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朱元璋-第1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我答应你任何条件。”朱元璋说,“你总得开开门啊。”

楚方玉把门拉开了,警惕地站在那里。

朱元璋说:“你的清高、自负,在朕面前什么都不是。朕并不想相强,但朕既是看上你了,从也得从,不从也得从,你还想着李醒芳吧?”

朱元璋已经不耐烦再戴什么面具了,暴露了赤裸裸的占有欲。这本是天经地义的,即使楚方玉不把众多女人视为无尚荣耀的事当成幸事,她也逃不脱成为朱元璋爱妃的命运,朱元璋等于明白无误地宣告了。

楚方玉回答他,自己是李醒芳的未婚妻,怎么会想着别人?皇上也不能夺人臣之妻。只有无道昏君才干得出这样伤天害理的事来。

朱元璋的脸涨成了猪肝色,下巴显得更长了,他恶狠狠地说,他可以让李醒芳死!她该不会怀疑他的一言九鼎吧?

楚方玉说:“你不怕青史遗臭,你就这么做。”

朱元璋又缓和下来:“这样好不好,朕重用李醒芳,但他得与你退婚,不再纠缠你。”

楚方玉冷笑:“你以为你能办到吗?你用对付达兰的办法能成功吗?我可不是达兰。”

朱元璋恼羞成怒地说:“那你就会老死宫中,这与坐死囚牢没什么两样!”

楚方玉别过脸去。

朱元璋又缓和语气许诺,“朕说话算数,只要你顺从了朕,日后朕封你为贵妃,排在最前面,一旦皇后不在了,朕扶你为后,朕实在是为你的容貌和才情所倾倒,朕是真心的。”

楚方玉凛然地说,这些话说给那些爱虚荣的浅薄女子去听好了,别在这儿说,污了我的耳朵。

朱元璋恨恨地说:“好吧,等朕先收拾了李醒芳,再来收拾你。”说罢大步走了。

这是一个致命的打击,朱元璋也知道这是她最怕的。果然楚方玉顿时心痛得泪流满面。她追了出去。

楚方玉绝不能因为自己而把她最爱的人毁掉了。这一刹那间,她心里做出了抉择,牺牲自己,换得李醒芳的平安,那就只有求朱元璋,否则他真的会先拿李醒芳开刀,以绝楚方玉之念。

见楚方玉追了过来,朱元璋站住,掩饰不住胜利者的姿态,居高临下地看着她。

楚方玉问他能放过李醒芳吗?

“朕一句话。”朱元璋说,“你得答应朕,做朕的妃子。若觉得面子上过不去,名目上做尚宫女史也行。”

楚方玉只得敷衍说,让她再想想。她也确实没想好细节。

朱元璋见她软了,心中暗喜,也就不忙逼她,痛快地答应了。

四刘基从尚宫府路过,见一宫女在浇花,就问:“女史在吗?”他故意把嗓音提得很高。他是受人之托,冒险前来的。

果然楚方玉从窗里探出头来,马上叫了声:“刘先生!”

刘基说他是来告个别的。传出去,告别也不是罪过。

楚方玉走出来问:“先生又要出皇差吗?还是外放?”

“过几天就要告老还乡了。”刘基说,回家去钓鱼了。他说青田乡间溪水里的鳊鱼肥而美,比范仲淹说的“但爱鲈鱼美”要美,张志和的“桃花流水鳜鱼肥”,也不在话下。

楚方玉说:“皇上未必放你吧?”

“我是鸡肋。”刘基哈哈笑着,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最终还是弃之为好,会放的,奔丧回来,他已连上两个奏疏了。他一边说,一边向楚方玉使眼色,楚方玉会意,打发几个宫女说:“去搬茶几、椅子出来,请刘先生喝杯茶。”

宫女走后,刘基背身向外,怕门口的太监看到,将一封信丢到花丛间。

刘基说:“走了,茶也不喝了,我很快就会回青田去了,后会有期。如果新刻了诗丛文集,别忘了送上一册。”

“那自然。”她说。

刘基临走悄悄扔下一句话:“三十六计走为上。”

楚方玉感激地望了他一眼,望着刘基潇潇洒洒地摇着扇子走远了。她心里凄苦地想,三十六计倒是好计,可走得了吗?

刘基走后,楚方玉从花丛中找出信来,一见了李醒芳那熟悉的字体,她的泪水就下来了。她躲到屋中去偷看,他的信写得很长,写了他的思念,他对楚方玉的情感,说来说去是一个悔字,说她入虎口,他已失去活着的勇气,也许当初他们来赶考就是个错误的选择……

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用,这不是雨后送伞吗?他声称要拼了命设法营救她。楚方玉根本不抱希望,他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他能有什么办法!

