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明上河图-第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只顾闷头想着心思,秦桧却不知道哪里不对,只看着赵桓脸色越来越阴沉,却是不知道哪里触怒了皇帝。

半响过后,赵桓却突然问道:“此次你到诸路清军,除了出征诸将外,其余留守将军都有接触,说说观感如何?”

秦桧面露难色,嗫嚅不语。

赵桓会意,挥手道:“旁人都退下。”

诸人依命退出,制度是制度,赵桓的威严,却也越来越没有人敢触犯。

秦桧见各人退出,方向赵桓道:“陛下,以臣之见,陕西诸路将领中,当以刘錡最为出色,余者皆不足道。”

“不错。”赵桓颔首点头,很赞同他的看法。

顺昌之战的指挥者刘錡,以两万人破金兵十万,威名赫赫,虽然不是中兴四将,不过是资历和指挥的大战役不多造成,其实论起功劳和能力,远在刘光世等人之上。

秦桧得了鼓励,又道:“吴氏兄弟亦是将才。”

“不错,卿言甚善。”

将才,自然不是帅才,这一点秦桧没有明言,赵桓心里也清楚。

“曲端,帅才,然进取不足守成有余。”

赵桓亦是点头,知道这秦桧虽然是人品卑下,军事才干也很差,不过对于一个知名的奸臣和汉奸而言,识人是最基本的功夫,秦桧此时的表现,确实是不出他的所料之外。

见秦桧张嘴欲言,赵桓却突然向他道:“张俊如何?”

秦桧并不迟疑,立刻答道:“此人贪而残暴,御下治军尚可,行军布阵未见其长。况人品卑污,不足为用。”

赵桓似笑非笑,看向秦桧。

秦桧只觉全身发麻,不知道皇帝又在动什么心思。

他却不知,自己虽然伪装的极好,一副痛改前非,公忠廉能的模样,其实底细早被赵桓知道的一清二楚。若论品行卑下,张俊自然是如此,但你秦某人又能强到哪儿去了。

却听赵桓又沉吟着道:“此人心向九弟,对朕虚与委蛇,朕心里清楚的很。不过,就算是他一心向着朕,这样的人朕也不能用。治军么,是他底下几个大将的功劳,与他何干。这个人最善的是捞钱,除此之外别无所长。”

皇帝下了如此考语,显然是判了张俊死刑,秦桧心中暗自庆幸,在这件事上自己没有保留,正对了皇帝的心思。

却听赵桓又道:“夺了此人兵权,如何?”

这话题却又比适才的品评更加严重,秦桧低头细想,半响之后,方咬牙道:“此事需得有大臣镇住军心,然后以雷厉风行,不使得张俊有从容布置的时机。”

赵桓看他一眼,问道:“此人敢谋逆么?部下诸将,又能从他么?”

秦桧答道:“以臣之见,张俊待士兵残暴而宽待诸将,赏赐起来也从不小气,是以虽然才干不显,却不失将士拥立之心。谋逆他自然不敢,他部下诸将也必定不从,不过若是他转投金人,部下受他蛊惑,加上他的亲兵裹挟,未必不能成功。”

说到这里,他眼前一亮,声音突然变大,道:“怪不得陛下将他和他的心腹部下全部留在长安城内,却是为了此事。”

赵桓点头道:“朕固然有包容之心,张俊这样的无能庸懦之人,也不能留用。此事待李纲回来,就可操办。”

秦桧只觉惶恐,皇帝的手腕心机,竟是到了如此地步。适才垂询相问,看来也不过只是试探自己,其实如何处置,皇帝心中早有成算。

只是他想不明白,象处置张俊这样的统兵大将,势必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不知道皇帝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就告诉自己。

见他脸色忽青忽白,赵桓自然知道他心中所思,因大笑道:“你不要怕,此事告诉你,就是朕信了你不会走漏消息。”

秦桧跪地叩首,泣道:“陛下如此信臣,臣惶愧无极。”

正在做作之际,却听赵桓又道:“只是此时同你讲,倒不是没有原故。”

“请陛下垂示。”

“枢院的黑牌已至,泰州镇抚使岳飞接朕诏命之后,立刻用兵,已是破了刘光世部。刘光世被擒,军队溃败,临安之乱,已经是大定了。”

“啊??”

