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晚唐-第11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黑水流域这块地盘,距离中原如此遥远,值得大费干戈来谋夺他吗?”

天狼号旗舰的甲板上,梅根问道。在她看来,这里太遥远且偏僻了,而且气候如此寒冷,这里简直就是一个原始的世界。要经营这里,代价太大。

“这里值得拥有,你们别觉得这里野蛮原始落后,可这里却有着最肥沃的黑土地,虽然寒冷了一点,可我们有棉花,有煤炭,而且这里有着充足的木材,防寒不是问题。只要能征服这里的土著部族,把他们移走一部份,再移民实边,有官方主持开发,相信我,这里会从一块苦寒之地,最终变成一个黄金之地,一个关外粮仓。而且,经营这里,不仅仅只是从这方面考虑。我们的重心在东部,在河北,山东,如今我们开发辽东,也是做为河北的屏障。而征服开发靺鞨,实际上,也是为了整个秦藩的战略安全。唯有东北安全,整个河北才能成为我们的核心区,燕京,才能成为真正的大本营。我们才能从此,安然无忧的向西、向南推进,开疆拓土,为子孙万世,打下一个大大的江山!”

梅根虽然并不全明白,但还是点头道:“既然如此,那你批点钱,我们水师要在这里打造一个水师基地,牢牢的守着黑水入海口。”

“嗯,我计划在海参崴建立一个主基地,驻扎一支舰队,然后在黑水入海口这里建立一个前进基地,驻扎一支分舰队。你回去后拟一个需要的表单给我,不论是人员物资钱粮等需要的,我都会优先拔给你们的。”李璟看了看她那高高隆起的肚子,“看来孩子是等不到回中原再生了,估计在半路上就得生,你是不是就留在这里生。”

梅根毫不犹豫的拒绝,“海上生就海上生,在海上出生,这孩子将来一定会是一个水师元帅!”

第953章 得之桑隅,失之东隅

靠山吃山,靠海就吃海。

三十多万人的舰队,粮食消耗也是极大。李璟从黑水河口出海时,并没有携带多少粮食。对于李璟来说,从中原运到渤海的每一粒粮草都弥足珍贵,因为路途太远,运输消耗极大。不过这也并难不到秦军,一支庞大的舰队走在海上,他们并不担心粮食。大海里有他们需要的一切,秦军的水师是这个时代最强大的水上军队,同时也是这个时代最为强大的捕鱼队。

为运输舰队护航的水师战舰,在海上发挥了他们的第二手本事,捕鱼。

每天,水师的战舰都在航行护卫的同时,捕捞起一网网的鱼,这些捕捞的海获不但完全满足了三十余万人的海上需求,甚至还有剩余用来制作鱼罐头。

在海上,李璟每天的早上都是从一碗由各种海鲜做成的海鲜粥开始的。这也是李璟难得的休闲时光,海上行程,虽然也偶有风浪,可舰队的船员们都是极为经验丰富的,他们走的很轻松。既不需要每天骑在马上跋涉,也不需要风餐露宿,白天在甲板上晒着秋天的太阳,晚上在船舱里陪着几个女人聊聊天,偶尔也与侍从室的参谋们一起谈谈战略战术等问题,或者干脆与侍卫们一起参加钓鱼、或者拉网。

这样的难得的轻松休闲的生活,就好像是一次极为难得的度假,更如同一次蜜月之旅。

起码,这种舒适轻闲一直持续到了九月。

九月,舰队绕着海岸航行,回到了海参崴。

舰队在海参崴停靠,进行补给与维修,吃了一个月的鱼,他们迫切的需要在海参崴补给一些其它的粮食,特别是需要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最起码也得有一些豆子。好在船上发豆芽。海上长途航行,如果长期没有蔬菜水果补充,就极有可能患上败血症,因此,食用水果蔬菜以补充维生素是必须的。况且,在海上飘了一个月,李璟也基本上与外面的世界隔绝。他迫切的需要知道如今渤海战场与中原的最新局势。

一下船,李璟的侍从室就迅速的开动起来,最快的效率展开工作。

李璟的面前很快堆起了无数的文件和报告,不过李璟最先开始的还是读报纸。

不过却是由侍从室帮他过滤筛选一遍了的,每份报纸上重要的信息被标注起来,李璟一面读报等待侍从室把更新的更重要的情报汇总起来。同时也能从报纸上得到更多更全面的消息。

匆匆的浏览起来,李璟一目十行。随着秦藩在报业上的先驱带动,如今的报业十分的繁荣,甚至有些畸形。特别是在秦藩,随着造纸术和印刷术以及驿站系统的迅速发展,催生了报纸的繁荣。大量的产业工人,以及新式教育迅速普及开来的扫肓。让秦藩拥有了最高的识字率,同时也使得报纸更为繁荣。大报小报有无数家。百姓们也喜欢看报,不论是官员还是文人,或者士兵以及普通百姓,大家都喜欢看报,喜欢从报上得到那些大事小事。

