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长阿含经 林崇安-第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入第三禪。 
(3b)彼身無喜,以樂潤漬,周遍盈溢,無不充滿。 
(3c)譬如優慊ā€頭摩華、拘頭摩花、分陀利花,始出淤泥
而未出水,根莖枝葉潤漬水中,無不周遍。 
(3d)摩迹”惹鹑缡侨氲谌U,離喜、住樂,潤漬於身,無不
周遍,此是第三現身得樂。 
(四禪) 
(4a)彼捨喜、樂,憂、喜先滅,不苦不樂,護念清淨,入第四
禪。 
(4b)身心清淨,具滿盈溢,無不周遍。 
(4c)猶如有人沐浴清潔,以新白疊被覆其身,舉體清淨。 
(4d)摩迹”惹鹑缡侨氲谒亩U,其心清淨,充滿於身,無不周
遍。 
(4e)又入第四禪,心無增減,亦不傾動,住無愛恚、無動之地。 
(4f)譬如密室,內外塗治,堅椋綮纾瑹o有風塵,於內燃燈無
樱鼖普撸錈粞嫔蠍G然不動。   366
(4g)摩迹”惹鹑缡侨氲谒亩U,心無增減,亦不傾動,住無愛
恚、無動之地,此是第四現身得樂。所以者何?斯由精勤不懈,
念不錯亂,樂靜閑居之所得也。 
 
此段要義,在於修習四靜懀В 惰べ煹卣摗氛f: 
 
云何依三摩地?謂彼如是斷五蓋已,便能遠離心隨煩惱,遠離
諸欲、惡不善法,有尋、有伺,離生喜、樂,入初靜懀Ь咦惆
住。尋伺寂靜,於內等淨,心一趣性,無尋、無伺,定生喜樂,
第二靜懀Ь咦惆沧 _h離喜貪,安住捨、念,及以正知,身領
受樂,拢f:捨、念具足、安樂而住,第三靜懀Ь咦惆沧 
究竟斷樂,先斷於苦,喜憂俱洠В豢嗖粯罚瑨巍⒛钋鍦Q,第
四靜懀Ь咦惆沧 !
   
