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明上河图-第1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完全没有体现出傀儡政权的作用。

这样一来,宋军到了靖康六年,已经化被动为主动,四处出击,虽然只在上半年有大规模的太原之役,下半年基本上就以小规模的战斗为主。长达数千里的战线上,宋军四处出击,打的伪齐与少量的金兵主力鸡飞狗跳,四处起火。而到了靖康七年,金国内乱尚且没有消弥,主和派占据了上风,一心指望着赵桓与他们谈判,依宋辽旧例两国和平共和,女真贵族可以坐享故辽旧地和宋朝的中原与河北,享受着宋人给予的岁贡,可比与宋朝苦战到底要容易的多。

而赵桓深知金国已经是强弩之末,正史所载,金兵灭辽后,腐败堕落的程度,与后来的八旗兵入关后相当,甚至更加过份。通过几次大战,他已经发现宋朝重步兵的发展进步,以及涌现出来的大量优秀将领,使得宋军已经有实力与金兵在平原野战。历史上的宋兵要到绍兴十年时,才有这个能力,而赵桓麾下的宋军,已经提早了若干年就有这种能力,而且更有胜之。

整个的作战计划,也便依从着宋金两国军事实力的变划而拟定。

除此之外,尚有两国后勤能力,整体经济能力,人口补充能力等各方面的筹画与考量,这个层面,已经是后世整体战的范畴,若不是赵桓提出,任虞允文等人天赋过人,也绝计无有可能想到。

待赵桓匆忙吃完,入到侧殿内里时,几个班直侍卫立刻守卫在前,任何人不准靠近。他们自然也不会知道,在这间殿阁内,整面墙上悬挂的,便是即将展开的庞大作战计划的草图。

整个计划关系到数年内宋金两国的战略大势,若一切顺利,不但中原可复,甚至河北全境,亦有可能收复,而被打伤了的金兵,则未必能保有燕云天险,如果能将长城防线一气夺回,则金国再也无力南下,强悍的宋朝重步兵和当世最强的远程兵种,会使得面对雄关要隘的女真骑兵,无从下手,匹马不得南下。而获得大量人口土地与战略空间的宋朝,再重新以自己雄厚国力来更进一步的打造战争机器,再去收复辽东,恢复汉人养马故地,灭伐西夏,也都是指日可待。

由此所故,每当赵桓一入这殿阁,看向诺大的沙盘与大殿两侧的木图时,总觉雄心万丈,那一面面小旗,仿佛化身无数忠勇将士,在他的指令下,向北厮杀。

第147章 大战役

虞允文等人见他入内,立刻屏退两边,让赵桓立身在沙盘正前。

这沙盘制作,其实在中国上古春秋时就已经开始,然而比例失真效果极小,后来竟致慢慢失传。赵桓当然知道以沙盘取代古人那些根本没有比例纬度的军用地图效果更好,不过他也只能提出设想,并且令人汇制更精准的地图,然后将自己简略的几何绘图知识传授给人,这才勉强弄出这个粗具效果的硕大沙盘。

若想有后世精确度极高的军用沙盘,非得有更高更发达的基础科学,这个是赵桓以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无法改变的。

他令秦桧兴建的学校,自然有这几年由阿拉伯商贩重金购来的西方基础科学的书籍,而要等翻译完毕,再甄别使用,结合中国典籍让学子来学习,非得十几二十年后,才能初见效果了。

不过赵桓已经很满意眼前的成就。

关中平地,河东太行高谷,秦岭山脉,荆襄与两准平原,一衣带水的长江,整个大战区,都被这沙盘表现出来,而各战区的统帅,还各自有更详尽的当地沙盘,以用来指挥做战。

而此时摆在赵桓眼前,便是以他记忆中与实汇地图,按一定比例制作而成的沙盘,一个个红蓝小旗,则象征着宋金两国的兵力部署。

与去年的情形相同,宋军的主力大半还驻扎在关陕河东与潼关沿线,而在两准荆襄,只有韩世忠、岳飞、杨沂中、折彦质等部禁军驻扎,一眼看去,关陕沿线向征一军的小红旗插的密密麻麻,而沿江两准,却是稀稀拉拉,与之相对应的,却是中原宛洛一带与山东一路,都是伪齐的地盘,这个傀儡政权为了保证自己的地位,这两年拼命征兵,加上金国大力扶持,多给战马,使得它建立了一支超过五十万人,战马还超过宋军的大兵。虽然很少有人肯用心为伪齐政权征战,基本上是每战必败,不过与荆襄两准面对的蓝色旗帜,却是插的密密麻麻,仅从驻军的人数来看,宋军在荆襄两准,能保证现在的守势就已经是不错的成果了。

