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药鼎仙途-第5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千个子虽然矮小,但是显然反应极快,一下子就发现了重点,方陵也不瞒众人,便将在循天秘境中发生的事情讲了一遍,众人听得不由面面相觑,对方陵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一个仙门弟子能够到循天秘境乱闯一通,在两个修真者手中逃命,还能够带回这火羽雷雕的鸟蛋,根本就是天方夜谭。

罗辰也终于明白过来,说道:“怪不得这小家伙如此粘恩公,定然是恩公在鸟巢里沾染上了母雕的气味。”

方陵想想倒也对,自己甚至还将母雕脱落在鸟巢里的几根羽毛都给拣走了,他将小家伙抱在怀里,然后带着众人一起出了寸鼎,拿出南熔地府府主孙范文给的地应符,就地打开了一条通往地府的通道。

有着地府幕僚的身份,方陵也算是地府正职的官员,再加上南熔地府在地府南部也极有实力,所以方陵带着五人通过地府专用的传送阵传送也是畅通无阻。

从一个地府穿行到另一个地府,相对于地面上的距离而言,比一日万里都不知快了多少倍,而在他行动之前,秦皇早按照约定,先一步派遣出了使臣,由皇城精兵护送,前往了楚国,先一步进入了楚国境内。

由于结盟之事尚属机密,所以没有任何人知道这个消息,方陵计算着时间,倒也不急着追上使臣,而是在各个地府中发展人脉,凭着幕僚的身份,三寸不烂之舌,洞察他人心思的敏锐和雄厚的财力,这一路上结交了不少有识之士,为在地府的发展打下了稳固的基础。

在进入楚国境内之后,根据秦皇所给予的路线图,方陵很快就追上了使臣,然后一道朝着皇城而去。

正德十八年春,北方涌来的寒潮仍未退去,整个皇城都透着深深的寒意,同时又被喜庆的气氛所包围着,一切只因为历时近一年的八王之乱最终平复,楚国大地终于能远离战火之痛。

太子方策自从领皇命前往南方之后,在南方将军的辅佐之下,打下不少胜仗,立下无数战功,接连攻下了南康郡国、临郡国、江州国,后挥师东进,收复了景州国,最终和石城国大军、东方将军黄龙虎一道攻下了东州国皇城,最终平定战乱。

太子方策少年时便有才名,教授他学识的都是天下的有名之士,如今经过八王之乱的历练,便得了文武双全的名气,更有着各种关于他上场杀敌,威武勇猛的传说故事,声名也算如日中天。

只不过,他名声再好,再强,和方陵的辉煌战绩比起来却始终逊色一筹,方陵几场大战,一场比一场经典,一场比一场震撼人心,直接扭转了八王之乱的战局。

方策虽然打了不少胜仗,但是在方陵的光环照耀下却只能排在第二位,甚至可以说,后期的战斗几乎不用靠什么策略,完全是十倍人马的围攻战术,毫无经典可言。

所以虽然传闻方陵因有要事返回石城国,并未参与转折后的战事,但是石城国大军在董沧海等人的带领下也是屡建奇功,名声大振,石城国虽未明里吞并周边州郡的势力,但是实际上已经将北方和东方的数州之地纳于麾下。

方策在南方将军呼延崧和大军护送下,一路回到皇城,休息几日之后,楚皇在天南殿中摆下大宴,一为庆祝八王之乱的胜利,二则是为方策接风洗尘。

楚皇方鸿天身着金丝龙袍,头戴九龙帝冠,坐在腾龙金椅之上,威风凛凛,在他身边,则是面带笑意的宋皇后,姿容绝色,一副凤仪天下的仪姿。

左侧之下是由楚皇亲赐的座位,坐着太子方策和太子妃崔晓晓,方策外出历练数月,到底也是经历了沙场战事,身体稍稍强壮了一些,孤傲的眼神中多了几分锐利,嘴角依旧习惯性的带着漠然的笑意。

太子二人之下,左右两侧的座位上首先则是王公级的人物,除了皇亲国戚外,还有信义侯周乾。

当年方陵为了出宫,施展妙手医治好了周乾母亲的瘤赘,这才赢得了周乾的帮忙,在太子大婚之上仗义执言,才使得方陵有机会接受方鸿天的考验。

自方陵出宫之后,蛰伏三年,一鸣惊人,然而在名声最大的时候却又宛如彗星般的突然消失,这才给予了方策借八王之乱出名的机会。

周乾虽然一向不问政事,但是一来心里对方陵充满感激之情,二来确实认为方陵的才干远在弟弟方策之上,如今这庆功宴只有方策在,实在有些不公平。

觉得事情不公平当然不止周乾一人,在王侯国戚之下左右两边分坐着文武百官,文臣分为三派,一则是以宰相崔易选为首的势力,崔易选势力极大,下有工、刑、兵、礼、户、吏六部,都以其马首是瞻,自从女儿崔晓晓嫁给方策后,自然而然的和宋皇后结为一道势力,为其出谋划策,势力大涨。

