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晚唐-第11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线,西北起河套,到雁六勾柱山、五台山直到巍巍太行山脉,再到河南的运河,然后过淮河,联接大别山脉,东面广阔大海,这一块巨大的地域从此都是秦王国的疆土。可以说,整个秦藩的战略形势就处于高枕无忧的大好局面,控河北,枕山东、连河东,靠关外,秦藩霸业根基已成。她打心眼里为夫君骄傲自豪,这个男人,将成为王中之王,天之骄子。

“从今往后,再也没有人能挡住的了孤夺取天下的步伐了。婉儿,你给孤生了三儿二女,他们以后将成为新帝国的国王和公主,以前你跟着我吃了很多苦,以后,就安心享福吧。”

婉儿有些震惊的听着李璟说将来她们的儿女会成为新帝国的国王和公主时,头脑有些懵。若是夫君成为皇帝,自己的女儿自然也就是公主,可自己的儿子也能成为国王吗?不过她抑制着心中的激动,没有去问李璟。

李璟又和婉儿聊了会,又陪着婉儿娘几个再吃了点饭,临走前让婉儿多照顾下母亲韩氏。本来李璟是不打算让韩氏去的,但五台山号称中土四大佛教圣地,甚至有“金五台、银峨眉、铜普陀、铁九华”之说,一向崇佛的韩氏执意要去五台山烧香拜佛,李璟想了想,这次去五台山并非是行军打仗,也就答应了下来。

又谈了会,称赞夸奖了婉儿一通后,李璟离开。

晚上的御前会议是前往五台山前的最后一次会议,虽然有大臣劝谏李璟万金之躯,不应当前往此时紧邻着河东太原的五台山,受那颠沛之苦,直言千金之躯坐不垂堂,也有人说,眼下重中之重还是平定河北二镇,要牵制河东,只须派一上将前往雁门即可。秦王亲率大军前往,弄不好反会弄的长安朝廷那边担忧,万一反应过激,就不好了。不过李璟却心中早有决定,这次去五台山,既非拜佛也非避暑,而是如今河北即将平定,中原还是一片混乱,河东镇现在群龙无首,而且大半精锐还远在河南,此时正是河东空虚之时。先前李璟不打河东,那是因为河北未平。现在河北平定在即,李璟自然就把目光移到了河东镇这边,移驾太原北面的五台山,正是要在这里建立一个前敌总指挥部,以在最快的时间内,应对前线的局势变化,做出最新的决策。五万近卫军,就是一支突击力量,一旦时机成熟,李璟随时能把这支随驾力量作为突击集群,直接南下攻打太原。

至于粮食供应问题,平定代北之后,李璟就没再从山西运过粮食出去,反而年年暗中不断向山西行省运送粮食,在代州雁门关和忻州的赤塘关、石岭关等前沿,早已经存下了四百万石的军粮,另外在一山之隔的河北易州和莫州三关,瀛州河间,还存有一千万石的粮食,足够了。

不论是外部周边局势,还是秦藩自身的准备,一切都准备妥当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李璟看准了机会,就不会错过。

正议之间,外面突然传来高声禀报,殿前侍卫禀报,河北急报。

李璟接过呈上的急报,打开迅速阅读。

片刻之后,李璟读书急报,将信放在案上。殿中文武都望着李璟,可却从他的脸上看不出什么端倪,并不知道这刚送到的急报是好是坏。

正猜测之间,上首的李璟突然一阵哈哈大笑,“诸位,刚刚接到的好消息,魏博镇已经平定了!”

犹如一粒石子,投入平静的池塘之中,荡起了一阵阵的涟渏,更似一道惊雷,落在殿中众人的心中,震的他们一个个目瞪口呆,难以置信,魏博镇,平定了?

第1005章 进攻太原

真龙元年的中原,刚经历了黄巢之乱,百姓还没来的及抚平草贼带来的伤痛,转眼间各镇又重燃战火,一支支的藩镇军队开始你攻我伐,烽火遍中原,乱兵遍地走,不久前还是那中原各处土地村庄上的农民、佃户、家仆,城里的小贩、工匠学徒、店铺伙计,此时已经穿着五花八门的军服,拿着各式各样的武器,穿着简陋的铠甲,脸颊上纹着各个藩镇各个军都不同的名号。

曾经彪悍勇猛的战士,如今却沦落为奴隶一样的刺面兵卒,浑浑恶恶的在乱世中挣扎。

这是最坏的时代,但也是最好的时代。

中原乱战,东方却唯独一片安宁稳定,对于生活在太行、汴河以东的淮河以北的百姓们来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好到许多新到秦藩的百姓往往半夜难眠,生怕一觉醒来之后,那一切只是一个梦。

