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晚唐-第6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光是镇国军平卢军和团结军加水军,就有二十一军,超过十万兵马。战兵十六军,团结军五军。

这次整编,李璟从手上的七军中调出了将近一半的各级军官到其余的九军之中。九军也有大批的军官,被降级调入了团结五军中。

而在淄青的七军,也从其余各军中补充了大量士兵,新补充了一万余人后,七军的编制达到了标准的每军五千人。镇国军五军五衙,整编后,由于燕云军有八千人,因此最后兵力达到五万三千。平卢军五军,则达到了标准的两万五千人马。团结兵五军两万五,加水平八千。

最后总人马十一万三千!

战兵十六军,团结五军,李璟麾下兵马突破了十万大关,达到了二十一军!

这些兵马中,李璟这次加强了骑兵的数量,黑旗军两千重骑三千轻骑,银枪郊节军和金甲胜捷军各两千轻骑加三千步兵,控鹤军则是五千轻骑组成的全骑军。就是铁林军,也有一千轻骑。五衙两万五千兵马,骑兵达一万五千人,重骑两千,轻骑一万三。

在镇国军五军和平卢军五军,也还拥有几支骑兵部队,加起来,镇国军和平卢军的骑兵数量,已经突破了两万。

虽然这两万骑兵的编制,许多还只是在纸面上,但是李璟现在有地盘、有粮、有兵,还有马,组建这支骑兵部队,需要的,只是时间罢了。

这次的整编动作很大,甚至可以说直接让镇国军的战斗力下降了一个档次,但是对于李璟来说,这却是必须要做的。暂时因整编军队战斗力下降,可整编完成后,加以时日,李璟相信,这支军队会脱胎换骨,旧貌换新颜!

第553章 粮食才是硬通货

乾符二年九月初,李璟已经基本完成了对麾下二十一军的整编。

各军重组之后,李璟下令将新编之后的镇国军五军中除燕云军外的四军调驻淄青镇十六县,并调水军一支舰队共两千人马进入济水口和黄河口驻防。

镇国军最精锐的五衙兵则换防,带整编后的平卢军一起移驻辽南,登州则交给团结军,大谢群岛、长兴岛、长山群岛则由镇国军其它三支刚返回的舰队驻守。

南下的舰队已经全部返回,与他们一同返回的还有那数千条商船。这些船都带回了李璟最需要的粮食,几千船的粮食,虽然从岭南运粮到登州,利润并不太高,但李璟需要粮食。这些商人们也知道眼下登州、辽南的商品利润极大,因此得到了李璟的保证后,他们大都在回程时运送着粮食回来。还有许多岭南的商人,也接受了李良、裴宥等人的高额粮价后,运送着大批粮食前来登州,准备大赚一笔,然后再顺路带一批眼下岭南广州、安南交州等地销售火爆的登州商品回去。

这些商人带来的粮食价格很高,每石粮食五千钱,比之三年前,差不多翻了十倍价格。

李璟没有讨价还价,全要了。

这批粮食很多,梅根先前返回,就带回一百万石粮食。而现在这批,更多,高达五百万石,要吃下这批粮食,需要两千五百万贯钱。

这是一笔巨款,德宗年间,朝廷的两份税收入总额才不过三千万钱,一千六百万石粟。到宣宗时,朝廷总收入一年只剩下九百二十五万贯而已。

当然,这是因为到了这个时候,朝廷的收入只剩下了东南三十八州的税赋和盐茶收入。

但由此也可见,这笔钱确实不少。德宗时,一千六百万石粟才德八百万贯,而现在,五百万石粮食,却要两份千五百万贯钱,差不多是眼下朝廷两年的两税收入和盐茶之利。

李让听说李璟已经答应用高价买下这批粮食,不由的急忙求见李璟。

一见面立即道:“大人,其实我们现在并不一定要买下这些粮食,我算过了,眼下我们仓中还有不少粮食。去年秋收加上今年夏收,虽然因时年不好,粮食产量不高,但我们新开垦的土地很多,收获也还不错。我们眼下有四百屯军屯,每屯五十顷,足有二百万亩。这还没有算上百姓们手中的田地,也有将近三百万亩,我们现在有五百万亩。光我们的军屯,亩均一石,去岁就有五百万石粮食产出。”

“我们如今有两百万人口,按人均三石算便能温饱,一年有六百万石粮就足够了。”

李璟摇了摇头,“不,一年六百万石完全不够。三石一年这个数字倒是没错,可你没算过其它的。现在是战争时期,经常会打仗,一打仗,粮食的消耗那是巨大的。而且还有战马,战马一月要吃三石粟,这个你算过没?一匹战马一年就要吃四十二石粟,我们现在要建两万人的骑兵部队,至少要养三万战马左右,光是这些战马就要吃掉一百多万石粟。而且我们的大量后勤的驮马、驴、骡,这些消耗也是极大的。”

战乱之年,什么东西最富贵?粮食!

