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窝里的科技强国-第6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娘的,你说的是英语吗?他们怎么一点反应都没有。”班长见对方没有一点反应,有些懊恼的拍了一下翻泽小兵的钢盔。

“班长,这你不能怪我,你也看到了,他们就不是白皮肤的洋鬼子,不懂英文也是正常啊!而且白人也不是全都说英文啊,这不欧洲一千多万平方公里上也有几十种语言啊……”翻译小兵委屈的诉苦起来,一脸无辜的样子使得他那张稚嫩的脸有些滑稽,这让对面的那些土著人哄笑了起来。

“年轻人,如果你们是需要一个温暖的地方渡过这漫长而又寒冷的夜晚,请到这边来吧。”对面突然响起了一个苍老的声音,这个声音是英语。顺着声音的来源,大家注意到是篝火中间的一位老者,虽然脸上的油彩遮盖住了他的皮肤,但是那双洞穿岁月的双眼让人感受到他与身边其他人的不同。

“谢谢您的慷慨!”

在老者的示意下,篝火旁边被迅速的给腾挪清出一些地方,战士们分散入座,虽然对情况不熟,但是看对方并没有什么敌意,战士们也不好有太过于明显的防备动作,只是该有的戒备还是有的。

有了大家能够共同交流的语言,这沟通起来也就打开了突破口,在一问一答的交流中,战士们知道了他们真的就是澳大利亚岛上的原住土著人,部落虽然不大但是也有这么三十多人,他们漂泊于澳大利亚的土地上四处靠狩猎谋求生活,只是这种日子并不好过,很多地方都被铁丝网给围住成为了白人们的土地。而那些没有被围住的土地上也不一定能够自由狩猎,因为有一些是国家公园,而有一些则是白人的私有猎场或者是非自由土地,随着狩猎范围的缩小和白人们不断的圈地限制住了这些土著人的生存空间,这些土著人的日子是一天不如一天。

同时澳大利亚的白人强盗们不仅用着他们的枪炮法律维护着他们强盗的利益,同时也剥夺着土著人的切身利益和生存空间。澳大利亚土著人是澳大利亚最早的居民,他们属游牧民族,没有固定的居住点,分散在整个澳大利亚,在欧洲人占领澳大利亚之前,共有五百多个部落,人数达七十五万之多。

从1787年起,欧洲人大批量向澳大利亚移民,由于土地与生活资源的冲突,而土著人原始的武器根本无法抵抗外来的侵略,至少有2万土著人死于土地的冲突,许多土著人轮为奴隶。大部分的土著人失去了肥沃的可生存的土地被赶往不毛之地。更灾难性的是移民带来了大量的疾病,使缺少生活资源的土著人雪上加霜,至1933年,土著人在澳大利亚的人数大约仅存七万人左右。

在后世中直至二十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澳大利亚政府才开始意识到侵犯到澳大利亚原居民的权利,开始逐渐改善与土著人的关系,二次世界大战后,政府开始尝试同化土著人,迫使土著人住入乡镇并接受欧洲文化的教育。土著人权真正有所改善是从1960年开始,政府设立了土著人事物机构,土著人成为了澳大利亚原始居民,部分土地归还给原属的土著居民。1962年土著人获得了选举权,现在澳大利亚土著人受到了许多政策的优惠。

坐在篝火边上,这位部落中的老者一一将自己的历史和故事向这些不是白人的陌生人娓娓道出,老者的故事虽然不长,但是却很能打动这些曾经有着相同屈辱史的黄皮肤陌生人的心。因为他们的国家和民族也曾经遭受过这些白人强盗的欺辱和凌虐,他们能感受得出这些土著人这几百年的辛酸历史背后那一段段不为人知的悲惨经历。

其实也不用老者多介绍,篝火上那为数不多的一点粮食就能证明着这些土著人在白人强盗的压迫下生活的有多艰难,原本是这片土地主人的土著人们现在只能依靠着一点点猎物和不知名的食物来果腹,虽然他们很想能获得更多的猎物来果腹,能有更多的食物来养活女人和孩子,但是当他们走到那些被白人强盗们用枪炮所划出来的领地线前他们不得不止步于此,因为他们无法用手中的吹箭和弓箭同手持猎枪的白人强盗们对抗。而且在这些强盗的背后,还有实力更为强大的暴力机构在维护着这些白人强盗们的利益。

“谁还带着粮食的,全都拿出来!”

