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晚唐-第10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月六日,唐军各部集结了足足一千个都的庞大兵力,按正常编制,神策军中一都为千人,普通藩镇中一都则多数为一百人。二十多个藩镇的军队,都的编制各不相同,有的有三五千人一都,有的一百人一都。集结起来的这一千余个都,总称千都,实际包括后勤辅兵在内,总兵力达到了足足四十万人。

千都大战展开,从早上开始,一直激战到下午,李克用的河东军最先攻破外城,然后与拒不投降做困兽之斗的齐军展开街巷战。

黄巢也脱下了织金龙袍,扔掉了天平冠,换上了黄金战甲,挽起袖子,提着长刀指挥齐军布阵于皇家宫阙的琼楼玉宇间,利用每一间殿堂、每一条御道的有利地形,与突入的李克用军展开激烈巷战。

但今天的长安,不是两多年前的潼关,他的“御驾亲征”也无法挽回败局了!

激战到黄昏时,李克用的先头部队已经占领了大明宫正东的望春宫升阳殿,齐军在禁苑的防御再次溃败。黄巢此时虽心有不甘,可也明白,他失败了,完全失败了。

在长长的叹息过后,他抹了抹脸上的血水,粗重的喘息着,数年的深宫帝王生活,让曾经骁勇的他,如今提着宝刀却力不从心了。刚刚一会的战斗,已经让他喘不过气来。长安宫中的那些美人妃嫔和宫娥们腐鉵了他。

温柔乡,就是英雄冢,他突然想起了这句话。

再回头看了眼已经习惯了的大明宫,他又一次长叹,别了,长安,我的帝都!

随后,黄巢下令,放火焚烧大明宫和周边的禁苑,并让齐军突围,撤离长安。

黄巢没有走,对于曾经的落第士子,私盐贩子黄巢来说,他已经老了,逃不动了。而且这一生,此时完结,也已经让他满足了。他曾经是落第士子,私盐贩子,可他却敲响了大唐的丧钟,他纵横天下,掀起一片片的腥风血雨,斩下一个个曾经高傲蔑视他的权贵们的首级,将一个个曾经高高在上尊贵而不可仰视的妃嫔美人,豪门夫人们征服胯下。

他穿上了黄金战甲,穿上了明黄龙袍,戴上了天平冠,登上了九五至尊之位,坐上了龙椅。

够了,现在就算死,也不枉红尘之中打滚的这一生了。

火焰在升腾,宫殿已经四处火起,黄巢却身着黄金战甲傲立其间,面带微笑!

第934章 胜利的曙光

腊八的时候,在渤海铁利府的德里镇要塞的火炉前,李璟正在看着一份从中原送来的报纸上的文章。

印在泛黄的纸上的墨字,很是刺眼。

“太尉中书令同平章事天下兵马都都统河东节度使太原尹北都留守晋王李克用神传将略,天付忠贞,机谋与武艺皆优,臣节共本心相称。杀贼无非手刃,入阵率以身先,可谓雄才,得名飞将。自统本军南下,与臣同力前驱,虽在寝餐,不忘寇孽……自收平京阙,二面皆立大功,若破敌摧凶,李克用实居其首……”

李璟冷哼一声,将这份报纸扔在了桌几上。

这上面所登载的这篇文章却是由杨复光在剿灭黄巢叛逆,收复长安之后的告捷露布榜文,报纸抄录下来。上面杨复光把李克用吹捧为此次收复长安的第一功臣,又说了他自己兄弟俩的许多功劳,然后把联军诸镇节帅也一起称赞了一番。

这文章李璟不喜,可这上面所述的一些事情却是事实。

黄巢这个彻底动荡了大唐根基的私盐贩子,终于死了。他在二十余镇,四十万联军的围攻下,最后兵败举火自焚,屡遭战火的长安城,尤其是三大内宫城,几乎已经完全毁于灰烬,跟着黄巢和他的大齐王朝一起毁灭了。

而杨复光兄弟如今也借着收复两京的功勋,在天下各镇之中拥有极高的威望。李克用这个沙陀胡虏,也因为先后两次参加了收复洛阳和长安的战斗,尤其是长安一战,他以都都统的总指挥之职,并且次数大战中。都率河东军亲临最前线,在战后,被公推为灭贼第一功。

如今,郑畋已经身无官职,在做刺史的儿子郑凝绩那里休养。

王铎这个老相国。也更屈辱的在长安即将收复的前夜被杨复恭罢免,如今被任了一个义成节度使,可义成镇本来是康承诲做节帅,如今更是直接被并入了秦藩的山东行省,王铎也就变相的和郑畋一样下野了。