而事实正恰恰相反,女真骑兵的主力并不在此,在秋冬之后,因为没有大的战事,所有的女真骑兵多半撤回了北方,或是返回上京,或是屯扎幽燕河地,制形胜之地,又将自己置身在安全的后方,又能随时控制事态发展,根据宋军的行动来调集兵马行动。去靖康五年起,金兵认识到正面战场上不一定能够必胜,根据新的形式,利用金兵主力全是骑兵,行动速迅的特点,采取了这种最正确的军事部署,也确实使得主力基本是步兵构成的宋军,很难利用人数优势,或是集中包围打击某一部金兵或伪军。

可以说,金兵的这种变招,也是使得赵桓在靖康六年多半年时间采取守势的一大原因。中原河北,全是平原坦途,道路建设也比全国大多数地方要强过许多,宋军全以步兵构成,行动相对缓慢,若是想达成战役上的突然性,以歼灭金兵主力,委实太过困难。

象金兵突袭长安失败,困坐太原而损失了不少精锐的好事,绝不可能再重演一次。

其实赵桓每次事后思想起长安一事,也觉得太过侥幸,若是让他重选一次,未必有胆量敢在这个没有精兵,亦没有城防保护的狭小城市里,再来坚守一次。

根据金兵的这种布防情形,如何来打破两国主力对峙,打破战略僵局,将宋军的战略优势转化为胜势,在靖康六年的下半年,已经被提上了枢密院研究的课题。

充裕的情报,与专业的分析,加上无数的参谋军官的设想,自然,还有熟知历史变局的赵桓来提点,终于在历时半年之后,由枢密院根据实际情形的转变,拟定了一个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由参谋军官拟定的专业做战计划。

这一年的战事,先由靖康六年下半年开始筹备,到了年尾时,大半的战略物资已经装备到位,与赵桓记忆中历史上的绍兴十年宋军的做战计划大体上相同,只是在细节上做了很大的修改。

宋军仍然以岳飞为主力突击,以岳飞所部十万人先期突入,直插宛洛,而韩世忠与折彦质、杨沂中各部相随其后,直插京东与山东,与岳飞遥相呼应。

这样一来,有着二十万人左右的宋军主力将横扫中原与山东两路,彻底打烂伪齐与金兵在这两地的部署,吸引金兵主力到中原腹地与宋军决战。

待金兵大部兵眼光和主力被吸引到中原战场时,驻扎在河东的宋军则直入河北,抢占各战略要地城市,断敌后路,同时潼关驻军出击,配合先期进入中原的宋军,将进入中原的金兵主力绞杀消灭。

待金兵落入陷阱后,面对的是近六十万人宋军精锐撒开的大包围圈,而在主力宋军身后,还有数十万人的厢军,以及为这场大战役准备的数百万民夫,以宋军现今的野战能力,加上中原地区城池众多,有不少可以利用的地利,敌军的主力野战骑兵经过数次打击,已经不足十万人,一旦落入宋军的包围,则很难战退,而待敌军醒悟无法战胜后而开始撤退时,其身后又有宋军断其后路,一路上必定是血战连连,而等逃到长城之外时,只怕也剩不下几个人了。

虞允文等人摆弄着沙盘上的旗帜,详尽分析,配合着新得到的财赋与后勤的资料,已经是极尽详尽,再无疏漏。

赵桓专注于眼前,仔细观看,却总觉无法集中精神。

在他眼前,仿佛有无数红黑脸膛的农人模样的大汉,身上的铁衣噼啪做响,手中的长矛闪烁寒光,嘶喊挥戈,冲锋陷阵。

而在他们身后,则是满脸惊惶的女真骑兵,原有的骄横与自信荡然无存,一路伏尸遍野,破旗死马蜿蜒身后,而当先逃跑的贵族将领,竟是无人敢于回头一顾。

赵桓猛然摇头,将这种太过自信的情绪抛诸脑外,因为太过紧张,声音竟是有些嘶哑,他身着满脸疲劳的虞允文道:“你太辛苦了,这几日到得最后关头,已经几夜不睡,一会从朕这里下去,便去休息。”

虞允文微微一笑,并不应诺。他被赵桓赏识拔擢,短短几年时间,已经做到了枢密副使,可以说,就是当年太祖皇帝的故交赵普,提升发迹也没有这样的迅速。朝野之间,对他的升迁也很是关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