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明上河图-第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苗傅大笑,拱手答道:“陛下也知我忠勇了!”

刘正彦也是一笑,只道:“陛下过奖,末将愧不敢当。”

苗傅横他一眼,道:“若不是咱们,康王打死也不会退位,咱们立下大功,有什么不敢当的。”

秦桧抚掌一笑,道:“苗将军的话是正理。”

刘正彦一笑低头,不再言语。

秦桧又道:“陛下说,既然两位将军立下大功,当真忠勇,当初由太后授节度一事,虽是事急从权,也是份属应当。两位又是宿将,持节为帅,也足可当得。”

苗刘二人闻言大喜,站起身来,齐声道:“谢过陛下大恩。”

秦桧摆手道:“两位是份属应得,陛下明言在先,不必如此。”

见两人讪讪退下,秦桧又道:“苗傅苗将军,倡义首功,现下是节度使领御营统制,有些委屈。陛下的意思,可授苗将军为湖北路襄阳府路招抚使,刘将军,为谭州制置使,跟随李平章李大人,经略荆襄等地。”

他静静说完,便啜茶不语,看苗刘二人的脸色。

苗傅略一思索,便知道这一项任命极佳。他以节度使的头衔任荆襄等地的招讨使,等若皇帝让他成为湖北一路的最高军事统领,比一个前任的御营统制要强过许多。

只是让他离开临安,却是有些不舍。以他原意,最好就是让他成为浙东路的宣抚使,仍然镇守临安,如此最好。

而刘正彦却是满心情愿,由一个御营副统制成为一地的最高军事长官,将来责权更大,军功更大,岂不是比跟在苗傅屁股后头要强上许多。

两人稍一思索,虽有小小遗憾,却都知道比现下的尴尬局面要强上许多。当下站起身来,抱拳道:“末将谨遵陛下之命。”

“好!”

秦桧面露喜色,笑道:“临安这里,距敌甚远,陛下也不会留驻大军。两位将军到得荆襄,整军顿武,岂不是更有进步余地。”

他话锋一转,又道:“此次苗将军还有加官,授检校少保,刘将军授阁门赞善舍人,陛下说,两位将军虽有大功,恩赏却不可一下子太厚,恐伤二位将军德福。陛下思谋沉远,为臣子考虑甚多,两位将军不可心生懈怠才是啊。”

“是,陛下之恩天高地厚,我二人必定竭力报效,以答陛下识人之明。”

这些封赏,并不谓不厚,却也不是时人想象中的那么厚赏。赵桓所考虑的,一来是苗刘二人兵变叛乱,虽然是打的是赵构,保的是自己,却毕竟是干犯大忌,军人参政叛乱,是宋朝大忌,这两人必定心怀鬼胎,对自己的地位并不确信。

若是大封大赏,只怕还吓跑了他们。

将此事说定,秦桧却是收了笑容,将脸色一变,向这二人道:“此次我前来宣抚两浙,一是了断两位兵变后的手尾,二来,是要迎还太后和康王。”

见两人面露不解之色,便又道:“我回长安,太后与我一起动身,康王么……两位将军随我一起上路,康王交由两位将军的军中护送。”

这安排,原也是平常的吩咐,只是听在苗刘二人耳中,却是阴沉的可怕。

这两人虽然不是灵醒人,却也不笨,秦桧说完,两人浑身一颤,面面相觑,一时半会,竟是不敢出身。

秦桧面带微笑,却是别转过头,复看墙上的书画。

这二人既然明白,却也不必多说。他们自然知道其中关系厉害。

他们先是跟随姚平仲与金军相战,地位不高,和赵桓没有什么交集,然后一直跟随赵构,要说信重,赵构让这两人做御营统制,对他们倒比赵桓要亲厚的多。

既然他们出卖故主,在新主面前立下大功,不过要得到真正的任用,却要更进一步,弑杀旧主,来博取赵桓欢心。

弑杀赵构,他们便很难回头,也必须永远跟随赵桓,这样一来,也算是赵桓给了他们一个机会来表明决心。

''文'弑赵构,以为投名状。

''人'秦桧并没有一直逼问他们,甚至不肯加以诱惑。

''书'他相信,眼前这两个一心只想着功名利禄的武将,会将这其中的利害关系想明白的。

''屋'他们等不起,他却可以从容自若。

果然不出他的所料,眼前这二人,为了富贵,可以杀王渊这个旧上司,杀康王这只落难凤凰,更有何难?

