
(11)復有七成法、七修法、七覺法、七滅法、七證法。 
(a) 云何七成法?謂七財: 
信財、戒財、慚財、愧財、聞財、施財、慧財,是為七財。   131
(b)云何七修法?謂七覺意: 
於是,比丘修念覺意,依無欲、依寂滅、依遠離,修法、修精進、修
喜、修猗、修定、修捨,依無欲、依寂滅、依遠離。 
(c)云何七覺法?謂七識住處: 
若有眾生,若干種身若干種想,天及人,此是初識住。 
復有眾生,若干種身而一想者,梵光音天最初生時是,是二識住。 
復有眾生,一身若干種想,光音天是,是三識住。 
復有眾生,一身一想,遍淨天是,是四識住處。 
復有眾生,空處住,是五識住。 
或識處住,是六識住。 
或不用處,是七識住。 
(d)云何七滅法?謂七使法: 
欲愛使、有愛使、見使、慢使、瞋恚使、無明使、疑使。 
云何七證法?為七漏盡力: 
於是,漏盡比丘於一切諸苦、集、滅、味、過、出要,如實知見,觀
欲如火坑,亦如刀劍,知欲見欲,不貪於欲,心不住欲;於中復善觀
察,如實得知,如實見已,世間貪淫、惡不善法不起不漏,修四念處,
多修多行,五根、五力、七覺意、賢拢说溃嘈薅嘈小!
(12)復有八成法、八修法、八覺法、八滅法、八證法。 
(a)云何八成法?謂八因緣。未得梵行而得智,得梵行已智增多。云
何為八? 
如是比丘依世尊住,或依師長,或依智慧梵行者住,生慚愧心,有愛
有敬,是為初因緣;未得梵行而得智,得梵行已智增多。 
復次,依世尊住,隨時請問: 『此法云何義、何所趣?』尊長卽為開
演深義,是為二因緣。 
既聞法已,身心樂靜,是為三因緣。 
不為遮道無益雜論,彼到眾中,或自說法,或請他說,猶復不捨賢拢
默然,是為四因緣。 
多聞廣博,守持不忘,諸法深奧,上中下善,義味罩B,梵行具足;
聞已入心,見不流動,是為五因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