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窝里的科技强国-第6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可以了。

“是、长官!”奥斯顿调整一下自己有些激动的心情,大声的向前面准备战斗的澳军士兵呼喊到:

“小伙子们,拿出你们无畏的勇气出来,让这些中国猪们知道,这片土地上,我们才是这里的主角!!”

两千米的距离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对于稳步向前推进的中国士兵来说这点距离并不算远,而对于持枪待发的澳军士兵来说也没有太大的压力,因为他们接到的命令是放入六百米处再开火射击,然后注意保持距离远距压制。澳大利亚人家中多半有枪,即便是没有枪支也可以从其他的渠道从小接触枪支,为此澳军士兵在入伍前多半就有不错的射击经验,而且澳大利亚特殊的环境使得澳政府允许狩猎,因此澳军士兵的心理素质也相当的稳定,很多老兵在稳定队伍情绪时就是用着猎人捕猎时的专用术语来维持着秩序。

“稳住,稳住。不要慌,就当是在打猎一样,你们瞄准的不是人,而是一只一只的愚蠢的中国野猪,注意他们的速度打提前量。重机枪注意射击频率和换弹度,副射手注意保持水温不要让机枪过烫……”

进入到一千米的距离,澳军的两门步兵轻火炮开始发威,但是步兵炮的发射虽然快,对于中国老兵们这样散开的队形来说威力实在有限,而且老兵们甚至可以从炮弹呼啸声中预判断落点而进行躲避,再加上步兵炮的口径有限,炮弹内部的装药威力不如中国炮弹那样恐怖,对于经常见识中国重炮威力的这些中国老兵来说只是算是个小场面罢了。

进入到一千米以内,中国部队中的机枪已经架设起来,装上三脚架的撕裂II式机枪摇身一变变成了重机枪,配上重头弹让一千米的有效射程能给自己的部队更多的火力支援距离和压制距离。而那些营属八六迫击炮早就已经在后面架设起来,营里携带的炮弹早已放在旁边待,而那批加大装药的增程弹更是准备给那两门澳军的步兵炮做一个来自中国远方最热烈的问候!

当这次战斗的第一声枪响在这片大地上出时,也许双方都没有想到,这场战斗的特殊性和历史意义性都足以注定这场战斗将记录于史书之中,同时双方的兵力对比,排兵布阵、战前部署还有作战心态,甚至是战斗过程和结果都将使得该场战斗成为了今后各国军事院校中以少胜多、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不备的战斗经典。

指挥这场战斗的实际指挥官奥斯顿和他的长官上校也的确成为了历史书上不可或缺的一个著名人物,只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自己是作为失败者和陪衬胜利者留在史书上的……

第五百一十一章 岌岌可危

“打!”撕裂II式机枪那八开的火焰棱在澳大利亚那干燥的空气中绽放,高速的射速使得密集的子弹打在澳大利亚水冷重机枪阵地上是烟尘一片,在这样密集、快速的火力压制下,澳军机枪射手连头都不能抬起,因为机枪阵的上的那几具尸体已经很充分的证明想在撕裂II式机枪面前逞英雄的后果是什么。

“命令步兵炮迅速调整角度,重点压制对方重机枪阵地。”奥斯顿也注意到战场上和前两次战斗中所出现的不同之处,在之前的两次战斗中,中国人可没有这种机枪的出现。

这种机枪射程不仅远而且射速快威力大精度高,奥斯顿发现如果被这种机枪子弹给打中,往往不是一发子弹,而是身体被迅速的给命中两、三发子弹,面对这样密集和大创口的伤势,上帝来了也救不了。

只是奥斯顿的命令刚刚下达,从对面中国人的进攻队伍中便传来一阵连续而又快速的炮击声。熟悉这种声音的人都知道,这是迫击炮炮弹出膛时的声音……

要说迫击炮和步兵炮有什么区别,很多人都会说两者的炮弹飞行轨迹,但迫击炮能作为步兵一线火力支援的重要装备其实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利用其抛物线和炮弹初速以及飞行下落过程中的缓速,打出一个快速而又密集的火力覆盖出来。

而中国八六迫击炮的老炮手们便完美的诠释了这样一次覆盖炮击,从一个炮班跟随在步兵身后推进,直到推进到射程以内之后,迅速的架炮、备弹,再到十二发炮弹急速发射之后再迅速的拆卸、转移阵地,整个过程就一个字——快!十二发炮弹第一发炮弹落下在澳军步兵炮阵地旁边的准头也诠释了另外一个字——准!而十二发炮弹全部准确、快速的落在目标区域所产生的化学反应风暴也应对了最后一个字——狠!

