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车-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缩短自己的补给线,一面收拢从高加索撤出的A 集团军的部队,将他们重新组合,
形成有作战能力的战斗力量。每天,曼施坦国都在暗地里祈祷苏军继续西进,因为
越往西,苏军的侧后就越空虚,前方的部队就会因补给跟不上而力量枯竭,而此时
一旦从侧翼向苏军发起进攻,就一定能够打得苏军措手不及。于是,曼施坦因一方
面在慢慢收拢部队,一方面在耐心地等待时机。
    对于曼施坦因的这一行为,被胜利冲昏了头的苏军沃罗涅日方面军司令戈利科
夫和西南方面军司令瓦杜了却以为曼施坦因收拢兵力是为了撤到第聂伯河,依托这
条大河阻挡苏军。于是,苏军在占领了哈尔科夫后,又向西进,而曼施坦因则用刚
从法国调来的4 个精锐装甲师,突然从南向北,向苏军侧后狠狠地攻击,猝不及防
的苏军根本没有太多的反抗,跑到哈尔科夫以西的苏军全都当了俘虏,损失了600 
辆坦克,哈尔科夫、别尔哥罗德重新被德军占领。而此时,一年一度的解冻期来临
了,大地一片泥泞,双方只得住手,静等大地干燥,苏军最高统帅部此刻也无可奈
何。
    此刻,希特勒眼前一亮,他发现了重整旗鼓、夺回战略主动权的希望。因为,
曼施坦因这一击,在苏军战线的西南部砸进去一个大坑,驻守在库尔斯克地区的苏
军两翼暴露,成为一个突出部,它的北、西部是德军中央集团军所属的第2 装甲集
团军和第9 集团军,它的南部是曼施坦因的第4 集团军,苏军处于不利的态势。
    为了能一举夺得库尔斯克,希特勒在国内下达了总动员令,关闭了与战争无关
的所有工厂,强迫十几岁的儿童到五十多岁的老人穿上军服,火速开赴前线。各军
工厂加大工作强度,全力投入生产,1943年的德国坦克火炮产量比 1942 年增加了
一倍以上,飞机产量增加了 70o以上。配置在西线的一些战斗力较强的部队也被火
速调到苏德战场。到1943年夏季,在苏联土地上的德军增加到232 个师,约530 万
人,部署坦克和自行火炮5850辆,战斗机3000多架。
    希特勒的战略意图是从南北两面向中心突击,围歼固守在突出部的苏军中央方
面军和沃罗涅日方面军,尔后向苏军西南方面军后方突击,继而包围、攻占莫斯科。
    经过全面仔细的分析、研究,德国统帅部制定了代号为“堡垒”的作战计划,
德军集中了50个最强的师,其中有16个坦克师、摩托化师,总兵力达90万人,调集
了近一万门火炮、27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2000余架飞机。
    希特勒对打赢这场坦克大会战充满了信心,因为,他不仅集中了德军50个最强
的师,而且还装备了德国刚刚生产出来的新式坦克——“豹”式坦克和重型“虎”
式坦克。特别是“虎”式坦克装了一门88毫米火炮,装甲厚达 110毫米,从火力和
防护力看,是当时威力最大的坦克。希特勒企图靠这张王牌,引导坦克突破苏军的
防线。
    战前,希特勒专门发布了第6 号命令,希特勒在命令中要求:“在主攻方向上
要投入最好的部队、最精良的武器、有才干的指挥员和大量的弹药……重要的是灵
活地运用奇袭的因素……采用一切进攻手段(坦克、突击炮、火炮、迫击炮等),
将进攻部队最大限度地集中在战线的狭窄地区内,形成局部的绝对优势,一举突破
苏军的防御阵地。”
    德军的企图很快被苏军发现,本来,苏军部队已转人防御,巩固既得地区并预
定下一步向西南方向突击。现在,苏军立即改变布置,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建立了8 
个防御地带,构成了纵深达300 千米的防御体系,苏军全力集中了中央方面军。沃
罗涅日方面军共130 万人、近两万门火炮、3300余辆坦克和自行火炮以及2650架飞
机,此外,还有一支强大的战略预备队——草原方面军。
    苏德双方200 万人马摆好了阵势,准备决一雌雄。于是,一场整个第二次世界
大战中最大的坦克大会战于7 月5 日打响。