手捧着篝火上那不知名猎物的一块烤肉班长感觉到自己无法咽下手中的食物。猎物很肉的口感很差,而且还有一股子的膻腥味,但是班长不是嫌食物差,而是班长无法能够这样分享这些人原本就很匮乏的食物。因为在刚才的介绍中,班长他知道这是部落里今天唯一的猎物,在老者不远处,那些孩子们正舔着他们的手指吭吸着手上的油脂,原本就不多的食物在分出来后更加的缺稀。连孩子们都没办法能够填饱他们本身就不大的小肚皮,那更何况大人们呢……可哪怕是这样,这些善良的土著人们仍旧愿意拿出自己为数不多的粮食和自己分享……

“我这有包压缩干粮!”

“我这有块饼干!”

“我这有一罐半肉罐头!”

“我这有些糖果!”

“我这有……”

战士们纷纷从自己的背包里、口袋中翻找出随身携带的食品,因为他们也知道自己的出现,让这些善良人原本就不多的食物更加的匮乏,他们纷纷拿出自己压箱底的东西出来。战士们有这种习惯其实也不是什么坏习惯,而是作为这个时代的国人们绝大多数都经历过吃不饱的日子,战士们都习惯于给自己储备点存粮。老话里说的好,家中有粮心中不慌,换在战士们身上则改成了身上备粮出战不慌。

虽然不知道这些人掏出来的东西该如何食用,但是战士们的举动让这些土著人们更加能够感受到战士们的善意和友好,他们看着战士们将一种种食品变着法的给加热冒出诱人的香气,篝火旁边的欢笑声愈发的浓烈起来。

“都是好人啊,也许正是因为在这些土著人的善良,才使得他们在历史中逐渐的消失在强盗们的枪口下……”坐在篝火旁,最后也是一直没有放下警惕心的副班长轻轻的叹了口气,在没有人注意到的情况下轻轻的将自己的自动步枪保险给关上……

而在他的身边,还有一份军官们在登陆作战前便被发放到手中的小手册在寒冷的晚风中不断的翻动着,直至它翻到最后几页才似乎刻意的放慢它的翻动速度显现着上面的文字……

当部队遇见澳州土著人时,保持微笑是第一要做的事,他们秉性善良,对部队不会有太多的威胁。土著不懂得战争,每个人的灵魂都在自己的家园里,他们不会也不敢离开自己的地盘去侵占其它群体的地盘,部落或小股人群之间就难有冲突。而在自己的群落里,他们有类似宗教的意识和感情规范各自的行为。一个人做错了什么事情,会终日不安,生怕受到神灵的惩罚。当然,摩擦冲突有时候难免,一般的,也就忍了。忍无可忍之时,他们也不会操起家伙去斗殴。

澳州土著这种性情,倒有点儿像澳洲大陆上的动物。澳洲没有大型凶猛食肉动物,狮子、豺、狼、虎、豹,都没有,作为澳洲象征的袋鼠和考拉都是非常温良恭顺的。袋鼠没有利爪和利牙,食草为生,它的眼睛总是那么温和,让人觉着它更像鹿。考拉又名树熊,是猛兽熊的亲属,本是食肉的,但如今它们整天待在楼树上,懒洋洋的,一天要睡十七八个小时。它不会影响谁,更不会伤害谁,似乎也不防备谁。澳洲土著也从未担心谁会来伤害他们,他们的生活平静如水。

澳州土著则生活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不担心外族入侵,不知道刀兵为何物,时间在他们这里凝固了。一百年过去了,一千年过去了,一万年过去了,甚至在有限的历史典籍中几万年过去了,他们的进步仅仅表现在耳朵、眼睛和鼻子更灵敏,狩猎和采集更成功上,生产没有进步,社会没有进步,一旦强敌闯入,就毫无抵抗能力。

澳洲土著相信,每一个人的灵魂都在他的家园里,或附于树上,或附于石上,或附于某个动物身上。他自己不过是灵魂的“肉化”,他死之后,要回到灵魂那里去,等待再次“肉化”。因此,土著离不开自己的家园,万一离开了,他们会惶惶不可终日。200多年前,白人占据了他们的家园,土著因此失魂落魄。有土著谱了一首歌,叫《可怜的伙计,我的家园》。土著不如意时,就哼起这首歌,非常伤感……

在十八实际末期欧洲人登陆澳大利亚时,正是英国资本主义进一步深化的时候,犯罪率极高,而原先作为罪犯流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