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隐相-第1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凭借着之前春明园新进士赐宴后被选为“探花使”遍游京中名园采摘名花的惹眼荣耀,崔湜的才名与长相漂亮的美名甚至远远超越了士林,在普通百姓之中也流播极广。

算算这崔湜从河北道定州博陵进京不过两个月时间,便已名动神都,且这名声还在不断上扬,不断由神都向整个天下流播开去。若论其崛起之速,在年轻一辈士子中声名之大,与去年彗星般崛起的唐松实有一拼。

而且这崔湜相比于去岁的唐松,更有着几条绝大的好处。

一者,去岁唐松扬名是起于市井,借助沈思思与如意娘的大花魁之争迅速崛起,其才名主要是在民间普通百姓中得到认可。士林内却是颇有争议,尤其是那些个诗坛霸主们,即便在唐松声名最盛的时候,这些人也没为唐松说过一句好话。

诗坛盟主们不予认可。这就使得唐松获得的才名有些虚浮落不到实处,质疑者仍众。

与唐松截然不同的是,现下风头正劲的崔湜却是获得了士林以及民间百姓的共同赞誉。尤其是在那些个诗坛耆宿纷纷在不同场合大力肯定,乃至是夸赞了崔湜之后,这位崔门新锐的声名就有了无比坚实的根基,且凭借这一根基更增了高扬的势头。

苏味道力挺崔湜,崔融称赞崔湜,甚或文章四友中素来不夸人的杜审言都在某个公开场合说了“崔湜有诗才,堪称少年一代中俊杰人物”的话。若非李峤已被远窜琼州,就是整个文章四友力推崔湜的格局了。

文章四友之外,沈佺期也对崔湜赞誉有加,据说就连仍在牢中的宋之问也将崔湜一番好夸,因流传出来的这些夸赞之语实在太过肉麻,以至于很多人都不敢相信。

至此,当今诗坛最顶尖的七人中,除了远窜的李峤和不喜欢崔湜诗风的陈子昂之外,其他五人俱都合起力来共推崔湜上位。

文章四友及沈宋已是如此,这就更不说那些个诗名稍逊的耆宿了,一时间,凡是在神都士林间提及崔湜,这些个前辈诗人几乎是众口一辞的就是一个字:夸!

更可怖的不仅是士林,便是皇城,乃至整个权贵圈子对这个粉嫩新人也是同声夸赞。秘书监夸,国子祭酒夸,六部好几位主官夸,三省中有人夸,就连政事堂也有一两位相公提到这个崔湜时点头说了两句“不错,不错”

这声势,这阵仗,这众口一辞的肯定,一年前的唐松真是拍马都比不上啊。一个最直观的变化就是,进来神都各酒肆歌女乃至兴艺坊各伎家们唱唐松那曲子词的已经渐渐减少,唱崔湜歌诗的却是越来越多。

除这一款之外,崔湜相比于唐松还占着别的优势。譬如他是正宗的进士出身,还曾出任新进士中仅有两个名额的“探花使”。唐松却连进士都不是,唐人重进士可不是假的。

再譬如崔湜扬名凭借的是诗,唐松却是曲子词。唐人重诗那也不是假的。

再加上崔湜无论走到那里参加文会诗会都会带上十来个同榜的新进士,众星拱月,一枝独秀。

总而言之,如今的崔湜已在各种合力之下光耀璀璨的崛起。随着他的声名大振,不仅渐渐抹去了前些时因崔莅之事给博陵崔门带来的不利影响。且使崔湜本人俨然有了诗坛年轻一代领袖的气象。

甚或现在就有不止一人放言:长则二十年,短则十余年之后,崔湜必为诗坛执牛耳人物。

听着外面那些个士子酒客们满带艳羡的议论,雅阁中的贺知章带着浓浓酒气叹道:“嘿,第一世家,博陵崔氏果然不同凡响”

唐松依旧在小口的呷着河东葡萄酿,闻言,但只一笑而已。

议论完崔湜,外面就说起了近来神都士林的另一件热闹事。继苏味道率先放言痛批曲子词为伶工乐人们不入流的东西,读书士子沉迷于此便是自甘堕落之后,相继就这一问题发声的人越来越多,发声人在诗坛与政坛的地位也越来越高。

诗坛耆宿们附和苏味道,皇城里有人应和苏味道,譬如前面夸赞过崔湜的秘书监监正郑子仪,譬如执掌国子监的卢祭酒。到最后,就连那些一辈子也没写过一首诗的顶级权贵们都开始就这个他们本来不会感兴趣的问题发表言论了。

