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夫山田有眼泉-第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母液的构成经过了母巢对地球上存在的元素及知识结构的了解之后完成的,虽然已经是成品,可人类想要完全掌握它,还是需要用大量的实验进行论证的。

张文也是考虑到这一点,才点头同意的。

毕竟现在他根本就没有这个科研的实力,只希望等以后有人发现了它的存在,他就可以变相的向国家提供一些技术上的援助。

有了上一世的记忆,对于国家的国情他还是知道一点的,科技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真正懂得它的人才有资格接触它的存在,至于那些别有用心的存在他是不打算提供的。

回到了家,张文就和父亲张成礼、二爷张成富一起讨论了新的农业计划,在大山和水库之间,建立一个面积达两百亩的巨大的大棚基地。

只不过那里的土地并不全部属于大山,还包括了不少村里的良田,想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将整个张庄大部分的土地归入其中,也就是要将自己周围的乡亲们拉上自己的战车,同时也必须要得到村委、镇政府的同意才行。

与王叔的合作仍然继续着,虽然时近寒冬,野菜的产出量少了很多,可是新鲜竹笋、野生菌类的补充还是比较充分的,加上各种新鲜蔬菜的供应,倒也没有减少太大,加上王叔现在那参酒可是镇店之宝,一般人可都是冲那个去的,所以生意反倒是越来越红火了。

那些野生养殖的水鸟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中,王叔可是眼红的狠,虽然还没有提供给饭店,可是这是张文的养殖根本,目前还不具备那个规模,只能让王叔失望了。

“大棚种植,这段时间我跑南城,也听说了不少关于这方面的传言,不过却并没有太多的了解,这行吗?”

二爷经常跑南城,自然的也经常打听一些消息,这大棚种植业不是什么稀罕事儿,只不过毕竟没有搞过,猛然间听到这个还是拿不定主意的。

“爸、二爷,你们放心就是了。我搞的你们还不信啊,绝对不会有事的。”张文自然不担心那个,他需要的只是那些大棚,至于现在市面上的大棚种植技术,在他眼里根本不值一提。

那跟他一起回来的二十来只虫子,早就在张文回来之后没多久,就携带着那些张文精选的种子离开了地球,直入太空了。

对于这种能够轻松穿越大气层的虫子,张文还真是相当的羡慕,不过他也没有办法,这些虫子本身能够在宇宙中流浪,自然不会担心这大气层,可张文显然没这个本事。

当然了,这些虫子是由母巢生产,张文对它们也具有相当高的主导性,自然的张文能够指挥它们进行这样的活动。

第一批太空育种计划就是这样开始的,只不过对于这第一批种子张文自己也没有数,不知道最终成功的能有多少,倒不是说对母巢的技术不放心,只是作为新人的第一次,难免有些紧张。

至于温室大棚,自然是为了后续的转基因技术和无土栽培技术准备的,只不过那些都是要秘密进行的,这是他的根本,还没有到普及的地步。

正文 第76章 温室大棚种植

也正是因为这方面的考虑,张文不得不将这个计划暂时放缓,只能有自己这边先行搞起来,等乡亲们都认可了这种种植方式之后,也就到了普及大棚种植技术的时候了。

“哎,果然第一个吃螃蟹都不容易啊!”

张文不得不如此感叹道,就算是最相信自己的父亲和二爷也在他很是花了一点功夫才做通了他们的工作。

不过,想要获得大棚种植技术,张文还是不得不跑一趟南城的,棠城县现在还没有人开始搞大棚种植,最快也要在年后由县东头的东桥镇开始首先启动,不过张文是不打算等到那个时候了。

因为天气的关系,山上的建设停了下来,矿场那边基本上处于半倒闭状态,也没有人愿意去了,所以劳力就暂时闲置了下来,这也为张文的大棚建设保证了劳动力的数量。

托王叔陪同跑了一趟省农科院,又特地去南城农业大学找了几个相对权威的教授,张文又花费了不少的钱才搞到一套相对比较完整的大棚种植技术,同时也物有所值的和县农业局的一些农技人员拉上了关系。

