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往事-第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场交易中一开始并没有准备赖帐,或者说即便KMT准备赖掉这场交易中大部分的承诺,但是至少他们准备履行其中部分承诺,甚至已经在履行某些承诺了。

    单于并不准备提醒宣侠父注意到这一点,毕竟损失最大的是苏俄而不是GCD,再说从长远看既然GCD在以后将得到最大的蛋糕,那么眼前这一点点损失也就不足轻重了。更何况谁能保证GCD避免了眼前的损失而不会损失掉未来那巨大的蛋糕?

    但是同时单于也承认,宣侠父这几个月时间并没有浪费,他对国民军下层军官和基层士兵的评价是准确的,甚至是相当准确的。

    但老实说,这对单于来说意义并不大,因为在不远的将来即将发生的大事件中,基层和下层对事件毫无任何正面或者负面的作用。所以,单于与宣侠父的这场谈话里对单于有帮助的信息并不大,单于从来不是逆天的英雄,他只是压垮骆驼的那最后一根稻草。

    至于宣侠父,奉系内部士官派与学院派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郭松林对杨宇霆以及张作霖的忍耐越来越快到底线,郭松林需要盟友来帮他坚定决心等信息显然对他有帮助的多。

    要让宣侠父完全相信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并没有那么容易,不过只要结论正确,宣侠父以及他的同志们会找到越来越多的证据来证明这一点。而单于提供的结论自然是非常正确的。

    而只要宣侠父愿意去找能证明单于结论的证据,事实上也就是帮了单于一个很大的忙,因为单于很清楚,尽量挑起冯换章与奉系之间的矛盾,让他们兵戎相见,最起码这是苏俄援助国民军所必须达到的最低目标。

    所以,宣侠父以及他的同志,包括苏俄的同志们会把这个结论放到冯换章的案头,单于只要知道这点就已经足够了,不是吗?

第五卷 兵戈兴,狼烟起 第十二回 于右任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单于和宣侠父的这次秉烛夜谈没想到竟然成了现实,开始两人还刻意去回避一些敏感的话题,可是聊到后来两人也就天南地北的无所不聊起来了。

    事实上宣侠父和单于在军校时除了宣侠父上书时两人曾接触过以外,平时并没有什么多余的接触。可当两人在距离广州万里之外的张家口相遇时,两人对彼此都有一种他乡遇故知的愉悦。

    宣侠父那种对整个民族的热忱让单于颇为感动的同时也让单于有点不以为然。

    正是这种炙热的容不下丝毫杂质的热情、殉道者般的虔诚让宣侠父所信仰的主义和政党最终成为华夏的主宰,但也由于这种炙热、这种虔诚在后来给华夏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单于在内心感叹不已。

    “剑魂,我们是直接去公署吗?”单于与宣侠父看看时间也差不多快七点了,于是两人干脆也不睡觉,直接在旅馆吃了早饭就出门了。

    “文革,我们先去国民军干部学校吧,于右任先生有时候也会到学校上课。我们直接去那里找他。”

    既然宣侠父这么说,单于也没有其他意见,就让宣侠父领着他往国民军干部学校去。

    国民军干部学校坐落在张家口堡子里书院巷,利用的是抡才书院旧地。这个书院是由满清的察哈尔都统穆图善和万全知县尹开先召集满汉绅商捐资在光绪四年修建完成的。光复以后被当地拿来办起来了新式的师范学堂。

    冯换章就任西北边防督办,驻扎在张家口后,由于国民军本身并不富裕,干脆就把国民军干部学校也办到了这个地方,冯换章还有两个算盘就是把学校放到这里一来可以影响和鼓动与军校共用一块办学场地的师范学堂的学生们加入国民军的行列,没有知识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这个道理也许当年的军阀们没办法用语言表达出来,但是这个道理大家还是懂得的。

    二来嘛,国民军平时驻扎在城外,军纪又严格,下级军官们很少有机会进城见识一下张家口的繁华,现在把军校办在这里,这些受训的下级军官可以利用白天上课的机会到城里逛逛,也算他冯大帅的一项福利不是?

