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往事-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单于本能的用英语回答了一句“Thanksthecare;Iamonlyalittleanxious。(谢谢关心,我只是有点紧张。)”

    廖仲恺大笑着说“没有什么,苏联教官也是人嘛,又不会吃人,怕什么?再说如果你今天表现好的话,说不定将来你毕业考试的时候教官会对你特别优待哦。”廖仲恺从小接受西方教育,对于和自己有相同经历的单于本能的有着好感,他看到单于似乎没什么精神,于是就小小的和单于开了个玩笑,希望能缓解面前这个年轻人的情绪。

    “谢谢您的开导,我想我现在已经好很多了,只希望您说的特别优待不要是特别严厉的监考就好了。”单于知道现在不是想心事的时候,所以也就借着廖仲恺的笑话重新振作起来。当然,他可不希望给这些将来的顶头上司以不好的印象。

    廖仲恺和众人听了单于机智的答话后都笑了起来,邓演达还特别补充了一句“这小子会紧张,呵呵,你们不知道他昨天当着我的面就说他学俄语是为了人家的女儿漂亮。哈哈。”

    众人又是一阵大笑。

    当然,不同的人对单于的表现有着自己不同的解读。

    叶剑英对于这个年轻人和廖仲恺一样,觉得很欣赏。处变不惊嘛,心里暗自下定决心,等军校开学后一定要好好锻炼一下这块好钢。

    而李济深虽然觉得这个年轻人似乎傲慢了点,但是听了单于的解释后也就释然了。毕竟,年轻人紧张不是错嘛。

    可是王柏龄可是在心里重重的记了一笔,他觉得单于目中无人,仗着和邓演达的关系似乎轻视了自己。“小子,以后我会让你知道对长官该保持什么样的态度的。”王柏龄心里暗暗想着。当然单于也因为这样,进校后没有少吃王柏龄的苦头,不过这也让单于成长不少。单于和王柏龄也因为这些纠葛,成了一辈子的对头。王柏龄最后被蒋介石抛弃,赶到上海当寓公,单于从中出力不少。

    不过说来奇怪,似乎没有人考虑过单于万一没有考上黄埔军校怎么办。甚至连王柏龄也没有意识到可以让单于考不上军校来报复单于今天的“傲慢”。

    “对了,还有一件事,大家都知道前不久,列宁同志去世了,大家今天去码头接苏联教官都在手臂上带黑纱。”廖仲恺见众人都寒暄的差不多了,招呼秘书把早已经准备好的黑纱发给了大家。

    随后单于和廖仲恺上了第一辆车,当然在王柏龄眼中又给单于记了一笔。

    在往码头的路上,廖仲恺亲切的和单于闲话家常。当单于听到廖仲恺不停的对苏联表示赞美,说到列宁伟大的要把沙皇俄国侵占中国的土地换给中国时,忍不住插话了“我看您过于乐观了,苏联的《和平法令》明确表示‘本政府废除秘密外交,决议在全体人民面前完全公开的进行一切谈判,并立即着手公布地主资本家政府从1917年2月到10月25日所批转和缔结的全部秘密条约。’虽然该法令接着声明:‘本政府宣布立即无条件废除这些条约的全部规定,因为这些规定多半是为俄国地主和资本家谋取利益和特权的,为大俄罗斯人保持和扩大兼并的领土的。’但是您应该注意到一点就是苏联申明废除的是‘秘密条约’而且苏联政府在与北洋政府谈判时也只要求重新审查1896年条约,1901年《北京最后议定书》以及1907到1916年的一系列条约。也就是列宁后来宣布的通过废除上述协定来‘放弃沙皇政府从中国夺取满洲和其他地区后所攫取的一切’。”

    “哦,看不出来你对苏联还是很熟悉的嘛,那不是很好吗?”廖仲恺看见单于对于苏联如此的熟悉感到有点惊奇。

    “是的,但是我要提醒您注意的是几乎所有中俄领土划界条约都不是秘密条约,这些条约当时在俄国与中国都公布过,因此,并不属于列宁所要废除的‘全部秘密条约’。”单于看见廖仲恺没有看出其中的奥妙,就直接点明了。“而且,随着苏联的日益强大,当然苏联的经济模式决定了它可以在短时间完成跃进式发展,成为一个真正的超级强国,虽然这种飞跃副作用很大。那么作为一个强国,会放弃已经属于自己的土地吗?更何况对象是我们贫弱的中国。”由于心情的影响,单于没有发现他已经说了很多他不该说的话。