劈头盖脸的挨了这一顿炮击虽然没有彻底的损毁两门步兵炮,但是澳军的炮兵却是伤亡惨重,即便是没死没受伤的炮兵现在也处于耳鸣眼晕状态,短时间内无法再投入战斗中去。奥斯顿一见这种情况心中一沉,这顿炮击似乎是一个开端,是一个很不好的开端。

但是奥斯顿现在也无法能停下了,中国步兵已经进入到澳军步兵的射程之内,这时候即便是想调整也来不及了,你想轻轻松松的进行战场调整,但是人家会给你机会吗?答案是肯定不能的!

“保持射击速度和密度,对方枪支射程短,利用这个距离进行压制!!”进入到六百米,中国士兵仍在利用地形进行躲避和推进并没有发起还击,这让奥斯顿明白了对方的步枪在射程上不如与自己。

澳军步兵装备的武器以英国那支著名的李·恩菲尔德式步枪为主,虽然恩菲尔德步枪不如德国的98K和美国的伽兰德步枪,但是恩菲尔德步枪却是二十世纪英国以及英联邦国家陆军最为重要的单兵武器,出色的设计和可靠的性能仍旧能使它成为百年步枪中排得上号的一个经典步枪。

可是以单发手拉栓动为主要射击手段的步枪在面临装弹多、射速快的半自动步枪面前,除了在六百米外恩菲尔德还能依靠单发步枪在射程上的优势进行单方面的压制射击,而进入到中国三二扛半自动步枪的射程之后,对方瓢泼倾泻的火力便给澳军士兵好好的上了一课什么叫做火力倾泻。

瓢泼如雨的弹雨打在澳军的掩体上发出噗噗的声音,而从掩体上方近距离飞过的子弹撕破空气划出来的呼啸声也让人心悸。澳军士兵在这种打击下仅仅只用了三十秒便无法再抬起头来,为什么?因为抬头的大部分人已经躺在了他们身边,身上的弹孔和狰狞的创口正在向外涌出大量的鲜血……

“不要害怕,继续射……”一名澳军士官试图让身边被中国弹雨压制在工事掩体后的澳军士兵重新探出身体射击,他能在这样的情况做出带头作用证明了他的勇气,只是他的勇气在中国士兵精准的压制射击下很快便成为了下一个牺牲者,一发子弹准确的从他右脸颊处射入,在进入颅内后飞速的反转,六毫米的小口径子弹在这个距离上发挥出最大的反转传递动能效应,子弹从左后脑勺处飞出时撞击上了钢盔,巨大的存留动能不仅使钢盔远远的飞起,还携带出大量的红白物体喷洒在他身后这片干燥的大地上……

随着中国士兵越来越靠近澳军阻击阵地,而自己的士兵却在对方火力速射的压制面前无法起身回击下,奥斯顿也注意到了情况的紧急性。他想不到,刚才两次被打退的中国士兵为什么会爆发出如此强烈的战斗能量,不仅死死的压制住了同等兵力下的澳军阻击部队,甚至现在开始威胁到整条防线的安全性。

奥斯顿的不解和轻敌并不冤,因为他并不知道之前的两次战斗那只是一个诱敌火力暴露和有意示弱诱其分兵的一个战术,奥斯顿不傻,陈立新也不笨,如果奥斯顿不分兵意图想吃掉四营陈立新还真不敢用这样的反击战术。四营的官兵即便是再厉害在没有战车等突进重武器支援下要面对三倍于己的对手,也只能避让三舍,而恰恰正是奥斯顿分兵两翼使得中路的兵力下降至和四营的兵力接近,这才使得陈立新敢于利用己方火力上的优势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人仰马翻。

“稳住!立即稳住防线!”奥斯顿已经有些急了,中国进攻部队进入到三百米内后,自己所面对的局势愈发的严峻起来,在对方密集的火力速射下,己方的步兵很难组成有效的火力攒射形成火力密度,中国士兵可以凭借着自己腾挪移转的方式不断变化身形来规避自己的射击轨迹,面对这样富有经验的老兵时,唯一能有效抑制住他们进攻速度的就是机枪、火炮和密集的步枪攒射,可是机枪已经被对方死死的压制住,火炮虽然在刚才对方的炮击下没有受到致命的损害但是炮兵却死伤惨重,临时抽调过去的几名步兵在操作上明显不如专业炮兵那样的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