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复杂性中的思维-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鳌5比唬杂谝桓瞿P停彼幕拘灾适怯赏獠苛α坷淳龆ǖ模庑┩獠苛α坑置挥泻侠淼木醚Ы馐停庋哪P途褪呛苣蚜钊寺獾摹H绻桓鍪导实南低呈欠窍咝缘摹⒒煦绲模赡苡跋炱渚枚ρУ耐獠孔饔昧Φ慕徊降男畔⒁簿涂赡苁嵌嘤嗟摹4臃椒鄣墓鄣憧矗凑瞻驴返母裱詄ntia non suntmultiplicanda sine necessitate[无必要就不增加(理论)实体〕,他的著名剃刀应该用来切除这些多余的关于经济学的预先假设。 
  从一个实际工作人员的观点来看,他究竟是面对一个随机的线性过程还是一个混沌的非线性过程的问题,这是一个离题的问题。这样的两种系统都使得他难以作出精确的预测。由于混沌模型敏感地依赖于起始条件,任意精确的数字计算机也不可能计算出这种系统的长期的未来演化。轨迹将指数地发散。另一方面,他却相信,面对着系统的过于复杂的行为,随机的外部冲击是可以放弃的。 
  然而,具有混沌时间序列的非线性系统却并不排除局部的预见性。如果非线性系统的吸引子可以加以重构,那么数字技术就允许以足够高的精确度对系统的短期进化作出预测。短期经济预测可以是复杂系统理论在经济学中的一种有趣的应用,不过这也仍然处于其婴儿期。 
  对于经济学模型来说,经济学从一开始就遇上了经验检验和确证的严重方法论问题。这与自然科学中可以进行任意多次的测量并进行实验室实验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经济的时间序列必须包括时间单位如天、年、季度或月份的数据。典型的标准的时间序列长度是由数百个点构成的。因此,对于经济模型的有限的可靠性就已经具有了经验的理由。当然,经验式的实验基本上是排除在外的。 
  因此,关于内部经济动力学的适当知识,至少有助于建立数学模型,对其未来的发展可以用计算机实验进行模拟。如果政治家和管理者的经济和政治环境的假设得到了实现,他们就至少可以获得可能经济图景的“相图”。对于高度敏感的非线性系统的定性洞察,至少有助于防止反应过度的人们把该系统从不稳定点推向更不稳定,甚至也许是推向更大的混沌。 
  经济学中的非线性模型的主要根据,是由最近的经济增长的结构变化给出的,这种结构的变化是新领域的技术发展引起的。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假定了收入递减。某种物品生产和投向市场的越多,则其生产和销售就将变得越困难,获利就将越少。人们的相互作用是由负反馈来决定的,负反馈通过对经济变化引起的每一作用的反作用来稳定经济。 
  在一种存在着负反馈的经济系统中,价格和市场份额的平衡就可以实现,也就可以预测。一个著名的例子是20世纪70年代发生的石油危机。20世纪70年代原油价格的突然上涨,使得人们开始节省石油,寻求可替代能源,于是又导致了石油价格在20世纪80年代的下降。在传统的经济学中,平衡即是一种对应于特定环境中的最佳结果。收入递减定理意味着存在着某个平衡点。其中有收人递减的负反馈的经济系统,对于传统的诸如农业、矿业和大宗产品等部门是典型的。 
  但是,以高技术知识为基础的经济部门却获得了收入递增。高技术产品像计算机、软件、飞机、化学产品和电子产品的发展和生产,需要复杂的研究、实验、计划和设计过程,需要高额投资。但是一旦高技术产品投向了市场,生产能力的扩大却是相对便宜的,收入也就开始增加。因此,现代高技术产业就必须作为收入递增的正反馈的动力学模型来描述。 
  具有正反馈的系统,不止一个平衡点,而是有若干个平衡点。它们不必是最优的。如果某种产品在市场上恰好具有竞争优势,市场主导者就将长期处于市场主导地位,甚至会在不必改进产品的情况下扩大其优势。现代高技术产业的许多例子表明,相互竞争的产品在开始时可以占有大致相等的市场份额。但是增加了某一特定产品市场份额的微小涨落决定着它的最后成功。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市场上的最后主导者从技术观点看却不是最好的。 
   
