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晚唐-第3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得被将军掣肘架空,他岂会甘心?若非实力不济,他定早动手了。如今他有李璟这支援兵,还有何犹豫的。将军现在对宋威顾忌诸多,可宋威却不会对将军有什么顾忌。将军如果还在犹豫,那么可惜将军一世英雄,不但自身难保,而且连你那刚出生的嫡子,只怕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王敬武怒发冲冠,拍案大叫。

李振急忙道:“在下多言,将军息怒。”

王敬武脸色铁青,一双眼睛眯起道:“他不仁,就别怪我不义!”

李振道:“将军当速做决断!”

“大丈夫生居天地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

“以将军之才,诚非宋威所可限制。将军家世代掌控青州牙军,又得青州诸多家族相助,只要下定决心,事情可为。”王敬武道:“吾欲杀此老贼,奈其来头不小,朝中有诸多支持,恐惹后患无穷。”

李振微笑道:“将军在青州,宋威虽得朝中倚靠。但只要你能先除掉宋威,事后请奏为留后,即成事实,朝中又能如何,以眼下朝中情况,他们为一宋威发兵攻打将军之可能极微。”

王敬武问李振:“将军是禁军将领,宋威之前也是禁军大将,为何将军却要助我?”

李振微微一笑:“我年青时乃读书,参加科举,乃累不中进士,遂投禁军。最初就在宋威麾下,此人治军有些本事,可为人却总有股子世家出身的傲慢。我曾向他提出军中一些时痹,不料他不但没有采纳,反将我打了二十军棍,说我以下犯上。后我转入金吾卫中,但当日之侮辱却是不曾忘记。如今有机会帮将军,又能报旧仇,何乐不为。”

“原来如此,还请将军教我,该如何应当如今局势?”

李振微微一笑:“其实事情也不难,关健的还是将军肯不肯突破你原来心中划下的那道界线。只要你肯突破,那么对付宋威只是小事一桩。”

“事到如今,我也没有什么可顾忌的了,李兄助我!”

“眼下只有一策可解危局,先发制人,而后发制于人。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宋威出手之前,先发制人,来个先下手为强。将军刚好喜诞麟子,咱们可以定于明晚在府中摆下宴席,请宋威前来参加。然后在府中布下刀斧手,到时宴至一半之时,突然下手,那时可将宋威斩杀当场,只要宋威一死,事情就解决了。”

王敬武犹豫了一下:“如果可以,我觉得还是不要杀死宋威,将他生擒如何?”他的心里对于宋威身后所站立的这些人,还是很畏惧的。说白了,王家虽然掌握青州,但只是一个地方小军头,与宋威这种关中大族,且又在禁军和朝中有着复杂关系的外来强龙相比,实在是有些无法可比的。李振虽说杀了宋威,朝廷不大可能出兵一剿。可这样的事情他不敢赌,他想夺淄青镇节帅之位,但却不敢做的太过,以免引来朝廷的围剿。最好还是活捉了宋威,收编了他的兵马,然后再把他赶走,这样做人留一线,日后总好相见的。

李振见王敬武既想要好处,又不愿意惹一身腥,不由心中微微有点失望。做大事,总么能惜身。顾忌这,顾忌那,最后事情终难成。他沉吟一下说道:“既然将军不想伤宋威性命,这倒也是一个谨慎点的想法。那么不杀宋威,便得提防李璟最后再杀来了。毕竟宋威不死,事情便一时不会结束。”

“是啊,这个李璟怎么突然就冒起来了,可有何办法让他退兵?”

李振沉吟片刻,道:“我有一策,可立即派人去半路等候李璟,就假作不知李璟乃是前来青州,只当是他去淄齐剿匪,将军派人前去慰问劳军。多送一些酒肉牛羊,最好是能将李璟拖住一天半天。另一面,可以急调淄齐二州中听从将军的军镇,迅速赶来,准备拦截李璟。”

“青州这边则按原计划进行,今日暗中把事情与下面的将领们说明,然后明晚设宴款待宋威,将其一举擒下。到时只要一捉到宋威,便让准备好的牙兵立即出动,迅速的控制宋威手下的亲兵营、团结兵营和监军院的亲卫营。如此,青州可定,然后再派人去见李璟,把情况说明,只要李璟愿意退兵,将军可心许给李璟向宋威要求的登州刺史之位,和镇东军的军号,军使之位。如果他不肯退后,那时我们已经坐拥青州,只要关门闭守,李璟远师而来,必不能久,最后只能退兵。只要过了这一关,李璟要是仍不肯从,那时将军大可从容调集各部兵马慢慢进剿可矣。”

王敬武拍掌道:“真乃妙策也,将军智谋之名果然名不虚传。此事功成之后,某愿拜将军为我之都押牙!只是不知道该遣何人前往李璟军中?”