倒是刘正彦先下决心,拿出当日一刀砍落王渊脑袋的利落,先答道:“康王身份非比寻常,自然是跟在末将的军中,更加稳当。”

他如此一说,苗傅也自然不肯落后,当即也答道:“是极,请大人放心,咱们一定将康王照顾的稳稳当当,绝不会出乱子!”

秦桧展颜一笑,道:“船行江中,康王又心中郁郁不乐,两位小心看着,别让他老人家脚一滑,掉到江里才好。”

苗傅与刘正彦相视狞笑,一起答道:“大人放心,咱们一定好好照顾康王,不使他出一点意外。”

秦桧收了笑容,颔首点头,正色道:“如此一来,两位将来的功名富贵,包在秦某身上。”

与这二人谈妥此事,秦桧便先离了临安,往绍兴府路等处而去,接近官员,考核政绩,安抚流亡,甚至弹劾罢免了不少无能的地方官员,使得两浙等路,大为震恐。

他也不怕得罪人,自己心中明白,将来涮新吏治,整顿大宋官场,只怕他就是过河卒,急行锋,现下先拿一些官员来练手,也算是为将来做事打个底子而已。

他原本打算巡行两个月时间,待到七月再回临安,然后由临安经荆襄各处,拜会李纲,再去看湖北路的吏治。只是待六月中旬左右,却是传来几封急件,使得他不得不放下手头的事,急速返回临安,准备起身动行。

他离开的这段时间,赵桓对整个东南的大局,又做调整。

以韩世忠为沿准宣抚制置使,负责准南和准西的大局;提升杨沂中为江东制置使,将张宗颜等诸路划拨给他,又令杨沂中招兵三万,至建康练兵;岳飞,则被命为浙东制置使,负责临安各地的安全。

秦桧一面赶路,一面思索着赵桓这些任命的用意。对韩世忠这样的宿将和大将,这样的任命并没有什么奇怪,倒是杨沂中的提拔,令他有些诧异。此人虽然也有勇将之名,不过资历还浅,也没有打过什么大胜仗,不久之前还是韩世忠的部将,现下竟然将江东的安危交托给他,又命他扩军整训,将来只怕也要和韩世忠一样的地位,却令他很是惊异。

而对岳飞,赵桓当初满口夸赞,现下却不将此人派驻前线,而是留在临安,这更是诡异之极,令他百思而不得其解。

第36章

一路上没头苍蝇一般乱想,到得临安城内,却又接到诏命,这才开解释疑。

待见了苗傅等人,便又是一副智珠在握模样。

倒是这一群武将,除了岳飞之外,均是面露不安之色。

苗傅身份最高,先即上前向秦桧道:“枢院传来消息,金兵诸路兵马已经河东诸地集结,还有一部在潼关之外。看来,是要大举动手了。”

秦桧点头道:“不错,陛下也有诏书于我,令我速速赶回长安。”

他说罢,敛眉不语,倒教堂上诸将摸不清深浅。

若是按他的话意,皇帝对他军事上的才能也很重视,是以催他回京。其实不过是临安局势复杂,赵桓让他早些带着赵构等人离开,好稳定大局罢了。

苗傅等人不知就里,均是恭喜于他,以为兼枢密必是早晚间事。

秦桧摇头挥手,止住众人的恭维,又道:“鼎州乱民钟相起兵,半个月就间占了鼎、潭、辰、荆南、岳各州十九县,声势颇大,李平章坐震襄阳,一时间竟无法可想。”

苗刘诸人没有话讲,岳飞上前一步,拱手道:“荆湖一带,金人屡屡骚扰,李平章应对外敌已很吃力,钟相乱事一起,应对不及,也是常理。”

秦桧瞥他一眼,淡淡答道:“不错,陛下也是这个意思,是以命咱们快些出发,临安一地尚算平安,不必留驻太多兵马了。我与苗、刘二位将军,速带御营兵马出发。岳将军权且留驻临安,整顿刘光世所部的败兵。”

这番话算是正式的下令,当下诸人站起身来,一起躬身答道:“是,谨遵大人之令。”

苗傅上前一步,又问道:“大人可要去见康王?末将前些日曾去拜见,康王愀然不乐,郁郁寡欢,身体削瘦的厉害,听宫中人讲,康王有夜咳的症候,还请大人前去拜见开解一番才好。”

秦桧心中明白,赵构也是为皇为帝的人,权术相争最是残酷,他也明白,此次前往长安,说好听点是请,难听一点,却是形同囚犯。

秦桧充满恶意的一笑,暗想:“不晓得这位康王,会不会有三十年来家国,八千里路山河的感慨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