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往事-第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礼,缓缓朝走廊另一边走去。

    不知怎么的,汪精卫觉得这个25岁青年的背影看上去是那么的萧瑟、那么的苍凉。

    2月13日,在众人的要求下协和医院对孙中山采取了镭锭照射疗法,可是在经过43小时的治疗后孙中山的病情并没有明显的好转。由于快到48小时的极限,众人在医生的劝解下停止了镭锭照射。

    2月18日,孙中山从协和医院出院,住进北京铁狮子胡同的顾维钧私邸诊治,病情日危一日。22日,孙科、宋子文、孔祥熙、何香凝、汪精卫、张继、李烈钧等准备请示孙中山立遗嘱。

    当他们来时,单于正坐在孙中山房间门口,看见这么多人出现,单于连忙站了起来。汪精卫看到单于站了起来,小声的问道“文革,总理休息了吗?我们有事想面见总理。”

    单于看见这么多人,心里大概猜到了他们的来意,于是恭敬的说道“夫人正在照顾总统,诸位少候,我进去请示一下总理。”

    正在这个时候,孙中山房间的门突然打开了,宋庆龄红着眼睛从里面出来,对汪精卫等人说道“逸仙知道大家来了,请大家进去。”

    汪精卫等人也就依次跟着宋庆龄进了孙中山的房间,不过大家还是很礼貌的和单于点了点头,算是打了招呼。

    其中宋子文、孔祥熙两人给单于留下的印象最深,宋子文一副西方做派,看上去似乎很谦逊,可是眉宇间却有一股傲气,而孔祥熙给单于的第一印象就是此人演山西土财主简直不用化妆了。反正孔祥熙总让单于感到这个人有几分猥琐。

    大概过了半个小时,汪精卫等人从孙中山房间里出来,每个人的眼眶都是红红的。

    看到大家都下楼了,正准备继续值夜的单于却突然被宋庆龄叫住,宋庆龄小声的说道“文革,总理让你进去。”

    单于对于总理这个时候找自己谈话有点摸不到头脑了,不过还是恭敬的朝宋庆龄行了礼,走进孙中山的房间。而宋庆龄则在单于进去后,悄悄的把房门关上了。

    单于走到孙中山的床前坐下,此时的孙中山已经饱受肝癌折磨,头发已经全白了,人也瘦的吓人,眼眶深深的凹里进去。眼睛里也没有了往日的神采,黯淡无光。

    虽然不是第一次看孙中山这个样子,但是单于的泪水还是瞬间涌了出来。

    孙中山似乎没有注意到单于的样子,沙哑着嗓子对单于说道“单于你来了,我有些话想趁自己还清醒的时候告诉你,不然我怕没有机会了。”

    “单于,你是我看见过最有才华的年轻人,远胜当年的我,对于你的前途我是不担心的,但是我担心的是你的思想啊,你还记得我给军校写的训词吗?”

    看见孙中山就如不放心自己孩子一样不放心他,单于顿时觉得五内惧焚,听见孙中山的询问已经泣不成声的单于恭敬的说道“记得,记得。”

    “那好,你能背给我听听吗?”孙中山此时似乎被病痛折磨的说不出话来,声音非常艰涩。

    ““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进大同。咨尔多士,为……民前锋。夙夜匪懈,主义……是从。矢勤矢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贯彻始终。”单于几乎要念不下去了。

    “是啊,说的多好啊,单于你要记住,要真的做到一心一德,贯彻始终啊。”孙中山的话里似乎有着父亲对儿子般无限的期望。

    “是的,总理,无论将来怎样,我单于单文革永不背叛三民主义!永不忘记把您的理想贯彻始终!”单于在这个时候终于向孙中山许下了一生的诺言,也在这个晚上,单于有了自己的信仰——三民主义。终单于一生,无论局势如何变化,他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信仰。

    “好的,好的,你能这样说,我对你就完全放心了。去睡吧,今晚天气又冷了,晚上睡觉时多盖一床被子,不要感冒了,下去吧。”孙中山听见单于的话,脸上露出了慈父般的笑容。

    1925年2月22日,单于从此成为坚定的三民主义信徒,也许说是坚定的孙中山的信徒可能贴切些。

    2月24日,孙中山病情恶化,遵医嘱咐,征得宋庆龄同意,然后孙科、宋子文、孔祥熙、汪精卫、单于轻步走迸病房,把预先写好的三个遗嘱,一字一句地念给孙中山听。

    事遗嘱如下: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最近主张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尤须于最短期间,促其实现。是所至嘱!孙文。

