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车-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卡车装成坦克跑来跑去,不断开炮射击,使日军以为苏联要全线进攻,精神紧张。
但时间一长,日本人也习以为常了,许多将军去后方休假,不过,日军所有重点部
队都部署在正面一线。
    日本逐渐松懈了的8 月20日早晨5 时40分,苏联的大炮开始怒吼,100 架战斗
机和150 架轰炸机突然飞临日军阵地上空,实施密集轰炸和扫射。45分钟后,又进
行了一次急风暴雨般的扫射。经过3 个小时的炮击和空袭,日军前沿的观察所、通
信线路和炮兵阵地均被摧毁。8 时45分,随着红色信号弹的升起,苏联红军在高音
喇叭播放的《国际歌》的伴随下,从南、北、中三路同时发起了进攻。
    南路集群以第8 装甲摩托旅为先导,承担主攻任务,迅速突破敌翼侧后,实施
快速迂回,第二天即与第6 坦克旅一起突入到敌人后方,取得了突然袭击的战功。
但是,北路集群却遭到日军顽强的抵抗,双方进入拉锯战状态,伤亡很大,而一旦
北路无法与南路一同合围,全歼日军的计划就要落空,朱可夫当机立断,命令预备
队——第9 装甲摩托旅在21日编成快速集群,支持北路集群。
    23日,苏军第9 装甲摩托旅迂回到敌人后面,与伞兵旅一起对日军形成合围之
势。至此,日军被朱可夫的498 辆坦克、385 辆装甲车及500 架飞机完全包围了起
来。驻满洲里的日军企图从外打破包围圈,结果被击败。包围圈里的日军被苏联坦
克分割成许多块。
    29日,日军获州中将见大势已去,只得命令立即组织突围。日军利用沙丘、山
岗、凹地、芦苇地顽抗,但由于被分割,战斗变成小股部队的角逐。31日,残余的
日军每人手中拿着一颗手榴弹拼命向苏军冲击,才打开了一条血路,逃出2000来人。
在这次战斗中,苏军以伤亡1 .8 万人的代价,消灭日军6 .1 万人。
    这次战役由于朱可夫合理地使用了坦克装甲车辆和空军力量,使得这次战役进
行得干脆利索。可以这样说,这次战役是苏制T —26坦克大显身手的一战,也是朱
可夫一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从此,他躲开了罗网,并平步青云,被授予大将军衔,
很快出任苏联最重要的军区——基辅特别军区司令,一年半后,他担任了苏军总参
谋长。在他的倡议下,苏联组建了20个机械化军,为日后大败德国法西斯奠定了坚
实的基础。
             轻视坦克导致法国战败
    尽管法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是赢家,但其实只是险胜或惨胜。法国陆军在第
一次世界大战初期饱尝了机枪、速射炮。堑壕和铁丝网之苦,在1916年凡尔登之战
又体会到阵地战的优越性,接着又目睹了英军在索姆河遭杀戮的惨景,加之法国青
壮年在战争中死伤太大,法国军方和整个社会都认为法国不能再承受第一次世界大
战那样惨重的人员损失。
    法国人一直对德国东山再起极为警惕,又认为坦克只能作支援步兵之用,而步
兵在机枪、速射炮、堑壕、铁丝网面前又无能为力,整个战略思想和国民思潮从第
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崇尚进攻变为战后的强调防御。于是,法国政府从1920年~1935
年间,耗费巨资在法德边界修筑了一条著名的马其诺防线。
    马其诺防线是由钢筋混凝土工事构成的复杂防线,有碉堡、炮位、观察哨、地
下仓库、隧道、医院、食堂、浴室、健身室等设施,每英里造价200 万美元。马其
诺防线从法、德、瑞士边境的巴塞尔附近开始,沿着莱茵河延伸到法国、比利时、
卢森堡交界附近的隆吉永,长达390 千米。防线以北是山高路险、道路崎岖的阿登
森林地区,之后就是比利时。
    当时,法国各界普遍认为:“坦克和飞机不能使战争发生根本的变化,法国的
安全维系于要塞所支撑的绵亘防线。”可以这样说,马其诺防线既是法国军事工程
师智慧的结晶,更是法国军队锐气丧失的体现,也是法国国民意志颓废的产物。法
国当局将大量的兵力分散布置在漫长的防线上,企图凭借这坚固的防线阻止德国法
西斯的进攻。
    应该说,法国军方最大的失误并不是建造马其诺防线,而是对坦克装甲部队的
