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往事-第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3月18日发表通电,宣布就任副元帅之职。企图以孙中山合法继承人自居,篡夺南方政府权力。唐还声称,要率兵10万,进驻广东。

    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明令驳斥了唐的所谓“就职”通电,指出总理在世之时,显抗命以纵恣,总理去世之后,假名义以专横。狡诈反复,凡有血气,莫不发指。并称唐逆之罪恶,与陈炯明同等,无复回旋之余地。务各遵从训令,敌忾同仇,所有与唐逆一切政治关系,皆应迅速宣告脱离。如有违反党义,甘心与唐逆联络勾结者,本党惟有执行纪律,决不宽贷!

    唐还藉此引诱杨刘叛变,他允许杨希闵返回云南大理招兵,而杨则表示“拥唐入粤”。刘震寰亲赴云南,催促唐军早日动身。此时,陈炯明、林虎、邓本殷、申葆藩等,也公开或暗中向唐示好。

    恰与此时,东征军远驻东江,广州十分空虚,杨、刘认为正是起兵的绝佳时机。4月初,刘震寰发表通电,指责国民党中央通电讨唐为“不当”之举。5月初,杨希闵潜赴香港,会见段祺瑞的代表和唐继尧。唐以副元帅名义,委刘震寰为广西军务督办兼广西省长,并认可段祺瑞委任杨希闵为广东军务督办兼广东省长。

    是月中旬,联唐派在香港皇后酒店开会,杨希闵、刘震寰、马素、陈廉伯出席会议,唐继尧、段祺瑞、林虎、邓本殷以及香港当局均派代表参加会议。会议决定由马素与香港政府接洽,由港英提供军火;由杨、刘在广州发难,推翻广州政府。杨希闵即自任滇桂联军总司令,于会后将驻韶关的赵成梁师(滇军第一军第一师)南调广九铁路一线;把驻佛山的胡思舜军(第三军)调至广州白云山一事带;把驻广州市区的廖行超师(第一军第二师)扩展至郊区。刘震寰则将桂军部署在嘉禾、三元里地区。

    杨、刘叛乱的事情败露后,代理大元帅胡汉民和汪精卫等人主张向杨、刘妥协,以东征处于紧要关头不得内部残杀为名,只要刘、杨悔改则既往不咎。他们派出邹鲁作为代表,前往香港劝说杨、刘二人回穗,共商大计,表示如果需要,可以改组大本营,以满足两人的政治要求。杨、刘二人不仅没有接受,反而狂妄地让邹鲁转告胡汉民:“你要打的话,我让你打三天不还手。”

    杨刘既无和谈之意,武力平叛就在所难免。4月27日,廖仲恺、许崇智、蒋介石、加伦等在汕头市桂园秘密磋商,决定东征军回师广州,讨伐杨、刘,由廖仲恺先行返回广州,布置一切。5月13日,汪精卫由北京南下,抵达汕头市粤军行营总部与廖仲恺、许崇智、蒋介石、朱培德、加伦就讨伐杨、刘一事交换意见,鉴于“省局危急,宜克日戡定”,决定放弃潮梅,班师回穗,并推定蒋介石任军事总指挥。

    会后,蒋介石积极作战前调整和战前动员。他命令各官长及下属士兵就编制变更、联络规定、勤务改良、材料添减、职权划分、职务规定、补充招募、俘虏及战利品之处置、调遣升级、赏罚休假等项,提出意见,以更好地加强部队建设。再者,对劳勋卓著者,秉公褒奖,对临阵脱逃的溃兵严加惩罚,以正军心。

    随后,蒋介石对部队作了三次训话。5月18日,蒋介石赶赴梅县东校场对陆军军官学校东征官兵发表训话,他说:“中国国民党是孙总理创办的,总理为什么要办这个党呢?是因为中国的人民都被外国人及军阀压迫,没有自由的余地,所以总理建设一个党,要使得我们被压迫的人民起来打倒压迫我们的外国人和军阀,使得我们自由平等。

    5月19日,在军校校干部行营对炮兵队学生训话,希望大家要有自治能力,忍耐劳苦,服从官长,实行主义。并告诫他们:嗣后各官仕学生,倘敢托词请假,意图规避者,一经查出,定必立予严办,决不姑息。

    5月20日,对警卫军及党军官发表了《誓死夺回革命的根据地》的词谕,说:假使革命政府根据地——广州,被反革命派夺去了,那我们的总理是白白地奋斗了一生,许多已死的同志,弟兄是冤枉死了,所以我们要继续总理的遗志,就先要保持革命政府的根据地。”