    走了好一会儿,单于和宣侠父才走到军校。

    军校坐北朝南,两侧有跨院,从院墙到每间屋都是青砖瓦顶,大门外两侧墙壁上镶嵌着两块石碑,各宽约0。7米,高2米,碑顶有二龙戏珠,雕刻精致,极为美观。碑文均为楷书。大门口左右给有两名军人持枪站岗。

    看见宣教官过来了,军人连忙敬礼,宣侠父回礼后正准备招呼单于,却看见单于正站在军校大门口的影壁前发呆,其实也不能怪单于,主要在单于那个时代确实很少见到这么精致古朴的影壁,军校门前的影壁宽约3丈,底部有3尺高基石,上有青砖对缝,壁上部有假马头,马头有假三间,并雕刻花卉。

    “文革,怎么了?看入迷了?”宣侠父招呼单于说道。

    “哦,剑魂不好意思啊,主要我很少见到这么融精致与古朴于一身的影壁,一是看入迷了。”单于也发觉这么站在军校门口发呆不雅,于是连忙跟着宣侠父进了军校大门。

    “对了,你不是说军校和师范学堂合办吗?怎么没看见师范学堂的学生啊?”单于觉得奇怪,一路走来尽是穿军装的军校学生,自己和宣侠父一身平民打扮,特别是自己一身西服很惹眼。

    “哦,自从我们军校在这里开办以来,师范学堂就搬到后面的院子里去了,中间还修了一道围墙,学堂的办法开在另一边。”宣侠父到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与众不同。

    “你们把军校办在这也不怕学员血气方刚做出什么让你们措手不及的事情?”单于好奇的问道。因为现在风气较满清时期开放了很多,男女合校的师范学院并不少见。

    “想什么啊,你。这所师范学堂可是男校;要真是男女合校我们怎么可能把军校办在这个地方?”宣侠父作势推了单于一把。

    两人说笑着来到了教官办公的大院里,宣侠父把单于带到于右任办公的小院子里一看,还真巧,于右任正巧在练字呢。还是那副经典打扮,长袍马褂配一把大胡子。

    宣侠父就领着单于就进去了,三人又寒暄一通,寒暄过后宣侠父也就知趣的告辞了,他也知道人家两党内同志肯定有话要说,自己这个党外人员就别在这里掺和了。

    等宣侠父一走,单于就把自己的来意告诉了于右任。

    “右任公,您看学生这差事到底好办不好办呢?”于右任毕竟在国民军这边待了有些日子了,单于自然是要请教的。

    于右任没有立即说话,只是示意单于坐下谈,想了想于右任开口了。

    “我觉得这件事不难办,这件事对国民军来说毕竟是好事,冯换章虽然被被段芝泉、张胡子合伙给逼到了张家口,可他的亲信如鹿钟麟、张壁等人还在直隶担任北京卫戍司令、警察总监等职务,孙岳的军队也还守着河北大门,应该说他的主力还是留字啊了直隶一带。”

    于右任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望了望单于,见单于正襟危坐的盯着他,正等着他说下文,不由自得的一笑,喝了口茶,接着说道:“再说冯换章此人心胸狭窄,权利欲重,段芝泉与张胡子联手把他赶出北京一事他又岂有不思图报之道理?再者能有机会把张胡子赶走,自己独霸华北,这等美事他何乐不为呢?”

    “不过”于右任沉吟了一下,“文革啊,而今的关键不在于冯,而在于郭啊,你能确定郭松林一定会反奉?”

    这也就是单于的痛苦所在啊,不管是汪兆铭、宣剑魂还是于右任都要要他保证郭松林肯定能反奉,单于尽管明知郭松林反奉的可能性超过九成,可他如何敢拍这个胸口?

    “学生以为郭松林反奉与否的关键在于孙传芳。”为了得到于右任的全面信任,单于不得不再次前瞻一次。

    “哦,怎么和他有关?”于右任很不能理解这件事怎么和远在浙江的孙传芳有关系。

    “以学生看来,江苏、安徽那些小军阀们之所以通电就张作霖的教,不过是打着大树底下好乘凉的算盘;而姜、杨二人虽然被张作霖任命为皖、江督军,可是手底下也不过一两个团的基本部队,奉系的主力还是交给张雪良、郭松林统带的。这个大概是张作霖为了防备冯换章,也可能是准备着一有机会就和冯换章翻脸。”

    单于说道这里停了一下,以方便于右任思考消化。

    “哦,有道理,文革你接着说,接着说。”于右任大致上接受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