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晚唐-第4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雁门关是代州进入朔州的门户,镇东军在拿下泰戏关后,李克用妻刘氏带着代州所有的兵马一起前往太原与李克用汇合。王重请求李璟之后,便率军在代州境内过了一遍,宣告了一下镇东军收复了代州,之后并没有驻兵代州,而是重又退回了泰戏关。至于雁门关,刘氏撤走时,并没有将代朔边境上的雁门关兵马撤走,反而是派了些兵加强了雁门的兵力。

参谋司判断李克用准备去雁门关,倒也算是合理的推测,毕竟雁门雄关是扼守入朔的门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

不过李璟对这个判断并不同意,这基于他对李克用几次用兵的性格和习惯的理解。

刚刚连打了骆驼堰和洪谷两次胜仗的李克用不会这么轻易收手的,特别是眼下五镇兵马还分成了三路的情况下。刚刚击败了洪谷的一路先锋,李克用在此时进入忻州,绝不会只是取道回朔州这么简单。要回朔州,他大可以直接从岚州回朔州。现在却跑到忻州去,这只能说明一件事情。

李克用击败了左路先锋摭虏军后,已经盯上了李钧的义成军了。

“李克用不会有这么大的胆子吧?义成军可有八千兵马,而李克用现在虽然连打几次胜仗,兵马已经不满万人,且兵困马疲,他一路从岚州洪谷前往忻州打李钧只怕不太可能。”有参谋疑惑道。

“分析情报,判断敌方动向的时候,主将的性格也很重要。李克用年少桀骜,至少未逢大败。看看当初他夺云州之后的行为,就可以猜测出此人的性格。眼下他还没到真正山穷水尽的时候,以他这种充满侵略的性格,他怎么可能会错过各个击破的机会?我几乎可以料到,李克用定然是直奔李钧而去,而且不出意外,不等张彦球的左路军赶到,李钧必败。”李璟说出自己的判断。

“如果李钧兵败,沙陀人会不会再去打张彦球?”

“张彦球有两万人马,李克用应当不会打了李钧之后再打他。”李璟摇了摇头,李克用很狂,但用兵却还是很厉害的。李克用弱于战略布局,可战术上,用兵难以捉摸,且十分胆大,喜欢行险。不过打完李钧,沙陀人也没有实力再打一场大仗,那时李克用很有可能会直接从忻入代,退入雁门关。

“是否通知王重将军从泰戏关出兵,支援一下李钧,或者在代州设伏拦截沙陀兵?”李振提议道。

这是一个很有诱惑力的提议,说不定,镇东军能够一举将李国昌父子给俘虏了。不过这个念头只是在脑中转了一圈,李璟最后还是否决了。王重在泰戏关只有三千兵马,数量远不如沙陀军。这个时候,他再派兵南下增援也来不及了。虽然能俘虏李国昌父子有诱惑力,但风险太大。

用兵得稳,眼下镇东军正处于一个绝对的优势布局之中,他不会去冒这样的险。

“不用,让他们打吧,咱们还是先准备接应牛皮关为上。”

有句话李璟没有说出来,反正李克用再击败义成军,也不会对他的布局有太大影响,既然如何,何不让他们撕杀,他们在这里坐山观虎斗呢!

第414章 锁定胜局

胜州刺史高文顺领了李国昌之命,率一千余骑一路赶回朔州城。朔州留守大将高文集连忙出迎,高文顺随兄弟高文集返回府中。一进入府中,高文集笑道:“单于都护府失守,我还为兄长担心,却不料兄长于骆驼堰与大帅和留后全歼振武乱军,真是可喜可贺啊。”

高文顺脸上只有疲惫而没有喜悦,闻言只是长声叹气。

“哥哥为何如此?”高文集不解问道。

高氏并非沙陀人,乃是汉人,边在边镇,世为豪族。两兄弟一个任胜州刺史,一个任朔州牢城使,官职都不算小。李克用父子反唐,两人也算是核心一份子。一开始,他们都以为,天下间各镇兵变自立的事情见惯不怪了,以沙陀人的勇猛,如河北三镇一样自立割据,应当是很顺利的。

等李国昌父子得到进行承认,割据大同和振武,那他们兄弟自然地位也是水涨船高。可是现在朝廷不但不肯承认,反而派大兵进剿,且越打越凶,高文顺就不得不替自己和家族未来考虑了。

“大哥怎么有如此想法?李振武父子如今并未兵败,结果如何还犹未可知啊?”