    5月21日,蒋介石作为总指挥,电令何应钦指挥的党军第一旅,陈铭枢指挥的粤军一旅等回师广州,准备讨伐杨、刘叛军。5月21日,“党军”第一旅(由军校教导团扩编)何应钦部,粤军第一旅陈铭枢部,第四师(由第七旅扩编)许济部,警卫军欧阳驹部,同时从潮、梅回师,一路经海丰、平山、白芒花、淡水,于6月6日到达广九路樟木头一带。与此同时,李宗仁、黄绍�;扼守西江,阻止唐继尧部东下配合杨、刘。

    东征军班师回穗之际,代帅胡汉民于6月3日责令杨希闵交还所占防地,交出所占财政各机关,服从政府。

    杨不肯就范,反而于4日占领省长公署、粤军总部、财政厅、公安局和市内各重要机关,并贴出由其负责市内“治安”的告示。5日,杨希闵、胡思舜发出通电:“共产主义,无论我国人民智、德、生计程度,不足语此。”“今蒋中正、廖仲恺、谭平山等利用俄人,互相勾结,代为宣传,以少数党人专制国家,直视革命为彼辈包办事业。”“希闵等断不容彼辈播共产流毒于社会,我军因此喋血疆场,亦所不恤。”杨、刘还以“滇桂军全体国民党员”名义,散发反对共产党、反对苏俄和反对广州政府的传单。是日,革命政府免

    杨希闵、刘震寰本兼各职,由朱培德任滇军总司令。

    6月7日,滇、桂军夜渡珠江,攻击帅府所在地——士敏土厂,遭到革命军之兵舰痛击。8日蒋率东征军抵达石龙,9日占领石滩,10日进攻广州东郊。与此同时,西江李济深率粤军,沿广三铁路东进;北江谭延�;率湘军、朱培德率滇军、程潜率攻鄂军,沿粤汉铁路南下;珠江南岸李福林率“福军”,也隔江予滇、桂军以重大之威胁。进攻广州,讨伐杨、刘之役,拉开战幕。

    战时初期,革命政府、国民党中央许多人士及苏俄顾问,还留在广州市区,处于滇、桂军的威胁之下。大本营铁甲车队英勇作战,抢占大沙头,掩护各机关和顾问团安全转移至南岸士敏土厂或黄埔岛。

    中共广东区委成立以罗亦农为首的“革命委员会”,积极配合革命军的军事行动。区委发动粤汉、广九、广三铁路工人罢工。工人拆卸了火车头,将机件埋藏地下,并将所有火车司机转移到安全地带。使得滇、桂两军无法运送辎重武器。此外,中共广东区委还发动组织工人、农民、市民参加战斗。由于滇军为祸广东已久,人民早就对其恨之入骨,群情一经点燃,立即爆发出巨大的威力,严重动摇了滇军的根基。

    6月10日,革命军分三路开始总攻。粤军第一、三师及第六旅任左翼,由广铁路进;警卫军任正面,由龙眼洞进,警卫军一部及福军为总预备队,由河南进,总攻省城。是日,滇军在龙眼洞、桂军在瘦狗岭,踞险而守,猛烈抵抗革命军的进攻。

    12日清晨,黄埔校军打退滇军,占领龙眼洞。粤军第一旅和警卫军向瘦狗岭、沙河进逼,毙桂军数百人。军校炮队掩护革命军由猎德渡河,旁抄广九路。这一带本来是军校学生的练兵、野营之地,学生对这里的地形地物了如指掌,对各个目标之间的距离,早有准确的测量,故炮兵命中率很高,滇军伤亡惨重,杨希闵无心恋战,滇军土崩瓦解。10时,瘦狗岭之桂军,也被打败。黄埔校军、粤军、魏(邦平)军及其他各军乘胜追击。桂军师长陈天泰被俘,滇、桂军各个阵地均被击破,广州全城被收复。杨希闵、刘震寰化装逃走,经沙面逃往香港。

    13日,从惠州回援的滇军胡思舜部,在观音山(今越秀山)被革命军截击,全部投降。第二天,该部再次叛乱,占领北校场一带高地,抵抗革命军。黄埔学生迅速集合,予以包围缴械,夺回高地。至此,祸粤数年、拥兵数万的滇、桂之军,终于被消灭。

    此役打破了滇唐趁孙中山病逝而入主粤政的野心,根除了杨、刘之祸,使广州的局势,再次转危为安。这为大本营改组,国民政府成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五卷 兵戈兴,狼烟起 第十五回 五卅

    马关条约签订以后日本利用中国的原料和廉价劳工进行经济侵略。其他列强随之跟进,纷纷在中国各口岸设立工厂。日本人仅在上海一地就设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