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们是冠军-第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朋友有些奇怪:“咦,你不去吗?” 
  “现在不去。”邱素辉把报纸摊开,“不过以后我会来的。对了,你知道现在那些俱乐部的青年队缺人吗?” 
  “中国的?” 
  “废话!” 
  邱素辉本来确实希望一回来就进足协的,先从国奥队助理教练干起,凭他的名字和执教经历应该不成问题。现在听到卡卡竟然是张俊、杨攀的同学时,他突然改变了主意。现在这批国奥队的队员他有所了解,但是他觉得只凭这些球员要想冲出亚洲,无异于痴人说梦。他想中国这么大,总还有一些像张俊杨攀那样没有被发掘出来的钻石,他现在就想去把他们一颗颗给挖出来。不过这个计划不能执行得太长时间了,现在的国奥队就像某个人的嫡系部队,他就算挖出再多的钻石,也很难融进国奥队。他始终是要做上国奥队主教练的位置的,那个时候,他会来一次大换血,国奥队75%的人都要换,而新进来的人就是他在中国那些足球俱乐部青年队中发现的球员,也是中国冲击雅典奥运会的主力。 
  这个过程不能太长,一年,顶多一年,他必须当上国奥队主教练,否则中国将失去一批优秀的球员,也将失去一次大好机会。 
  “中国的俱乐部啊,我现在也不大清楚,不过上网去查一下,应该能知道一些情况。”朋友回答道,“不过,我给你一个忠告。不要去找那些甲A球队,他们这个时候不大可能缺什么青年队教练。相反那些低级别的俱乐部,因为缺乏有效的监管,出现职位空缺的可能还有点。” 
  “低级别?”邱素辉看见报纸上有这样一行字:“河南中原俱乐部青年队主教练因为带队成绩不佳而被俱乐部董事会解职,目前青年队由原助理教练暂时代替执教,备战明年开始的全国U21足球联赛……” 
  这句话是在报道河南队备战下一轮甲B联赛是顺带提及的,只是一个很普通的报道而已。但是邱素辉却像一条老猎狗一样,嗅到了某种让他激动的气味。 
  邱素辉把报纸合上:“不用上网查了,帮我订大后天到郑州的机票,看过我爸妈后,我去河南。” 
  “河南?” 
  “对,河南中原俱乐部。我要去那里。”邱素辉笑道。 
  王建业有些吃惊的看着眼前这个人,他的简历上写的名字是“邱素辉”。只要关注中国足球二十年的人都会听说过这个名字,八十年代中国足球的神童、天才、希望。王建业搞足球近十年了,看球也二十年有余了,不会没有听过这个名字。他的因伤过早退役是中国足球的一大损失,然后他就像人间蒸发了一般,再也没有什么消息。没想到十几年后,这个曾经的传奇人物正坐在他面前,希望得到执教青年队的工作。 
  如果他简历上所写的执教经历都是真的话……王建业咽了口口水,那他去国家级球队执教都没有问题。但是那些经历都是真的吗?荷兰阿贾克斯青年队助理教练;比利时安德莱赫特青年队助教;法国南特青年队助教;法国波尔多青年队助教;苏格兰凯尔特人青年队助教;德国弗莱堡青年队助教;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红星青年队助教;意大利切沃青年队助教;葡萄牙本菲卡青年队助教…… 
  王建业有些眩晕,一个个都是有名的俱乐部。在阿贾克斯青年队担任范加尔的助手,把阿贾克斯带上全荷青年联赛冠军宝座,光这一条经历,他就够资格做中原青年队的主教练。他决定再确认一遍:“邱先生,您真的想担任我们俱乐部青年队的主教练?” 
