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往事-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段其瑞不是已经任命胡景翼为河南督办了吗?”孙中山当然也不是对时事一无所知,开口询问道。

    “先生,的确段其瑞是任命胡景翼为河南督办了,但是您不觉得这更像是段和张分化国民军的计策吗?再说憨玉馄不是还留在河南了吗?我想说的是现在的北京是段、张、冯上演三国演义。冯玉祥看似兵强马壮,可是其内部却并不稳定,相反张雄踞东北,而段则在中国有多年积累下来的人脉。您想想张可能真心拥戴您做什么总统吗?再说了一旦我们和苏联断交,我们的部队远在广东,能平安到达北京吗?就算平暗到达北京,补给由谁负责?到时候张来个不认帐我们能拿他怎么办?况且张只说让您做总统,可是现在是内阁负责制,您觉得段其瑞可能听您的话吗?张实际上是想利用我们来打击冯玉祥,冯玉祥不就是被段、张两人挤兑的没有办法这才邀请我们到北京的吗?”单于不慌不忙的向孙中山解释道。

    实际上单于并不清楚,他根本就没有猜到张作霖的真实用意,张作霖实际上是希望利用孙中山打击段其瑞以及冯玉祥,目的是逼迫段其瑞早日签署维护列强在中国利益的《善后会议条例》,要知道这个条约签署了,英、日两国可是答应重谢他张作霖的;冯玉祥不是一直以孙中山为借口和他张作霖分庭抗礼吗?张作霖拜会孙中山的目的就是造出舆论,表示孙中山是和他关系好的很,最好让冯玉祥以为他与孙中山达成了什么秘密协议。

    “那文革,如果你是国民党总理,你会怎么做?”事实上孙中山早就知道张作霖的目的是利用他来逼段其瑞,但是孙中山毕竟不是神仙,他也不清楚张作霖到底想逼段其瑞干什么;所以他让单于来说说看自己的想法,一方面是为了锻炼单于,一方面也是看看能不能从单于的分析里得出张作霖真实想法。

    啊!?不会吧难道先生不知道我的态度吗?我在笔记上已经写的很明白了?先生你又想干什么啊?单于听孙中山这样说,实在觉得莫名其妙。

    本回完。

第三卷 水溢瓶口各自流 第九回 先生初训斥 军阀不简单

    单于当然不知道孙先生这样做是因为先生想好好培养培养他,毕竟先生自知自己恐怕没有多少时间来培养单于了。而且从另一个角度说,像单于这样的自己能教他的也只有经验而已了,毕竟孙中山知道自己被这些军阀骗了多少次。

    所以尽管孙中山认为单于没有说的点子上,但是依然很宽容,毕竟单于对时局的把握让他吃惊。要知道他在24岁的时候肯定没有单于这样能把时局看的那么透。因此,为了进一步锻炼这个年轻人,孙中山让单于继续说下去。

    而单于听见孙中山这话,吓了一跳,下意识的回过头去看了看孙中山,看见孙中山用鼓励的眼神看着他,单于咽了咽口水,因为他下面说的话如果孙中山采纳,那将是真正的改变历史。

    “先生,我可真说啊。”单于依然还是想再确认一下,既确认孙中山的态度,也是确认自己的态度。

    “我就是要你说啊。”孙中山看见单于还是有点顾虑,于是很干脆的答复他。

    单于再次咽了咽口水,仿佛下定什么决心似的说道“先生,如果我站在您的立场,我现在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回广东,北方的局势实在太混乱了,而且除了东三省以外,唯一富庶点的就是山东了,可是山东又是日本人的势力范围。而且军阀势力很强大,山西、绥远有焉西山,河南现在又和陕西打成一锅粥,其余地区又多半贫瘠。如果急于北上,实在是得不偿失。不如我们把北伐的底线定在南京,然后全力向西,我想凭借我们黄埔军校所组成的革命新军那肯定是战无不胜的,而且我们甚至不需要全力剿灭他们,只要把他们驱赶到长江以北就好了,这样不正好可以让军阀们自相残杀。如果我们真正统一南方,在埋头苦心经营,不出10年,北方就绝对任何军阀有实力和我们抗衡。到那个时候再北伐也不晚,而且……”