(三) 【慧學?定型句】 
 
【13。勝緣】經文: 
(神足:化身一) 
(1a)彼得定心,清淨無穢,柔濡眨o動地,自於身中起
變化心,化作異身,支節具足,諸根無闕,彼作是觀:此身色
四大化成彼身,此身亦異,彼身亦異,從此身起心,化成彼身,
諸根具足,支節無闕。 
(1b)譬如有人鞘中拔刀,彼作是念:鞘異刀異,而刀從鞘出。
又如有人合麻為繩,彼作是念:麻異繩異,而繩從麻出。 
(1c)又如有人篋中出蛇,彼作是念:篋異蛇異,而蛇從篋出。
又如有人從簏出衣,彼作是念:簏異衣異,而衣從簏出。 
(1d)摩迹”惹鹨嗳缡牵耸亲畛跛脛俜āK哉吆危克褂
精進,念不錯亂,樂靜閑居之所得也。 
(神足:化身二) 
(2a)彼已定心,清淨無穢,柔濡眨o動地,從己四大色
身中起心,化作化身,一切諸根、支節具足,彼作是觀:此身
是四大合成,彼身從化而有,此身亦異,彼身亦異,此心在此
身中,依此身住,至化身中。 
(2b)譬如琉璃、摩尼,瑩治甚明,清淨無穢,若以青、黃、赤  367
綖貫之,有目之士置掌而觀,知珠異綖異,而綖依於珠,從珠
至珠。 
(2c)摩迹”惹鹩^心依此身住,至彼化身亦復如是,此是比丘
第二勝法。所以者何?斯由精勤,念不錯亂,樂獨閑居之所得
也。 
(神足:化身三) 
(3a)彼以定心,清淨無穢,柔濡眨o動地,一心修習神
通智證,能種種變化,變化一身為無數身,以無數身還合為一;
身能飛行,石壁無礙;撸Э杖瑛B,履水如地;身出烟焰,如大
火'艸*積';手捫日月,立至梵天。 
(3b)譬如陶師善眨湍啵S意所在,造作何器,多所饒益。 
(3c)亦如巧匠善能治木,隨意所造,自在能成,多所饒益。 
(3d)又如牙師善治象牙,亦如金師善煉真金,隨意所造,多所
饒益。 
(3e)摩迹”惹鹑缡牵ㄐ那鍦Q,住無動地,隨意變化,乃至
手捫日月,立至梵天,此是比丘第三勝法。 
(天耳) 
(4a)彼以心定,清淨無穢,柔濡眨o動地,一心修習,
證天耳智。彼天耳淨,過於人耳,聞二種聲:天聲、人聲。 
(4b)譬如城內有大講堂,高廣顯敞,有聰聽人居此堂內,堂內
有聲,不勞聽功,種種悉聞。 
(4c)比丘如是,以心定故,天耳清淨,聞二種聲。摩迹〈耸
比丘第四勝法。 
(他心) 
(5a)彼以定心,清淨無穢,柔濡眨o動地,一心修習,
證他心智。彼知他心有欲無欲、有垢無垢、有癡無癡、廣心狹
心、小心大心、定心亂心、俊慕庑摹⑸闲南滦模翢o上心皆
悉知之。 
(5b)譬如有人以清水自照,好惡必察。 
(5c)比丘如是,以心淨故,能知他心。摩迹〈耸潜惹鸬谖鍎
法。 
(宿命) 
(1a)彼以心定,清淨無穢,柔濡眨o動地,一心修習宿
命智證,便能憶識宿命無數若干種事,能憶一生至無數生,劫  368
數成敗、死此生彼、名姓種族、飲食好惡、壽命長短、所受苦
樂、形色相貌皆悉憶識。(1b)譬如有人,從己村落至他國邑,
在於彼處,若行若住,若語若默,復從彼國至於餘國,如是展
轉便還本土,不勞心力,盡能憶識所行諸國,從此到彼,從彼
到此,行住語默,皆悉憶之。 
(1c)摩迹”惹鹑缡牵芤远ㄐ那鍦Q無穢,住無動地,以宿命
智能憶宿命無數劫事,此是比丘得第一勝。無明永滅,大明法
生,闇冥消滅,光曜法生,此是比丘宿命智明。所以者何?斯
由精勤,念無錯亂,樂獨閑居之所得也。 
(天眼) 
(2a)彼以定心,清淨無穢,柔濡眨o動處,一心修習見
生死智證。彼天眼淨,見諸眾生死此生彼、從彼生此、形色好
醜、善惡諸果、尊貴卑賤、隨所造業報應因緣皆悉知之。此人
身行惡,口言惡,意念惡,誹謗賢拢判暗挂姡頂∶K,
墮三惡道;此人身行善,口言善,意念善,不謗賢拢娬
行,身壞命終,生天、人中。以天眼淨,見諸眾生隨所業緣,
往來五道。 
(2b)譬如城內高廣平地,四交道頭起大高樓,明目之士在上而
觀,見諸行人枺髂媳保e動所為皆悉見之。 
(2c)摩迹”惹鹑缡牵远ㄐ那鍦Q,住無動處,見生死智證。
以天眼淨,盡見眾生所為善惡,隨業受生,往來五道皆悉知之,
此是比丘得第二明。斷除無明,生於慧明,捨離闇冥,出智慧
光,此是見眾生生死智證明也。所以者何?斯由精勤,念不錯
亂,樂獨閑居之所得也。 
(漏盡) 
(3a)彼以定心,清淨無穢,柔濡眨o動地,一心修習無
漏智證。彼如實知苦拢B,如實知有漏集,如實知有漏盡,如
實知趣漏盡道。彼如是知、如是見,欲漏、有漏、無明漏,心
得解脫,得解脫智: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
有。 
(3b)譬如清水中,有木石、魚鱉水性之屬枺鬟'行,有目之士
明了見之:此是木石,此是魚鱉。 
(3c)摩迹”惹鹑缡牵远ㄐ那鍦Q,住無動地,得無漏智證,
乃至不受後有,此是比丘得第三明。斷除無明,生於慧明,捨  369
離闇冥,出大智光,是為無漏智明。所以者何?斯由精勤,念
不錯亂,樂獨閑居之所得也。 
 
此段長文要義,在於證淂三明及涅槃, 《瑜伽師地論》說: 
 
彼由如是漸次修行,後後轉勝、轉增、轉上,修集諸緣: 
初自圓滿,依三摩地以為最後,得如是心清淨鮮白,無諸瑕穢,
離隨煩惱,伲笨澳埽沧o動。若復獲得依四拢B為令遍知、
永斷、作證、修習,他音教授教眨В阌腥缡强澳軇萘Γl生
如理所引作意,及彼為先所有正見,由此便能於四拢B入真現
觀,圓滿解脫,於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 (T30; p397c) 
 
由以上經論的配合可以看出《阿摩晝經》 (N20)中【三學?定型
句】 包含完整的戒學、定學、慧學要義,也含攝整個佛法的修學次第。
其後在《長阿含經》中出現的【三學?定型句】經文,則以省略文出
現,而其實伲鼉热輨t完全相同。例如, 《究羅檀頭經》 (N23) : 
 
若如來、至真、等正覺出現於世,……有人於佛法中出家修道,
眾德悉備,……乃至具足三明,滅諸癡冥,具足慧明。 
 
如, 《沙門果經》 (N27) : 
 
復次,大王!如來、至真、等正覺出現於世,……入我法者,…… 
乃至三明,滅諸闇冥,生大智明,所謂漏盡智證。 
 
又如, 《露遮經》 (N29) 
 
若如來、至真、等正覺出現於世,……乃至得三明,除滅無明,
生智慧明,去諸闇冥,出大法光,所謂漏盡智證。 
 
以上經文以省略文出現,而其實伲鼉热菖c《阿摩晝經》完全相同。至
於《三明經》 (N26)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