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晚唐-第3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承安心中算了一下,如果一个士兵入伍,在没有获得军功的情况下,五年才能从普通士兵升到一名军士,然后用六年时间升到士官,升到顶级,还得六年。从入伍到一级军士长,得十七年的时间。而一级军士长之上的军官位置,则就不能只按年限升了,必须得有军功才能提拔。

“等级会不会分的太多了一些?”郭承安问。

李良却在一边笑道:“我看这样很好,我把现在的伙长粮饷标准定为一级军士长的待遇,伍长的定为上士待遇,把现在普通士兵的粮饷标准定为上等兵的待遇。如此一来,大部份的兵现在都只能评为下等兵三等兵这样的级别,如此一来,他们的粮饷标准便要降级,困扰我们的士兵过高粮饷的问题便能解决大部份了。”

“一个伙长,也就是一级军士长每月薪俸为合钱六千,二级的五千五,三级的五千。然后一个伍长,也就是上士是四千五,中士四千,下士三千五。普通的士卒,上等兵三千,一等兵两千八,二等兵二千六,三等兵两千五,下等兵两千。”

“这普通士兵会不会太低了些?”李璟问。

“不算低了,下等兵月薪两千,和现在朝廷的边军戍兵薪水每月两贯是正好的。但我们只有下等兵才是两千,所以我们的标准要高出许多,更何况我们还有高赏赐和抚恤。奖赏也应当适当减少,一个敌军士兵首级一贯钱就差不多了,除了首级军功,战功按转来算,一转二贯,二转四贯,三转八贯,四转十六贯,最高五转三十二贯钱。”

看李璟还有些犹豫,李良劝道:“这个已经不错了,再坚持以前的标准,长此下去可是吃不消的。”李璟想了想,倒也觉得很有理由,随着地盘以后不断扩大,兵马肯定还会扩充的,到时七八万兵马,甚至上十万大军,太高的粮饷赏赐确实吃不消,趁着这次新扩张,推出新的十一级士兵等级倒是不错。

军中最重要的就是等级,不但能体现出上下的权威,关健的是打仗的时候也能让士兵中老兵占据更主导的地位。老兵们经验丰富,拿更高的粮饷也能体现出他们的价值。

当天,李璟便开始在全军中下达通知,张贴公告,对所有的士兵进行考核分级。基本上现有的伙长、副伙长、旗手、副旗手、傔旗、伍长、副伍长、传令兵等,不用考核便可按照他们现在的职务,直接授与相应的级别。每个人的等级刻记在他们的兵自牌之上,一看了然。

基本上,沙门镇最早的那批士兵,现在基本上都成了各营中的低层军官,此次也都授予了士官和军士的级别。其它的如从辽东新带回来的兵马,则大多数都是下等兵,武艺很好,身高马壮的,还有水兵一般都是三等兵。而骑兵,最低的都是二等兵。

李璟的侍卫营和控鹤营的兵,级别比其它战兵营的士兵都要高一个级别。黑熊营等战兵营又比起后勤等营,普遍高出一个级别。兵营、辎重等营的士兵,等级都基本上是下等兵,从级别就体现出了他们的地位比起战兵们要低上许多。

同时公布的,还有李璟正式下令全军正式为镇东军,下设五厢,分前后中左右五厢。李璟将青泥城的八个营中,调了一个守备营和一个蕃兵营加入到卑沙城驻守。如此一来,青泥城和卑沙城各有五个营,都各编为一厢。青泥城五个营编为左厢,林武为左厢兵马使。卑沙城的五个营编为右厢,王重为右厢兵马使。

大谢砦这边,李璟将黑熊营,以及铁壁营,还有怒涛营与运输营,加一个辅兵营编为前厢,林威为前厢兵马使。驻守大黑山岛一带。又把后勤营、辎重营、以及工兵营、宪兵营和医疗营编为后厢,以张承宗为后厢兵马使。

李璟则自领中厢,下辖控鹤骑兵营、银枪侍卫营、飞鹰侦察营三个营,由于控鹤营和侍卫营都是大营,所以将两个营各分成二营,为银枪营和侍卫营,控鹤营和飞骑营。

五厢兵马,以李璟自领的中厢实力最强,拥有两个骑兵营,而且侍卫营和银枪营、飞鹰营还各有一个骑兵都,整个中厢有两千六百骑兵,超过一半兵马是骑兵。

左右厢因为驻守在辽东,所以兵马也十分强劲。最弱的反而是前后两厢,特别是后厢,五个营中,后勤、辎重、工兵、宪兵、医疗五营,全都不是战斗营,除了宪兵营拥有稍强的战斗力外,其它几个都是后勤辅助营。