  邱素辉点点头。 
  “那么,邱先生,我们河南人比较实在,我就给你直说了吧。你的大名我早有耳闻,但是你的那些执教经历……说实话,我是完全不了解的。”王建业看着邱素辉,邱素辉能看得出这个中原足球的掌门人身上的一种气势,能够在中国足球这个大染缸里面打拼近十年而不倒的人,自有他不简单之处。邱素辉在来之前,专门找资料了解了一下这个中原俱乐部的老总,绰号“王大嘴”,就是因为他曾在报纸上写文章披露一些中国足球的内幕,探讨过中国足球的出路,因此得罪了不少圈内人。1998年,河南中原从甲B降入乙级,也可以说是这原因造成的。也许很多人还记得1997年河南队的罗马尼亚外援尤里安在输球后对着摄像机做的一个数钱的动作:“中国足球too money,河南足球no money!”这已经成为人们回忆甲A时不得不提及的一个经典了。 
  邱素辉鄙视不少中国足球的圈内人,但是他对于眼前的这个河南人还是充满了敬意的。中原俱乐部成立于1994年,是河南唯一的职业足球俱乐部,也是自1994年中国足球职业化以来坚持到现在的为数不多的俱乐部之一。曾两次遭受降级的厄运,但随即又在次年重返甲B。他们以良好的精神风貌,赢得了足球圈和全国球迷的尊重,被誉为是中小俱乐部良好运作的典范。 
  “是的,我可以理解。我十几年来一直在欧洲,很少回国,。而且也没有什么新闻传出,等于说我是隐姓埋名了。不过我来这里就是为了向中国足球证明我的能力。”邱素辉答道。 
  王建业点了点头:“虽然我并不了解你的那些经历,不过我相信你的名字!”王建业向邱素辉伸出了手,“欢迎你来中原俱乐部青年队担任主教练!俱乐部将尽力支持你的工作!” 
  邱素辉也伸出了手:“感谢您的信任,我不会让俱乐部失望的。” 
  两只手紧紧握在一起。 
  这一天是2002年10月31日,邱素辉在郑州找到了他在中国的第一份工作,也接近了他心中那答案一步。 
  当天下午,双方就把合同签好了。合同期限四年,与成绩挂钩。邱素辉对这份合同感觉很复杂,应该说,他是希望签一年的合同的,那样到时候好走人,但王建业认为一年太短了,不利于球队建设,所以只好签四年,毕竟人家是老板。邱素辉也觉得时间长才是对的,青年球员的培养确实需要时间,但冲超在即,即使是像河南中原这样的中小俱乐部也想下个赛季打出成绩进军中超啊,俱乐部董事会把青年队的成绩也作为了一个砝码…毕竟在中国足协的冲超要求中;青年队的配套设施和成绩也作为了一个考察条件…所以又把成绩好坏与合同年限直接挂钩写进了合同。 
  这真是一份奇怪的青年队教练合同,乙方为自己以后的利益考虑希望签一年,但甲方认为青年队建设需要时间,还是签四年好。可是,甲方又要因为冲超,需要很快出成绩,急功近利的搞青年队建设。乙方认为这样做是不对的,但是却很符合他本来的利益,毕竟,中原只是他的一个跳板。 
  双方的利益全都纠缠在了这一张白纸黑字的合同上了。 
  第二天,邱素辉正式走马上任,成为了中原俱乐部青年队的主教练。俱乐部召开了一个小型新闻发布会,对省内一些媒体宣布了青年队的主教练由原中国国家队的球员邱素辉担任,而代理教练胡力仍然担任助理教练,教练班子的其他成员不变。 
  胡力在交接工作的时候对邱素辉说:“我想俱乐部应该对你说了,他们很重视明年U21的成绩,因为这间接影响到了俱乐部的冲超。你的前任就是因为战绩不佳而被解职的。所以尽管你曾经是一个很有名气的球员,但未必就能成为一个成功的教练,即使你在国外如何成功,也未必就能在中国成功。” 
  邱素辉觉得这个助理教练很坦诚,这恐怕也是为什么他只能做助理教练,做不到主教练的原因吧。“噢,为什么?”他明知故问。 
  “国外的足球环境和国内完全是两码事,你有在国外辉煌的执教经历,既是你成功上任的优势,也很可能成为你的劣势。啊,这么说你不要介意,我没有其他意思。”胡力笑了笑,他是一个五十多岁的河南人,在中原俱乐部干了五年,却一直是一个助教。 
  “你说得很有道理,不过,我来就是要取得成功的。我想,这个信心我还是有的。”邱素辉笑道,“你把所有球员的资料都给我,过两天我会返还给你一个重点培养的球员名单。另外,王总已经同意我全权负责一切与青年队有关的事宜,因此不需要什么事情都需要获得董事会的同意了。”对于自己工作职责内的东西需要有绝对的权力,这是邱素辉做教练很看重的一个东西,他认为如果自己在执教球队的过程中还需要被一些外行来说东道西的话,他宁肯不干,也不受这个鸟气。 
  “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