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往事-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说简直是致命的打击,不过胡宗南毕竟是胡宗南,他猛然间站了起来责问把他拎出来的教官:凭什么不让我革命?革命是每个年轻人的义务!那个教官见状惊得目瞪口呆。胡宗南的嗓门越来越大,惊动了正在报名处公干的黄埔军校的党代表廖仲恺先生。只听得胡宗南怒吼道:个子矮怎么了?拿破仑的个子也不高,不一样驰骋疆场?总理孙中山先生的个子也只有1。68米嘛!孔子说: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国民革命怎能以相貌取人呢?

    廖仲恺对胡宗南喊道:同学,我批准你参加考试!接着转身回到办公室里,撕下一张纸,写了一张字条交给了胡宗南。字条上书:国民革命,急需大批人才。只要成绩好、身体健康、个子矮一点是不应该不录取的……

    后面的报名者看见胡宗南这样好运,纷纷议论:

    “这个胡宗南,个子不大,嘴巴好大啊。”

    “什么啊,听说过咱们军校第一个报名的单于没有?”

    “当然听过啊,怎么了?”

    “这个姓胡的完全是抄袭人家单于的,尤其是第一句。”

    “你怎么知道?”

    “单于演讲时,我就在现场。”

    …………

    当天下午单于就从筹备处其他工作人员的嘴巴里知道了这件事,单于对于自己没有亲眼看到胡宗南的“大嘴巴”感到非常的失望,虽然他自认自己是一个旁观者,但是对于这种有趣的历史“事件”自己不是当事人,还是让单于心情极度不爽。

    由于随着考试的日益临近,蒋介石、廖仲恺、邓演达等人的事情越来越多,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常找单于聊天了。至于鲍罗廷,在单于与李之龙谈话后,已经就不怎么找单于聊天了。

    正因为这样,完成了手头工作又不觉得自己还需要为考试复习的单于非常的空闲,看看离吃饭还有点时间,单于信步来到了筹备处不远的一个茶水摊准备消磨一下时间。

    单于刚刚坐下来,点好东西,就看见两个年轻人满头大汗的走到茶水摊,用明显带着陕西口音的“普通话”招呼老板要茶水。看见老板似乎不明白,高个子的年轻人更是连比带画。

    两人刚刚坐好就听高个子年轻人沮丧的说“我看我们这次完蛋了,我到筹备处去问了,第一期报名时间已经过了,都开始体检了。我们只有等第二期了。完了,现在我们身上只有这一点点钱,怎么办啊。”

    另外一个稍矮一点的年轻人似乎没有什么好办法,只是闷头喝着凉茶。

    听到这里,单于心里一动,难道是杜聿明、关麟征他们?恩,根据我所知道的历史,他们的确是错过了报名时间。想到这里,单于开口了“这三位朋友,难道你们也是报考军校的?”

    事实上单于猜的没有错,他们就是前面提到的杜聿明等11人,他们今天才到广州,到达后关麟征、杜聿明去报名,其他人到陕西会馆安顿,没想到他们到了报名处才知道第一期招生已经结束了,正是无可奈何的时候。

    “是啊,可惜我们错过报名时间了。”刚才说话的那个年轻人听见有人询问,愁眉苦脸的说道。可能由于心情原因,年轻人的陕西口音更重了。

    “我听各位的口音,好象是西北方向的人,如果你们真是西北人士,呵呵,这也不难解决。”单于几乎可以肯定他们就是杜聿明、关麟征这一拨陕西考生了。不过还不能肯定他们是不是杜聿明、关麟征。

    “什么!?你有办法?!真的假的?!”一直沉默的年轻人听到事情还有挽回的余地,不由兴奋的大喊起来。

    “我叫单于,也是军校考生,不知道二位尊姓大名?”单于还是想最终确认一下。

    “你叫单于啊,我叫关麟征,这个是我同乡杜聿明。我们都是陕西人。你有什么办法让我们报名?”高个子的年轻人听说单于有办法,也是很高兴。

    “是这样的,两位虽然错过了报名时间,但是由于你们来自陕西,这就是办法。”单于微笑的说道。

    “这是什么办法啊?!”关麟征还没有听出单于的意思,一脸的失望。反而杜聿明眼前一亮。

    果然,杜聿明后来战功战绩都在关麟征之上,不是没有道理的,单于看见两人的反应,心里暗暗想着。

    “二位不要忘记了,于右任,于老就是陕西人,更何况,军校成立的目的就是为了将来北伐打倒北洋军阀们。再说,你们千里投考军校也不容易。我想去找于老,事情应该有转机。”虽然杜聿明看样子明白了,单于还是不得不把话说的明白点。

