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明上河图-第1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掀开帐门,大笑而入,向着张宪道:“张大哥,怎么好象满腹心事?”

张宪一抬眼皮,见是李显忠入帐,不禁失笑道:“我算你早就下值,怎么现在才来?”

李显忠也不打话,将自己手中诏书递给张宪。张宪一手接过,静静看完后,略一思索,便向李显忠道:“只怕不止是去谢合不勒汗那么简单。”

“大哥果然是老行伍,一语中的。”李显忠微微一笑,向张宪道:“此事机密,不过因要张将军协力,所以也不瞒骗了。”

他改私称为官称,显然也是有请示过皇帝后而施行的意思,张宪不敢怠慢,直起腰身,盯视着李显忠道:“愿闻其详。”

“此去自然不止是谢当年之情,陛下与合不勒有约在先,若陛下重掌大权,则合不勒愿整军相助,此其一。”

“哦?”张宪面容转淡,冷笑道:“我大宋军人就这么不值得陛下信任,要学唐皇借外族兵马?怕就怕前门驱狼,后门入虎!”

李显忠道:“话不是这么说,陛下也恐有回鹘人入长安大烧大抢之事。况且蒙古人凶狠,陛下说他自有后手。不过明年必有大战,若是蒙古人在敌人上京腹心之地狠插一刀,其效如何?将军腹有良谋,细思如何?”

张宪先是默然,良久之后,方道:“这也罢了,还有二?”

第143章 壮怀激烈

李显忠笑道:“兄长知道耶律大石么?”

张宪点头道:“这自然知道,此人是契丹贵族,向以知兵著称。辽亡时,此人是领南院大王,领精兵图恢复,不敌金太祖完颜拉骨打,因而远逃。前两年还听说此人在草原徐图恢复,这两年却已经渐无消息了。”

“行人司一直注意此人行踪,此人自靖康三年在漠北誓师,杀青牛白马,祭祀祖先后,以契丹并草原各部落十万人西行,先到吉利吉思,然后翻越金山,至叶密立建立新国,自称菊儿汗,这几年实力壮大,得当地突厥部落支持,户数增至四万以上,灭高昌回鹘和喀喇汗国,在喀什葛儿建立新都,国号仍以辽为号。此人志大,虽不如完颜阿骨打,却不失为一开国君主格局,陛下担心此人将会势大难制,甚至有恢复故土的心思,此次见过合不勒后,我将引马西行,前去西域查看,以我党项人的身份,比汉人到那里要容易的多。短时间内纵不能有所建树,亦可实知当地情形。”

张宪疑道:“不是让你去说动耶律大石引兵恢复故国么?”

李显忠摇头道:“此人与合不勒不同,合不勒不过蛮人部落,契丹人享国百年,文物制度与中国无异,若是此人知道中国情形,知道女真可图,率兵东归,反而又是一强敌了。陛下教我前往,依我看来,倒是未雨绸缪的多。”

张宪这才知道这小兄弟的来意,此去漠北也还罢了,来回半年时间足够,而远行到西域,还要实地观察探看,路途遥远,只怕一两年内都未必得归。

当下站起身来,向着李显忠深深一揖,道:“将军此去万里不辞劳苦,必将有益吾国之举。”

李显忠连忙还礼,笑道:“这是怎么说,咱们相交莫逆,突然这么正经起来。”

两人相视一笑,俱都回座,李显忠又笑道:“今日来此,与兄长告辞还是小事。将合不勒一事说与兄长,将来举兵自太原出,或是直出云中,与合不勒会合,也未可知。陛下已经有命,将三百蒙古兵将尽拨给兄长所部,兄长要好生看顾,多学蒙古习俗和骑射用兵之法,将来有变,则可从容处置。”

张宪眉毛一挑,已经得知皇帝深意。

若是仅仅效唐皇引外族兵来助战,自然不必如此小心从事,而将来“有变”才是正题。自己适才担心外兵入中原为乱,只怕皇帝还更进一层,要消灭这一支外族强兵,以绝后患。

当下郑重点头,向李显忠答道:“我省得了,来日见陛下时,自有区处。”

李显忠知他聪明,不需要自己多说,当下微微一笑,揭过此话,只向他问道:“适才进帐时,见兄长似有心事,不知道是何事烦心?”

