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朱元璋-第2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脸忧戚,眼中有泪光。

朱标很惊奇地望着朱元璋,说:“父皇心软了?”

“不是心软。”朱元璋说,不要以为文人手无缚鸡之力便可以毫不在乎,他们鼓起三寸不烂之舌,或者凭一支烂笔,能把白的说成黑的,凉的说成热的,不亚于刀兵,这是朕对他们也时刻警惕的原因。不过,他知道,宋老夫子并不是这样的文痞。他问朱标知道他当初为什么非要杀宋濂吗?

朱标反问:“不是因为他儿子牵涉到了胡案吗?”

朱元璋摇摇头,其实另有原因。是他宋濂,把楚方玉的那本书《珍珠翡翠白玉汤文存》刊刻传世的。他在世人面前败坏了朱元璋的名声。这本书,至今也没收缴干净。但朱元璋永远也不会把这原因告诉太子。

朱标望着朱元璋,一时不知他在想什么。

马秀英已在弥留之际,不但朱元璋、郭宁莲和太子朱标在,秦王朱、晋王朱、燕王朱棣、吴王朱礐、临安公主等一大批亲眷也从封地赶回来,围在病榻旁,朱元璋一直拉着马秀英的手。

马秀英反倒劝亲人们不要为她伤悲,她气息微弱地安慰大家,死生是命,非人力所能强求的。

朱元璋说:“你看,你的儿女们,太子、秦王、晋王、燕王、吴王、临安公主都赶回来了,他们都很好,你该放心了吧?你有什么话,就说吧。”

马秀英环顾她的儿女们,说:“好好的,互相照应着点,听你们父皇的,听太子的。你父亲严厉,不是不近人情,他是恨铁不成钢啊。”

太子和弟弟妹妹们含泪答应着。

马秀英依依不舍地说,一旦她不在时,最怕的是儿女们忘了骨肉之情,为了争权而自相残杀,历史上的血腥味千万别带到咱家来。有时候皇家倒不如小人家和和美美,缺衣少穿却心里踏实。她那殷切的目光望着她的孩子们,叫人感动、感伤。

太子为首,皇子、公主们全都哭着答应,跪下磕头。

马秀英又转向朱元璋,希望他慎终如始,使子孙皆贤,臣民得所。她死后,没人能越过宁莲去,让她掌后宫,立她为后。

说罢,渐渐合上眼睛,朱元璋哭着叫:“皇后!”孩子们也一片叫声:“娘……”

马秀英再也不能看一眼她眷恋的亲人了。

朱元璋满面流泪地说:“朕什么都能遵从皇后所嘱,惟她走后,不忍心再立后。”他转向郭宁莲,说:“朕多有对不起你处,从今天起,你掌管六宫,不立为后,你不会生气吧?”

郭宁莲说:“我和皇后比亲姐妹还亲,皇上不是多余这么问吗?”

自从胡惟庸案发,加上不久后马皇后去世,朱元璋的头发刷一下全白了,他明显地衰老了。

时光流逝,岁月更迭,转眼间朱元璋已经六十三岁,虽然精神依然不减当年,毕竟时光不饶人,有些老态了,动作明显迟慢了。他仍不改老习惯,仍不断地在屏风上更替纸条。

纸条都贴在屏风的背面,在殿前侍君的刑部尚书开济和翰林学士刘三吾不知他又在关注什么,他们目光不敢直视屏风。

朱元璋刚刚得到北边捷报,蓝玉进兵百眼井,又至捕鱼儿海,阵斩元太尉蛮子,大获全胜,俘获元皇子地保奴以下男女七万,马牛羊十五万,朱元璋再次把蓝玉比作汉代的名将卫青、霍去病,朱元璋一高兴,决定放他半年假,让他回京,为他庆功。朱元璋在龙笺上顺手写了“凉国公”三个字,是题的御匾。

刘三吾好不奇怪,前几天不是当着百官加封的吗?本来是梁国公,怎么一下子变成冰凉的凉了?是朱元璋笔下误吗?

朱元璋岂能有这样的疏漏?他是有意改梁为凉的。别看朱元璋不得不表彰蓝玉的军功,骨子里却厌恶他。

朱元璋说:“你这人,真和诨号一致,坦坦翁,果然坦荡直言。原本不是这个凉,是栋梁的梁,但这人狂傲无礼,令朕心凉,朕是有意改成冰冷的凉字。”

刘三吾倒敢直谏,既要赏赐功臣,又令人沮丧,应为皇上所不取。

朱元璋不爱听,说:“过去了,不提了,说那件案子吧。”

开济奏报,四川抓了一伙贩运私盐私茶的,后台叫丁斌。

刘三吾站了起来:“皇上,没我的事,我告辞了。”

朱元璋说:“不背着你,听听何妨?”