    “啊!原来是这样,谢谢你了,兄弟!”关麟征听到这里,大腿一拍,高兴的大叫一声。立刻拉着杜聿明匆忙而去。

    居然连谢都不说一声,什么人啊。单于看见关麟征、杜聿明两人匆忙而去,心里感叹道。

    “什么!?他们两人的茶钱要我结?我不认识他们啊!算了算了,我结就我结。”

    原来关麟征、杜聿明匆忙间连茶钱都没有结就走了,老板由于不怎么听得懂北方话,所以误以为三人是朋友,所以拦着单于要三人份的茶钱。单于也不想为了几个小钱和老板纠缠,只能自认倒霉。只是在心里把关麟征、杜聿明骂了个痛快。

    “啊嚏!”关麟征、杜聿明两人同时打了个喷嚏。

    本回完

第一卷 初到广州,声名显 第十二回 考场遇故人,校长摆家宴

    5月的广州天气已经很热了,但是对于清晨就起床的单于来说空气中显然还残留着昨夜的凉爽。穿戴完毕的单于伸了伸懒腰,心里返起了莫名的激动。

    是啊,今天可是军校招生考试的日子。虽然单于从没有把黄埔军校的考试放在眼里,也没有想过什么黄埔军校是他问鼎中华霸业的开端;可就是有一种创造历史的感动荡漾在单于的内心。

    82年的时间啊,大概谁也不知道在82年后的中国,黄埔军校已经成为了多么伟大的一个存在。单于望着窗外那冉冉升起的太阳不由自主的想着。

    “咚、咚”门外不但响起了敲门声,还传来了麦粤金特有的带有广东口味的普通话“单兄弟,起床了,今天可是你考试的日子,邓主任吩咐了,要你早点起来。”

    邓演达啊,何必对我这么好呢?单于听见门外的麦粤金的话,对于邓演达对自己的关心感到有点愧疚,毕竟他打算是投靠校长,而校长和他日益亲密的关系筹备处的人也不是瞎子,可是邓演达却对这些毫不在意。

    邓主任,我会尽力使您放弃成立第三党的打算的,如果不行……至少我还可以让您的家人衣食无忧。单于一边开门一边想着,虽然对于邓演达的关心,使得单于有了改变历史的打算,可是按照他所设想也许说修正更合适些。当然,单于这样想也并不是他真的冷血,他也有他的考虑。单于并不认国民党在宁汉合流之后再次分裂是一个好主意,毕竟30年的中原大战以及随后31年的9。18事变决定了中国必须在这一切发生之前有一个相对统一的国民党。

    “原来单兄弟已经起床了,呵呵,快点出来吃饭吧,昨天邓主任可是专门吩咐了的,今天咱们吃牛奶鸡蛋。”麦粤金看见单于已经起床了,对着单于说道。

    “谢谢。”对于邓演达这种润物细无声私的关心,单于虽然有千言万语也不知道却不知道怎么说出口,只能对着麦粤金简单的说声谢谢。至于单于内心怎么想,谁也不知道。

    ”客气什么啊!”麦粤金对单于的客气看来非常开心,哈哈笑着说。

    吃完早饭后的单于,带上廖仲恺、蒋介石送他的两只钢笔向考场—广东高等师范学校走去。

    来到广东高等师范学校门口,就看见大门口赫然贴着带有箭头的“陆军军官学校考场”字样的路标。还贴有一张“陆军军官学校考试委员会启事”。考试首先进行的是作文,题目是《论中国贫弱的原因和挽救之道》。随后考数学、历史、地理,已经有许多先来的考生围在这则启事附近商量着什么。启事的内容单于早已经知道,也没有凑热闹的兴趣,于是他信步向校门内侧那棵大数走去,准备在考试前休息休息。

    这时,有人拍了拍单于的肩膀,不过似乎力度稍微大了点,差点没有把单于拍了个踉跄。单于略带恼怒的回头一看,原来是前两天遇见的关麟征。

    “哈哈,同学,那天谢谢你了,不过我不知道你原来就是第一个报名考黄埔的学员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