    “恩,你说的一定道理,不过现阶段苏联是唯一对我们革命表示支持的国家,我们不能这么恶意的猜测自己的盟友。”廖仲恺内心可没有他表面上看起来那么从容。他对单于如此敏锐的洞察力感到非常的不可思议。

    “看来这个年轻人说的不是没有道理,回去后要和孙先生好好谈谈。不过这个年轻人和中正兄的见解颇有相似之处啊。”廖仲恺暗自盘算着。

    “你刚才说的很大的副作用是指的什么?”廖仲恺不想在继续苏联对华政策这个话题了,听到单于说苏联经济模式有巨大的副作用就好奇的问道。

    “是这样的,苏联经济模式不同于西方,是计划经济模式,通俗来说就是集中全部的力量优先发展某一些领域,并且通过调配、计划来限制消耗。当然这种模式可以使得苏联迅速的发展其重工业等强国必须的产业,毕竟沙皇时代还是给苏联留了点底子。这种模式看上去挺好,把一切都控制在手中,短时间也许可以做到,但是时间一长,无可避免的就会造成惊人的浪费和低效率。而且还有腐败。并且政策像重工业倾斜,那么轻工业必然受影响。当人们吃不饱饭的时候你就是能做到人手一艘战列舰又能怎么样呢?”单于依然没有发现自己说的太多了。

    “恩,你说的很有道理,不过你说计划经济会造成腐败是怎么回事呢?”尽管单于对于苏联计划经济模式的弊病说的很粗糙,但是对于从来没有想过这些问题的廖仲恺来说,无疑是非常震撼的。他已经有点觉得单于考军校可惜了,想把单于推荐给孙中山先生了。

    “这个和计划经济无关,但是您肯定听说过‘绝对的权利导致绝对的腐败’这句名言吧,苏联是一党专政……啊!这些,恩,这些都是我听我那个白俄邻居闲聊时说的。您知道的,他们对苏联,这个对苏联是有刻骨仇恨的。所以尽说坏的方面。呵呵……呵……呵……我本人对列宁同志以及苏联是很……很尊敬和景仰的。”单于终于发现自己说的太多,说的太深了。尽管非常想补救,但是一时间却不知道该怎么说。后半段显的结结巴巴,词不达意。

    “是这样吗?”廖仲恺本能觉得这一切都是单于自己的观点。

    正当廖仲恺想搞清楚到底是单于自己的观点还是真的如他所说是他白俄邻居的观点时,前排的秘书说话了。“先生,我们到码头了。”

    “呵呵,年轻人,看来你受你邻居的印象很深,现在苏联是我们的友好盟国,有些观点不要在外人面前表露出来。而且我不认为你的邻居说的是正确的。正如你所说,他们对苏联有着刻骨的仇恨。”廖仲恺一面下车,一面叮嘱着正在从另一边下车的单于。

    单于听到廖仲恺这样说,心里长出了一口气,可是廖仲恺下句话又把他的心吊了起来。

    “年轻人,我看我们需要另外找一个时间再好好谈谈,你再给我说些你邻居的观点。”

    “好的。”单于此刻真有直接从码头跳下去的心思了。

    本回完。

第一卷 初到广州,声名显 第五回 码头见顾问美名传溪口

    廖仲恺一下车就看见国民政府首席政治顾问鲍罗廷已经到达了码头,于是回过头对单于说道:“小伙子,快一点,总顾问已经到了,我们赶快过去。”说完,就和秘书朝鲍罗廷所在的方向走去。

    “原来是米哈伊尔同志啊,呵呵,不能不见见。”单于边走边想,对于这个饱受争议的人物,单于对他实在是非常的有兴趣。

    米哈伊尔·马尔科维奇·鲍罗廷苏联威特比斯克省人。1903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属布尔什维克),1906年当选为党的四大代表。十月革命后回到苏俄,在外交人民委员会工作。出席了共产国际一大和二大,并于1921年1月出任共产国际驻柏林特使。

    1923年5月,苏联政府派遣他任中国国民党的首席政治顾问。在孙中山先生去世后,蒋介石利用其回国述职的机会制造了著名‘中山舰事件‘,其返回广州后,对蒋介石提出限制共产党在国民党内活动的种种要求采取了让步政策,致使尔后的国民党二届二中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