李振道:“如果将军信任,某愿意走这一趟!”

王敬武笑了笑:“怎敢劳动将军大驾!”

“无妨,我只须假扮成将军麾下一小吏,李璟军中便无人可识。”

王敬武想了想,李振多智,如果有他亲自出马去拖住李璟,以他的能力想必没有问题。当下也不再客气:“将军前去也行,不过不妨带上我的这位侍卫都将,别看他年方十五,可却能文允武,十分聪明。有他护卫在将军身边,料想无忧也。”说完又转头对刘寻道,“你年纪虽小,可智谋出众。派你前往,定要保护好李将军安全。你便带本都一百人马前往路上等候李璟,多带些酒肉,假意劳军,实则帮我拖住李璟一二。”

“末将领命!”刘寻听命。

随即,王敬武秘密分批召来青州兵各将校前来,吩咐他们做好准备。另一面,又派几批使者带着他的书信,前往淄州刺史张蟾、齐州刺史卢宏二人处。此二人都是王敬武的姻亲盟友,书信让他们召集手下能用之兵马,星夜往青州来,准备半路伏击李璟。

另一面又遣家中管事往节帅府中下贴,只说王敬武喜得嫡子,明晚要在府中大摆宜宴席,请大帅前往赴宴。青州城其余大小文武将官,还有士家大族,王敬武都让人纷纷下贴,准备到时一网打尽!

第303章 暴露

四月二十五日,李璟率镇东军中厢五营兵马由怒涛营从海上运送至青州东海边。大军并没有进入黄河,而是进入了大唐四大河流之一的济水。济与在大唐时,与黄河、长江、淮水三河并称四渎。渎乃大河之意,有自己的源头且最终有独立出海口的大河。济水发源于河东的太行王屋,然后从黄河之底穿过,进入中原河南,一路向东,最后与黄河差不多并行,经过山东,最后从青州流入大海。

镇东军乘坐平底的沙船进入济水,逆流而上,从沙门镇出发,只用了三天时间,就到达了青州境内西北角上的博昌城下。距离青州牙城,此时只有三百里不到。

博昌城乃青州境内大县,人口有两万多户,上县。县令方德山是一个年过半百,须发都呈一些花白的老县令。是个饱学之士,满腹经纶,文章璀璨。可惜命运不济,连续考了有不下十次科举,年年参加,结果年年不中。最后不免心灰意冷,乃投奔了淄青镇节帅幕府之中,做了一名幕僚小吏。这也是大多是中晚唐文士们出仕的一个选择,先在幕府中干出名声,然后才能顺利进入朝廷中。

方德山在淄青镇幕府中一干有十来年,慢慢积升为一名推官。直到上任节帅于琄在任时,很得于琄欣赏他的文采,乃举荐他为博昌县令,就任已经两年,在此地也干的很是不错,为官清廉,也办了不少实事,当地有不少的威望。这一天他照样坐堂,却有县中巡检兵丁急报,说有一路大军开到了城外不远下营,旗帜如海,兵马数不清。

这时消息已经风一样的传了过来,附近许多百姓都惊慌的背着粮食孩子躲上山去,博昌城中也是一片恐慌。虽然看那样子,那支大军是官军模样,兵精械良不是盗匪。可这牛头,兵马过境和盗匪出没没什么太大区别,走到哪,哪里就得上贡一笔钱粮,如若不然,那些将官们把兵一放纵出来,那可是比土匪还要可怕。

方德山忙下令紧闭四城,又派了一伙巡丁前去仔细打探,看看是何旗号。不久探子回来,报说那支兵马正在扎营,兵马都约束在营中,不敢靠的太近,只看到打着镇东军三个字旗号,另外还有一面李字大旗。

“那将官认字幡旗呢?”

“好像是写着,节度押衙节度先锋游击将军上骑都尉充大谢砦兵马使加镇遏使兼镇东军军使李!”那名巡丁头是个认字的,可一口气把那长长的幡旗上的官号念出来,也是差点一口气没有喘息过来。

方德山仔细的一想,大谢砦兵马使,难道说的是恩公在登州时收下的门生李璟?不过李璟什么时候已经成了大谢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