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沈心怡传奇-第1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太后的音容笑貌,实在是难过得很,儒家的礼法上都说,父母去世,应当守孝三年,朕也想要效法而行。”

下面的臣子听得一阵诧异。按照民间的风俗,父母去世者,子女是当守孝三年,不得婚嫁为官,以表孝心。但是天子守孝,则是以日代月。也就是说,三年三十六个月,天子只守孝三十六天而已。

如今一听刘钰竟然要效法儒家民间守孝三年,这怎么可以呢?先不说如今和南唐的战事连连不断,一国之主竟然跑到皇陵那里去守孝三年,这国家和朝政该怎么办呢?难道说满朝的文武百官都要一起跑去太后的陵前不可,叨扰上三年吗,那样的话,太后她老人家去不是要日夜难安。

立刻就有朝臣想要出言劝阻,可是还没有等得他开口,旁边站立的康亲王刘皓就已经出言道:“皇上所言甚是。子女尽孝,无论是天子还是庶民,都应当尽心尽力,方能显出诚挚的孝心。皇上登基以来,以孝道治理天下,此举正堪为天下之表率。只是……”刘皓低下头去,嘴角微微的扬起,笑了一下,抬起头的时候,又是面无表情道:“皇上贵为天之子,政务十分的繁忙,如果真的是因为一己之悲伤,荒废了政务,太后她老人家肯定不愿意看到皇上这样做的,也于理不合。不如这三年内,暂居乾清宫,皇陵那边的一切事务都暂时交给礼部和果亲王主持,这样做的话,一来不会耽误国事,二来,又可以为太后尽孝,实在是一举两得之举呀。”

果亲王是先帝的亲弟弟,在如今的大楚贵族之中,算是最老最有资历最有威望的一个人了。

“康亲王所言甚合朕意,为母后计,为大楚计,为天下计,朕再三思虑,决定按照康亲王所言守礼居丧,也能表朕对对母后哀思之情。”刘钰点点头道。

礼部众臣顿时一下子都目瞪口呆,面面相觑,都摸不着头脑了,沈心怡听了之后都快要情不自禁笑出声来,这两个人真是厉害极了,一唱一和的,说得十分的好听,挑不出一点儿错处,说是三十六天的丧期无法表达出自己的孝心,要守孝三年才可以,但是实际上呢,就连这仅有的三十六天的守孝期都给取消了。仅仅让果亲王和礼部代替他治丧守孝而已。

“皇上英明啊。皇上此举,全了孝心,又和礼孝,正是天下之表率,万民敬仰啊……”那些臣子一下子反应过来,高高的唱起赞歌来。

朝堂上的官员哪一个不是成了精的,不用人提醒,众人都好似醍醐灌顶一般,连连称赞起刘钰来……

沈心怡在殿外,忍不住嘲讽的笑了笑,仰起头来,看向四周的宫墙,大殿的门口,到处都是因为太后大丧而挂起来的白色的帐幔纸幡,在夏日的风里面飘啊飘的,都听出了呜呜的哭声,似乎是在为太后的离去而哭泣,忽然之间,沈心怡的觉得心里面升起一股子寒意来,刹那间就遍布全身,好冷呀,就好像寒冬腊月,在外面冻了一整天一样。

乾晖四年七月二十三日,大楚太后薨逝,谥号为仁贤显安皇太后。九月二日,太后五七大祭,棺椁合葬于先武帝景陵,由果亲王于陵墓南庑起青庐,代皇上行局丧守礼之仪。

正文 第五十八章 战事连连

因为太后的故去宫里面一段时间陷入低迷和凄凉,和南唐的战事连绵不断的使得前朝难以安宁,不得不赶快制定对策。

乾晖四年九月十六日,夏承志上朝听封,晋为大将军,加之为尚书令,率领援军开赴南方。同月,趁着汴京城大胜,士气高振,南唐裕亲王率兵北上,没有多久就攻陷了兖州城,至此,原本南唐割让给大楚的土地被他在短短三个月之内全数收复。刚刚奔赴前线的夏承志也是没有办法抵挡南唐势如破竹的攻势,只有节节败退的份。

“皇上不发愁吗?”沈心怡对正在悠闲地看着棋盘的刘钰问道。告急的折子和百官因为前方战事不顺利而匆匆忙忙递上的文书、折子之类的东西早已经把旁边的九龙玉案给堆得满满的,但是刘钰一份都没有翻看过,此刻他还漫不经心、随意地翻看这些无关紧要的事情。

“有什么可要着急的,这些个文臣呀,就算是上再多的折子,也没有大的用处,难道还能指望他们拿出一个杀敌平乱的主意来?”

“可是如今前方的战事连连不顺,臣妾虽然身居**,那也是有所耳闻,日夜担心呢?”

