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3828-抗战狙击手-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本兵的战斗队形痉挛了一下。    
    恰好这时,51师的八二迫击炮也发话了。一排炮弹从战壕的上空飞过,除了几发偏了一些,其余的都落在了日本兵的队列中。田野中腾起了团团烟尘,中间夹杂着土黄色的碎布条。    
    连长抓住时机跳出战壕。这时他手中已经换上了一支上好刺刀的中正步枪。他将刀尖向前一甩,嘶哑地呼喊起来:    
    “弟兄们!冲!”    
    【八二迫击炮——当时国民革命军主力部队,普遍装备的是二十年式八二迫击炮。该炮由中国的金陵兵工厂生产,由法国的Brandt八一式迫击炮仿制而来。    
    该迫击炮为曲射火炮,弹道弯曲。】    
    这个漂亮的反冲锋刚打到一半,田野里突然响起了歪把子机枪的嚎叫。冲在前面的几个弟兄沉重地倒了下去。连长的左肩膀也挂花了。    
    其余的战士迅速卧倒。    
    “奶奶的!哪个去把鬼子的机枪敲掉?”连长卧在土里,捂着左肩的伤口,大声地问。    
    【歪把子机枪——正式名称是“十一年式轻机枪”,由于该枪细长的枪颈向右弯曲,故得名“歪把子”。它是当时侵华日军主要装备的轻机枪。该枪口径6。5毫米,全枪长1100毫米,全枪重10千克,初速756米/秒,表尺射程1600米,理论射速为500发/分钟。    
    该枪结构怪诞,供弹系统设计复杂,人机工程性相当差。】    
    萧剑扬应了一声,把枪抱到怀里,一个侧滚,滑到旁边的一个弹坑里,然后又迅速地爬进了另一个更大的弹坑。    
    刚入伍时的那一通埋头苦练,这会儿看出了意义。    
    他在弹坑里慢慢地探出脑袋,仔细地观察了一下。透过被炮弹炸得东倒西歪的稻秆儿,他发现左前方一条田埂上,一挺歪把子正起劲儿地吐着火芯子。机枪的后面,是两个顶着钢盔的小脑袋。    
    萧剑扬把枪伸出去,用准星点住了目标。这情形不禁使他想起了一个画面——小时侯到秋后的花生地里,用小围枪打田鼠。    
    枪响了。一只日本田鼠耷拉下了脑袋。旁边的另一只抓过机枪,刚想接着射击,萧剑扬又干净利落地让他歇着了。    
    卧倒的弟兄们一跃而起,继续向前冲去。    
    鬼子的又一次冲锋被打退了。


第一章 初战淞沪第一章 初战淞沪(7)