秦桧浑身一震,嘴巴张的老大,半响不能合起。

他与常人相同,不知道赵桓还用了岳飞这一张暗牌,只是知道李纲前往襄阳,部属大军,由荆襄下两浙,前往平乱。

自大军从陕西集结,然后要过关中、秦岭、汉中,然后才能由水路加快行进。算来大军出川就得是四月底的事,更别提到达临安城下平乱了。

而薛强与王用诚一路急行,早就到了泰州,岳飞接诏后如何行事,此时连赵桓也并不尽然知晓。只是知道在一个月之前,岳飞接到诏书,前后只用了十天不到的时间,就将刘部大军五万余人击溃在临安城下,又在乱军之中,擒住了刘光世。

这样一来,叛乱已平,江南大定,普天之下,已经没有人能危胁到赵桓的皇位。

第32章

想到这里,秦桧立刻变过脸色,喜上眉档,向着赵桓山呼舞蹈,跪拜下去,连连称贺。

赵桓却是意兴阑珊,摆手令秦桧站起,不必如此高兴。

在他看来,赵构不过是庸懦无能之辈,存之不足为患,擒获了也不足为乐事。倒是此次岳飞依命行事,在临安城下大破刘光世五万大军,其过程如何,令他很是好奇,也很渴望知道。

此事过后,对岳飞的任用,肯定将不止是一个镇抚使那么简单,而临安既然被攻下,是继续留在长安,还是迁都到临安,在东南一线主持对金战事更好,这一切,都还让赵桓拿不到底,不知道如何是好。

唯今之计,李纲却也不必返回。荆襄是四战之地,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历史上曾经失守,还是靠的岳飞苦战收回。其后数年,岳飞经营襄阳,将城池扩大加高,引水环绕襄樊之间,如此经营之后,一直到百年过后,襄阳仍然是牢不可破的雄城要塞。

此时襄阳既然未失,李纲等人又至,到不如就让他们就地停留,经营荆襄,以为东南两浙的屏障。

君臣二人正相对无语,赵桓却突然向秦桧道:“清军事了,朕仍然有事要你去做。”

秦桧忙道:“请陛下示下。”

赵桓看着他眼,一字一顿的令道:“朕令你前往临安,奉迎康王前来长安。”

“是,臣遵旨。”

秦桧满头大汗,连忙答应。

“文事由你,武事么,由苗傅,刘正彦二人专责,你由关中急速前往临安,不得耽搁,不然,迟恐生变。”

“是,臣明白。”

“康王的安危要紧,他毕竟为帝多年,现下退位,未必没有宵小辈岂图以拥立他复位来搏取功名富贵,是以一定要好生保护,你晓得么?”

“是,臣晓得!”

秦桧已是大汗淋漓,浑身尽湿。

此时此刻,他已经没有了灵醒的思维,只觉得脑袋嗡嗡做响,听得皇帝吩咐,便下意识的连连称是。

以他的心思智慧,在赵桓吩咐第一句时,心中就隐约明白。

皇帝明着是叫他去接奉迎康王还长安,其实,只怕不是“奉迎”而是要让康王“上路”才是真的。

看着他如此慌张,赵桓反是满意。不论如何,眼前的这个人不是笨蛋,知道自己是什么用意,是以才变的如此,若是换了一名文官,只怕就当真将赵构奉迎过来了。

他故意停了好久,待秦桧的情绪缓和之后,才又慢慢说道:“苗傅,刘正彦二人,以朕来看,不过贪图功名富贵的无能之辈,只是此次算是帮了朕一个大忙,你见着他们,可以暗暗讲明朕的意思,就说朕绝不辜负功臣,必有厚赏于他们。”

秦桧眼前一亮,却是瞬息间就明白了赵桓的意思。

他毕竟是文臣宰相,若是由他亲自下手,赵桓的名声也很难做。而两个原本就贪图功名富贵的武将来做,到时候可以推脱了事,则好过由秦桧来下手。

他之所以担心害怕,就是怕对赵构下手后,皇帝拿他来做替罪羊,如今皇帝这么一暗示,秦桧自然明白,皇帝眼前用得着他,虽然派了他这一桩差事,却并没有拿他当弃子的打算。

而这样的事都由着他秦桧去做,皇帝的信重,由此可见一斑。

他心中欢喜之极,颤抖着嗓音向赵桓答道:“臣明白陛下的意思,一定将这件事办的妥妥当当,请陛下放心。”

赵桓极满意的嗯了一声,心中也是舒适。

与聪明人的对答,果然是省心省力,不需要说明太多。

却听秦桧又问道:“陛下,那刘光世如何处置?”

赵桓懒洋洋答道:“此人犯的是大逆罪,不必多费周章了,你到了临安后,宣明他的罪状,将他就地明正典刑,杀了算了。”

秦桧对干掉赵构完全没有顾虑,一听赵桓要杀刘光世,却是踌躇,半响方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