二则是拥护方陵的太保薛知秋和大理寺卿姚景等人,这群人都是文士出身,一身清高,势力虽然薄弱,但是名声却比之前者更大,在天下读书人中威望极高,可谓一呼百应。

对于此次庆功会不将石城王请过来,众人都显得闷闷不乐,只是等着时机又要上书谏言。

至于第三股中立势力,因为当年信义侯周乾力挺方陵,再加上方陵三年来的功绩,也倾向于支持方陵,只不过,谁也不愿意当出头鸟惹上崔易选和宋皇后。

武将一边,东南西北四大将军罕有的聚于一堂,再加上骠骑大将军、辅国大将军和镇国大将军这些位高权重之人,更让这次宴会显得分量十足。

众人坐定,美酒佳爻陆续上来,方鸿天举起酒杯来,朗声说道:“如今八王之乱平息,逆贼俯首,本皇终于可以睡一个安稳觉了,诸位爱卿都是有功之臣,今天但可畅饮无妨。”

众人齐声高喊谢主隆恩,无论文官武官都一口将酒中之物干尽。

宋皇后柔声说道:“陛下,既然大家都是有功之臣,您可不能就这么夸两句就算了,这八王之乱惹得民生不安,战祸连连,多少民众流离失所,苦不堪言,众爱卿齐心协力才保我楚国度过此难,这份功劳一定得好好奖赏才行。”

方鸿天哈哈大笑起来,直赞道:“皇后真是仁心厚德,你说得极对,本皇是该好好犒劳众卿才是。”他目光在周围打量了一下,稍稍沉吟一下,朗声说道:“呼延崧听赏。”

南方将军呼延崧立刻走出宴席,在殿中跪下,方鸿天微微一笑道:“呼延卿在南方大显神威,民众赞誉,本皇赏赐你黄金千两,良驹百头,绸缎十箱,珠玉十盒,并赐呼延卿誉国侯。”

呼延崧顿时大喜,连声谢恩,然后退到席上,方鸿天又说道:“黄龙虎听赏。”

东方将军黄龙虎大步走了出来,跪拜于地,方鸿天含笑道:“黄卿家在东方扼守我皇土咽喉要地,功高甚重,本皇赏赐你黄金千两,良驹百头,绸缎十箱,珠玉十盒,并赐万国侯。”

黄龙虎沉稳的跪谢,返回席间,接着,方鸿天将参与战事的重臣们都一一叫出列来,给予丰厚的赏赐,方策见到父亲居然一直没有叫自己,不由得有几分心急。

第五百一十二章 重返皇城

宋皇后自然了解方鸿天的心思,朝着方策暗暗打着眼色,暗示他不要着急,沉稳为上,方策得了母后暗示,这才深吸口气,装作一副毫不在意的样子。

八王之乱结束,方鸿天也是大为欢喜,所以赏赐都带着功名,封侯升官都是一句话的事情,不由得惹得一些官员眼红得很。

不过,迎击八王大军本来就是一件不可预测的事情,当时八王大军气势旺盛,一路上势如破竹,各方军队都是不堪一击,胆小的官员哪敢出战,都不想去当冤死鬼。

只是哪里料到石城王几番妙计,短短时间内便扭转战局,事实上,但凡是得了赏赐的人多多少少都是托了方陵的福,若非是他在,只怕要结束这八王之乱不知道要耗费几年时间,毕竟八个诸侯国都是蓄积已久的势力,绝不是可以小窥的对手。

待到将官员赏赐完,方鸿天这才将目光落到方策身上,见他神情淡定,不无称赞的道:“策儿这一趟过去,果真成熟了不少,这姿态已颇有王者之风了。”

方策暗暗欣喜,直道母亲厉害,猜中了父皇的意图,原来是在考验自己,他恭恭敬敬地说道:“都是父皇教导有方。”

方鸿天拂须笑道:“我教导你不过是在皇城之中,这战场历练还是多亏了呼延将军。”

呼延崧连忙站起来,说道:“太子殿下资质甚高,凡事举一反三,臣不过是说些平常话,但殿下却能从中悟出非凡的道理,让臣也深感佩服。”

宋皇后嘴角含笑,暗道呼延崧不愧是爷爷培养出来的亲信,这一番话夸得可是真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