“该到了考虑的时候了,二弟,李国昌父子虽然表面依然势不可挡。可你看看,蔚州没了,代州也丢了,振武军更是反戈相向,现在也就只剩下云朔了。这左有天德军右有镇东军,另外太原还有五镇大军,三面包夹,你以为李国昌父子还能守的住吗?我们得早做准备,高家不能跟着李国昌这条破船沉没啊。”

高文集沉默了。

“那我们怎么办?”晚唐的军官们没几个脑子里是忠君爱国的念头,久在藩镇之中,早习惯了这种仿佛如秦秋战国,诸侯并立一般的局面。

高文顺也是有些发怔,端起刚倒的热茶就往嘴边送,等喝了一口才发现那是刚倒的滚烫茶水,烫的直接一口喷了出来。高文集连忙叫了两个侍女过来擦拭。“算了,我还是去换套衣服!”高文顺见衣襟全湿了,只得起身带。

一个侍女带着高文顺出去,高文集对剩下的一名侍女道:“你也出去吧。”

可那侍女却一动没动,高文集有些不满的转头过来,正要喝斥,却见那侍女直接一脸笑意的对他道:“将军可否听我说一句话?”

高文集见这侍女有些脸生,并非平常使用的那几个,看着十分年青,双十左右,可相貌却还算有些姿色,强忍着不满,点了下头。

侍女轻笑:“高将军知不知道,刚才你在鬼门关前打了个转?”

高文集脸色一变:“你不是府中奴婢?”

“我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高将军的命运前途?刚才高刺史说的对,眼下这个时候,再跟着李国昌父子已经没有前途了,你们应当考虑一些其它的选择。”

“什么选择?”高文集此时也是心中急跳,没有想到,自己的身边居然有人能够悄无声息的混进来。刚才要是这侍女在茶水里下点毒药,他们兄弟俩岂不全完蛋了。

“高将军还请先看过这封信再做回答不迟!”侍女从袖中取出一封书信交给高文集,他打开匆匆一阅之后,脸上却更是惊讶。原本他以为这侍女会是太原那边派来的刺客杀手,可现在看了信后,才发现,这信居然是镇东军的李璟写给他的亲笔信。

不过高文集面上没动声色,他还是有些怀疑,这人会不会是李克用父子派来试探他的。

侍女似乎猜测到他的想法,又取出一个信封。这次他打开后,里面却是三千两黄金的四海钱庄支票。

“这是三千两金票,在太原或者洛阳、长安等大城之中,都有四海钱庄的分号,凭此票立时可取三千两黄金。这是李郡公的诚意,若是将军愿意弃暗投明,你能得到的只会更多。”

“我该怎么做?”高文集此时已经相信了这封信是真的,想起刚才大哥的话,他不由的有些心动。“原本李克用留我守朔州,可现在刘氏带了一万余人回来,朔州城中大小事务,已经尽由刘氏和李嗣源所接掌。”

“高刺史不是带了李国昌的军令回来,让你随他一起率兵前往云州增援吗?”侍女轻笑,“你只需带上自己信的过的兄弟随高刺史一起前往云州,我家郡公率镇东军正在关下,到了那,你可阵前倒戈。”

这时换了身衣服的高文顺返回厅中,见高文集居然在和一个侍女说话,不由的有些奇怪。

侍女见高文顺回来,不再说话,直接离开了。

高文顺用疑惑的目光望着高文集,高文集将手中的书信和那张金票都递给了大哥,并把先前的事情都说了一遍。听完之后,高文顺沉思起来,许久之后徐徐道:“这事我看行,刚才我们确实是在鬼门关前走了一趟。对方居然能神不知鬼不觉的接近我们,如果我们不是先前谈话时透露出有反李国昌之意,只怕我们现在项上人头已经不保了。事情,就按李璟的意思办吧。”

当天,高文顺将李国昌李克用二人的意思转告了刘氏,然后高文集挑了四千旧部并高文顺一千兵马,共四千步兵一千骑兵开往云州增援。

云州守将令军使傅文达见高文顺兄弟五千兵马来援,都十分高兴,当即接风摆宴。酒宴之上,高文顺道:“我等得大帅军令来援,还请傅将军不要客气,给我们安排一个任务。”

“两位高将军远道而来,不如先在云州城中暂时歇休。”傅文达客气道。

“这怎么能行,听闻镇东军十分嚣张,我们既然得令前来,眼下我军兵强马壮,是不是和唐军先打一仗,也涨涨我军士气,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