还没有得到宋威的同意,李璟已经把镇东军的旗号和编制改编下来,这个举动也是表明了李璟势在必得之心。不管平定王敬武之后,宋威是否肯给他军号,反正他自己已经打出军号来了。晚唐时代,拥有强兵在手的武将们,就是如此,李璟当然也不会例外。

三天之后,镇东军下各厢都编制完成,而所有的士兵也都考核后获得了新的等级。码头上,中厢五营出动之外,李璟还调了前厢的怒涛营负责从海上运送他们前往青州,并负责后勤补给,李璟除了中厢五营战兵,一个后勤辎重兵也没有带,只是从医疗营和工兵营调各调了一都人马随行。

码头上那面巨大的镇东军三个大字的旗下,出征的士兵们告别家人,开始鱼贯上船。不少士兵站在船上,看着自己军牌上的等级,都心中暗暗道,一定要趁此机会,好好的多砍几个人头,立下战功,到时就能直接凭战功晋升等级。刚才在码头上,兵马使已经说过了,嫌自己等级低的,直接战场上去取。

富贵功名马上取!

第301章 先下手为强

淄青节度牙城青州,衙内都知兵马使王敬武的王府中,一声欢欣鼓舞,喜气洋洋。衙内都知兵马使王敬武的正妻刚刚给王敬武生下了一个嫡长子。王敬武年近四十,虽然已经有了一个十岁的儿子,但那个长子却是庶出妾侍所生。当初也是因为正妻一直连生了两个女儿却无子,他才纳了那房妾侍。原本以为妻子不会再生了,哪料到,去年竟然怀上一胎,如今十月生产,竟给他生下一个大胖小子。

这个儿子与先前的儿子那可不一样,大家族之中,嫡子和庶子的地位那是天壤之别。嫡子,特别这还是嫡长子,那以后将继承整个王氏的家业,但是庶出子,顶多能分点钱财另过,根本毫无地位。

“恭喜将军,喜得麟子!”接生的产婆脸笑的根一朵层层盛开的菊花似的。能够亲手接生出一位王府的嫡长子,这能得到的赏钱肯定也是不会少的。果然,这位父子世袭掌控青州牙兵的大将军王敬武手一挥,咧着大嘴哈哈大笑道:“给产婆赏钱十贯,另外今日府中所有的仆妇丫头奴仆,通通赏钱五百文!”

碰到家主如此高兴豪爽,所有的奴仆们都是更把无数如蜜一般的好话纷纷送上。

王敬武正高兴着,外面侍卫都将头刘寻走了进来:“禀报将军,王彦温校尉从登州回来了,说有急事求见!”

皱了皱眉头,王敬武挥了下手,对刘寻道:“这么快就回来,估计交待他办的事情出了岔子了。那个彦温啊,上次分派任务的时候争着抢着要去,海口夸下了,可一出去真办起事来,却连你这个十五岁的小校都差远了。让他去书房侯着吧!”

王彦温是王敬武的本家侄子,志大才蔬,做事浮躁,一直都不怎么让王敬武喜欢。倒是眼前的这个叫刘寻的侍卫都将头,却是十分得他喜欢。刘寻年纪不过十五,可身高七尺,虎背熊腰,天生神力,能骑善射,能开三石强弓,提起千斤石担。不过如此真的如此就以为刘寻就只是一个蛮力莽少年壮士,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刘寻密州人,家中世代为官,父亲为河丘县令。史载他幼有大志,好兵略!在唐末五代,这是一个很有风范的名将。先是在青州牙军中为小校,跟随王敬武,后来渐崭露头角,成为王敬武之子王师范为节度使时的重要将领,后王家兵败,归附了后梁朱温,成为一员后梁大将。有“一步百计”之称,刘鄩死后,被诏梁末帝追赠为中书令,时年六十四岁。

眼下他虽然才只十五岁,可勇武绝伦,却又聪慧无比,早已经让王敬武刮目相看,亲自拔为自己的侍卫营的一名都将头,并一直随侍左右。

刚一进书房,王彦温立即焦急的喊道:“叔父,大事不好了”

王敬武武将世家出身,身高七尺有余,身材修长,一张方脸膛,面色微黑,浓眉大眼阔嘴隆鼻,一脸的打卷络腮虬髯。整个人举手抬足间,总有着一种武将特有的气势。

看到不成气的侄子如此惊慌的样子,王敬武不由双眼一开,怒瞪了他一眼,一开口,声如雷霆,“慌慌张张像个什么样子,让你去登州事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