金帛之物,再多,到了战乱之时也不如钱粮管用。粮食才是至关重要的,现在看着粮价贵,但毕竟还能买到。等到有价都无市的时候,可就哭都哭不到了。

“家有余粮,心中不慌。对于粮食我们不怕多,也不要怕贵。”李璟轻轻敲打着桌面,耐心的向李让说道。

“我知道我们现在大约还有七百万石左右的粮草,看着是够吃到明面都没问题了。可我们不能这样算,你也知道,我们马上就要向辽东用兵了,辽东之地,粮食可不好运输,前线士兵们吃一斗粮,路上得消耗掉三斗。而且,我们在淄青镇还驻扎了两万多兵马,这些也得靠后方运输粮食供应。再有,我还打算多招募一些流民百姓到辽东来,这也都是得要粮食的。”

“可我们没有这么多钱。”李让有些为难,接管了镇国军的钱袋子以来,镇国军的家底很富,让他十分高兴。但是要拿出两千五百万贯来买粮,这还是相当的为难。“我们帐上大约还有一千万贯钱,是全部家当了。”

“拿我们的商品交换,战马、牛羊,皮毛,黄金白银,另外还有我们的书籍纸张、香水、白酒果酒、冰糖、布匹,甚至是武器铠甲乃至于船只战舰,这些都可以出售。嗯,就是那些胡族俘虏奴隶,也可以出售。”

“可这些也是要成本的,如果全部换粮食,就无法向其它人出售了,现在我们好不容易打通的济水黄河一线的商道,可不能断货。”

李璟皱了皱眉,“你先算下,如果把我们手中的这些货物都拿来交换粮食,能换多少?”

“最多换一百万石,我们先前也是拿商品换的第一批粮食。要不,联合登州、辽南以及各大商队一起吃下这批粮食?”李让问道。

“不行。”李璟想都没想就拒绝了,这批粮食很重要,可不能轻易的给了别人。“把我们的几样特有商品也涨下价。”

“如此也最多能再买个二十万石。”

李让有些颓然,叹了口气道:“要是我们的金矿能有更多的人就好了,金银在岭南那边,和蕃商交易时,他们倒是很喜欢的。只可惜,一两份金差不多能换两石粮,可惜我们虽然有好几个大金矿,但产量还是太少了。”

“你先回去想想其它办法,要是实在没有办法,也只能和其它大户以及商队们一起吃下这批粮食了。”李璟也有些无奈,虽然他想自己吃下这几千船的粮食,可奈何自己没这个本钱啊。

等李让离去后,李璟还是有些神思不宁。心里在想着,哪怕就是让大户们吃下这些粮食,也得先想好对策。得把以前的禁粜政策严格执行,哪怕这些大户们买下了粮食,也不能让他们做二道贩子,再卖到其它地方去。不论如何,这批粮食不能再出登州和辽东的地盘。

另外还有一点,如果这些大户们掌握了粮食,粮食价格一定得控制住,绝对不能让他们操纵粮价,囤积居奇。得限制粮价,最后是把粮食牢牢控制在手中,对治下百姓进行配给制。要不要发行粮票,只能凭粮票购粮?

李璟心里很清楚,在眼下这样的时候,粮食才是真正的硬通货。只有把粮价稳定了,其它的物价才能稳定,然后才能把物价降下来,百姓们的生活才能安定下来,镇国军的经济秩序才能是良性循环。不然,持久的通货膨胀,最后倒霉的还是李璟,伤害的还是镇国军的统治力。

但如果李璟要把粮价降下来,就得防止有人从他这买了粮食,然后再囤积起来,或者干脆是偷偷运出去,做二道贩子。因此,粮食许进不许出,这条很重要。配给供粮,严禁囤积也同样重样。

不过现在想这些,还有些早,得把粮食拿到手上,才能去想这些问题。只有手上掌握着大量的粮食,李璟才能做到上面的这些。

“又在想哪个美人呢?”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