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车-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斯文·博格从战斗机飞行员单人操纵飞机飞行和射击的模式中得到启发,试图
设计出一套驾驶一火炮射击操纵装置,终于获得成功。这套装置的执行部件便是可
以控制车辆俯仰的可调式液气悬挂装置。
    无炮塔坦克1961年研制成功样车,1966年定型并正式投入生产,到1971年6 月
共生产同型车300 辆,他们给这种坦克取名为strv103 坦克,简称S 坦克,stry是
瑞典文stridsvngn的缩写,意思是坦克和战车。由于没有炮塔,S 坦克仅重39.7 
吨,最快行驶速度为每小时50千米,乘员3 人,主要武器为一门105 毫米线膛炮,
是世界上最早实现3 个乘员组的主战坦克。由于S 坦克直接固定在车体上,无需火
炮相对于车体上下俯仰,所以没有必要在炮尾的上下方留出足够的空间,这样也就
减少了战斗室的体积。S 坦克外型低矮,至车体顶部的高度为1 .9 米,至指挥塔
的高度为2。3 米,直到今天仍是世界上最矮的主战坦克。这样,坦克正面中弹面积
也相应缩小了,不易被敌方发现和击中,从而提高了战场生存能力。
    S 坦克的瞄准射击与一般坦克不同,而与战斗机相似。战斗机的武器固定在机
身上,随着飞机飞行来瞄准,也就是说,要对左边的敌机进行射击,驾驶员得将飞
机向左转,对准敌机。S 坦克虽然不能像战斗机那样一人操纵,但无论是车长,还
是驾驶员兼炮长,都可以单独操纵坦克进行战斗。它实现火炮瞄准的方法与战斗机
极为相似:靠履带的转向来代替炮塔的旋转,靠车体的上下俯仰来实现火炮的高低
俯仰。
    S 坦克这种将火炮瞄准、射击操纵和车辆驾驶操纵装置合为一体的办法使其能
在最有利时机和位置进行瞄准射击,从而能准确地射中敌目标,而且,它在瞄准和
射击时,始终以防护力最强的前装甲面对敌方炮火。为了完成这种将瞄准、射击和
车辆驾驶合为一体的方法,设计人员专门设计了一套驾驶一射击操纵装置,驾驶员
可以一边开车,一边使火炮概略瞄准目标。同样的装置在车长处还有一套,另有一
名机电员。从这里可以看出,在极端的情况下,哪怕车上只有一名乘员,也能完成
开车、瞄准、射击的任务。
    S 坦克的另一个独到之处是采用了可调式液气悬挂装置,有了它,驾驶员通过
操纵左、右手柄使车体前面抬高或降低,从而使火炮一起随之俯仰。火炮的俯仰角
为… 10~+12,最大高低瞄准速度为每秒钟 5度。S 坦克是世界上最早采用液气悬
挂装置的主战坦克,这种装置是专为S 坦克设计的。
    S 坦克还是世界上最先采用自动装弹机的主战坦克,从而省去了装填手。由于
火炮炮尾与自动装弹机的弹舱I 卜对着,故装弹人膛很方便。S 坦克火炮理论射速
为 10 发/分~15发/分,但由于火炮的精确瞄准稍困难,所以实际射速要低于这
一数值。
    S 坦克还有不少独到之处,比如,它较早采用了柴油机——燃气轮机联合动力
装置,较早采用了静液差速转向机构和离合器一制动器式转向机构这两种复合转向
机构等等。特别是转向机构,其中,离合器一制动器式转向机构用于急转向、转移
火力和概略瞄准,而由T 形杆操纵启动的静液差速转向机构主要用来实现小角度转
向和精确瞄准。
    不过,S 坦克也存在着不少致命的弱点,其火力转移和火炮精确瞄准精度远远
低于炮塔式普通坦克,不要说行进中的射击,就是静止中的精确瞄准,也不如炮塔
式坦克来得便利。正因为此,30多年来,再没有第二例无炮塔坦克出现。
    不过,我们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炮塔坦克定能扬长避短,步人
世界坦克的前列。
             战后第一代坦克的较量
    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互为盟国的同盟国内部出现了分歧,不久,以美国
和苏联为首的“两大阵营”出现了,冷战的帷幕悄悄拉开。
    于是,新一轮的军备竞赛在这两大阵营中展开了,作为“陆上猛虎”的坦克首
当其冲地成为美、苏军备竞赛的重要内容。
    战后,为了保持前苏联坦克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苏联最高当局命令由莫洛佐