    7 月4 日,苏军在抓获的德军士兵口中探知德军发起进攻的时间是7 月5 日3 
时,苏军决定在德军发起进攻之前对德实施炮火和航空兵火力反准备。7 月5 日2 
时20分,苏军元帅朱可夫下达了开始火力反准备的命令。一时间,飞机的轰鸣声和
大炮的轰击声此起彼伏,炮弹和炸弹雨点般地倾泻在德军阵地上,不少德军阵地和
指挥所被炸毁,火炮被炸得东倒西歪,不少坦克丧失了战斗力。
    德军没有想到苏军会在他们进攻之前先发制人,无可奈何之中,在希特勒的死
命令下,德军只得硬着头皮变奇袭为强攻,于当天下午对苏军驻地进行了炮火袭击,
之后,在每千米战线上投入100 辆坦克,不顾一切地向苏军中央方面军的防御阵地
冲击。德军“虎”式重型坦克率先开道,IV型坦克紧随其后,天空中还有120 架轰
炸机猛烈轰炸。一时间,苏军阵地一片火海,苏军挖好的不少堑壕被炸平。不过,
混乱只是很短时间的事情,早有思想准备的苏军按计划以坦克火炮、反坦克炮以及
燃烧瓶组成严密的火力网,集中打击冲在前面的德军坦克。而且,这之前苏军士兵,
在阵地前每千米地段上,埋设了1500颗反坦克地雷和 1700 颗反步兵地雷,此刻也
大显神威。
    随着反坦克地雷的不断爆炸,反坦克火炮的不断射出,德军不少坦克被炸成一
堆废铁。不过,在希特勒的强令下,德军坦克仍一辆接一辆地冲向苏军阵地。经过
一天激战,德军突破苏军主防线,攻人第二道防线,又向前推进了5 千米~6 千米。
7 月6 日,坦克攻击战仍在持续不断,德军坦克不顾一切向前突进,苏军则将数门
反坦克炮编成一组,集中射击目标,前面的反坦克组倒下了,后面的成员迅速补上
去。有一个苏军炮兵连,在连长伊基舍夫大尉的带领下,一天内消灭德军19辆坦克,
战到最后,全连官兵全都战死战场。
    会战的第一阶段,经过7 天烈焰冲大的血战,德军的攻击终于被阻止了。在这
一阶段的进攻战中,尽管德军突入苏军阵地达35千米,但兵力、兵器却遭受很大损
失。而这时,苏军却调集了包括6000余辆坦克在内的大军,准备进行反攻。
    7 月12日8 时,担负主攻任务的苏军第5 近卫坦克集团军开始进行反突击,数
百辆坦克呼呼啦啦地向普罗霍罗夫卡方向进攻,与此同时,德国调集的党卫军装甲
第二军也向普罗霍罗夫卡开进,两支坦克强军不期而遇,一场历史上从未遇到过的
坦克大战终于打响了,双方投入交战的坦克达1200辆。几乎同一时刻,在普罗霍罗
夫卡以南的尔扎维茨地区,苏联近卫坦克第二军等部与北上的德军装甲第三军遭遇,
两支队伍的300 辆坦克与自行火炮打得不可开交,双方同样势均力敌,苏军坦克数
量稍占优势,有850 辆,德军出动坦克650 辆,数量虽少,但重型坦克多,特别是
“虎”式坦克,对苏军威胁极大。
    最初,潮水般涌向苏军的“虎”式坦克令苏军手足无措,其大口径火炮和极厚
的前装甲几乎没有敌手,在远距离上,“虎”式坦克可以轻易地击毁苏军的T34 坦
克,而T —34坦克的火炮都奈何不了“虎”式坦克。紧要关头,苏军士兵似乎突然
间发现,“虎”式坦克笨重、速度慢,于是,苏军官兵决定与它展开近战,每当发
现“虎”式坦克,T —34坦克就开足马力,全速接近它,然后近距离射击,步兵反
坦克手也从各个方向,飞快地冲到“虎”式坦克跟前,有的干脆跳上坦克,用燃烧
瓶将它打着火。后来,苏军专门调来KV型重型坦克,用它来专门对付“虎”式坦克。
    苏军的反突击作战整整进行了一天,当夜幕降临时,德军已死伤二万人,只剩
下50辆坦克还可用于作战,完全失去了进攻能力。
    这场坦克大会战完全扭转了库尔斯克南线的战局,曼施坦因见势不妙,赶紧率
部退却。与此同时,北线的苏军则展开了大规模的攻势,在苏5 个方面军百万之众
的攻击下,德军不得不下令撤退。
    库尔斯克坦克大会战前后投入兵力达400 万人,火炮达60000 多门,坦克和自
行火炮达13000 余辆,飞机12000 架,德军30个精锐师被击溃,损失官兵50多万人,
坦克1500辆,飞机3700架,火炮3000门,从此,德军完全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