忽视。他们只看到早期坦克的缺陷和当时技术的困难,而忽视了技术进步和装甲部
队强大的突击作用。当然,法国军民中也不乏像富勒、利德尔·哈特那样的装甲先
驱。法国坦克之父让·巴波蒂斯·埃斯蒂思,早在1921年的演讲中,就把坦克从战
术武器提高到战略武器的高度来认识。一位名叫保罗·安德烈·梅斯特埃的将军,
竭力呼吁建立拥有摩托化炮兵的装甲部队。1927年,一位名叫杜蒙斯的上校在法国
高等军事学院的讲台上曾呼吁建立装甲军,认为应该用装甲军攻人敌纵深制造惊恐,
把敌人的指挥体系打乱,切成碎片。后来成为法国总统的戴高乐当时也认为,“陆
军的核心应是6 个师,这6 个师完全摩托化、履带化、部分装甲化,其前后方的组
织结构、保障、补给自成一体,能够独立作战,完成一系列的战斗。”
    然而,这些呼吁在法国国内竟无人理睬,法国国内从政界到军界,都不知道装
甲机械化部队对堑壕战的优势地位,更不知道装甲部队的高速推进会给整个战略防
御带来何种影响,他们一心只想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堑壕战,想着凡尔登之役的荣
耀。他们没有想到,自己的防线纵深是多么小,战略预备队是多么少,特别是自己
的装甲力量是多么薄弱。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法国军队一半以上的装备
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旧装备,坦克中有一半以上是旧式轻型坦克,反坦克炮和
反坦克武器不仅数量少,口径也极小,有的师只有8 门47毫米的小口径战防炮,不
少师甚至没有装备防空武器。而且,由于贝当、魏刚等人的坚决反对,法国装甲部
队直到1934年才正式建立。1940年 5月,感到了一定威胁的法国政府才开始进行机
械化师的组建工作,但仍仅编成了3 个轻型机械化师和4 个装甲师,大部分坦克仍
编成独立坦克营,分散在各个集团军中。
    1940年5 月初,就在德国人入侵法国的前几天,法德边境依然一片祥和,工人
们每天依旧忙忙碌碌地上下班,农民们每天依然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劳作,学生们更
是蹦蹦跳跳地上学堂,莱茵河两岸的火车依旧“突突突”地冒着白烟跑东走西,人
们丝毫也没有想到,战争已像魔鬼一样向他们扑来。
    在法国人无忧无虑地劳作时,相邻的德国已开始磨刀霍霍了。希特勒命令从波
兰和德国中部调集136 个师、3000多辆坦克、4500多架飞机,悄悄地向西部边境转
移。而这同时,以希特勒为首的德国人却施放和平烟幕,向法国人发出了“和平倡
议十一条”,而且,德国人还故意让一个带着所谓“绝密”文件的作战科长“因气
候恶劣”而迫降于比利时,法国人将从作战科长身上缴获的“绝密”文件当宝贝样
作了一番研究后,得出了一个快乐万分的答案:德国人将按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
史里芬计划》来进行进攻,法国这次不在德国人的进攻目标内,法国人于是彻底放
下心来,这支多年曾跟随拿破仑征服了欧洲大陆,又经历了凡尔登炼狱锻炼的强劲
之旅在战前几天仍无任何备战的迹象,阵地上冷冷清清,除了足球赛显得热火朝天
外,没有任何活动。可前线的单调无聊时间只靠踢足球又打发不了,于是,不远处
的烟花巷自然成了青年士兵最爱光顾的地方,从而导致了性病的迅速蔓延,当时,
法国卫生部门不是研究如何救治伤员,反而投入大量人力研究如何治愈性病。
    一边是全力备战,一边是歌舞升平。这场战争根本不用打,人们就会猜出胜败
输赢。
    1940年5 月10日4 时30分,德国人进攻西欧的行动全面打响。德国空军首先对
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北部的72个机场进行了狂轰滥炸,从而全面夺取了制
空权。空中轰炸的硝烟还未散去,希特勒又下令在毗邻法国的荷兰、比利时后方实
施空降,一举占领了一些重要的港口和机场。一个小时后,德军地面战争从三路打
响:A 集团军下辖64个师,在亚深至摩塞尔一线担任主攻;B 集团军下辖28个师,
在亚深至荷兰、比利时边境一线担任助攻任务;C 集团军下辖17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