夫领导的苏联坦克设计局全力研制新型坦克,他们在T —34坦克的基础上研制了一
种称为T —44的坦克,这种坦克装备85毫米口径主炮,不过,莫洛佐夫本人对这种
坦克也不满意,所以,很快就停产了。
    莫洛佐夫认为应进一步加大坦克主炮的口径,以增强坦克的威力,于是,他在
新研制的T —54坦克上采用了100 毫米口径火炮,1949年诞生的T —54坦克生产不
久,便取代T —34坦克,成为苏军坦克部队的主要装备。与T —34、T —44坦克相
比,T —54火力强,防护好,结构简单,便于大量生产,之后又出现了T —54A 、
T —54B 等多种改进型。
    由于T —54坦克性能优越,所以,莫洛佐夫设计局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对
T —54进行改进,推出T —55中型坦克。T —55中型坦克在世界上最先使用火炮稳
定器,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坦克行进中保持射击准确性的难题。T —55坦克还安装了
性能优异的防原子、防化学、防生物武器,可自动灭火,自动施放烟幕,是战后第
一代坦克中的佼佼者。除装备苏军外,T —54及T —55还广泛出口到华约各国及伊
朗、埃及、巴基斯坦、越南等40多个国家,总产量达7 万多辆,是世界上生产量最
多的坦克。
    面对苏联日益加快的坦克研制步伐,西方阵营的“领导”美国也不甘寂寞,美
国人认为要以“技术优势”弥补数量上的不足,先后研制了M47 、M48 等坦克,其
中尤以我们前面介绍过的M48 “巴顿”中型坦克最有名。
    1953年开始装备美军的“巴顿”坦克有A1、A2、A3、A4、A5等多种型号,总产
量达11700 多辆。20世纪50年代后,大多数西方国家和亚洲、非洲的不少国家和地
区都装备了“巴顿”坦克,其中,M48A2 首次配置了机械式计算机、红外夜视仪等
先进设备,M48A5 换装了105 毫米口径火炮,战斗全重增到48.8 吨,火控系统增
加了全像式测距仪、电子式计算机等,发动机功率也大大增加,最大时速增到48.
3 千米/小时,最大行程增至483 千米,M48 中型坦克一时间成了西方阵营中的主
力坦克。
    在战后第一代坦克中,T —54、T —55坦克是东方阵营中的主力坦克,M48 坦
克是西方阵营中的主力坦克。然而,很长一段时间,这两种坦克都无缘在预想的中
欧平原上直接厮杀,人们常常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战后两种主力坦克中,究竟
哪种坦克较优,是T —54还是M48 ?
    机会终于来了!1965年8 月,印度与巴基斯坦为争夺克什米尔爆发战争,双方
各有一个装甲师参战,印度军队装备的是苏制T —54坦克,巴基斯坦军队装备的是
美制M48 坦克。在激烈的交战中,100 余辆巴基斯坦M48 坦克被击毁于旷野。
    印巴战争使 M48坦克声名狼藉,使 TM4坦克名扬天下。一时间,大批订单雪花
似地飞向苏联,从而使T —54/55坦克成为坦克史上生产数量最多的坦克。
    实际上,M48 坦克远没有人们想像的那样无用,而T —54/55坦克更没有人们
想像的那样神奇。两年以后,T —54与M48 在中东战场上再次较量,人们终于发现,
T —54和M48 各有优劣,难分伯仲。这次,美国向以色列提供了约1000辆M48 坦克,
以色列对M48 坦克的火控系统及传动装置等进行了部分改进。
    当时,以色列的对手是埃及、叙利亚、约旦等几个阿拉伯国家,这之前,苏联
向这几个阿拉伯国家提供了大量军火,其中有2300多辆T —54/55坦克。
    应该说,无论从兵力上看,还是从装备上看,以色列当时均处于劣势,为先发
制人,以色列国防部长达扬向内阁提出了进攻西奈半岛的作战方案。达扬曾任以色
列装甲部队指挥官,精通装甲战术,多谋善断,人称“独眼将军”。1967年6 月5 
日凌晨,以色列空军突袭埃及10多个机场,300 多架埃及作战飞机来不及起飞,就
在停机场或跑道上被炸毁了。取得制空权之后的以色列地面部队,以600 辆M48 坦
克连夜向西奈半岛发起猛烈进攻。
    面对以色列的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