这次跟随张文一起回来的,其中就有一个县农业局的技术员王越。

说起来也是张文的运气好,在南城农大的时候,张文和王叔拜访了一位知名的农学教授唐教授,而王越就是他的一个学生,碰巧也在那里。

张文就新型农业的发展跟唐教授很是开怀的谈了一番,虽然张文不是农学出生,可是张文手上的技术那可都是实打实的,这些新型的种植技术、育种、栽培技术,无一不引起了唐教授的兴致,不过张文也不少,所有关于这些技术方面都是浅尝辄止,绝对深入,引得唐教授心痒痒的,这才方便了张文能够顺利的得到整套的大棚技术。

而王越也是一个有心扎根农业的人才,在县农业局混的不是很得意,有心搞新型农业技术,可惜却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不能够实现。

一直到遇上张文,才算是碰上了真正的知音,而张文与县农业局接触不久,王越就顺利的跟在了张文的身边,一起回到了靠山村,并且住了下来。

多了一个人才,张文心里还是很高兴的,父亲和二爷虽然也能帮的上忙,可真正到了农业技术上还是远远比不上王越这样的技术人员的。

技术到手,人员到手,大棚的建设立即摆上了议程。

为了获得更多的资金,张文不得不将手中的那一块大号的蓝宝石通过王叔抵押给了经常在王叔店里吃饭的一位富豪,获得了大量的资金,这才让张文变得如此雄心勃勃。

有了王越的加入,张文确实放心了不少,基本上大部分的事情都是王越在操心。大棚的建设开始,从大棚的骨架选型、采购,到现场的安装,基本上都是王越全程指挥的,而张文只不过简单的看了一下就不再多说什么了。

建设的过程还算是比较顺利的,加上劳动力充足,一周之后三座相比而言算得上半现代化的温室大棚就建设完成了。

大棚全长十五米,宽约四米,弧顶高度四米,不锈钢骨架,高强度复合薄膜,采光度、透光度、抗风强度全部都是按高要求执行的。

“王哥,现在三座大棚,按照我们事先说好的,咱这么办,我给你一座,至于你搞什么我不管,但是我这几座大棚的种植技术你等帮我照看着点!”

王越之所以肯来,自然不会没有原因的,这也是张文和他谈好的条件之一。要知道,只是简单的搭建一座温室大棚的成本约是二万块左右,可张文的这三座温室大棚的任何一座成本都在五万以上。

相对现在普遍的低工资开说,这可是农村人好几年才有的收入,一般人是承担不起的。

王越是一个二十五六岁的青年,有点清瘦,但是整个人很精神,带着一副眼镜看起来很有点知识分子的感觉。

“这个没问题,全部按我们说好的办!”王越点了点头,这是他和张文事先约定好的,平白有了一座条件非常不错的温室大棚给他用,他自然没有不乐意的。

他在农业局本身就是技术员,干的就是传播农业技术的活儿,来到靠山村,也是干老本行,对他来说不要太简单。再加上现在已经是冬季了,田里的活儿基本上没有,等于是给他大把的时间搞自己的研究。

三座大棚,一座给了王越,一座张文神神秘秘的留给自己独用,只剩下最后一座才是开放式的,用来传播大棚技术的,同时也是张文和王越共同支持的。

王越搞什么研究,张文不是很清楚,反正王越也是神神秘秘的,从购种、施肥等等都是他自己一个人弄,从没有人见过。

和王越一样,张文也是神神秘秘的,他的那座大棚的门从来都是锁着的,就连张成礼和张成富两个人也不知道张文在搞什么。

太空育种的时间控制在一周左右是最合适的,当大棚建好了之后,那二十来只太空飞虫也完成了它们的使命,将数千粒农作物种子带了回来。

随着大棚技术的不断普及,加上交通运输的便利,基本上很多蔬菜都是一年四季常年供应的,向南城这样的常住加流动人口近千万的大城市还没有缺少蔬菜的时候。

太空蔬菜的优势还是比较明显,加上国人的一些特殊的嗜好,正是张文想要利用的。

整个温室被张文划分中了三个大的部分,最外围则是太空蔬菜的种植,再往里一点的则是无土栽培的营养槽,最里面才是张文的重点转基因蔬菜的种植基地。

之所以这么安排,也是从成本和利润上考虑的,天空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