  这些效应是不可能在传统的线性动力学框架中得到解释的。但是在非线性系统中它们却是人们所熟知的。图6.8表示在正反馈情况下两种技术的竞争。某些市场份额的轨迹显示在凸面上。一种技术越是支配着市场,它就越容易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由于主导市场的位置是由随机的涨落引发的,因而它是不可预见的。在图6.8中,左边的曲线表示最后取得支配地位的技术A。在其他两种情况下,在起始的涨落之后最终取得市场支配地位的是技术B。 
  这些经济模型的非线性的动力学是由最初的随机涨落和正反馈决定的。显然,可能途径的分叉是一种由最初的随机涨落导致的对称破缺,这也是在复杂物理学系统中为人们所熟悉的。读者只要回忆一下加热流体出现的定态对流卷(图2.20b),其中对流卷方向是向左还是向右就取决于起始的随机涨落。 
  除了耗散系统以外,保守系统中也会出现对称破缺。我们考察一下旋晶中偶极子当温度下降时发生的自组织(图4.9a)。在热平衡态,依赖于起始的随机涨落,旋晶变成指向同一方向的排列。市场份额的动力学表现出遵从同样的方式发展。很多例子表明,因为起始随机涨落而制约了技术的发展方式。在19世纪,相邻的铁路公司在大范围中采取了相同的规范。而标准的规范只是历史随机事件的结果,而不是由于技术上的理由。 
  这些复杂系统的行为由简单的演化方程所决定,如同铁磁旋晶系统发生对称破缺一样。图6.9示意了铁磁体中磁偶极子的演化。每一偶极或每一磁极都可以是向上(北极)或向下(南极)。一个偶极可以与其最近邻发生作用。在高温下,偶极子的方向是随机的。如果温度降低,基本的极性就会按相同方向排列起来。由于这些演化是一种对称破缺,就不可以预见在平衡终态究竟会实现哪一种方向。图6.9b示意了与此类似的铁路公司采取规范的自组织过程。 
   
  在经济和社会领域中,正反馈的自我增加机制是非线性复杂系统的典型特征。例如,我们可以考察,加利福尼亚的圣克拉拉县为何会成为著名的硅谷。在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一些著名的人物(如休利特、帕卡特和肖克利)在斯坦福大学附近建立了一些电子公司。这些先锋造成了高技术工程师和产品的集中,成为一个吸引子,最终900多家公司随之应运而生。在开始时,出现的是一些随机的涨落,它们有利于圣克拉拉县。因此,硅谷是如何出现的,从非线性角度来看,这并非奇迹,而是合乎规律的事件。但是,从随机性来看,它产生于圣克拉拉县就是一个奇迹。 
  今天,自我增强的机制决定着高技术的国际贸易。美国和日本之间的汽车工业的竞争可以从这种框架中得到解释。起初,日本的工业向美国市场上提供小型轿车没有受到美国汽车工业的任何抵制,美国的汽车工业传统上专注于生产大型轿车。日本的汽车工业获得了市场份额,并降低价格和提高质量。于是,正反馈使日本工业侵入了美国市场。 
  对于这些非线性的市场效应的洞察,可以对政治决策产生重大影响。传统的观点是假定某种收入恒定或下降,政府相信开放市场,力图阻止垄断,并希望工业将支持研究和技术发展。他们相信某种不变的世界性市场价格的平衡,拒绝任何的补贴或关税的干预。对于一个收入递减的经济系统,他们的政策是正当的,但是对于收入递增的以高技术为基础的经济部门,这就可能是危险的。 
  不断增加着收入的运行机制改变着国家之间的竞争平衡。甚至最强大的国家经济,也可能在重要技术上错过发展。20世纪60年代在西欧和美国之间的技术差距(例如在计算机领域)是一个著名的冽子。技术标准或常规通常都是由正反馈来确立的。如同前述的铁路规范的例子,英语作为航空导航的标准语言,FORTRAN作为一种计算机语言,某种特殊的螺纹,如此等等,往往都是不可变更的,即使一种替换技术或规范可能会更好。它们获得了过多的市场份额。但是,最初的优越性并不能保证长期生存。 
  非线性系统具有若干个可能的平衡态,但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