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明上河图-第1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折彦适此时红的发紫,折可求降后,扛起折家大旗的原是镇潭州的折可存与官至副统制的折彦质,结果折彦适帮着费伦等人迫使三州归降,折家重回宋廷治下效力,折彦文小心谨慎,不过才做到从九品的御前武官,而折可存与折彦质二人还在李纲麾下防御金兵,折彦适却因为新立大功,又是提举皇城司,又成了殿前都虞候,不折不扣的御带殿帅,当真是红的发紫。如此一来,隐隐然让折家子弟心中,觉得这个折彦适借了折家倒霉的机会,因缘际会扶摇直上,是以见面之时,颇为尴尬。

赵桓哪知其中端底,只是见各人神情诡异,适才还言笑欢然此时却骤然静默下来,便知是自己一行人扰了人家清兴,当下只在折彦文臂上拍了一拍,笑道:“今日一会也是缘分,不过我现下有事,来日再见时,再与老弟把酒言欢。”

皇帝如此做派,显然是不欲暴露身份,临行特意嘱告,折彦文世家长子,心里灵醒,当即点头答应道:“这是自然,下次有缘再扰……赵兄。”

“唔。”

赵桓略点点头,只又用眼角余光扫了一眼眼前诸人,见那折月秀高昂着头不理不睬模样,此时已明白这小妮子将门出身,脾气执拗,因折可求身死一事对折彦适很是不满,是以如此模样。

他也略不在意,只带着折彦适等人折返回宫,待到了宫城附近,藏身在远方暗处的侍卫们纷纷现身,赵桓摆手示意,只不令各人靠近。

折彦适见他神情凝重,知道必是与适才出宫时有关,便陪着小心问道:“陛下有什么吩咐?”

赵桓见他如临大宾,反倒先笑道:“没甚要紧,只是适才朕出宫时,在角门暗处等候,有几个内侍不知朕在,随口乱说,其中颇有些大不敬的话,朕听了一时不受用,也是有的。”

他说的轻描淡写,然而以赵桓现今的涵养度量,几个内侍若只是寻常言语,又岂能让他怒气勃发,甚至气的脸色铁青。

折彦适知道其中关系要紧,立刻答道:“臣即刻去查!”

“朕让你提举皇城司,除了将宫禁安全一手寄托给你,也是让你注意朝野动向。皇城内外,阴私小人鬼域种种伎俩不胜枚举,光内外禁绝不成,懂么?”

“是,臣懂了。”

赵桓满意一笑,负手从容而行,又道:“拿出你在麟州城下的全挂子本事来,朕身边是不是安如泰山,就靠你了。”

折彦适知道赵桓此时言行,是当真拿自己交托腹心,当即全不犹豫,答道:“陛下但请放心,臣绝不负所托。”

“嗯,你明白就好,风起于清萍之末,绝非无因。诽谤朕躬离间我父子感情,谣言恶毒绝非等闲,查,给朕狠狠的查!”

赵桓确实是听足了几个内侍的私下小话,当即气的牙根发痒,恨不得将那几人拖出来立刻打死,不过仔细一想,其中他靖康元年逼宫,使赵创佶移驾龙德宫,逼的郓王赵楷在家闲居,确实有处断过份的嫌疑,再加上在北国时处于金人看押,什么惊吓不堪叩地求饶,甚至因惊吓阳痿不能生痛,金人赐给女子也不收受,甚至联系到现今不立皇后,赵敦非赵桓子而是抱至宗室远支,种种谣言恶毒攻讦,都指向赵桓本身,宫禁中都有人流传,民间是否如此尚未知晓,若是这样的风言风语当真流传天下,对赵桓经营几年的形象,将有着莫大的伤害。

他仔细思量,当年逼赵佶迁宫一事,确有其事,不过并不是自己手尾,而是这付躯体的原主所为,现下这笔帐也势必要落在自己头上。

而更为尴尬的是,明明史实上是赵构阳痿,不能生育,不晓得哪个缺德鬼抓住赵桓这两三年仅有一子皇后后妃不立的毛病,大加宣扬,在无知小民耳里,势必也是无可辩解的事实,令得赵桓一想起来就大为光火。

他思来想去,这一手极是阴毒,种种针对都是他父子及后宫阴私,而且有条有理,若是偶有人传言,绝不会如此有章法,到底是赵构余党还是金国有意施为,自然要一查到底,方能知晓。

