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上下班路上能做的95件事,如何使时间变得更有意义-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早晨的高峰期,没有首都圈挤。 

京阪神大手私铁五家公司也有一个平均拥挤率。 
1997年的平均拥挤率是148%。据说,京阪神1965年~1970年的平均拥挤率超过200%,现在上班高峰期的情况可以说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从上述数字来看,上班高峰期,最拥挤的区间虽然拥挤率超过了200%,但大部分在200%以内。尽管感觉是“满员”,但这种状态,还是能够看杂志的。 
而且,是不是所有人都必须在这高峰期时段去上班呢?并不是这样。 
各铁路公司都向社会推荐“错时上班”。虽然上班人员都有这样或那样的情况,但错时上班并不是不可能的。 
如果公司实行弹性工作制的话,避开上班高峰这一时间段是很容易的。 
即使是必须按时到公司,也还有其他方法。虽然开始工作的时间不能推迟,但是可以提前上班。如果早点从家里走,避开最拥挤的高峰期的话,就可以躲过“地狱”般的满员电车那种“痛勤”。 

有人早上天未亮就起床,把早晨的时间作为自己的时间来充分有效地利用。不乘早晨拥挤的上班电车,这是“早起型生活”的优点之一。 
在许多人被早上拥挤的电车挤得死去活来的同时,也有不少“早起型的人”,在一大早的电车里享受着座位,舒舒服服地去上班。



Grey…sweet2005…10…04; 14:45
第三部分 最有效地利用上下班路上时间的观点变化
第12节 一大早去上班所带来的两个黄金时间 
一大早去上班所带来的两个黄金时间 
松山真之介在与网络系统有关的公司工作。每日发行互联网的书评杂志《Webook of the day》。他的书评在招聘信息网站“ISIZE”的图书角也有连载。 
在每天忙碌的同时,还要看一本书,写书评。要说他的劲头儿是从哪儿来,那就是来自早晨上班的路上。 
松山早晨4时40分从千叶县的家里出门。如果是冬天,还能看得见星星。 
“也许有人觉得太辛苦了。可是,在我看来,特地赶在早晨高峰时间段上班要更辛苦啊。” 
松山比上班高峰期提前二个小时去上班。 
满员电车由于上上下下的人太多,所以,总是容易晚点。而一大早的电车因为人少,都是正点运行。转乘也很顺利。 
“用不着跟着别人后面匆匆忙忙地走,感觉非常爽快哟。在电车里看看书,吃吃早点,一个人占四个人的位子,有时还把公司的资料摊开看。” 
这几年,一到年底,有时还在车里写贺年卡。如果是明信片,带着走路也不麻烦。如果每天写十张的话,每张的时间都很充分。能写出充满感情的贺年卡。 
“再从电车里看着升起的朝阳,心里畅快极了。光这一点,就觉得早起乘电车很有意义。” 
在电车里摇晃的时间大约一个小时。充实的时间眨眼就过去了。上班路上的时间对松山来说,真正是黄金时间。 
下班后,第二个黄金时间又开始了。 
“公司里的人都下班了,工作也有了进展,这时,一个人留在公司里,最适合思考问题。有时就写一写刊登到电子杂志里的书评。” 
从高峰时段上班转为一大早上班改变了一天的生活 
每天早晨,在满员电车中,为了有个落脚的地方而使尽了全身力气。别说摊开书本,连身子都无法挪动。这样的人不妨下决心把时间错开一下。 
虽说是上班高峰期,而真正最挤的也就是那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即使错开半个小时,也可以乘上较空的电车。根据地区的不同,如果提前一个小时上班的话,还能有座位。 
贪图被窝儿的温暖,直到非起来不可时才起床,这也是人之常情。可是,匆匆忙忙跑出家,又在满员电车里颠簸,快到点了才赶到公司。每天这样的话,反而更累。 
乘一大早的电车上班的话,从家里到车站能够以很好的心情散步。早晨既可以沐浴那特有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又可以独享那街道上的寂静。空空荡荡的车厢又可以带给你一个舒适的心情。首先就不会有那种烦躁不安精疲力竭的感觉。 