张宪道:“也不是有什么难事,只是久离太原,有些悬心是真的。”

其实此次校阅大军,各部多被召集至长安附近不少,而校阅过后,则主将率领部下各归驻地,而张宪却久不得归,只在长安训练奉圣军的新募兵马,如他这样的马上将军,久不能在前敌效命,心里自然烦恼。

想起当日攻克太原时,与姚端多有违命之举,而枢密几次要惩罚,都是赵桓拦了下来。当时张浚有言,如张宪者跋扈不法,时间久了则恐有难制之势,而皇帝笑言不碍,只道过一阵子自有惩处之法。而此时坐困长安城外数月而不得归,不但要负责操练奉圣军的新兵,还有拱日、天武两军新军士卒,主将郭浩、姚平仲又是殿前都指挥使,负责禁宫安全,身为常朝殿帅,军务外的杂务很多,而两军新兵很多,这两人不知道从哪里得了授意,将军营中训练新兵的冗杂事物多托给张宪,而张宪原欲推辞,在宫中见皇帝时,却被一通训斥。而皇帝甚至暗示,有意将他脱离一线禁军主力的队列,让他到长安讲武堂中任职。

这可把张宪吓的浑身发抖,他固然也是一个很优秀的战术型将领,性格却粗鲁率直,让他去做一个讲武堂的山长,去教育学生,这可比杀了他还难过。

于是老老实实,每天在军营中操练士兵,将一股怒气尽数发泄到新兵身上,将数万新募宋军,操练的生不如死。

而近日消息颇多,从整个军队的调动,皇帝召见部属中的细枝末节,而新成立的知枢密参军司中,有不少军官是他旧识,从交谈中张宪已经隐然发觉,一个超大的战略计划的部署已经开始启动,整个大宋都被暗中调动起来,最近几个月虽然是冬天,不但校阅兵马不停,连川陕荆准各地的路上,都到处是运送物资的大车。

张宪粗略估算,仅在靖康六年十二月这一个月,最少有百万石的粮食,被运送往各地前线。而在当时,一个成年男子一年只需要七石粮便足温饱。这样一来,数月间调动的粮物、弓箭、刀枪盔甲等种种数资,很明显负担的将是一场超大规模旷日持久的大战役!

以他的性子,坐困愁城,面对转眼即至的大规模战事而无用武之地,却怎么能教他不愁眉不展。

有心去求皇帝,却知道自己捅的篓子不少,若不是皇帝欣赏,只怕早就罢官免职归乡为民了。而此时在这里教练新兵,本就是皇帝的意思,干冒圣意一意求去,他并不敢。

李显忠待他说完,心中极是佩服。虞允文与枢院参军司的计划,他也受命参与,此事份属绝密,象张宪这样的一军统制也还不能参与其中。而张宪只凭一些蛛丝马迹,就能觉察的十之八九,皇帝说他是难得的将才,此人确实是受之无愧。

而赵桓将此人困于此地的目的,他也差不多知晓。来年开春整个的作战计划,是要由荆襄发动,然后两准与川陕跟进,以张宪的性格,虽然在战场上是人中英杰,然而由太原攻城一战凸显其人性格上的弱点,却也是非常明显。只见局面,不掌全局,便是赵桓对他的评价。

若是放得此人回到前线,天知道他能打出什么漂亮仗来,而河东打的越大,对整个战局的演变就会越发不利,所以张宪能力越强,此时反而越得被拘束在长安,不使他妄动。

李显忠心中明白,却并不敢向张宪说明,只含糊笑道:“兄长已经是名将,两府断然没有把你这个赫赫名将放在这里不用的道理。”

“两府?”张宪噗嗤一笑,点着李显忠道:“政事堂早就不能管军事,枢密院几位相公现下都出外,还有谁还理会我。”

他知道李显忠的难处,也不逼他,对方即将远行,也不好托他为自己到皇帝面前说情,当下扯开话题,两人议论些不相关的军务,到得军中就要闭营时,李显忠又向张宪借了麾下大将牛皋相随而行,得了承诺之后便告辞而出。

此后数日,李显忠奉命西去,除了带了几十个内殿直侍卫外,尚有奉圣军副统制牛膏率百余轻骑,连同蒙古百户合勒带着十余名蒙古骑士,一同相随,与李显忠一同往漠北而去。

依着计划,到得漠北与合不勒商议妥当后,牛膏率少数人还长安,而李显忠则带数十心腹将士,赴万里之遥,赶往西域,前去观察刚在西域稳住阵脚,正在攻杀攻伐其余诸国的耶律大石。

上元已过,天气犹自没有和暖的迹象,在灞桥送别李显忠的张宪,看着四周残雪未尽,冻土依然,不禁有些凄然,向着李显忠道:“兄弟要去万里之远,怎么没有故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