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隐相-第2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倒不是他太过于看重名声,实在是这个世界的规则里有一个好声名不管是在官场还是士林都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好名声在某些时候就是旗帜,就是号召力与影响力。而声名一损,搞不好就是一辈子的笑柄,再想弥补回来可就千难万难了。

第二,他若有心要在职事官上搏一搏的话,又该怎么搏?该怎么绕过年龄与资历这个最大,也是最容易让人诟病的短板?

搏还是不搏?进还是退?唐松静静的坐在公事房中不断盘算着这个纠结的问题,【。52dzs。】一时却又难以决断。

惜哉陆元方相公早在半月之前便因身体的缘故不得不回府卧床静养了,而上官婉儿一时又不便出宫,使得唐松想找个完全信得过的人请教一番也不能够。

就在这纠结之中礼部来了人,言说从明天开始,请他往礼部演礼三日,以备参加四日后的大朝会。

这是新朝的第一次大朝会,许多事情也该尘埃落定了!

第二百零四章 新鲜出炉小侯爷

古代新天子登基是个很麻烦的事情,即便李显手上有那份弄假成真的“武则天遗诏”也少不了要走很多程序。首先三辞三请便少不得,尽管心底巴连不得赶紧当皇帝,但新帝若不辞之再三不足以显示胸怀,百官若不三请,不足以彰显新帝身负天下民望之重。

除此之外,尚有祭祀天地神灵,宗庙先祖等诸多事项,林林总总让人眼花缭乱。好在李显这一遭是在非常状况下继承帝位,为省得夜长梦多,许多个程序能免就免,不能免的也是能简就简。加之此前唐松因品秩太低又没有资格参与其中,就使得他省了许多心,少遭了许多罪。

饶是如此,连续三天的演礼也让唐松厌烦的很。所谓演礼其实就是学礼,学习觐见天子的礼仪只是其中一部分,作为未来的封爵显贵,以后天子凡有祭祀天地、宗庙、郊祭乃至狩猎等等事情时他都需随行,在这些不同的仪式或活动中若随驾时站位如何,服饰如何,说话如何等等都有着细致而明确的讲究,这些他也都得学。甚至就连封爵之后在自己家如何与父母妻儿相处,礼部官员都教。

坑爹啊,这朝廷管的也实在太宽了吧!有这闲心多为百姓们谋谋福利岂不更好?但是尽管心中腹诽不已,唐松还是把这三天熬下来了,他其实也明白,自周公制礼作乐以来,这些礼就远非简单的礼仪,而是一整套社会统治与社会行为准则的浓缩。

这里面包含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尊别之别,包含着五伦之义,包含着个人在整个社会中的位置,简而言之一句话,这是当下这个社会得以正常运转的核心精义之一。

这在当下是谁也撼动不了的,即便是改换了朝代,新朝还得按这一套来。既然如今是在这样的世界中生存,还侥幸混到了封爵的地步,那就得按当世的规则来办。

三天演礼完毕,唐松累的是腰酸背痛,脑子里也是浆糊一片,木法呀,那些个繁琐又枯燥的东西实在记的太多。

这晚早早睡了,第二天天还是漆黑一片的时候就起床梳洗,而后乘车出门挤上了前往宫城正门——端门的大道。

非常时期,虽然这是一次大大缩水,仅有京中六品以上官员参加的所谓大朝会,仍然将通往端门的大道挤得熙熙攘攘,没有办法,这参加朝会的官员太多,车马自然就多,若非有京兆衙门的当值差役疏导,只怕就要造成交通堵塞了。

偶尔车行甚缓的时候,唐松总能听到周围的抱怨与期盼,抱怨这路实在太窄,期盼天下重归李唐后国都能早日迁回西京长安,要是换在朱雀大街上,那里会有这般让人窝心的拥堵?

听到这个,唐松也是忍不住一笑,首都首堵,看来非但后世如此,一千三百年前一遇大朝会也是难免哪!说来说去还是官太多,官员一出行非得专车,又要带上许多长随从人的缘故。

由此再想到长安城主干道朱雀大街那一百五十米的宽度,也就不足为奇了。

自襄阳白身入京已有数年,进宫城也有多次,但从神都宫城正大门的端门入宫,这还是第一遭。就是这个第一次标志着他身份变化上质的飞跃。

端门又称天门,素不轻启,一入此门,刚刚在外面甚是热闹的喧哗便自然而然的消失,俱都下了马车的官员们在两侧牛油宫灯的照明下便步向前,一时只听到一片略有些散乱的沙沙脚步声。