一大早,公司里人员较少,这时构思一天的工作计划,做些工作上的准备,会使工作取得意想不到的进展。准备工作做好后,一天的工作就变得轻松愉快了。 
要改变一下气氛,到公司附近的咖啡店放松一下也是可以的吧。早晨的咖啡店多半只有个把客人,也没有中午那种叽叽喳喳的吵闹声。 
在公司附近,还有英语会话和面向公司职员资格考试的清晨讲座。 
晚上的讲座由于加班和社交,很多人无法参加,如果是早晨,就完全可以按照日程进行。 
早晨一大早就起来听讲座的人都是一些积极性很高的人。从这些人身上受到的启发也较多吧。 
在体育馆出一身汗后,再去上班,肯定也会有一个好心情。 
自己一天的日程,提前一个小时也好,提前两个小时也好,如果转换成“早起型”的话,早晨的上班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早晨发生了变化,那么一天的生活就会与以前截然不同。 
上班路上的时间如此之长唯有日本 
让我们来看一看把长时间花在上班路上这一问题吧。上班路上花太长的时间,肯定有人认为“自己的时间被剥夺了”。 
即使同其他国家相比,日本人花在上班路上的时间也算长的。 
根据NHK放送文化研究所的“国民生活时间调查”(1995年)显示,日本人花在上下班路上的时间平均是1小时15分。而且还有一年一年变长的趋势。 
还有其他的统计。据总务厅每5年进行一次的“住宅统计调查”(1993年)显示,全国上下班路上需一个小时以上的人占上班总人数的16。1%。需一个半小时以上的人占3。6%。这虽然包括在家上班的人数和住在单位里的人数,但可以说,远距离上班的人并不算多。 

但是,首都圈(东京、横滨、千叶圈)的情况就不一样。路上需一个小时以上的占32。3%,需一个半小时以上的占7。6%。几乎是全国平均数的两倍。 
在京阪神圈,路上需一个小时以上的占21。4%,需一个半小时以上的占4。0%。正好处于首都圈与全国平均数的中间值。 
如此看来,不得不花长时间在上下班路上的人,主要是大城市,特别是首都圈的上班族。 
另一方面,海外的情况又如何呢? 
总务厅把住友商事驻海外的20个机构的日本人职员作为对象,进行了调查(1998年)。结果显示,上下班路上超过一小时的人占8%,超过一个半小时的只占1%。 
交通工具方面,有超过66%的人乘小汽车。虽然不能同以电车为主的日本的情况进行单纯的比较,但可以说,在日本大都市圈上班的职员,即便从国际上来看,其上下班路上的时间也是相当长的。 

上下班路上的时间还是短点为好。可能许多人是这样想的。 
但是,也有人特意花多于平时几倍的时间和几倍的距离,用于上下班的路上。自己主动成为“远距离上班者”。 
从自己家里到公司四十分钟的距离却要花两个多小时 
东京·池袋站 
既是出版社的经营者,又是总编辑的西田哲郎(54岁),从池袋乘营团地铁有乐町线到离办公室最近的饭田桥站,只需9分钟。可是,西田有时并不乘地铁,而是特意乘较花时间的JR山手线。 

他一早六点钟从家里出发。乘西武池袋线,最迟六点半到达池袋。再从那儿乘JR山手线的外环线。 
“因为是环线,所以,外环线也好,内环线也好,乘哪个都行啊。” 
一大早,座位也空。西田“安安心心地”坐在三人座位上,从包里拿出一沓稿子。 
“要‘兑现诺言’,必要的时候,只能这么做。也就是说,‘稿子今天必须看完,明天就得谈感想’。由于前一天晚上喝多了点,没有把任务完成啊。” 
不管是专业的还是业余的,都把稿子往出版社送,这种情况较多。如果马上能看掉,写点什么意见当然好,但有时候懒得看,就拖了下来。不久,作者又会打电话来问:“那篇稿子怎么样?”西田心里发虚地对应道:“明天一定给你答复。”于是,在上班前乘山手环线,兜圈子。 

“大约二周时间就把事情结束。这是集中精力的胜利啊。” 
山手线绕一周,约需一个小时。两个小时内,把任务完成。也就是说能够践约。 
乘山手线兜圈儿旅行“检票口内吃早餐,中途能下车” 
西田有时心血来潮,不是为了工作看书,而是为了享受看书的乐趣而乘山手线的。 
“从初夏到九月份这个季节是最好的季节啊。黎明时分大约是五点钟左右。高高兴兴地离开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