    “够了,不要再说下去了!”还没有等单于说完,孙中山怒气充充的打断了单于的讲话。

    “文革,你怎么能这样想呢?我知道你的意思,你其实就是说北方不富庶,我们占领了也是一个包袱,而且现在北方军阀势力还很强大!这些你在你的笔记里都说过了!我也给你批示了,你没有看见吗?按照你的方法,先不说我们可不可能顺利的消灭南方的军阀,就算顺利,那北方的老百姓怎么办?!难道他们不是我们的同胞吗?”孙中山并不是认为单于这个想法不现实,而是觉得单于的想法太功利了。

    这让推崇天下为公的孙中山非常生气。

    单于早就料到孙中山会有这样的反应,而且孙中山在单于的读书笔记了也明确批示了不赞同单于的想法。

    而事实上单于的想法并不是像孙中山所说的那样只为国民党打算,实在上单于是出于抗战才这样打算的,如果抗战时中国能早点经营西南这个大后方,也许中国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把日本人赶出中国去,也许外蒙古就不会分裂;当然单于也知道,如果国民党按照他的这个方案进行,那么解放战争可能就不只三年了。

    事实上单于也很矛盾,如果真的按照这个西进方略,那么中国很有可能凭借自己的力量把日本人赶出中国的,也许这样一来会少死很多人,也会“节约”一大片领土,但是以意味着解放战争会更惨烈,更多的中国人死于内战。

    可是两害相衡,取其轻,毕竟日本人和外蒙古可能更重要一些。就因为这样单于这才继续向孙中山进言。至于统一中国的问题,反正只要张作霖不在30年代全面的投靠日本人,那么张作霖的死就是必然的,但那个时候已经一统南方的国民政府和少帅联手,中国统一不就是必然的吗?当然这个单于是没有办法向孙中山透露的。

    因此单于并没有在意孙中山对他的态度,而是自顾自的继续说下去“先生,并不是我不认为北方的老百姓不是我的同胞;但是正如我所说的那样,日本人之所以对您那么友好,是因为日本人希望您能继续‘分裂‘中国,而中国统一绝对是日本所不能接受的。要知道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也是日本的几倍,只要给我们20年,不,10年真正和平建设时期,那么日本亚洲第一的位置必将被我国所取代,我想日本的政治家们应该明白道理。”

    “况且,西方列强能容忍一个岛国成为强国,而绝不愿意看到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成为强国。就算日本的军事实力再强,可是日本的国土面积就只有那么一点,能经得起战争的消耗?毕竟强国之间的战争拼的是资源,是消耗。这个日本人是拼不起的。但是中国就不一样了,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不逊色于世界任何强国。您想想列强们会愿意看到中国强大吗?而在他们看来中国强大的标志就是统一。因此我认为先不要急于统一,而是巩固我们的实力。我相信要不了几年我们所拥有的实力就能让列强,特别是日本明白他们已经没有实力干涉中国的统一的。”单于一口气把自己想说的话全部说了出来。

    “文革,你说的是有道理,可是却不切实际。首先,我们统一南方是那么好统一的吗?像张作霖这样的军阀会在旁边乖乖的看着我们统一南方吗?列强们会乖乖的看着我们统一南方吗?实际上你太高估日本的实力了,我相信只要中国统一,凭借我们全国那么多军队,日本人是不敢进攻我们的。再说实际上现在日本对国民政府还是友好的,你难道这次没有看见日本政府是怎么样接待我们的吗?你所说的全部是你那位白俄老师所教给你的地缘政治学的观点,实际上在我看来这种观点是很偏颇的。你先下去,好好想想我的话,你还是太年轻了。”孙中山并没有像单于想象的那样大发脾气,而是很温和的让单于好好冷静冷静。

    “唉,看来历史真是不能改变的。”单于垂头丧气的走了出去,他知道自己这个方案实际上执行起来难度是非常大的,而且要说服孙中山理由也太勉强了。单于毕竟不可能告诉孙中山日本之所以对中国友好是因为日本现在忙着国内的裁军、制宪,而且当政的是温和的政友会集团,而一旦全世界的经济危机爆发后,日本为了转嫁经济危机必然会走上侵略亚洲的军国主义道路。

    单于从孙中山房间走出来的时候正好遇见孙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