公元884年的宣化,似乎还在沉睡,又似乎已经醒了。

又是一个凉爽的早晨,一道霞光划破层层云朵,落下缕缕的晨曦,奶白色的曦光中,晨雾浓的散不开。这雾笼罩着宣化城那如黑铁一般的黑石城墙,高大的城墙上角楼林立,箭塔遍布,城中央的钟楼尖尖直刺天空。这雾也笼罩着宣化城南边不远的洋河,清澈的洋河水面不时的冒起一串串的水泡,如同煮开了的粥一样,这是洋河里肥美的鱼群在吃露水。

在宣化城和洋河之间,还有一条在晨曦中如同玉带一样的大路若隐若现。

那是除津雁国道之外,第二条从京津地区通往山西的大道。津雁国道,是从燕京起,东连天津。然后再折返往西,沿漳水河经涿州,然后过莫州,入易州,再经由蒲阴陉和飞狐陉穿越太行山。进入蔚州,再过泰戏关进入忻代盆地,到达雁门。除掉燕京到天津这一段,这条津雁国道,长达一千里。虽然太行山险阻难行,但秦藩花了大量人力物力下去。又有火药开山炸石,利用太行山蒲阴和飞狐二陉的天然孔道,还是把这条道路修成了。津雁国道的峻工,使得秦军对于太行以西的山西省掌控力大大加强。

不过只有一条道路入晋,还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在李璟的战略布局中,秦藩平定河北之后。就要经河东攻势关陇,特别是要加强对草原的控制,因此,在燕山、阴山一线修建一条快车道,对于秦军是十分重要的。

这条道路比津雁路动工晚,但规模却更大,在纵贯线计划中。这条命名为京河国道的大道,将从天津为起点,经燕京,向西从军都关越过太行,然后到达太行、燕山、阴山三大山脉的交汇之地的燕晋和塞外草原的通道口,也是如今秦藩进入燕晋之后,在这一个重要山口修建的一座新的要塞之城,宣化。

过了这座又被移民百姓们俗称张家口的城池后,津河大道在这里有一条分道,主干道继续向西。进入秦军在阴山南麓高原山口所建立的重镇集宁,也就是后世的乌兰察布,一直到达代北与振武的边界,阴山白道附近。而在规划上,这条京河要道。将来还会继续向西修,会经过定襄,也就是呼河浩特之后,沿着黄河河曲地带的三受降城到达贺兰山,继续沿着黄河溯流而上,修到陇西,河西,以及将来修到西域去。

不过现在暂时只修到了代北西面与振武镇的边界,不过从宣化分出来的支路现在却修的更长。从张家口分出支道南下,进入大同,过云州、朔州,经雁门关,直达忻州和太原边境。等随着秦军的扩张,这条路还将贯穿太原和整个河东地区,穿过河东镇、河中镇、以及上党盆地的昭义镇,然后经过河阳,一直修到洛阳。

津雁国道将来则会从雁门进入太原,然后沿着汾水南下,走河东的西部,从忻代盆地,到太原盆地,然后是河中镇的临汾盆地,在河中镇的绛州龙门越过黄河,到达对面的韩城,进入关中后,经同州、华州,最后到达长安。

秦藩交通部的规划很宏远,数年时间的抢修猛干,使得如今这三条往西的大道虽然暂时只还在修到代北地区,可依然足以令人惊叹。特别是宣化城,这里本来只是一个通往蒙古高原的山谷,以往也只有一个军堡,可自秦军在这里修建了规模极大的宣化城,尤其是在京河大道和被命名为秦王大道的长安与燕京的大道正式从这里修过之后,宣化城不但是一座御边的军事大城,很快也成为了一座连贯燕晋,以及通往草原、关陇、河中等地的重要通道。

宣化城出奇的热闹,迅速的繁荣起来。

早先在清晨响起来的是“一二一”的士兵操练声,宣化本来就是一个军事重镇,不但有一支城防军,还同时驻有一支边防军和一支野战军,再加上城中的常备民兵,以及城管队、保安队、巡警队、治安队、宪兵队等,使得这里到处可见穿着各式不同制服的军人。而眼下,秦王李璟的到来,更使得这座城中几乎被军人塞满。

隶属不同军种,不同番号的秦军士兵们,互不统属,可却又泾渭分明,互不相犯,和谐共处于同一座城池之中。一到早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