甚至连监察厅的情报部门,也利用报纸暗语传递各种情报。

李璟先看的是普通报纸,上面虽然都是些民生之类的小事。一些大的事情也是真真假假,可他想看的也就是民生之类的事情。从报上可以得知,今年各地丰收,尤其是秦藩关内的河北山东黄淮之地,获得了大丰收,甚至是夏季两季大丰收,水稻收获喜人。关外虽然主要农作物麦子只有一季。但也获得了收获。这个消息让李璟心里大为高兴之余也松了一口气。

打仗打仗,打的还是后勤供给。若是今年欠收,不但会影响到战事,而且会让刚刚恢复点起色的秦藩民生陷入困顿。李璟不是其它的藩镇节帅们。只想着穷兵黩武,李璟控制着一个强大的藩镇,必须得保证治下的富裕强盛,先内而外,只要内部稳固了,才能对外无往不利。如秦藩这般强大的藩镇,外部已经很难摧毁他们,真正能摧毁如此强大藩镇的,也只有来自内部。

其它的许多报上消息,也都还不错,总之,让李璟担心的秦藩并没有发生什么坏事。

这让李璟松了一口气,开始端起已经凉了的茶抿了起来。

喝完一本今年的明前龙井,又吃了几块新打的桂花制作的桂花糕,李璟才拿起另一边的内参等几份登载着更多重要消息的内部报刊。这几份报纸上就少了许多生活的气息,普通人的热闹,多了几分严肃。李璟看的很慢,认认争争的看着被重点圈起来的那些部份,花了好半天时间才看完。

等他看完后,侍从室已经又抱来了一叠文件,却全都是他们刚整理出来这几个月的重要事务的简报。

“直接念述吧!”李璟挥了挥手,看了大半天的报纸,他眼睛也有些疲倦了,他干脆把身体都仰在了软椅上,换了个舒适的聆听姿势,眼睛半闭着。

“是!”

“第一条消息,李克用在五月向山西行省发动了进攻,这次进攻,李克用联合了振武、天德、保大、定难、成德、魏博、河中、河阳共九镇,同时向山西、北平、河北、山东等地发动了进攻。几乎是同一时间,河南的朱全忠则联合了周岌、鹿宴弘、朱存、李全忠、韩建等九镇,增援陈州,并进攻蔡州、淮西、颍毫诸州。”

这些消息李璟刚刚已经在报纸上看到了,不管是普通的报纸还是内参上,都有报道此事。这两支联军,共十八个藩镇向秦军的进攻,被天下人认为是长安的新朝廷与李璟关系的破裂,双方正式的战争开始。特别是那些秦藩以外的一些报纸,更是有鼻子有眼的报道,说之所有会有十八路诸侯进攻秦藩,最大的原因是李璟拒绝了长安天子请立其长女为皇后的要求。并且说李璟之所以会拒绝做皇帝的泰山岳父,是因为李璟如今羽翼丰满,准备篡位谋朝,自立为帝。他们甚至还拿出了一些证据,其证据就是如今许多原朝廷有名望的文武臣子,甚至是一些天下有名望的门阀贵族们。都接到了李璟的邀请,奔赴燕京。据说,他们就是去燕京,准备参加李璟的登基大典。

不过尽管那些报纸上议论纷纷,十八藩镇也同时向秦藩发动攻势,但长安的朝廷上却没有正式的表态。杨氏兄弟至今,没有对进攻李璟一事发表过任何的言论。对于十八镇的军事行动。他们似乎采取的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

李璟只是稍稍一想,也就知道了这个结果的原因。

杨氏兄弟的态度表明,他们一开始并不想这么快和秦藩战争的。他们提出立李璟之女为皇后,就是想要争取更多时间,以加大对新朝廷各藩镇的控制。但事与愿违,李璟毫不犹豫的否决了他们的提议。并打破了他们的缓兵之计,直接收编了黄巢的余部,并且很快策反了河南的三个藩镇,在幕后指挥他们向陈许进攻,直插新朝廷的洛阳背后,震动中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