    (十一)    
    见两次冲锋没什么进展,日军进一步加强了对这段战线的炮火轰击。又有六架敌机出现在了阵地上空,轮番投弹、扫射。    
    萧剑扬趴在残破的战壕里。不远处躺着两名战友的身子,右边一个的脖腔上只留下了半颗脑袋,左边的一个不见了右臂——那只右臂此刻正安静地浸泡在萧剑扬身边的泥水中,手里还攥着一枚木柄手榴弹。    
    战壕底部的泥水已由土黑色转为了暗红色,而且变得粘稠起来。浓烈的血腥味在战壕中弥散,再混合上呛人的硝烟味,让人感到呼吸困难。    
    敌机飞得很低,从容地进行着各项攻击,似乎它们参加的并不是实战,而是一场例行的演习。    
    萧剑扬恨得牙根子直抽,他真想爬起来给这几个长翅膀的来上两枪。可部队在战前下过死命令:严禁对空射击。    
    他重重地吐了口气,一个念头在胸口翻滚起来,使他感到非常憋闷:    
    俺们的飞机在哪里?!    
    还没到中午,连长就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    
    他的305团1营2连,事实上已经不存在了——全连原有一百五十六名官兵,现在还有战斗力的仅剩下三十一人。原有的九挺轻机枪,现在能打响的只有一挺。    
    这时,作为第二梯队的3连赶上来增援。随他们一起来的还有一名传令兵,带来了上峰的命令——所有一线部队,一律不许后退半步,死守阵地。凡有临阵动摇之情形,必以军人连坐法处治。    
    连长一把推开给他包扎伤口的医护兵,站了起来:    
    “娘的!费不着‘连坐’!老子没想活着离开这儿!”    
    连长看了一眼又被炸得不成样子的战壕,用黯哑的嗓音下了一道命令——把咽了气的弟兄们的身子抬到战壕上沿,垒成几段临时的胸墙。    
    【胸墙——修筑工事的时候,用泥土或石头筑成的用以保护士兵的防护墙。一般位于战壕、掩体的上沿。】    
    活着的士兵们默默地待在一旁,没有一个动手。    
    “妈个巴子!磨蹭个啥!”连长急了,眼睛里涨满了红红的血丝。    
    “执行命令!鬼子马上又要进攻了!”    
    萧剑扬跟几个同伴一块儿喊了起来:    
    “连长!俺们宁可叫鬼子打死,也不能用弟兄们的身子……”    
    大伙儿的嗓子都哽住了。    
    连长没有瞧他们,眼睛直勾勾地注视着远方,喃喃地说了一句:    
    “要活!只有活着才能让鬼子死!”    
    命令终于得到了执行。坑坑洼洼的战壕上方,出现了几段新的胸墙。黄绿色的墙体上,有一滩滩暗红色的斑块儿,像一张张呐喊着的脸。    
    日本人的炮击又开始了。    
    萧剑扬蜷着身子,脑袋倚在一段新垒的胸墙上,那是两名弟兄的躯体。他似乎感到,仍然有几丝未凉的体温,从其中的一副躯干上散发出来。    
    一股浓烈的异味从胸墙上弥散开来,像新鲜内脏的气味。    
    现在他的黄绿色军服上除了土渍就是血迹,有战友的血,也有自己的血——一块弹片划破了他的左臂。    
    胳膊上的伤倒不是很重。但不知为什么,他觉得脑袋发木,心里也麻麻的。    
    他摸出一发子弹,用尖尖的弹头使劲儿地在手背上扎了几下,然后将它放在手心里,攥得紧紧的。    
    突然,萧剑扬听见从头顶传来了一种“嗷……”的声音,同时感到脑袋上方的空气在抖动。他这是第一次上正规战的战场,还没有学会听炮弹飞行的声音来判断弹种和弹着点,因此并不知道,一枚大口径炮弹正向他的身旁砸落。    
    但是凭着本能,他也觉察出了,一股死亡的气息正向自己包围过来。    
    他下意识地闭上了眼睛。    
    (十二)    
    萧剑扬觉着身子下面的土地震了一下。    
    咦?咋没有炮弹爆炸的声响?也没有气浪扑过来?    
    过了一会儿,萧剑扬闭着眼摸了摸身上的胳膊腿儿,还好,哥儿几位都没挪窝。他再把眼皮撑开半条缝,四下里瞅了瞅——没什么异常,只瞅见身旁几尺外一张绷得刷白的脸。那是3连的一名下士。    
    再仔细瞧瞧,原来在他俩的身子之间,出现了一个脸盆大的地洞。    
    大难不死的悸动,加上抑制不住的好奇心,促使萧剑扬等鬼子的炮击一停就爬了过去,用工兵铲起劲儿地挖起来。洞很深,萧剑扬向旁边的那位下士招了招手——兄弟,帮把手吧!    
    两个人从土里刨出了个没响的炮弹头,足有小冬瓜般粗细。黑黢黢的弹体上还有几个汉字——昭和十二年。    
    萧剑扬啐了口唾沫,心里骂道,闹了半天,原来碰到个大日本蝗军的瞎鸡巴弹!    
    【淞沪会战期间,日军的炮弹常出现“哑弹”的情况。比如国民革命军第98师294旅旅部附员龚传文、上海保安总队第2团第2大队重机枪中队队长杨俊,都曾亲身经历过类似的情形。    
    昭和十二年,即公元1937年。】    
    仗打到下午,增援来的3连也伤亡殆尽了。


第一章 初战淞沪第一章 初战淞沪(8)

    这时,传来了糟糕的消息——右翼友邻部队的阵地被日军突破了。    
    由于国军阵地布设得像一条线,缺乏纵深配置,因此一旦一点被突破,整个防线都动摇了。    
    传令兵又上来了,带了新的命令——前沿各部队收缩后撤,向罗店镇内转进。    
    连长斜靠在战壕里没动,吃力地往驳壳枪里压入最后十发子弹。他又一次负了伤,右腿被炮弹炸断了,断口处露出了白色的骨头碴子。    
    【驳壳枪——中国又称“盒子炮”“自来得手枪”,其正式名称是毛瑟军用手枪(MauserMilitaryPistol)。德国毛瑟厂在1895年12月11日取得专利,次年正式生产。由于其枪套是一个木盒,因此在中国也有称为匣枪的。】    
    萧剑扬跟几个弟兄过来要抬连长,他平静地摆了摆头:    
    “你们撤吧。我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