刘三吾说:“臣力薄,耳朵里也装不了那么多事。等皇上让我当刑部大堂时再听。”朱元璋一笑,也不强留。

朱元璋并没意识到坦坦翁也不永远坦荡荡,他也有怕事、怕担嫌疑的时候。那丁斌是何许人?是李善长的外甥,是胡惟庸的死党,上次大案的漏网之鱼。打狗看主人,他在这儿不好表态。

开济已经查明,丁斌是李善长的外甥,从前在胡惟庸手下,是红得发紫的人,负责联络李存义、陈宁,都是他出面。在胡党案发时,丁斌跑了。

朱元璋心里未免生气,李善长从来没说过丁斌的事呀。

“我正要说这事呢。”开济说,李善长若交出丁斌,他自己不也完了吗?几次与胡惟庸密谈,都是丁斌牵的线,但谈的什么,谁也不知道。陈宁所供的,并不实,他不在场,胡惟庸又一言不发。

朱元璋暗想,真应了胡惟庸那句话:鱼过千层网,网网有漏鱼。他谕令开济,这事一定要审个水落石出。李善长辜负圣恩,上次朕看他面子,饶他弟弟不死,他坐在朱元璋面前耷拉着眼皮,竟连个谢字都没有。朱元璋旧恨又勾起来了。

开济又奏,走私茶盐过境事,款额很大,这事牵涉到了驸马欧阳纶,皇上看怎么办?

朱元璋一惊,问:“重吗?”

开济点点头,说很重,横征暴敛,在四川越境贸易,不法收入额很大,有民愤。

朱元璋问安庆公主参与了没有?

开济道:“这还不清楚。”

朱元璋说:“欧阳纶既是朕的驸马,更应知道朕恨什么,他不给朕增光也罢了,凭借权势,狐假虎威犯国法,那是他自己寻死路,没二话,按律办事。”

开济又点了点头,说:“有皇上这句话,臣就好办了。”

喜峰关外,蓝玉统帅大军浩浩荡荡班师而归。

中间夹杂着很多缴获的军马、粮草战俘,还有装在车中的美女。

蓝玉踌躇满志,骑马走在队伍中间,马二已经做了贴身护卫小头目了。他对蓝玉说:“凉国公这次回去,皇上不得封你王啊?普天之下,数你功大。”

蓝玉说:“功大?皇上只封了我一个太傅,却把太师给了别人,我凭什么不能封太师?”

“太傅也不低了。”马二说,“不管怎么说,皇上还是说你功劳最大,不是说你去灾去病了吗?”

“傻小子!”蓝玉说,“什么去灾去病,是卫青、霍去病,是人名,是汉朝两个最能打仗的将领。”

马二说:“管它有病没病,你的功劳谁也不能比。”

蓝玉说:“功大你以为是好事呀!功高盖主,是大忌。你看,封我个公,却用凉水的凉,叫我从头凉到脚跟,心更凉,名副其实的凉国公。”

马二很替蓝玉抱不平,这皇上也真是,封人家个热国公,也比凉国公叫人心里舒服啊。蓝玉说他是故意的,朱元璋一刻也没忘了郭惠的事。

马二为他担心,劝他别奉旨回京,万一设了圈套要杀他呢?不如在外面领兵,谁也奈何他不得。

蓝玉却很自信,他认为朱元璋想把他跟胡惟庸一样搓圆捏扁可没那么容易,他兵权在握,朱元璋不能不顾忌。

二人又说起了这次征战俘获的美人儿,蓝玉早听说元朝太子妃别有一番风骚,一见面,果然与中原女子不同,放浪而又纵情,让人一见就酥了半边身子。但是他已上表朱元璋,决定把他称为“美丽绝伦”的尤物献给皇上。

马二说:“你这回把元朝太子妃献给皇上,他就该封你热国公了!元太子妃可真美。”

“你看中了?”蓝玉逗他说,“你若有那东西,我就把她赏给你,可惜你是个骡子!”说罢狂笑起来。

马二忍着肚子里的不快,说:“蓝将军,你可别忘了给惠妃娘娘报仇啊!这世上对你最好的就是惠妃娘娘了,直到临死还在叨念你。”

蓝玉脸上起了阴云。他叹口气,说:“都是我害了她。其实,我更愿意在外头领兵打仗,天高皇帝远,我想怎么着就怎么着。班师回京,是福是祸还不知道呢!皇上既然知道了我和惠妃的事,他能饶了我吗?”

马二说:“不饶你,能放心让你带三十万大军?万一你带兵反了,打回南京,那还了得?你和惠妃娘娘的事,他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他弄死了惠娘娘,却说她是自杀,为什么?他是不想把你牵进去。”

蓝玉说:“你以为他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