“哟,怡儿怎么也担心起这个来了?”刘钰从棋盘上抬起头来笑着问道。

沈心怡看着刘钰那似笑非笑的得意神情,心里头忽然闪过一个想法,一下子就明白了不少。刘钰不是一个大度的君王,甚至可以说有些小气、短视、脾气暴躁,如此让他尽失颜面,失掉尊严的战败之事,他一点儿也不着急,只怕是……

“哎呀,臣妾还在一味的发愁,”沈心怡狡黠的一笑:“只不过现在呀,臣妾正在发愁怎么样恭喜皇上呢?”

“哦,喜从何来呀?”刘钰丢开棋盘,不再看了。“怡儿,刚刚不是还在说战事诸般不顺吗?怎么这会又道起喜来了?”

“是呀,当然是恭喜皇上,我们大楚的将士就要旗开得胜。”沈心怡眨眨眼,调皮的笑一笑道。

刘钰一下子就觉得十分的奇怪,问道:“如今前线之中接二连三来的可都是战败的折子,满朝文武急得都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般,怡儿,你去翻翻那些折子就知道了,怡儿是怎么预言我们大楚即将旗开得胜的?”

沈心怡莞尔笑道:“皇上,你难道还要隐瞒臣妾吗?原本臣妾是很担心的,害怕皇上因此而心急如焚,劳心劳力,只是刚才看到皇上轻松悠闲的样子,就知道皇上已是成竹在胸,接下来我们大楚一定会打败南唐,胜利指日可待了。说着目光转向龙案上那高高堆起的奏折,又继续说道:“朝中诸位大人们都不知道皇上的态度,只是听到连续不断的败退消息,当然是火烧火燎的。却不知道,如今我军虽然节节败退,但只是微不足道的小败而已,而且南唐确是要大败了。”

“哈哈,”刘钰畅快的笑了起来:“果然还是怡儿深得朕心呀,比那些个迂腐、糊涂的老臣们聪明多了。”

沈心怡垂头,低下眼帘,更加肯定了自己的推断,也更加佩服诸葛正我的推断十分的正确,夏承志果然不可小觑。

“怡儿果然是绝顶聪明,那你可知道我们大楚为何就要胜利了吗?难道仅凭着朕的这些行为就可以吗,那可不行,怡儿你再说说看还有哪些依据?”刘钰打趣道。

沈心怡嫣然一笑道:“皇上,你真是太看得起臣妾了,怡儿不过是个深宫妇人,怎么能够看透这些军国大事呢?还是要请皇上为臣妾解惑了,皇上?”

刘钰笑着摇摇头道:“怡儿就算是看不透,但无时无刻不呆在朕的身边,看到的、听到的,可都是朕所关心的,凭怡儿的聪慧还能猜不到吗?”

沈心怡皱着眉头假装思索了一会儿,说道:“臣妾看到皇上这几天来,不看战报,反而看的都是从南唐那里得来的情报,难道是南唐的朝堂要有大的变动了?”说完还歪着脑袋,不好的意思的笑一笑,吐吐舌头:“啊,皇上,这都是臣妾猜的,要是猜错了皇上可不许笑话呀。”

“怡儿真是聪慧可人,猜的是恰到好处,朕又岂会笑话呢。”刘钰哈哈大笑:“眼下看来虽然是我们楚军节节败退,可是战事的变故就潜伏在南唐的朝堂中,最让人头疼的莫过于南唐的裕亲王单通,此人是个心腹大患,要是不除,想要顺利的发兵南唐,攻下南唐,那是不可能的。”

“臣妾虽然身在宫廷,那南唐裕亲王的威名,也是很早就有耳闻的。”沈心怡面含担忧得道。

“早在父皇还在位的时候就曾经以千金美女暗中收买了南唐重臣,施以离间之计,破坏唐帝和裕亲王之间的兄弟感情,每一次都会成功,但是,每一次唐帝都顾念亲情,难以痛下杀手,只是把他的解除兵权,软禁于京城了事。”刘钰长叹一声道:“不过,这一次我们不必忧心了。根据安排在南唐的内应传来的线报,裕亲王只怕活不长了。其实呀,早就在唐帝将他圈禁于京城府邸的时候,他就心中一直郁郁寡欢,郁结于心,卧病在床了。今年因为边疆的危机不断,才被唐帝又给解了软禁,重新入朝堂,也是勉强的支撑,上阵指挥,可是前些日子听说他在军中竟然吐血昏迷,只怕是性命威已。”

沈心怡沉默不语,这些日子以来,她一直在刘钰的身边,虽然不能随意的去翻看那些密报,但是有意无意中也是探知了不少消息,再加上从诸葛正我那里得来的线报,她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