郑从谠也没好到哪去,杨复恭兄弟如今威望正盛。郑从谠不肯和他们同流,岂能坐稳东都留守这样的位置。长安刚一收复,杨复光就已经亲临东都,正式宣布请郑从谠去长安任太师之职,东都洛阳,由杨复光亲自坐镇。

杨氏兄弟两个。杨复恭坐镇长安,杨复光坐镇洛阳。杨复光收了八镇节帅做义子,而杨复恭现在也是拼命的收义子,短时间内收了两百多个义子,而且这些义子几乎都是神策军的将领,他把这些将领派到各镇去,担任统兵之职。甚至把诸多小藩镇节帅也都收为了义子。

从关中到河南,从河东到山南再到荆南,杨氏兄弟如今势力极壮,声势巨大,中原地区超过二十个藩镇都拜倒在他们兄弟门下。虽然田令孜还挟持着天子在西川,可实际上,田令孜和天子的命令已经是真正的出不了三川了。杨复恭兄弟,眼下成了大唐中枢代表。

三川的田令孜,中原的杨氏兄弟,若再加上实际割据东方的李璟。大唐现在已经分成了三大势力。

不过李璟虽然主力在外,但眼下另两股势力都还不敢来主动找李璟的麻烦。田令孜远在三川,跟李璟八杆子打不到一起,自然不可能再找李璟麻烦。况且,现在他巴不得能跟李璟重修旧好。好一起对付杨氏兄弟这两个死太监呢。

而杨复光兄弟,他们现在也无意与李璟公开敌对。虽然打下了两京,但他们还需要消化巩固战果,稳定他们兄弟对诸镇的控制,把他们的联盟做大做强。他们最迫切的问题是要么打入西川去,灭了田令孜,抢回天子。要么,自己立一个天子。太监没有天子在手,就好比寡妇睡觉,上面没人,总不踏实。哪怕就算有个天子在手,也不过是他们的傀儡,不可能真正让天子掌权,可这也是必须的。太监自己,能掌权,弄权,能废皇帝,扶立新皇帝,却是无法自己做皇帝的。

杨氏兄弟还在为是抢回天子还是立个新天子之事犹豫不决,眼下自然是没空来找李璟麻烦。相反,他们眼下还十分害怕李璟会来找他们麻烦。因此,杨复恭还刚刚以天子的名义,把如今李璟控制的实际地图,全都划入秦国藩地之中,算是正式承认了李璟对秦藩的实际控制。虽然,李璟并不需要天子的承认,更不需要两个太监假天子名义承认。

不过李璟现在也确实没功夫去管中原的事情。

从四月起,李璟就一直在渤海作战。

李璟最终选择了靺鞨人吉卡所提议的建议,他在冰河解冻之前,一路向北进军,在靺鞨人的带领下,沿途并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拿下湄州后,在湄州守将的努力下,他的兄弟伊州守将最后看清了形势,也为四十万秦军和李璟这个名字所震慑,最终向李璟投降。秦军顺利的占领了伊州,并夺取了囤积在那里的不少粮食物资。

随后,就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随着华、建、湄、伊诸州守兵的投降,在渤海的东北部,更多的地方,更多守卫空虚,更多老弱的部族兵选择了投降秦军。部族联军以为这后方已经被他们攻下几年,以为对渤海后方占领取已经稳固,因此在后方不但防守兵力极少,而且几乎都是些老人和孩子。根本没有几个精锐的部队,这样的结果就是他们纷纷望风而降,李璟在最短的时间内,就把率宾府、定理府、安边府、安远府、东平府等先后拿下,中间偶尔也碰到几次零星的小规模反抗,但都不用秦军出手,那些部族降军就已经替他把那些反抗平定了。

当秦军精锐前锋出现在了后方的重镇铁利府德里镇城下时,城里的那支精锐部族军甚至还不知道秦军到来的消息。当他们看到铁手赫里等诸府的留守老千夫长,老万夫长们到来时,还有些莫名其妙。

然后铁手等人说是奉了右路军元帅前来时,他们甚至都没有怀疑。就打开了要塞城门,放他们入城。

渤海人经营了两百多年的北方要塞德里镇,向来被视为对付黑水靺鞨的北方前进基地,又被视为关键时候能牢牢阻挡黑水部入侵的雄关。在这里渤海北方第一要塞里,屯积了大量的物资。这几年,联军也一直源源不断的从各地征运粮草器械等顺着黑水和难水运到这里,然后分运到前线去。

这里也一直驻守着一万精锐的部族兵,联军统帅曾号称,德里要塞永不陷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