    孙中山给家人留下的遗嘱全文如下:

    余因尽瘁国事,不治家产。其所遗之书籍、衣物、住宅等,一切均付吾妻宋庆龄,以为纪念。余之儿女,已长成,能自立,望各自爱,以继余志。此嘱!孙文

    致苏联遗言,由孙中山用英文亲自口授,由鲍罗廷、陈友仁、宋子文、孙科笔记,进一步阐明了三大政策。

    3月11日,何香凝发现孙中山的瞳孔正在散光,急告宋庆龄,宋庆龄强忍悲痛亲自用手把着孙中山的手腕,在三张遗嘱上最后写下了“孙文”二字。

    3月12日,一代伟人孙中山逝世于北京,终年59岁。

    不过历史往往有出人意料的地方,正当单于为孙中山的去世悲痛万分的时候,宋庆龄悄悄给了单于一份东西,单于打开一看,竟然是孙中山在病中手抄的《国民党军官学校训词》,虽然字体颤抖,可是孙中山依然尽量坚持每个字一丝不苟。只有最后“贯彻始终”终的终字最后一点拖的老长,看来孙中山写到这个字的时候实在是没有力气了。

    单于看见孙中山给自己的这份不是遗嘱的遗嘱,再也不能自己,竟然当着宋庆龄的面号啕大哭起来,他明白孙中山的意思,先生临死还在担心单于,因此专门抄了这段训词给单于。里面那份浓浓的期许怎么能让人不为之感动?

    看见单于如此失态,宋庆龄悲痛中也带着几份期许,而宋子文、孔祥熙、何香凝、汪精卫、张继、李烈钧等不知道原由的人看见单于如此悲痛也不由感叹孙中山没有赏识错人,也对单于的评价又高了几分。就连孙科看见单于这么悲痛,也觉得单于顺眼多了。

    3月13日,国民党中央通令全体党员佩带黑纱,停止宴乐。同时决定将中央公园辟为停灵地。

    3月14日,各国驻华公使馆纷纷前往医院吊唁。同日,段祺瑞执政府召开非常国会会议,通过了为孙中山举行国葬议案,井由财政部拨出治丧费10万元。3月15日,大雪纷飞,吊唁者排成长队前往医院吊唁。

    3月19日,由协和医院向中央公园移灵,沿途肃立的有十几万人,到处是花圈、挽联。送殡队伍壮观浩荡,前面有300名警保人员开路,接着是庞大的军乐队,之后是几万名各界代表,紧接着是全副武装的护卫队伍,随后是外国驻华代表、随员和旅华人士,后面是亲属百余人。亲属之后,是灵枢和执绋人员,宋庆龄乘青玻璃马车随枢行进。走在最后面的是一队护兵。沿途上空有3架飞机缓慢飞行,空撒遗像。在前门的马道上,每隔5分钟就鸣放礼炮一响。直到晚上7时,送殡队伍尚未从公园散尽。

    从3月24日至27日为受吊之期。数十万人前往中央公园公祭孙中山,以表达人们的怀念之情。30日,苏联赠送的玻璃棺由专人护送到京。从3月12日至31日,治丧处收到花圈7000多个,挽联、挽幅500余种。吊唁签名者达74万多人,连同接待的其他吊唁者共约200万人。

    3月25日张作霖亲自来到中央公园吊唁孙中山,当然这个并不是他的主要目的。可是他不知道的是单于心伤孙中山之死,已经迁怒到他张作霖身上,早就发誓不搞垮奉系绝不罢休。这个时候的单于已经因为悲痛而失去了理智,中国历史也因此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本回完

第四卷 巨星落,风雨满京华 第六回 盛名无虚士 不打不相识

    3月25日张作霖携张学良亲自到中央公园吊唁孙中山,这也是张学良第一次与单于见面。

    吊唁时张作霖表现的十分悲痛,直对宋庆龄说道:“先生一代伟人,居然就这么去了,唉,这是怎么一回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