走了一段之后,在前方亮如白昼般的多盏牛油宫灯照耀下,唐松就见到一栋立在高高台基之上的恢弘殿堂。

这栋高294尺,方300尺的多边形建筑居然仅有三层,其最上部是一圆形亭子,便在亭子的最上方赫然立着一只高过丈余,振翅长飞的金色凤凰。

与长安宫城是位于长安城内地势最高的龙首原上一样,神都宫城亦是位于洛阳城内地势最高处,而这座气势恢宏壮美的殿阁又是宫城最高的建筑。

那只高过一丈的金色凤凰就这样立在宫城的最高处,神都的最高处。振翅长飞俯瞰天下,其睥睨之姿,气势之盛远远超越了盘龙之威。

看到这一幕,唐松便知眼前这座恢弘殿阁必定就是由武则天御定图样后打造出的明堂了,这是她为自己登基为帝而精心准备的一座建筑,其规模和复杂程度远超李唐东西两京的所有宫殿,不仅可以代表以气势恢弘为最高审美原则的唐代建筑最高成就,亦是建筑史上公认的,设计与施工能力已接近或达到封建社会最高水平的传世佳作。

可惜,就是这么一座中国建筑史和中国文化史上罕见的建筑奇观在武则天死后先是被李唐拆了上层,继而又在安史之乱中彻底化为飞灰。只让后世的建筑史家们每一思及便扼腕叹息。

好在今天唐松终于正面目睹了其雄姿,但最终他透过这栋建筑看到的却是已然逝去的武则天,看到的是武则天凤压盘龙力图再造一个新天地的豪气;看到的是她放眼天下,腹纳万里山川的大气;以及那决不肯屈于人下,欲与苍穹试比高的傲气。

这个女人哪……

俱往矣,唐松对明堂的凝视最终只化为一声带着浓浓历史韵味的叹息。

众官在当值殿中侍御史的监督下,在礼部官员的引导下排班站定,各整仪容之后,整齐有序的进入了阔大的明堂。

等不多久,堪堪就在天际的第一缕晨曦洒照在明堂顶部的金色凤凰身上时,钟鼓礼乐之声骤起,而后就见新天子李显乘着三十二人抬的肩舆,在众多内侍的簇拥下临朝而来。

李显的个子并不低,在这个时代甚至称得上身材高大,但见惯了身穿龙袍的武则天之后,此时再看高踞于御座之上的李显,唐松怎么都觉得别扭。

别扭的根源是李显的气场太弱,而这明堂又太恢弘,压的他连存在感都欠奉,更别说借明堂反衬出天子威加海内的气宇了。此外那身龙袍穿在他身上也是别别扭扭的。

简而言之一句话,李显虽然黄袍加身,明堂登基,但他还真就属于民间俗话中所说的那样——穿上黄袍也不像太子。

李显升御座坐定后,百官舞蹈大礼参拜……这些个就不再赘言,简而言之,在完成了一系列旨在突出君权神授观念,彰显天子威仪的仪式后,终于开始说起了正事。

这回朝会的正事内容着实不少。

一、更改国号。废“周”复“唐”,天下重回李唐江山,改年号为“神龙”,废“神都”为洛阳,待明春时机适宜时还都长安。

废武曌圣神皇帝号,谥为“则天大圣皇后”,归葬乾陵。

推恩天下,颁布大赦诏书,大赦天下,并天下所有官吏无分流内流外,俱加俸一级。

……

唐松前几天累着了,今天又起的太早,此时又站了这么些时候还真是困了,听着这些例行文章时不免就有昏昏欲睡之意,但有纠劾百官风纪的殿中侍御史在,他又不能明目张胆的打瞌睡,这种要睡不能睡的状况真是把人难受死。

直到最终说到封赏之事时,才算把他从苦海中解脱出来。受封的第一人便是太平公主,因其已是一品公主,上面封无可封,所以第一个赏赐便是加“镇国”号,此号一加,自此太平可就成了“镇国太平公主”。

听到这个,唐松摇了摇头,不高明,实在不高明啊!这“镇国”之号一加,不啻于给太平开了参与朝政的口子,这一下她的野心可就愈发坚定,搜索党羽培植势力也就少了许多顾忌了。

虽然看来只是个“镇国”虚号,却是废除了武则天给太平定下的“不得干政”的禁令。其影响之深远实难细估。

除此之外,对太平的封赏还有许多,如着将作监重新修缮长安公主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