想到余平的登闻司和费伦的行人司都绝无消息,自然不是没有风闻,而是事涉皇帝阴私,甚至与后宫有关,致使这两人畏缩不敢上报,使得自己蒙在鼓里,赵桓更觉愤恨。

因着此事确实关系大内,旁人查察都不好施为,交给折彦适去查,也是恰如其分。

赵桓一想起适才的事,虽知折彦适必会所有斩获,心中犹自气愤难平。此种事不放诸当事人身上,当真是难以体会其中的困扰烦闷。

他大步行走,直到宫中,换过衣衫后,略处理一会公文,便已到了奉请太后的时辰。几百个内侍早就等候多时,一个个手提绢灯,星罗密布等候在赵桓殿外,见他大踏步出来,在几个押班知事的带领下,各人躬身行礼,舞蹈般跪舞下去。

“都起来罢。”

赵桓此时虽没好气,却也不得不强打精神,先令各人起身,然后众星拱月一般,向着太后寝宫而去。

待奉迎得太后,其余皇子嫔妃数十人,跟随在后,因赵桓尚无皇后,只得由他自己一人,搀扶着太后登上专为观灯赶建的得月楼上,却只见统城内灯火灿烂辉煌,比之适才步行在街市时看,又是别有一番风味。

在赵桓眼中,这长安灯市已经如天上景致一般,殊不知在这孟后眼中,也极是平常。当年东京城内灯会,皇室成员都在东京宫中高处观灯,论起热闹繁华,远超过长安百倍,就是宫中景致灯火,侍候的宫女太监,也比现下要强过许多。

孟后提起精神,含笑看了小半个时辰,已经觉得无味,只是这几年颠沛流离,这种景像已是难得一见,因又勉强站了片刻,方向赵桓笑道:“这里风大,虽然这灯会好看也不能久站,还是进殿略歇一会。”

“这是自然。”赵桓心里有事,也忙强打起精神,亲手又将孟后扶入楼上阁中,奉座之后,又命人送上银瓶热汤,待人倒好,竟又亲手奉给孟后。

“皇帝当真孝顺。”

孟后心中慰帖,饮汤之后,不免含笑夸赞赵桓。

赵桓欠身笑答道:“自汉以降,都是以孝治天下,朕为天子,自然要会天下臣民以为表率。以朕自思,平时政务太忙,于太后面前还是少了,还要请太后不要见怪才是。”

“唔。”孟后又是一笑,只道:“有些个小人在老身面前饶舌,说些昏话。岂不知皇帝待我这个婶娘如同亲母一般,敬爱有加,风言闲语怎能入得了我耳?”

她见赵桓霍然色变,便又淡淡道:“我当场便打死了两个,旁人也不准再多说多讲,凡是我听到的,必定不饶。”

赵桓这才晓得,原来这个平时深居后宫,不哼不哈如慈祥老妇人一般的老太后,竟也有如此杀伐果决的一面。

第101章 攘外先安内

两人说话间,年方半岁的赵敦被宫人奶妈送到,孟后一把抱过,调笑把玩一番。半响过后,见赵桓兀自沉思,孟后又笑道:“官家也不必在意许多,谣言止于智者,小人们闲来无聊兴风作浪乱嚼舌头,什么阴私的话都敢拿来乱说。若当真都较了真,这还了得。”

“是。”赵桓从容点头,含笑称是。他知道孟后虽然在深宫多年,深明宫中阴私勾当鬼域伎俩,到底在见识上弱了一层,只以为是宦官小人无心之举,却不曾有所警觉,细思这暗流之下,到底是什么人在兴风作浪。

一时无话,赵桓正欲辞出,却见孟后放下赵敦,命宫人抱将出去,又命闲人退下,然后方向着赵桓道:“官家,旁的事也罢了,只是近来听说,洛阳大捷后金人请议和,官家不允,此事可当真?”

“不错。只是那又是金人的计策,以议和削朕斗志,乱我大宋军心斗志罢了。今两国相争至此,不打出个胜败输赢,岂能有议和余地?朕斥退金使,又下诏天下,凡有言能议和事可行者,立斩不赦!”

“哦?官家处置的不错。”

孟后口中称赞,脸上神情却是淡淡的,赵桓情知不对,忙欠身笑道:“眼下咱们势头正盛,没理由这会子和他们议和,自乱阵脚。”

“这话说的是。”孟后先是附合,然后却皱眉道:“说的是没错,按理我也不该干涉皇帝的政务,只是天子家事亦与国事相关,事涉上皇,老身不得不说两句。”

赵桓含笑道:“太后是皇家长辈,有什么话只管说。”

却听孟后又道:“官家自五国归来,却不曾想办法接回上皇,纵然是王师百战百胜,上皇却仍然在冰天雪地里受苦,老身每常思想起来,就难免伤感。官家,既然金人已经不敌,已经有求和的打算,不如想办法迎回上皇,然后再从容布置,不好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