总而言之就是一个字:批,痛批!且越批越狠,话越说越重,也越来越出格。

虽然这些批评里并没有直接点名,但当世写词的人本就极少,正规士人出身的几乎一个都没有。方今以曲子词扬名的就仅有唐松一人,如此情况下,又何须点名。

耳听外边的议论中转述出国子监卢祭酒说以文观人,文如其人,读书士子沉迷于曲子词不仅是辱没士林,更是才不堪大用,似这等人断不能入朝堂以免败坏政风的话后,贺知章再次长叹了一口气。

“大人当日真不该填了这些曲子词出来,以致今日遭人如此诟病”这句说完,贺知章蓦然眼神一亮道:“以大人之才,何不再作几首好诗出来,压一压这股邪风”

“便是作再多好诗,也抹不掉这段曲子词的经历吧”

贺知章闻言,神情一黯。是啊,只要这段曲子词的经历在,便是写出再多的好诗又有何用?

见他如此,唐松淡淡一笑,“我且问你,那几首曲子词究竟如何?”

“确乎是好”

“我再问你,那几首曲子词早在去岁就已广为流传,为何当时无人批驳,现在却如此群情汹汹?”

“大人的意思是……”

唐松没说什么,只是迎着贺知章的眼神点了点头。

“某原以为苏侍郎挑起这个话题只是一己之私,却没想到……”

闻言,唐松哈哈一笑,“无心插柳啊,今岁前后两次科举中某得罪人的太多了些”

“是了,那秘书监监正郑子仪乃是荥阳郑氏出身。国子监卢祭酒则是范阳卢出身,恰与博陵崔是同气连枝”言说至此,贺知章再次啧啧叹息起来,“这下子他们可是抓住大人的痛脚了”

“诗与词不过都是文字的组合罢了,何以词就不如诗?”

“这当然不同”贺知章随口说了一句后,才觉出不对,歉意的笑了笑后才接着道:“曲子词文辞虽美,然来来去去都是在男女私情上打转,甚或还多好写闺阁风月之事,境界如此之低,如何能与诗相提并论?”

词在发展前期,乃至于到北宋时的地位也长期不高,其中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境界太低。贺知章此言并不错,唐松心中也清楚,是以听了他这话之后,但只点点头也就没再多问。

倒是贺知章复又旧话重提,言说自前朝以来越是在诗坛享有大名者在仕途就走的越顺越高,这文坛地位与仕途中的地位其实紧密相关,一并举了虞世南与上官仪两位太宗及高宗朝的宰相为例证。随后又难免担忧唐松如今遭人如此贬抑,将来仕宦途中必然会吃亏甚多。

“无妨,此事自有办法”

听唐松这话,贺知章愁眉苦脸的抬起头来,“能有什么办法?总不能将那些曲子词再收回来吧?”

唐松扬手间将樽中如血一般的河东葡萄酿一饮而尽,随即站起身来,“天色也不早了,走吧”

第二天,贺知章正式履任。坐在正堂书几后发呆的唐松见他来了,起身道:“今日你也不用做什么事,也无须守在这里,且到皇城中随意走走看看,探听探听朝中的动向来即来报我”

“是”一脸疑惑的贺知章转身走了。

唐松心下其实一直挂念着昨日弹劾诸武,并请迎回庐陵王的那几本奏章。当时他可是亲眼目睹武则天对此非常生气,并立即召回了在白马寺思过的武承嗣。

这么大的事情断然不会没有后续,无奈他如今在皇城中太不受欢迎,又没有耳目,就是想打听也打听不出什么东西。但贺知章就不一样了,此人不像他这么惹眼,性格又很四海容易交朋友,加之在皇城里还有一些同年,即便打听不到太重要的消息,一般的情况总还是能问出一些的。

放走贺知章,唐松便重又陷入了发呆般的沉思中。控制世家门阀,这么大一篇文章,却从何处入手才好啊!

贺知章这一去就是大半天时间,直到下午皇城快要散衙时才回来,不过他毕竟没有瞎晃,终究是带回来了一些有用的消息。

除了那几本奏章之外,这两天来陆续有大臣进言此事,弹劾武攸宜、尤其是武三思的人越来越多,众口一辞要求召回梁王,彻查三阳宫督建之事。

在这一过程中,武则天只是听着看着,没有任何表态。

“文昌左相可还朝了?”

“回来了”

“他可有什么举动?”

“没听说”

唐松站起身在公事房中走了两圈儿后复又问道:“当前弹劾诸武的人中,以谁地位最高?”

贺知章闻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