朱元璋在楚方玉这里碰了钉子,心情不好,想来想去,向万春宫走来,听说郭惠刚从城外鸡鸣寺返宫,他好几天没见到郭惠了。

朱元璋接近万春宫时,离很远就听到了有人且弹且歌。朱元璋驻足听着,问:“这是谁呀,唱得这么高兴?”

身边的云奇道:“皇上听不出来吗?这是惠妃娘娘啊。”

朱元璋又细听听,点头道,是她。却又甚觉不合礼仪,她是在为母亲服丧的热孝期,怎么会又弹又唱?

向万春宫走着,朱元璋忽然动问,她一共在鸡鸣寺住了几天?

云奇说,范孺人记着呢,连来带去十五天。

朱元璋暗吃一惊,她居然在荒郊野寺中住了近半个月?他忽然产生了疑窦,就问云奇,惠妃在鸡鸣寺也一直都这么高兴吗?

云奇回答,听太监们说,头几天听说哭过,后来就高高兴兴的了。

朱元璋忽然问:“蓝玉回塞上去了吗?”

云奇提示他不是前天来向皇上辞行的吗?他昨天走的。

朱元璋若有所思地想了一会儿,就令云奇悄悄去打听明白,千万不可走漏风声。弄明白这些天蓝玉是不是每天睡在家里,有没有外出过。

云奇鞍前马后地跟朱元璋这么久了,什么不知道!他知道朱元璋在疑心惠妃与蓝玉旧情复萌,借出丧的机会在城外寺庙里鬼混,不然他追问蓝玉走没走干什么?

云奇说:“这容易,若不,我先问问马二,他是跟惠妃的。”

“胡来!”朱元璋掩饰地说:“这和惠妃有什么关系!你千万不能去问马二。”

云奇不得要领地看了他一会儿,问:“还去惠妃那吗?”

朱元璋悻悻地转身往回走,说了句:“不去,回去!”

第七十六章

“体法乾坤,藻饰太平”,朱元璋很满意说他得乾坤之气创建盛世,可胡惟庸点拨他,坤与髡同音,骂他当过秃和尚,“藻饰”乃“早失太平”之意,天地翻转,杀机毕现。

在朱元璋对刘伯温日渐冷淡、日趋厌烦的时候,这老儿自己连上了几道奏疏,以年老体弱为名,乞请罢官,回青田老家去颐养天年。

这正合朱元璋之意,他自己不提,碍于情面和舆论,朱元璋不会赶他走。他自己知趣就又当别论了。为此事,他召胡惟庸来一议。

胡惟庸上殿来,问:“皇上叫我不知何事?”

朱元璋拍了拍案上的一沓纸叫他拿去看看,那是刘伯温的奏疏。

胡惟庸拿起来翻了翻,说:“他想回青田老家去养老?”

朱元璋说:“是啊,他连上三疏了。”

胡惟庸试探地问:“皇上舍得吗?”

朱元璋说:“他不在朕跟前,朕会很寂寞的,他有时和朕相左,但惟有他敢直言,也纠正了朕许多失误。不过,他比李善长还大两岁呢。”

听话听音,前面倒像舍不得放,后一句“比李善长大两岁”就露了端倪,胡惟庸再不表态不行了。

胡惟庸说:“是啊,比起李善长来,他也早该回家了,不然李善长也会不满意。皇上何不顺水推舟成全了他?”

朱元璋斜了胡惟庸一眼:“你这么希望他走?”

胡惟庸说刘基倒不妨害他什么。刘伯温倚老卖老,常使皇上难堪,他是由此想到叫他回家的。

球又踢了回去,而且祭起了为皇上分忧的旗号。

朱元璋点点头没再说什么。

朱元璋又对胡惟庸说,他已命楚方玉做尚宫女史,协助马秀英掌控后宫了,这也不辱没了她的学问了。

胡惟庸早知朱元璋之心,便说,当年他向皇上荐的两个绝代佳人中,第一个就是楚方玉,到手的人,做什么女官,直接封个贵妃,不是一样辅助皇后主持后宫吗?

朱元璋不好意思说出令他尴尬无奈的事,只是笑笑,说那样不好,似乎有辱斯文。

此时度日如年的楚方玉只能把恨怨寄托在琴声里。

这天达兰经过尚宫府,故意放缓脚步,她有意想见识见识这个令朱元璋神魂颠倒的美人,一半是好奇,一半是醋意。此刻,如泣如诉的幽怨琴声吸引了达兰的脚步,她便来到了尚宫府门前。

两个宫女迎出来,另一个赶快进去报信。

楚方玉已停止了抚琴,愣愣地望着门口笑吟吟的达兰。

达兰说:“你不认识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